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二代逸动蓝鲸版底盘高清图
可以看到所有接缝处都做了处理,有很好的防锈功效,比较整齐,而且感觉整体效果不错
可以清楚的看到后悬挂。虽然不是独立悬挂,但是后悬挂也是封闭式扭力梁的。应该还可以的~!
这张图可以清晰的看到排气筒的位置,没有太低,行驶在比较颠簸的路段也不会磕到主要部件
双排气筒,如果这个排气筒能做的像CS35PLUS一样就更加霸气了,运动感就更强了。160的马力,260扭矩,估计一般的车都做不到吧?
全车底盘比较平。加上一块底护板,能够更好的对车辆进行防护。
前轮依然使用的是麦弗逊的独立悬架,麦弗逊应该是现在市面大多数车辆的标配了,至于麦弗逊的质量,可想而知,具体各位可以自行搜索。
蓝鲸版逸动将会是2019年的爆款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代长安逸动好看的皮囊下质量到底怎么样?来看看这份拆解报告
【车讯网 报道】
长安逸动是长安汽车旗下的一款明星级紧凑型家轿,自上市以来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上市6年后,长安汽车推出了第二代逸动车型(下称逸动),它能再次引领国产紧凑级家轿的潮流吗?
车讯实验室采购了一台逸动1.6L GDI自动尊尚型,售价10.59万元,我们拆除了这台逸动的外观覆盖件,将其内在防护结构、工艺品质和用料等细节展示出来,是否物有所值?各位车友观看各部细节后自行定夺就好。
针对逸动的拆解,将依照前后防护、车门防护、车顶和地板防护、线路防护和底盘防护的顺序展开。首先从前部防护结构开始。
【前部防护】
逸动前部防护结构包括前保险杠、防撞梁、吸能盒三部分。
保险杠外皮的主要作用为了造型和空气动力性能需要,另外还有与行人发生事故时,避免行人直接接触车身内部的钢筋铁骨,减轻行人伤害的作用。
逸动前防撞梁使用了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左右两端焊接了吸能盒,散热器左右两侧设置了导风板,加强车辆行驶时的散热效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逸动的前杠下护板设置了加强结构,配合前防撞横梁和前杠达到均衡车辆前部结构强度的目的,在与行人发生事故时,能起到一定的吸能作用,降低车辆对行人的伤害程度。
前防撞梁侧断面为三个口字造型,闭合结构,从侧断面来看,逸动防撞梁共计四道纵向支撑,提高了防撞梁本体的强度,有利于在发生前部事故时,将碰撞能量高效分散到左右两侧吸能盒上,使防护结构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
逸动前部防护结构中的吸能盒同样采用了轻量化铝合金材料,整体为六边形闭合筒身形式,前端焊接在防撞梁左右两端,尾端焊接了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纵梁前端。
在安全车身的前部防护结构中,大多数车辆的翼子板内部还设置了一道纵梁,逸动翼子板内部的纵梁前端几乎和前车轮前端线平行,在遭遇到前部撞击时,该纵梁也能通过自身溃缩,吸收碰撞能量,并将碰撞能量分散到车身骨架,以减少乘员舱变形程度,最大限度保障乘员生存空间。
段落小结:
在十万价位区间的紧凑家用车中,采用轻量化铝合金材质前防撞梁和吸能盒的并不多见,逸动顶配售价才10.59万元,却用上了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在成本为王的大环境下,主机厂还能
在一些汽车消费者日常并不容易看到的位置增加成本,真的是难能可贵了。
逸动前部防护结构中没有设置二级缓冲层算个遗憾,如果补足该结构,以这个价位来看,逸动前部防护结构就算完美了。
【后部防护结构】
逸动后部防护结构层级和前防护相同,包括后保险杠、防撞梁、安装支架三部分。
前后保险杠的作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后保险杠内还设置了少量线束。
后部防撞梁为金属材质,单层钢板冲轧成帽型以提高杠体强度,杠体为开式结构,左右两端焊接了安装支架。
防撞梁侧断面为多层级帽型加强,每一道凹槽都有提高杠体强度的作用。
安装支架为金属材质,焊接在防撞梁左右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白车身上。
段落小结:
逸动后部防护结构符合同价位车型一般水平,单层钢板开式结构的帽型防撞梁在后防护结构中比较常见。
【车门防护结构】
逸动车门防护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拼接形式的车门、管型防撞梁和止震贴。
前车门为拼接形式,车门腔体采用塑胶板密封,密封效果较好,德系车型中常见类似密封形式。
车门腔体内部下方斜置了管型防撞梁,这也是日产车型中常见的车门防护形式。
车门外钢板内侧黏贴了止震贴,提高钢板强度,降低因振动导致的噪音等。
另外逸动车门内部下方喷涂了防腐蜡,降低了积水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
由于逸动车门腔体维修孔采用了塑胶板密封,其密封效果较好,因此我们看到前门内衬板中并没有设置常见的吸音棉。
逸动后车门同样为拼接车门,车门内中置了帽型就加强筋,提高了车门外侧钢板的强度,减少了振动、噪音等。
车门腔体下方设置了管型防撞梁。车门腔体的维修孔同样采用了塑胶板密封。
段落小结:
管型防撞梁+帽型加强筋+止震贴是日韩系车型常用的车门防护形式,甚至更高价位的车型也采用了这种车门防护结构形式。
逸动在车门防护结构中采用了塑胶板密封车门腔体维修孔,这和日韩车型常见的塑料布密封不同,其密封效果相对也比较好。
【车顶&地板】
这台逸动配置了标准尺寸的天窗,车顶防护结构中除了横向加强筋,其天窗框架也为提高车身整体刚度和抗扭度贡献了积极作用。
车辆顶棚为多层复合材质,具有较好的隔音止震作用,为了减少行驶中的振动导致的噪音,顶棚内部设置了多点位支撑块。
另外车辆顶棚内部还布置了少量线束。
逸动地板表层为全覆式毛毡地板,毛毡下方设置了海绵填充层,和常见的复合材料相比,无疑海绵填充层在视觉上能带给消费者更多好感。
车身底板上粘贴了止震贴,这也是常见的地板防护形式之一。
从上图中我们还能看到安全车身内部的横向加强结构。
在后排靠背位置,逸动还设置了两根加强件,这对提高安全车身的刚度和抗扭度也有一定积极作用。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每个安全带插座下方都布置了线束,对了,这款车后排安全带同样设置了未系提醒,在同价位车型中,后排安全带未系提醒算是较为罕见的功能之一。
段落小结:
消费者对于车辆颜值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因此各个汽车品牌都在“颜值”方面下了不少苦功,但在消费者看不到的方面,并不是每一家汽车厂都注重的。
逸动在地板填充层方面并没有随波逐流,选择更为常见的复合材料,而是采用了成本更高的海绵填充层。在这里是不是可以说:逸动不仅注重产品的“面子”,对于产品的“里子”也同样重视呢?
【线路防护】
汽车线路防护对于车辆安全至关重要,我们来看看逸动在线路防护方面表现如何。
发动机舱内线路工作环境最为恶劣,所以发动机舱线路防护在整车线路中是最被重视的部分。
首先我们来看逸动发动机舱内情况,整个发动机舱几乎被护板全部罩盖,整洁有序,“高级感”跃然眼帘。当然发动机罩盖不仅仅是为了“赏心悦目”,另外还有隔音降噪等好处。
取下发动机舱内盖板,内部线路布局规范,走向合理,相互干涉情况较少,线束固定牢靠。
发动机舱内线路防护手段主要有波纹管、线卡、耐热胶管等形式,这也是当前各车型主流的发动机舱内线路防护形式。
参与拆解的这辆逸动配备了瓦尔塔12V 60A免维护蓄电池,其正极接线柱采用了绝缘胶盖进行周到防护。
发动机舱分支线束主要防护手段仍采用了波纹管包裹,防护周到。
驾驶舱内主线束采用了防割绒布进行防护,这种防护材质不仅耐磨,还能减少振动噪音。
驾驶舱内分支线束未采用全防护形式。
顶棚内布置的线束采用了绒布包裹及胶带固定,防护到位。
车门线束采用了全防护形式,主要防护手段为绒布包裹,这些位置采用绒布包裹还有减少线束振动产生噪音的好处。
段落小结:
如拆解所见,逸动在车辆发动机舱内线束,前后围线束,车门车顶线束,驾驶舱主线束方面都采用了全防护形式,在工作环境较好的驾驶舱内,少量分支线束未采用全防护,无伤大雅。
像后杠内线束采用了波纹管全防护形式,即便遭遇追尾事故也能减少线路破损导致短路等风险。
【车辆底盘】
俗话说烂车先烂底,所以,车辆底盘防护对于整车的使用来说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逸动发动机舱下设置了非金属护板,并且预留了维修孔,便于维修保养和排气管路散热。
车辆前悬架为麦弗逊独立悬架,其中前副车架为全框式副车架,提升了前舱刚度和抗扭度,有利于提升车辆操控感受。
另外逸动前副车架和车体相连部位采用了减震胶垫,减少了发动机运转时的噪音和振动向驾驶舱内传递,提高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逸动乘员舱底板下方设置了四道贯穿式纵梁,加上左右两侧的门槛梁共计6道纵梁,这对于提高笼形车身的刚度和抗扭度也有积极作用,并且在遭遇碰撞事故时,也有利于碰撞能量的分散,减少乘员舱变形程度,保障车内乘员生存空间。
除了中央排气管通道,逸动乘员舱底板喷涂了大面积的防腐塑胶,覆盖率约80%左右。
底盘管线设置在车身左侧两道贯穿式纵梁中间,并且还单独设置了非金属护板,防护级别更进一步。
逸动后悬挂为封闭式扭转梁,后桥为一根封闭式钢管冲压而成,其本身刚度抗扭度就比较好,并且这种扭转梁占用空间较小,有利于进一步释放车内空间。
10万价位紧凑级家用车大多采用扭力梁后悬,是因为扭力梁不仅占用空间小,成本较低,而且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平顺性。
上图中,备胎槽外侧同样喷涂了防腐蚀塑胶。
综述:
站在逸动7.49-10.59万元售价区间层面,从其拆解表现来看,完全超越了其定价水准,例如防护结构中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地板填充垫层采用了海绵垫层,全车线路防护到位,还有车辆底盘防腐蚀喷涂的高覆盖率等,就一般家用车而言,买了这台逸动似乎真没必要再额外添置什么了。
对于一台车来说,颜值即正义,第二代逸动在颜值方面满足了外观党的需求;在配置丰富方面满足了性价比党的需求;在车身防护结构、用料等方面满足了鸡蛋里挑骨头党的需求……
如此丰富的配置和超高的性价比,购买该价位区间的用户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试试长安汽车出品的第二代逸动呢?
长安逸动EV460底盘剖析,一款传统“油改电”车型的优点与缺点
汽车电动化已成为行业共识,但从电动车生产平台来看,在实现电动化的路径上有诸多不同,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广汽新能源Aion S为代表基于纯电动平台打造的纯电车型,一类是基于现有燃油车改装而来的油改电车型。
今天我们要试驾的就是一款基于燃油车平台开发的油改电车型,长安逸动EV460。通过我们的试驾,我想告诉大家这款车的驾驶质感是怎么样的,和以往试驾过基于纯电平台开发的车型,有什么不同之处?
试驾车型基本数据:
外型设计:长安逸动EV460其实是基于长安已有的燃油车魔改而来,外型上和燃油车基本上一样,至于好不好看,编辑秉承着萝卜白菜的原则,大家自己看图品鉴。
内饰方面,逸动EV460同样是借用了燃油版的设计,大致相同。不同的是,逸动EV460采用了全新样式的电子换挡杆,看起来档次感和科技感都要更上一个层级。
总体上可以看到整个内饰的做工不错,各区域的分布合理顺手。中控台上方采用了大面积的软质材料包裹,并且采用了蓝色的缝线凸显自己的环保属性。
中控娱乐方面,逸动EV460搭载了一款10英寸显示屏,相比于如今的大屏幕时代,尺寸确实有点小气了,而且视觉效果也一般。
好在软件方面其搭载有创新的飞屏技术,可以通过三指左右滑动大屏把导航图像投射到仪表盘上。并且搭载了in call3.0车载互联系统,自带全时在线 4G 网络,集合倒车影像、蓝牙、wifi、GPS导航、语音控制、手机互联等多项功能。还可以通过APP远程了解车辆状态,同时可以对车辆进行一定的远程操控,这应该是年轻人非常喜欢的高bi格功能。
续航能力,逸动EV460搭载的电池组容量为52.56kWh,NEDC工况续航里程达到405km。
在高工车评实测中,这台买了9个月的逸动EV460,充满电仪表续航416km,跑到没电,实际续航是277.1公里,实际里程与仪表续航的折扣比例是66.6%。
相对于同级别的轩逸EV、帝豪EV、几何A、广汽Aion S等等车型来看,逸动EV460的真实续航与官方标定续航的折扣比例最大,66.6%的折扣明显不及格。
据高工车评了解,刚落地的长安逸动EV460正常行驶里程可以达到330公里左右,与本期的测试结果相差较大。分析发现很大部分原因是电池管理系统做的比较差,长时间使用电池衰减比较严重所致。
我们测试的这台逸动EV460至今已经行驶了1.8万公里,充满电实际续航只有277km左右,相比刚落地的330km,其衰减还是比较明显的。
总的来说,《高工车评》认为,逸动EV460的实际续航折扣大,与电耗高、电控系统、电池衰减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逸动EV460是一款“油改电”车型,车重达到1650kg,相比基于纯电动专属平台打造的广汽AionS等车型,整车重量更重,百公里电耗也更高。
而优秀的三电技术是提升车辆驱动效率和降低电耗的有效手段,逸动EV460的动力电池电芯来自中航锂电,电池组技术和BMS技术由长安汽车自主研发。而电机及控制器方面,长安逸动EV460对外宣称搭载的“电机、电控、减速器”组成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电机最大功率是100kW,属于中等水平。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逸动EV460除了快速路平均电耗是13.1kWh/100km之外,其他道路平均电耗均在14kWh/100km以上,高于官方标定的13.8kWh/100km。
另外,这台车的能量回收系统虽然回收电流最高也有150A,但对续航的作用微乎其微,明显不如轩逸EV、帝豪EV大。
充电方面,逸动EV460表现中规中矩,只需30分钟即可实现30%-80%SOC充电,0-80%SOC充电也仅需50分钟;对于更青睐慢充的用户,逸动EV460搭载的6.6kw车载慢充系统,整车充满仅需8小时。
试驾感受,EV460搭配的是一台最大功率136马力的电动机,最大扭矩245N.M,与电机匹配的则是纯电车上比较常见的固定齿比单速变速箱。起步阶段,无疑是电动机发挥的最佳时刻,扭矩比较充足,整体的动力响应性比较不错。
驾驶过程中平顺性也不错,很多纯电车的动力都是粗犷有余但显突兀,而EV460则让我们驾驶起来很轻松,加速感一直保持得很线性,把电动机“野性”迸发的同时还保留着不可多得的平顺感。
刹车是EV460的一个亮点,因为电动车要实现制动能量回收,所以在标定的时难度较高,导致很多电动车刹车时有明显的段落感,其中小鹏G3的刹车脚感最差,非常的硬,让用户开起来没有信心。
而长安逸动的刹车标定非常不错,整个刹车的行程都比较线性,刹车助力也比较适中,制动能量回收向刹车系统的过度也非常顺滑,没有阶梯感。
相比优秀的刹车标定,长安逸动EV460的底盘调教就非常一般了。
因为长安逸动EV460是基于燃油车改动而来,所以整个电池的布置算不上合理,为了保证车内的承载空间,长安逸动EV460采用了下沉式设计,所以距离地面非常近。最后为了保证行驶中的安全性,悬架的调教非常硬,滤震性也表现一般。
所以这款油改电车型的底盘表现还是比较糟糕的,比不上纯电动平台开发的车型。
逸动EV460有三种驾驶模式,ECO/NORMAL/SPORT。能量回收有B+/B-两档可调。具体公路驾驶时,不同的驾驶模式下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ECO倾向于驾驶平顺性,而SPORT模式下电机的响应速度会更加强烈。同时两档能量回收模式也可与不同驾驶模式进行搭配调节。
当你选择ECO驾驶模式+能量回收B+的时候,只要抬起油门踏板,车辆就会产生明显的拖曳感,这种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的把动能回收;选择SPORT驾驶模式+能量回收弱的时候,这台车的驾驶感受基本与燃油车无异,此时的动能回收强度也是最低的,总体上表现还不错,可以满足各种驾驶风格用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