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众点评投资方

怎么回复大众点评好评?

大众点评给消费者带来的便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平时出门去到陌生的商场想吃点啥喝点啥的,却不知道什么好吃好喝。这时候打开大众点评就很有必要啦,自动定位后,它会详细介绍商场各种餐饮,商家众多,价格详细,还附带顾客消费后的点评,有了充足了解后,吃啥喝啥都不是难事儿!

汇聚沈腾谢娜李诞的《笑起来真好看》,为何口碑这么差?

大众点评,没有用过,但是每一次网购都是会看评论,外卖点餐美团现在基本都会看评论后才去的

花钱可代刷,甚至有模板!您被商家“注水”的好评忽悠过吗?

近日,北京市政府正式印发《北京市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持续开展刷单炒信等网络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刷单炒信,听起来有点专业,普通人并不陌生。网购中,不少店铺显示着4.8分、4.9分的高分,消费者买完商品后却发现货不对板、缩水严重,这背后,是部分商家为了获取流量,诱导消费者刷好评,甚至找专业写手批量刷好评。

水分大:商家好评有模板

“看到这张卡就全明白了,莫非好评都是刷出来的?”大学生小顾最近在网上购买了一个手机壳,明明仔细对比过销量、评价,仍然货不对板,包裹里倒是塞着一张“好评返现2元卡”,写着“晒图拍照不要拍到此卡”。

点开小顾购买的商品链接,记者看到,该款手机壳月销量仅33,评论却有28条,近85%的购买者发表了评价。这28条评论中,一连数条文字完全相同,且同样配有3张图片。“好评返现卡”上恰巧要求,配发3张图片。

在商家“好评返现”的诱导下,“买家秀”变得越来越假。记者打开外卖软件和电商平台,随机查看了200家评分在4分以上的店铺,一些消费者给商品打出五星好评,但评价却露出“马脚”。在大众点评上点开一家热门理发店,记者在评论区里看到啼笑皆非的几幕:有评价写着“染了奶茶色”“第一次染发”“浅色好看”,图片里却是黑色头发;有评价一连数条用一样的表情符号,连错别字都一模一样;也有配图明明显示是写真图片,实际却是社交平台上的热门女生头像。

在社交平台上,甚至还流行着各个版本的“好评模板”。美食平台可以用“菜品丰富多样,味道鲜美可口,特别推荐他们家的招牌菜,绝对物超所值!”;购物平台可以用“东西质量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物流速度非常快,非常满意”;住宿平台可以用“服务很好,周到,设施也很齐全,卫生也很好,地理位置不错,下次还会再来”。

套路深:晒图拍照要求多

消费者按商家的要求写了好评,就能获得宣传中的实惠吗?记者调查发现,晒图拍照也有不少“弯弯绕”。基本上所有商家都要求给出五星好评,再配上一定的字数、图片数量、追评、关注店铺等要求,但返现金额基本都在5元以下,有时还会将现金替换为优惠券、满减券等。

市民元小姐不久前在外卖平台上花20.8元购得一份8英寸双拼比萨,外卖送达后,比萨盒上贴着一张卡片,写着“五星好评+图片,添加客服微信,返5元”。“好评还可以再减5元,怎么想都是赚了!”元小姐立马点开订单,开始拍照片、写好评。没想到,发布评价只是第一步,随后,她还得用手机截图,再扫码添加客服微信,等待对方通过验证,“我比萨都吃完了,客服才通过好友申请,给我发了5元红包。”

还有的商家,还要求发视频。市民赵女士刚购买了某护肤品,商家在商品页面上征集买家秀,提出晒出15秒视频、3张优质图片以及20字以上的评价,并一键“逛逛”,把截图发给客服,符合条件后可获赠一支31毫升的洁面啫喱。

除了增加好评,商家还要控制差评,直播间如今就成了控评的“重灾区”。一名消费者反映,她曾在某平台直播间购买一身运动套装,到货后发现质量与直播间的描述并不相符,向卖家反映之后,只能得到“很抱歉”之类的敷衍,当她去直播间发弹幕反映,主播却总是一堆片汤话翻来覆去地说。

实际上,面对用户在直播间的评论,甚至有机构总结出专门的应对话术。比如,面对“收到货了,和直播间不一样,质量太差了”的差评,主播就会说:“我卖了这么多货,有可能偶有瑕疵,但你别慌啊,我们家老品牌了,我一直在,关注给我点一下,后续我会给你处理好的。”

造假易:4毛钱代刷一条好评

“好评返现”虽存在诱导行为,但消费者至少产生了真实消费,相比之下,有些好评却是彻彻底底的“从天而降”,也有商家明码标价,出售代刷好评的服务。

记者在淘宝平台搜索“刷好评”后,页面直接显示“绿网计划”,提示“禁止发布及出售代发代删服务及不当提升店铺动态评分的商品及服务,如顶帖删帖、有偿发布等”。搜索“好评”“买好评”“刷评”等关键词,也无内容显示。但当输入“买评”“hao评”后,页面中出现不少相关店铺,“美团点评 满意为止”“电商多多代运营 基础留评服务”等介绍赫然写在商品详情中。记者点击一款代运营美团和大众点评的产品,询问客服是否可以单刷好评,对方称,如果单刷好评,一条40元,不过一天刷很多条好评容易被平台查出来。

搜索买评后出现相关店铺

相比之下,电商平台刷好评限制更少。记者带着代刷好评的需求咨询某店铺客服,聊天界面自动回复的第一条信息是要求留下微信或者添加店家微信。从淘宝“转战”到微信后,记者与一家专门给拼多多批量出评的商家取得了联系,对方称,价格为每单0.4元,每单包含快递、图片和评语,单产品链接100单起步,销量可以免费帮改。至于好评的图文模板,买家可以直接提供文件夹,也可以转发同款高销量产品链接,由对方自行采集。接下来,买家仅需按照对方要求设置批发链接,发送商品ID,确定刷评数量即可。几天后,店铺就能摇身变成销量几万、评论区“有图有真相”的高分店铺,并极有可能在相关产品搜索页面的靠前位置出现。以上整个过程,对方承诺“安全稳定0风险”。

搜索hao评后出现相关店铺

在“刷手”展示的成功案例中,一家仅有4件产品的新店,已经拥有超7万件拼单,商品累计好评量约4000条。点击其中一件销量3万的产品,可以看到近2000条评论,其中7月23日的评价粗略估计有近2000条。当记者提出一天出现这么多评论容易让人起疑时,他表示,顾客都只看有没有好评,不会关注具体日期。

建议:平台应把数据亮出来

“但凡商家把精力用在提高商品质量上,还愁没有好评吗?”“批量好评让人难辨真假。”实际上,消费者对各平台上好评“注水”的现象已反映了多年,却是屡禁不止。商家为何执着于刷好评?记者发现,这与平台的曝光机制分不开关系。

一家炸鸡店负责人告诉记者,5月底上线某外卖平台时,自家店在新店推广期曝光量超3000,但店铺“自然”生长了两个月后,到了8月1日,曝光量仅剩228。不过,店铺好评率并不低,在消费者自发评价下,目前在当地热销炸鸡炸串榜排名第9。为何口碑不错曝光量却持续走低?“上万的曝光率对很多店来说是正常的,当时平台经理直接跟我们说让我们刷单买销量,但我觉得太假了没必要。”

按照平台的逻辑,好评多了,店铺的搜索就可能靠前;搜索多了,商家赚了订单,平台赚了流量。在这场好评与流量的博弈中,唯一被忽视的是消费者,在批量好评的干扰下,看不到商品的真实评价。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分析,之所以一直存在刷单炒信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信用时代,信用的体现格外重要;另一方面,刷好评的群体和方式呈现多样化,给治理增加了难度。“从平台看,既是‘受害者’也是‘帮凶’,如果平台对刷单打击过于严厉,容易导致客户流失。”

近期,北京市提出将加大对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案件的查办力度,整治“网络灰黑产”,为平台企业规范发展保驾护航。朱巍认为,在政府加大整治力度的同时,也要促使平台从根本上改变评价机制,推动信用评价进入2.0时代。“平台不仅要显示消费者的主观评价,更应该显示商家的退货量、投诉量、是否违反平台规定和广告法等信息,尤其是直播平台,应该显示退货率。”朱巍表示,当前平台大多把重要的数据隐藏了起来,未来需要降低消费者评价所占比重,把更多可视化数据展现出来,形成更加全面客观的信用评价体系。

(客户端)

“大众点评差评有多阴阳怪气?”哈哈网友是懂说话艺术的...

餐厅评论区

是人类情感宣发的聚集地

每一个差评背后

都是一次难忘的翻车经历

当代网友的

餐厅差评有多硬核??

哈哈过于精彩根本看不够

这个草是笑着拔掉了...

一山还有一山低

绝交餐

所有的槽点都占了

回去看看能不能和锅匹配上

医院:接不完,根本接不完

两星一星半是给教育的

林萧你...

赌徒输的一败涂地

你是懂阴阳怪气的

美羊羊死不瞑目

没脸见人了属于是

买家:我就不信这个邪

当代文豪出现了

勾起了我踩缝纫机的回忆

via.@冷笑话精选

笑死,文言文都逼出来了

大家点餐之余

不妨看看餐厅评论区

你一定能发现不一样的惊喜

-end-



你看的评论可能是ChatGPT写的“AI废话”侵入点评类网站亟待治理

近年来,随着“第三方评论网站”的兴起,网络口碑传播的作用不断凸显,特别是在外用餐时,点评网站成为大部分人选择餐厅的主要参考。然而,近期一些网友发现,商家下面满满当当的评论,可能并非出自真人之手。

北京青年报发现,在这些共创类网站,一些网友为了“速成”,便使用ChatGpt或者类似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网站,获取答案。不过,这些答案千篇一律并且毫无营养,被网友认为是“废话文学”。对于废话文学侵入的现象,一些大型的社区网站如大众点评、知乎等都出台了相应措施加以识别和声明,一批账号也因此被封禁。不过,此举也触发了一些“误判”,造成原创网友的不满。对于如何评判和区分AI生成和人工原创,各大平台仍是任重而道远。

现象:

“AI废话”充斥点评类网站

“爆米花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零食,它的口感酥脆,味道香甜可口”“阿迪达斯三叶草系列是阿迪达斯品牌旗下的一个经典系列”“这家餐厅位于…同时…总体来说”……你可能认为这些“正经话”只会出现在百度百科或是品牌官网,然而它们却是目前各大社区类网站当下评论区中来自“消费者”给出的答案。

北青报记者发现,在点评网站中,充斥着疑似“人工智能”编写的虚假评论。例如,一个名为“地球online**”的账号,在1月1日共发布21条评论,所点评的商家从朝阳横跨至海淀,商户种类包含餐厅、影院、蹦床馆、足疗店等。

而该账号的评论内容更是出奇一致,无论食物还是娱乐,都是在机械地介绍商品,没有分毫自己的感受和评价。像是在点评地铁站时,“地球online**”写到,“五棵松地铁站位于...... 同时该地铁站连接...... 总体来说......”。在点评快餐店时,该账号也呈现出了同样的“风格”。他写到,“炸鱼薯条是一道...... 炸鱼薯条的主要材料是...... 同时还会配以不同的酱料...... 总的来说...... ”

在该社区内,这样的账号不止一个,“地球online**”所写的点评基本适用于所有的类似商家,这样的体验无法给出该店铺的特色和真实体验,不掺杂任何感情,也无法给出参考价值,可谓“一篇废话”。而有的账号则“张冠李戴”,比如一家名为“范家大院”的烤串店下,就有名为“暴躁老**”写道,“范家大院是一家提供传统川菜的餐厅,以其地道的口味和丰富的菜品深受食客们的喜爱……”,翻阅其全部点评,如果店名中不带有菜系,就会出现大量错误。

调查:

缘何有人青睐使用AI撰写评论

那么,为什么这些用户要使用AI撰写评论呢?北青报记者在查阅点评平台活动时发现,平台每月会根据用户会员等级的差别发放价值不同的优惠券,此外如果升级成VIP,还可以无限免费抽取“霸王餐”,而升级的主要途径就是就是评论。根据大众点评官方消息,用户发布字数超过15字的评价且通过审核后,即可以获得升级经验,单日评论可获得分数没有上限;抽取霸王餐则需要用户发布超过100字评论,比前者增加了要求用户写出“优质点评”。

有消费者表示,完全依靠自己亲自探店并编写点评获得“霸王餐”等福利对绝大部分用户来说并非易事。一位今年刚达到最高等级的大众点评用户表示,在没有水一条评论的情况下,自己升级的最后一个阶段用了超过两年的时间,期间大概写了900多条评论,每周大概会评价两三次左右。她提到,级数升高后,自己中“霸王餐”的概率明显提高了,几乎“两月至少中一次”。

此外,还有的商家也会鼓励用户多些“好评”,用以刷单。

北青报记者尝试使用一款AI自动生成文案的小程序时同样注意到,用户只需在该应用程序中“店铺名称”“点评商品”和“点评要点”,在大约10秒后,就可以得到一段字数达标、结构固定的“优质点评”。

追访:

AI侵入问答拉低社区网站质量

除了美食类网站外,北青报看到,在一些问答类网站,也有不少生成式AI写的答案,它们甚至反过来又影响了AI给出的答案。

一位网友在向搜索引擎bing询问“象鼻山是否有缆车”时,bing不仅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还就价格和淡旺季营业时间给了详细的回答。网友顺着bing提供的信息来源查找到了来自知乎的源文章,他发现这篇文章的语言逻辑过于“机械”,并且回答日期就在最近一月之内,这对于一家老牌景点来说过于异常。在点开该答主的个人主页后,他意识到这个账户大约每1-2分钟就在回答一个问题,甚至有时每一分钟都会回答两个问题。

这样的账号绝非个例,在知乎随意点进一个问题的“最新回答”后,“一眼AI”的回答几乎推挤成山。例如,在“徐州为什么可以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问题下,已有超过一百多条以总分总的结构,论述相同内容的回答。当北青报记者点进这些回答的主页时发现,此类账号无一不是以两三分钟一篇的频率发布着“机言机语”。

如此这般,网友用生成式AI造出了虚假的答案,而一些搜索类网站的AI功能又会将这些来自“高质量社区”的答案推荐给更多网友。

这些网友的答案拉低了整个社区的质量,浪费了网友的时间和精力。有分析表示,这些虚假信息可能包含误导性的内容、错误的事实陈述甚至是完全捏造的信息,最终使得整个互联网的信任成本升高,影响公众对真实事件的认知。

热点:

AI检测反制系统时有误判

对此,国内大型社区网站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它们也在升级系统,用以反制人工智能生成的“废话文学”。大众点评表示,VIP活动的评价审核者是基于统计学和人工智能方法,研发的“扰乱平台秩序识别“系统。

据悉,该系统可从账号的评价、交易、行为方式等多个维度对异常的数据进行排查。对于排查出的异常数据,系统会在统计学基础上依据预先设定的先验经验作出是否属于扰乱平台秩序的判定,并依据系统判定结论对用户进行处罚。而知乎对于AI的屏蔽则更具针对性。北青报记者浏览网站时发现,一些被折叠的知乎回答会标注折叠原因为“疑似AI创作”。知乎表示,创作者在发布时应声明而未主动声明的 AIGC 内容,平台将通过折叠或添加风险标识的方式,提醒读者该内容是由 AI 生成的。对于频繁发布不规范使用创作声明的 AIGC 内容、滥用 AIGC 进行违规创作的账号,平台将视违规情节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账号处罚。对于检测系统,知乎称,审查基于知乎自研的知海图大模型,平台现已实现了线上实时检测,AIGC 内容在发布后可被及时识别和前台标记。

然而,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 反制系统“道”高一尺,AI进化速度“魔”高一丈,对于如何评判和区分AI生成和人工写手,各大平台仍是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即便平台声称已上线有效的AI检测系统,但可见的是,仍有不少“漏网之鱼”流窜在评论区间。另一方面,也有部分网友称,网站的模型总是误判自己的回答内容,“误判率太高了,认认真真写的回答很容易被当成包含AI创作内容”“实际上GPT的生成内容本来就是来自人类的语料,单凭格式去判断其实并不太好”“这种检测最终坑的只是人类写手而已”。有网友分析,“网站的检测模型现在还并不准确,有待优化。人工写的,但只要内容条理化一些,分了点,尤其用总分总这类结构,就很容易被判AI创作,而且自动处罚。”

关注:

AI规范使用政策正在陆续出台

北青报记者看到,针对人工智能所引发的争论,国家也在不断出台相关规范AI使用的政策。2023年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拟规定,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采取措施防止生成虚假信息。2023年7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指出,应鼓励生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质内容,要求不得生成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并要求对图片、视频等生成内容进行标识。

相比4月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出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在多处放宽了监管要求,并增加了鼓励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措施。例如,相比起《征求意见稿》中要求AI生成的内容不得包含“虚假信息”,《办法》则限定为“虚假有害信息”,相当于放宽了对AI生成内容的限定。另外,《征求意见稿》还要求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方单方面“采取措施以防止生成虚假信息”,这一条没有出现在《办法》中。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人工智能并非“洪水猛兽”,重点在于如何规范对它的使用。有分析称,人工智能的快速进步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机遇,但其被恶意使用的风险也逐渐显现。技术本身无善恶之分,但当技术越来越先进时,越应当引领其发展方向。

案例:

男子用AI生成“假新闻”被判5年

北青报记者看到,此前已有网友因为滥用ChatGPT生成假新闻,而造成社会恐慌。2023年4月起,多篇有关不同地区“火车事故”的相似报道同时出现在网络中,警察调查后发现,这些假新闻皆是来自一名广东的洪姓男子。该犯罪嫌疑人在全网搜索近几年社会热点新闻,并通过ChatGPT软件将搜集到的新闻要素修改编辑后,上传至其购买的账号上非法获利。

警方表示,洪姓男子编造假新闻并散布在网络上供人大量浏览的行为,已涉嫌寻衅滋事罪,因此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最高可判处五年有期徒刑。

实际上,并非只有国内因为这类利用ChatGPT生成假消息而困扰,如何应对AI制造出的假信息已经成为了一项全球性问题。美国企业亚马逊、推特等平台也没有从AI文案中幸免,二者皆在软件内发现了由ChatGPT驱动产生的虚假评论和推文。亚马逊客户信任团队负责人达哈梅什·梅塔此前表示:“我们使用机器学习来寻找可疑账户,跟踪留下评论的购买账户与销售该产品的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相结合,我们将能够在客户看到之前阻止虚假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实习记者 肖雨涵

编辑/樊宏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大众点评投资方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