中国区千人裁员背后:福特精简机构坚定在华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杜巧梅 北京报道
在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换届两个月后,福特中国又迎来了震荡。
5月10日,有消息称,福特中国开始裁员,裁员人数高达1300人,被裁人员将按照N+3赔偿。
“对于福特汽车来说,中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市场,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在华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始终不变。”针对裁员消息,福特中国回应称,“公司正在打造一个更加精简、灵活的组织结构,将资源投入到具有优势的核心业务上,努力实现在华业务目标。”
而业内猜测,裁员的背后可能与福特在华销量下滑和福特总部对中国市场投资策略调整有关。
数据显示,2022年福特在中国市场全年销量为49.6万辆,同比下跌33.5%;豪华品牌林肯汽车在华累计销量为7.93万辆,同比下滑13.4%。
2022年全年,福特在中国市场份额仅为2.1%,较上一年下降0.3%,息税前亏损达到5.72亿美元。
在今年一季度财报中,虽然福特汽车并未公布中国区销量和财务状况,但从福特在华合资企业来看,一季度销量仅为4.48万辆,同比下滑25.68%。
在此背景下,福特汽车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制定了缩减投资以提高盈利能力的新计划。
当地时间5月2日,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在中国的未来战略将会改变。我们将在中国开展投资更低、更精简、更专注、回报更高的业务。”
据悉,新计划包括增加对商用车的关注,以及将其在中国的工厂用作经济型电动汽车和汽油燃料商用车的出口中心。
吉姆·法利认为,通过专注于商用车、出口产品及其在中国的林肯豪华车系列,福特可以在中国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战略收缩,或更改在华投资策略
“市场已经完全变了,我们将不得不重新思考福特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定位。”事实上,早在结束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中国之行后,吉姆·法利就在一场活动上公开表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需要做出要么继续、要么退出的决定。”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过去几年里,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电动车市场已经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并且呈现出新的竞争格局。新的市场格局之下,福特依然期待寻求在华长期、可持续性的发展,并先后发布了“福特中国2.0”计划、“福特中国产品330计划”,并推进了林肯品牌的国产化。
2021年4月,福特中国还对在华业务运营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梳理和调整,确立了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汽车业务核心布局——福特品牌乘用车、商用车并重,进一步做强林肯品牌、快速推进电动车业务。这一系列变动也是在“福特中国2.0”战略发布两年后最大、最深刻的变革。
“随着福特中国乘用车事业部、福特中国商用车事业部的成立,林肯中国进一步加速推进国产化以及全速启动的电动车业务,福特中国的业务布局更加聚焦在自身具有优势且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业务领域。”对于这一系列的机构调整,时任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陈安宁表示。
为了进一步推动电动车业务的发展,2022年9月,福特宣布福特电马赫科技有限公司在华正式运营。
作为福特推动战略转型、加强电动车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马赫科技是中国市场首个由外资汽车品牌成立的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研发和运营的独立实体,也是Ford Model e业务单元在中国的战略延伸与关键布局。
不过,福特电动车业务部门成立以来并未在中国电动车市场掀起“水花”,福特“电马”Mustang Mach-E 2022年全年销量甚至不足5000辆。2023年前4个月,Mustang Mach-E累计销量仅有370辆。
“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SUV市场也面临激烈竞争,即便是特斯拉也面临着压力。这些产品的产能过剩如此之多,以至于这些公司正在亏损和燃烧的资金数额令人难以置信。”吉姆·法利称,“中国市场已经人满为患了,合资车企很难有机会。”
由于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销量已经连续五年下滑,福特汽车公司希望在中国市场下滑中扭转财务亏损。
而减少在华支出,只专注于产生最高回报的业务领域也成为福特在华业务调整的方向。
“目前福特给出的策略就是构建一个更为小巧、架构精简的团队并聚焦高利润业务——商用车、电动车以及出口业务。”有业内人士表示。
在一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中,吉姆·法利以福特与江铃汽车的合资为例,透露福特计划将中国的业务作为“出口中心”,向南美、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等市场出口价格较低的电动车和商用车。
值得注意的是,5月11日,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铃汽车”)与福特汽车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现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江铃汽车的产品出口业务。
据了解,该项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充分利用江铃的工程、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与福特全球的销售网络相结合,推动江铃汽车生产的福特品牌和江铃自主品牌的经济型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商用车出口到海外市场,框架协议具体执行细节还有待后续确定。
数据显示,2022年江铃汽车出口超过6万辆包括福特领界、领睿SUV和福特全顺车型在内的整车产品。
“中国对福特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只有充分发挥福特和在华合作伙伴的优势,强强联合,才能为客户和股东创造更多价值。”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胜波表示。
此外,4月18日,福特决定在长安福特杭州的工厂生产改版林肯航海家,并将其出口到美国。这在福特汽车历史上也尚属首次。
按照规划,未来福特在中国的产能还将陆续为南美、澳洲和墨西哥提供电动车和商用车。
进退两难,二线合资走在十字路口
福特裁员的背后,也折射出当下二线合资品牌在华发展的境遇和转型的困境。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增长,燃油车需求日渐下滑,合资品牌过去在燃油车领域的优势并未传导至新能源汽车领域。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6.5%,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3.8%,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4%。
而随着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突破,2023年以来,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9%,相较于2022年同期增加3.3个百分点。
此消彼长,中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上升的背后,是外资以及合资品牌市场占有率的下降,特别是在当下整体车市增长大幅度放缓的大背景下,合资企业的现状并不乐观。
尤其是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也对合资车企表现出了更大的冲击。
本轮降价潮中,合资燃油车比自主品牌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终端让利幅度更大,部分车型的终端价格和指导价几乎打了对折,头部合资公司如本田、丰田、大众等不得不卷入价格战,二线合资如北京现代、悦达起亚、长安马自达、神龙等也为了生存在顽强挣扎。
“合资品牌,当前确实是遇到了一些挑战。”5月8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长安汽车(000625)2022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回应长安旗下长安马自达、长安福特销量下滑情况时表示,“随着技术进步,用户对于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看法,不再仅仅停留在对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的认知层面上。”
而几乎与福特裁员消息同时出现的还有起亚“管理职员工”轮休消息。
“鉴于公司已正式开启电动化全面转型,逐步从燃油车市场向新能源市场过渡。根据公司战略转型发展需要,内部业务及人员结构需要重新整合。为成功实现战略转型,重塑业务体系,现对管理职员工分批次进行轮休。”起亚在一份内部通知中称。
对于上述通知中的“管理职员工”轮休,起亚公开表示,公司内部人员的变动情况,是为顺应全新的电动化时代,积极主动创新变革,加速向电动化品牌转型而进行的正常调整。
而无论是福特中国还是悦达起亚,裁员背后都是在转型过程中的无奈选择。
“当下,新能源车销量高速增长,但亏损较大;燃油车虽然盈利,但市场萎缩较快,这就是目前汽车行业的基本业态。”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记者。
一方面,燃油车市场的不断萎缩、利润的快速下滑;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依然亏损也是行业共识。过度依赖燃油车并在新能源领域转型迟缓的合资品牌,尤其是二线合资品牌,正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
而无论转型与否,挑战都十分艰巨。
“由于电动化转型收效甚微且份额呈下滑趋势,合资品牌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信达证券研报预计,市场份额将加速向头部自主及新能源品牌集中,二三线品牌市场份额或面临长期下滑趋势。随后弱势合资品牌逐渐被淘汰出局,退出中国市场。
“中国汽车市场现存148个品牌,其中中国品牌有114个,外资品牌有34个,而20%的头部企业销量的占比达到了91%。市场竞争的格局正从原来欧、美、日、德、韩、中六分天下,向中国品牌独占鳌头转变。”朱华荣表示,未来2-3年,60%-70%的品牌将面临关停并转。
“长安汽车会坚持合资和自主并行发展的战略,这符合国家战略要求,也符合长安、福特、马自达各方的需求。”朱华荣透露,近一年以来,长安与福特、马自达在合作上已经进行了战略上的探讨,对于合作模式、公司治理等做了大胆的探索,已经达成了战略共识。未来股东双方不仅会在产品、技术、平台等方面向合资企业输出,还可能共创全新品牌。
按照规划,长安福特全新电动车将在2024年投向市场;长安马自达全新的电动汽车产品也将在2024年面世。
“未来将以用户为中心、以产品为主线,改革产品开发、产品定义、生产制造和品牌推广营销,进一步赋能合资企业。”朱华荣最后表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探营福特美国总部,更中国的底气何来?
在美国底特律西郊,有一座人口只有9万人的卫星城叫迪尔伯恩。1917年,福特汽车公司将总部从底特律搬迁至此,至今102年。
几天前,在“川普”连发12条推特,喊话美国企业逃离中国的当天,笔者到达迪尔伯恩访问福特总部。彼时,除了北美市场,福特在全球其他市场都遭遇了困难,欧洲关停了6家工厂,中国则出现了大幅销量下滑。在此背景下,福特在华快速完成了管理及营销体系的再造,全新的管理团队提出了“更福特,更中国”的口号,并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至此,在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中国车市整体颓势的背景下,这家百年老牌车企逆袭中国业务的底气何来呢?
韩瑞麟:我将使用“特权”助力福特中国
▲福特汽车全球汽车业务总裁韩瑞麒(左) 与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创新副总裁刘曰海(右)
短短两天的采访中,福特总部的高管们大多表现出对在华销量大幅下滑的“不太理解。”毕竟在北美市场,靠着F-150、野马等主力车型,福特的财报很漂亮。
拿F-150来说,2018年北美(包括加拿大和美国)全年超过120万台,以5万美元/台计算,销售额超过600亿美元。在全球500强企业排名中,排名212为的联想集团全年营业额不过510亿美元,也就是说,仅凭F150一款车福特便可跻身全球500强企业中前200的席位。这足以说明福特汽车拥有强劲的盈利能力。
福特们的美式逻辑是,做好研发、制造,销量自然没有问题,但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这样的底层定律却并不奏效。症结究竟在哪儿?
韩瑞麟(Joe Hinrichs)在今年5月1日出任福特汽车业务总裁,他所负责的部门包括两大核心内容:一是福特全球汽车,包括福特和林肯两大品牌;二是福特所有的汽车技术团队。
在福特全球体系中,韩瑞麟直接向福特总裁兼 CEO 韩恺特(Jim Hackett )汇报。中国媒体熟悉韩瑞麟,是因为在2011-2015年间,福特凭借“1515战略”的成功,在华高速发展。韩瑞麟正是这一战略的制定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作为最了解中国市场的福特高管,韩瑞麟的观点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福特高层的共识。中国市场遇挫,其重要原因美国总部和中国业务的信息不对称。一言概之,中国市场的管理团队不接地气。
幸运的是,这样的局面已经改变了。今年初,陈安宁履新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嵩出任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毛京波掌舵福特在华的林肯业务单元。
▲陈安宁发布福特中国2.0战略
在福特总部的采访中,从韩瑞麟到陪同的各级管理人员,老美们的表述高度一致:“我们相信安宁带领的中国团队一定可以成功!”如此亲昵的美式称谓一定让远在大洋彼岸的陈安宁耳根发烫。
韩瑞麟的乐观是,在陈安宁临危受命,杨嵩、毛京波火线加盟后,福特在华的沟壑已经填平,但这还远远不够。喜欢秀两句中文的韩瑞麟喜欢用一个词汇形容现在的福特中国业务:特权。
在最新调整的福特全球业务版块中,中国市场升格为“独立运营单元”。为一个国家的市场单独设立机构,这在福特尚属首次,要知道即使是北美运营单元,也包括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聚焦化的机构设置好处显而易见,“中国同事们将更专注中国市场,发挥他们的才智打造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和品牌,不需要为其它市场分散精力。”
韩瑞麟说,在中国业务成为独立的业务单元后,他与陈安宁的直接交流越来越频繁。他说,“我将行使我的特权,帮助中国市场重回轨道。”
刘曰海:福特的品牌基因最突出的表现就是Tough
▲收藏43辆Mustan野马的Mike Berardi传递的福特“Tough”基因的感召力
在底特律,福特向中国媒体开放了Rouge工厂,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100年来不间断生产的工厂。
中国媒体的参观安排在了当地时间的周五晚上,工厂里的生产线依然在高度紧张的运行。这与通常理解的底特律汽车工人的散漫截然不同。在Rouge工厂,每51秒就有一辆F-150从生产线上驶下。
翌日,笔者来到福特退休员工Mike Berardi的车库,他收藏了43台不同年份的Mustang野马。说起每一款野马的故事,Mike Berardi的脸上充满了陶醉式的微笑,美国人对野马的热爱可以用狂热来形容。
F-150和Mustang野马是福特强大的基因,其“Built Ford Tough”的slogan深入消费者心中,人们习惯用“Tough”来形容福特在北美的产品。按照字面理解,Tough可以解释为“强悍、硬派”的意思。在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创新副总裁刘曰海看来,“Tough”的中文解释是“坚固、强壮、结实”。
▲全系标配8AT,车机合资最强,福特三车齐发打响“诺曼底登陆”
福特在皮卡和SUV上延伸下来的“Tough”又不仅仅局限在“粗犷和硬朗”,同样也加入了许多精致和科技的因素。
刘曰海介绍,福特在中国南京的工程研发中心已经升级为福特汽车产品研发中心(南京)和福特汽车中国运营中心。它将以中国消费者需求为产品开发核心,同时赋权在华合资公司承担更多针对本土市场的车型设计和开发工作,从而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不久前,FUN DAY福特品牌日在上海激情上演,一口气将3款车型丢入了中国市场,这是其在中国市场难得一见的大动作。福克斯Active、全新金牛座和新锐界ST/ST Line三款极具“Tough”精神内核的产品,标志着福特中国2.0时代的“330产品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走向实践。
产品“330计划”将在未来3年内推出超过30款来自福特和林肯的新车型,其中超过10款为新能源车型。为了跟进市场步伐,福特还计划加大自动驾驶的研发力度,加快产品更新速度,更新周期计划缩短30%。
向未来,福特转型科技企业的底气何来?
▲废弃密歇根中央车站将变身福特自动驾驶和电动化研发中心
废弃的密歇根中央车站曾经是底特律的地标性建筑,在距迪尔伯恩10公里远的密歇根市最古老街区Corktown,这座出自纽约火车站同一设计师之手的古老建筑见证着底特律的兴旺和衰落。
从1914年开通运营到1988年停运,这座车站最高峰的日客流量达到过4000人,在破产倒闭30年后,密歇根中央车站迎来了新生。
福特汽车花费9000万美元买下了这座破落衰败的建筑,并憧憬着在2023年通过3亿美元的重新装修,是其摇身一变为福特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研发中心。
背后是底特律汽车城衰败的苍凉,前方是拥抱“新四化”汽车未来的曙光,在中间,这座正在焕然新生的建筑,正烘托起福特从传统汽车制造商转型科技创新企业的信心、决心和勇气。
转型,是百年福特面向下一个一百年作出的坚定战略抉择。早在2015年,率先嗅到汽车产业变革风向的福特便走上了转型之路,并为此倾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本。
现在看来,福特选择的转型计划依然颇显激进,甚至成为今天福特深陷利润下滑泥淖的“原罪”。按照规划,福特将在2021年底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车辆的量产。量产的标准是,福特自动驾驶将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商业部署。
2018年,福特与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了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的运营试点,并不断扩大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团队。2019年间,福特还计划寻求合作伙伴建立小型合资企业,持续扩张测试城市,实现实际运营、车联网平台、技术服务的同步测试开发。
福特拥抱汽车“新四化”未来的梦想,虽然因为财务数字的变化出现波折,但梦想总是要有的,关键是找对实现梦想的舞台。
笔者注意到,鏖战“新四化”中国主场,2.0时代的福特中国将在3个方面放飞梦想。
一是更加致力于推出智能产品和服务,向新四化浪潮大踏步迈进。福特已结盟国内互联网巨头百度,并发布结合百度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搭载的智行信息娱乐系统SYNC+,将智能科技本土化,带给中国消费者真正的便利。
二是至2019年底,所有在华销售的福特和林肯品牌新车型,将实现100%的车辆联网。此外,从2019年开始,大部分在华销售的车型都将搭载Co-Pilot360?智行驾驶辅助系统,助力中国车主出行安全无忧。
三是推出了“中国创新计划”,将加大对本土创新和产品开发的投入,让更了解本土市场的中国团队承担更多的产品和技术开发工作。成立全新的中国创新中心和中国设计中心,以中国消费者的出行与生活需求为中心,开展最先进的出行与科技创新,加快实现福特“智能汽车服务智能世界”的愿景。
此外,福特还将利用与百度和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计划,福特加速在车联网、移动出行、数字化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技术及数字化营销等领域的发展与探索,联合打造行业内智能汽车标杆。
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构建了科学可靠、总部与中国业务上情下达通畅的组织,制定了短期见效、常态可持续的规划,谋定了可信任、能做事、能做成事的团队,福特汽车想在中国再次证明自己,需要的是时间。
从福特最新的财务报告来看,其中国业务第二季度息税前利润虽然依然亏损1.55亿美元,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同比减少了3.28亿美元亏损。第二季度,中国市场业务营收增长达到了48%,超出预期……
福特汽车公司简介——FordMotor
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mpany NYSE:F)是一间生产汽车的跨国企业,于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现公司总部所在地)由亨利·福特(Henry Ford)所创立。在1903年公司化,在其20世纪如日中天的时候,福特通用与克莱斯勒被认为是底特律的三大汽车生产商,这三家公司统治着美国汽车市场。
福特汽车的商标是来自创办人亨利福特常用的签名字体。福特汽车在美国汽车市场连续七十五年保持销售量第二名,仅次于通用汽车。2007年才因油价高涨,大型SUV休旅车与卡车销量减少,被丰田汽车超越成为美国市场销售量第三名。
亨利·福特参考引进了大批量汽车生产以及大批量工厂员工管理的方法,更别具匠心地根据设计出以移动式装配线为代表的新生产序列。其高效率、高工资、低售价的结合对当时美国制造业而言是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创新,因而这套方法尔后被称为福特制。而其产业观念在后来被安东尼奥·葛兰西称为"福特主义"。
在中国福特汽车公司和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旗下的长安汽车合资成立了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并于2003年初正式投产。亨利·福特二世的战后重组计划使公司迅速恢复了元气,并使之进一步推出了扩展计划。最终在美国成立了44个制造厂、18个装配厂、32个零件仓库、2个大型试车场福特汽车公司和13个工艺开发和研究机构。
除大规模增加福特车辆制造设施之外,这项计划还引入了公司多样化经营,涉及金融、保险、配件与服务、电子、玻璃、航空和汽车租赁等领域。除生产福特水星马自达和林肯,公司还涉足金融(福特信贷)及服务(福特客户服务部)和汽车租赁(赫兹公司)等领域。
福特信贷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汽车融资业中位列全球第一。它在全球36个国家拥有1100万客户,雇人数接近2万。另外它还为12500多个经销商提供批发资金和抵押贷款服务,解决他们的资金困难。
福特信贷在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方面处于业界领先。它所获得的由J·D·Power授予的顾客及经销商满意奖比任何其他由母公司控制的汽车融资提供商都要多。福特金融服务公司于1987年10月成立,它在关注客户需要的同时提供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以均衡公司的汽车业务。赫兹是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家间接全资子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业务。赫兹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近7000个运营点,为包括财富500强在内的许多商业用户及数以百万计的个人用户提供服务。
2001年度赫兹的营业额达到49亿美元(美国本土占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