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助,是“保险”,更是信誉,但不是流量,你如何看?
是保险,你拥有了就可一均分风险,当然能够帮助到当事人。不然没有价值就没必要互助了。只要可信任的平台,互相帮助就可以持久。商业化无法避免。
一切的行为都建立在信任信誉之上,整个社会都是在不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才会出现那么多第三方那么多认证所谓品牌公司组织都是为了建立信任,产生信誉,没有信誉无法长久必将被遗弃。现在社会不就是不断的建立诚信机制,信用报告、联合惩戒等等。互助建立在一定的信誉之上,否则谁去帮助别人。
流量无法避免,因为这是一个多人的协作,人越多当然挑战越多,但是平均风险就降低了。一个人只能自己帮组自己,当然是人多力量大。保险公司也是希望参保人越多越好,当然是符合要求的。但是也不会是单个个体。
推出一个互助计划或者商业保险社会保险肯定是服务于一个群体。需要一定的数量。
网络互助,是“保险”,更是信誉,但不是流量,你如何看?
在“互助”经营者看来就是流量,在参与互助的用户来说就是“保险”,和信誉完全无关!
关注我,精彩内容即将开始!
一、网络互助
包括两种,一种是大家熟知的“XX筹”这些筹款平台,又叫做网络募捐。另外一种叫做“互助基金”类,诸如相互宝。
这两种是有区别的,在我国的各种XX筹:
是已经发生了诸如重大疾病后展开的网络募捐,募捐发起人的真实情况,家庭资料单方面提供,核实的很少。
而各类互助基金:
则是在风险前就加入,发生风险后所有扣钱参与人均摊。很多人忽略的是,互助基金也有加入门槛,例如有既往病史是不能加入的,可以去查看加入条件,估计很多人都没有看过。同样发生风险后,平台会调查受助者的疾病情况,是否有不能加入的情形而加入了。若没有这些情形,则放款;若有则属于合同违约,拒绝放款。
网络互助是个好东西,但不能完全依赖,因为不是保险合同,没有强制约定以及专门的法律监管。
二、流量
大多数的互助经营平台,往往会把各种XX筹,当成流量的入口。反正平台不用捐钱,还能获取流量,将流量转化到其它方面。
互助基金则是平台建立扣款机制,将各种来源的流量引流至互助基金。无论是预付款账户,还是授权扣款账户,目的都是让用户留在自己的平台,稳定自己平台的流量。为下一步盈利转化做准备。
而大部分的网络众筹、网络互助平台的最终转化路线都是销售保险!用互联网语言来说这叫做“场景式销售”。
三、用户
可悲的是用户,捐了款,也加入了各种互助,然后买了保险。若没说,他们从头到尾都不知道:
1、筹款的人资料是否真实?
2、自己假如的互助金,每月都在扣钱,却不知道加入是有门槛。
3、在这些平台买了保险,不说全部,至少90%的人,只知道自己在XX平台买了一份保险,至于买的保险保障什么、如何理赔、理赔条件、哪家公司承保完全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加不要说买保险还有健康告知更是两眼一抹黑。
为何敢下这样的论断?原因是有很多网友,关注我们头条号之后,私信给我们问自己在xx平台卖的保险如何啊?之前有XX病,买了这个会不会拒赔?
最后,
各种爱心、各种筹,早已经成为一门流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