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里面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规则?
家住黄河以北,选择一汽大众
家住长江以南,选择上海大众
一汽大众的车好还是上海大众车好?
这条回答我估计要言简意赅了,比较敏感。我在国外关系很好的一个朋友家里工厂有汽车零部件供应的业务,他说过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订购部件,上汽看中性价比,只要能达标就买最便宜的,一汽基本上不是订最贵最好的也是次一等的上品货。可见一斑。希望别被太多人看到,干我们这个太怕得罪这种巨无霸厂商了。
瞭望 | 一个来自太空的万亿级市场,正在加速成长
有研究机构分析认为,2019年国内空天信息产业规模已超4200亿元,2017年至2019年间复合增长率约15.5%,预计2025年后可能达万亿产业规模
高中低轨卫星通信和地面5G融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或将构成未来的6G,实现对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人无缝覆盖和接入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亚彪 吴慧珺 邹乐 林翔
想要了解一家企业的经营业绩,卫星可以在线“拍照”了解其货物进出数据;想要掌握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走势,卫星可以定位货轮在港情况,助力精准预测期货市场;在雪山、丛林、荒漠、海洋等“找不着北”的野外,天基网络可以帮助找到方向连上网;如果要防止私搭乱建、乱排乱放、环境污染,天上有个“星星”帮助监管……
随着大规模星座天基组网计划陆续实施,一个全新的产业增长极——空天信息产业,或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近年来,空天信息产业开始突破商业价值的临界点,并广泛应用于应急管理、经济建设、环境治理、大众民生等诸多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其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个来自太空的万亿级市场,正在加速成长。
来自太空的新增长极
空天信息产业是指运用空间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收集、存储、处理、分析来自空天领域的信息并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新兴产业,包含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和卫星导航三大领域,其产业链根据上下游的关系,分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卫星应用服务四大领域。
近年来,在商业航天热潮推动下,空天信息产业逐步成为全球新的产业增长极。
据欧洲一家咨询公司预测,国际上卫星正进入密集发射期,未来十年发射数量将为前十年的4倍,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美元。随着低轨卫星星座项目建设的加速,将带来千亿级组网市场和万亿级应用市场。在美国,按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计划,“星链”到2025年的用户将超过4000万,当年收入将达到300亿美元。
国际电信联盟互联网接入数据显示,全球约一半人口未接入互联网。欧美一些国家地广人稀,地面运营商建设基站与铺设光缆的运营成本高,地面网络覆盖不足,为卫星网络在这些国家的应用创造了较大市场空间。
在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迎来蓬勃发展势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5月份发布的《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690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16.29%,并继续保持稳定高速增长态势,产业生态范围进一步扩大。
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北斗导航市场规模将占到卫星导航产业市场规模的60%,预计2027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规模将达1.7万亿元左右。
如果说导航卫星是聪明的“指路人”,那遥感卫星就像是“天眼”。
2020年12月,由地处合肥的中国电科38所和天仪研究院联合研制的“海丝一号”成功发射,这是中国首颗商业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2022年2月,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2颗卫星发射升空,其中搭载了“天仙星座”计划中的首发星“巢湖一号”,主要提供商业遥感服务。
据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盛磊介绍,“海丝一号”入轨运行一年半以来,执行成像任务7000多次,包括多次应急成像。在国际上,对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地震区域、印度尼西亚苏拉维西岛地震区域等应急成像。在国内,在河南强降水和“烟花”台风期间,对多地受灾区域进行观测,获取5600平方公里SAR影像,并将数据分发给国家和相关受灾省份应急管理部门。
据《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天仙星座”一期将力争尽快建成,实现长江流域安徽段1天全覆盖,单点小于6小时重访。二期计划建成48颗SAR卫星和10颗光学/激光卫星组网,实现长江流域1天全覆盖重访,单点小于1小时重访。三期将建成96颗SAR卫星和20颗光学/激光卫星组网,实现对第一、第二岛链1小时重访。业内人士表示,“天仙星座”将有助于长江大保护与生态环境治理。
空天技术正加速服务于百姓生活。有专家表示:“除了面向政府及事业单位的服务外,在建设智慧城市、赋能行业发展、服务大众等新兴应用方向初见端倪,未来将有数万亿级市场空间。”有研究机构分析认为,2019年国内空天信息产业规模已超4200亿元,2017年至2019年间复合增长率约15.5%,预计2025年后将达万亿产业规模。
2021年11月19日,观众在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观看空天信息系统 韩旭摄/本刊
卫星数据消费场景精彩纷呈
一颗卫星和你的距离有多远?其实它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打车时司机会根据卫星导航定位来接你,拿起手机打电话时通信卫星及时为你提供无线通信服务,在南北极可以享受到卫星接入的互联网宽带服务,出门时可以更准确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
庞大的天基组网,可以面向政府和公众提供应急救灾保障、信息普惠服务、移动通信服务、航空网络服务、海洋信息服务、天基中继服务等六项典型场景应用,并构建出包括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在内的空天信息产业。
根据相关统计,通过手机能连上互联网的区域面积,不到地球总面积的20%。研究发现,高度1000千米以下的低轨卫星,理论上每颗可以覆盖上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当卫星互联网全面商用时,用户在全球任意角落只需一个相当于路由器大小的终端,就能与卫星直接联网,并支持其他设备上网,地球上的“信息荒原”有可能最终消失。
在研发卫星互联网所必需的用户终端相控阵技术方面,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家企业。公司市场推广经理朱然认为,卫星互联网未来会成为5G网络的有效补充,在5G基础上集成卫星网络实现全球覆盖。
5G优势是频谱效率高、容量密度高,缺点是单站覆盖范围小、建站成本高,且无法对海洋、雨林、雪山等偏远地区实现覆盖。卫星通信则不受地形约束,其天然全球覆盖特性更适合泛在覆盖的需求,从而弥补地面通信网络的缺陷。而高中低轨卫星通信和地面5G融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或将构成未来的6G,实现对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人无缝覆盖和接入。
早在2020年,银河航天就成功发射中国首颗通信能力达16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星座可以更好地对全球进行通信网络覆盖与升级,成为全球5G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星正在成为商业竞争领域的“天眼”,利用卫星技术开展相关领域的商业分析和业绩预测,在全球已渐成趋势。
“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形成了卫星数据的消费习惯。”中国电科32所所长郭冠斌说,南美有保险公司就采购了中电科旗下商业遥感卫星的数据,通过遥感监督企业真实经营情况、重点工程建设进度等,国内一些投行也开始使用卫星数据判断宏观经济走势,甚至已有监管部门根据采捕船只的北斗卫星定位信息反馈得出,相关上市公司凭空捏造“抽测”数据、掩盖自身资产混乱等问题。
据业内人士介绍,美国硅谷有一家名为“轨道视野”的企业,利用算法分析卫星数据,为市场和政府部门提供大数据服务,曾连续跟踪分析多家美国大卖场停车场泊车情况,得出泊车数量与企业经营业绩及股价的高度关联。此外,该企业还通过卫星观察大型港口的进出港船只预判经济复苏状况,通过观察海上油轮数量预判全球石油库存。目前,该企业已是美国知名的卫星数据运营商,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有关卫星数据的合作。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吴一戎认为,空天信息产业将带来外溢效应。通过大规模的星座建设,卫星带宽资源充足,卫星制造成本不断下降,加之人工智能对图像及信号处理能力的提升,势必将解锁或升级一批新的应用场景。“比如可以满足包括无人驾驶、高精度时空基准物联网等新的市场应用需求,催生全新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和精彩纷呈的应用场景。”
走下高台 走向市场
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主席吴劲风表示,空天信息产业正在让航天产业走下高台,逐步实现工业化,服务更多人群。
相较于以往传统航天“高、大、贵、少”的特点,现在的商业航天呈现“好、小、廉、多”的特点。“这使得空天信息产业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高冷产业。”银河航天战略合作总经理初肖洁说,越来越多社会资本也正积极参与进来,为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宗有认为,社会资本在空天信息产业中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整个产业发展也进入了需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进一步结合的过渡转型期。中科星图正在努力面向政府、企业及特种领域用户提供以数字地球产品为核心的软件销售和数据服务、技术开发服务、数字地球一体机和系统集成服务。
早在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就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加快推动产业外溢到民营企业。2020年4月,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范畴后,北京、上海、深圳、合肥、杭州等多地发力空天信息产业逐梦星辰大海,并相继出台产业政策,扶持空天信息产业落地生根。
据报道,腾讯早在2019年就联合世界科技巨头和航天科工海鹰集团,推出“超级地球”项目,计划在未来数年内组建一个包括300颗卫星在内的对地观测网,并通过全球首创的“专属卫星”服务,为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提供“开箱即用”的遥感服务体验。其服务模式允许用户获得特定地理区域上空多颗卫星的使用权,并使一部分难以自购或自产卫星的政企用户能以较低成本拥有“专属卫星”服务。这种模式是在整合国内空天互联网组网相关资源,加快应用侧拓展。
专家认为,空天信息产业在推动新兴产业布局、弥合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将发挥出特殊的作用。“中国正处于消费升级阶段,信息服务领域大有可为,但如何把卫星能力真正叠加到C端,还需要产业生态的协同。”邵宗有说。
中电博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产业部主任黄钊认为,当前需要加快建设以政府为指引、高校为支撑、产业为主体、研发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的“政学产研用”空天信息产业融合体系,探索成立空天信息产业联盟,从卫星设计、数据应用、终端运营、配套等不同环节,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关联合作、技术支持的产业合作关系,打造产业集群。
专家认为,空天信息产业边界广阔、市场巨大,应最大化发挥星座利用效率,加强国际合作,在通信频段资源、低轨星座开发、信关站建设等领域展开广泛的国际合作,打破空间轨道和频段限制,让空天信息产业真正造福全人类。■
1978到2024:朔尔茨、大众与看轻比亚迪的马斯克
1978年的11月的一天,一位穿着中山装的中国男子出现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总部的门口,他跟门口的保安说:请帮我联系下大众汽车的负责人,我要和他谈谈。保安问来人是谁,这位中国人答道:我是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周子健。当时的中国刚刚被美国通用集团拒绝,急于找寻新的合作伙伴。
4月14日,朔尔茨抵达重庆。图源:新加坡《海峡时报》
46年后,2024年4月1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抵达重庆,开启他的访华之旅。这是朔尔茨自就任总理以来第二次访华,也是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包括大众、奔驰、宝马在内的德国企业代表在经历激烈竞争后,拿到了随朔尔茨访华的机票。此时此刻,中国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弯道超车,比亚迪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
而刚刚离开中国的美国财长耶伦,四处散播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论,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半个世纪的光阴流转,历史似乎又走到了相似的转弯之处,只是中国、德国、美国三者之间实力对比已然发生巨变。
美国通用46年前错过的机遇,被德国大众抓住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希望能够在汽车领域引进新的技术,最早是和美国通用商谈,但当时通用集团的大多数董事认为中国技术落后,没有汽车市场的基本概念。虽然双方几经磋商,但最后通用集团还是放弃了第一个进军中国个人乘用车市场的机会。不过中国在与通用集团商谈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概念和经营模式,那就是合资企业,通用说合资企业就像是“结婚”,中国的市场、人工加上外国的资本、技术,这个由美国人发明的经营形式,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市场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美国通用汽车生产线。图源:《华尔街日报》
通用既然不行,那就要找其他的合作对象。1978年,时任中国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周子健带团去欧洲考察,当时中国人知道的德国汽车品牌只有奔驰,考察团的目的地是奔驰总部斯图加特。但是到了德国之后,考察团就发现街道上没有几辆奔驰汽车,反而是大众的高尔夫和甲壳虫最多,于是考察团临时决定坐火车从斯图加特赶往沃尔夫斯堡。
当天,大众总部的董事维尔特.P.施密特博士知道到访的是中国的一位部长,十分的惊奇,他和大众集团当时做了一个宏远又准确的判断,他们认为中国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影响全球格局的市场。即便当时中国的人均轿车的保有量,还没有非洲的尼日利亚多。
德国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城园区 图源:网络
中德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合作的意向,但是真正建立一个合资公司还是花了6年的时间,这期间有第二次石油危机这样大的国际环境造成了资金困难问题,也有跨国、跨制度、跨文化合作面临的种种考验。
德国大众集团给出的方案中最有智慧的包括两条:一是“外汇收支平衡”,当时中国出口商品很少,外汇稀缺,从德国进口设备、聘请外籍的员工都需要使用美元或者德国马克,而如果生产出来的汽车仍在中国国内销售的话,也不会产生外汇,那么合资企业就很有可能面临着外汇短缺的困境。
二是大众集团建议除了合资汽车厂外,再合建一个发动机厂,而且将这个发动机厂纳入大众集团的全球采购体系,通俗说就是花出去的外汇还有机会赚回来。另一个就是承诺实现零部件的本土化生产,在双方合作的8年内实现零部件生产的80%到90%的本土化,这样就能带动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1984年的10月,机械工业首家中德合营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签订,这也是大众集团历史上的第一个合营企业。
1987年上海大众开始生产桑塔纳轿车。图源:网络
中德双方的合作经验仍有现实意义当时上海大众德方的最高负责人马丁·波斯特后来写了一本回忆录,讲述了上海大众创立那段波澜壮阔的经历,其中的细节非常打动人,大众集团为了向中方展示作为一个全球化企业集团具有的优势,带领中方的考察团到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参观大众集团的工厂,在巴西工厂参观的过程中,中方放弃了德国方面推荐的更为豪华的车型,转而选择“桑塔纳”车型作为上海大众生产的第一款轿车,因为省油、廉价、安全。
马丁·波斯特(Martin Posth)资料图
上海大众初期轿车的生产其实就是组装,所有的零部件都来自德国,而一辆桑塔纳大约有5200个零件,它们需要在德国沃尔夫斯堡装箱,运往汉堡,再用集装箱船运至上海。当时经常会发生零件找不到的情况,空运补发缺件的成本非常高。为此,上海大众专门去日本的工厂学习,学习日本人如何打包和运输汽车零部件。
中德双方当时的合作理念,就是既不拘泥于德方的传统也不拘泥于中方的传统,一切以合资公司的发展和利益为先,而且双方都有打开胸怀,向世界各国学习先进经验的气度,不管是向美国、日本还是巴西,想来这就是全球化的魅力所在。如今回头去看,这样的理念依然对现实有启迪性意义。
上海大众汽车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一起成长,成为时代的记忆与传奇。大众集团的“桑塔纳”轿车,是许多中国人关于轿车尤其是私家车的最初印象,这款汽车也是在中国市场上销售时间最长的汽车,从1984年卖到2012年,2012年之后“桑塔纳”这个名字还被挪用到一款新的车型上继续销售,直到2022年。
马丁·波斯特在回忆录里写道:那个时候,一切才刚刚开始,在1985年,中国120多家汽车厂,一年加起来才生产出25万辆机动车,其中轿车只有6000辆,而上海,一座1100万人的大城市,公共加油站只有3座。
历史没有辜负大众的远见、诚意以及千辛万苦,中国市场更加没有辜负。目前中国市场就占大众全球汽车销量的约50%。据媒体报道,通用集团后来被多次问及,放弃当时中国的合作邀约后悔不后悔,通用方面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
马斯克的误判与德国大众的“害怕”2011年底,在一档电视节目上,春风得意的马斯克被问及,对于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可能挑战特斯拉的说法,他怎么看?马斯克笑着说:“你见过他们的车吗?我不认为它特别有吸引力,技术不是很强,比亚迪作为一家公司,在本土市场也面临着相当严重的问题。”
10年后,比亚迪夺走了特斯拉的桂冠,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
这一次弯道超车,中国依然离不开向欧美国家的学习,英国媒体说比亚迪早年曾为西门子、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生产手机电池和其他零部件,吸取了大量经验教训,由此发展了自己的内部实力。除非万不得已,比亚迪不会把硬件交给其他公司生产,除了轮胎和挡风玻璃。因而比亚迪能够“近乎残酷的控制着成本”。
而这一次德国企业和美国企业对待比亚迪的态度依然不同,美国媒体说,尽管马斯克早年曾嘲笑过比亚迪,但几年前比亚迪就已经进入一些汽车企业高管的视线之中了。2021年,时任大众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告诉媒体:大众汽车最怕的就是比亚迪。
赫伯特·迪斯资料图(左三) 图源:华尔街日报
在美国大搞国际阵营化对抗,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的当下,德国的车企依然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面对欧盟委员会对中国汽车企业的调查,以及想提高进口关税的限制措施,奔驰的首席执行官康松林(Ola K?llenius)呼吁降低对中国汽车的关税,他说“保护主义走错了路”,从长远来看,来自中国的竞争加剧将有助于欧洲汽车制造商生产出更好的汽车。
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今天这一转角处的选择,中国、德国、美国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答案。
作者:段晓卿,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
三分钟回顾一周汽车热点 | FF91开启交付,上汽大众安亭一厂永久关停
整车快讯
理想市值超长城位居国内第二
截至5月31日的中国车企市值排名显示,比亚迪以7384.4亿元的市值排名第一,遥遥领先其他国内车企,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理想汽车市值超过5000亿元,超越长城汽车排名第二。蔚来以328.2亿美元的市值排名进入前十,力压吉利。
恒大新能源被冻结50亿元股权
近日,恒驰汽车关联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企业为恒大新能源汽车(广东)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50亿人民币,冻结期限自2023年5月30日至2026年5月29日。
上汽大众永久关停嘉定第一工厂
据媒体报道,上汽大众安亭第一工厂已经永久关停,部分产线搬迁至江苏仪征,位于安亭的部分工厂正在合班生产。知情人士透露,一厂关停和二厂合班,并不只是销量业绩因素,也存在上汽大众通盘考量布局、细分市场调整等多方面原因。去年安亭一厂的关停,走了渐进式路线:疫情期间合班,然后再按计划慢慢分流,直到7月左右彻底关停。
FF91量产,售价30.9万美元
法拉第未来创始人贾跃亭正式宣布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的售价为30.9万美元,并表示将于发布会后开启第一阶段的交付。在 FF 中国app上,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的定金为5万元,FF 91 2.0 Futurist定金为2万元,FF 91 2.0定金则为1万元。除了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公布了220万的售价,其他两款暂未公布售价。
大众进一步在安徽合肥投资
5月30日,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签约仪式在安徽合肥举行。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欧元,集整车研发、零部件研发和采购职能于一体,将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最大的科技和创新中心。
零部件热点
麦格纳完成对维宁尔主动安全业务的收购
麦格纳完成了从投资集团SSW Partners收购维宁尔主动安全业务的交易,提升了主动安全业务能力。该项收购交易于6月1日完成,麦格纳成为了少数几家能够向客户提供整套产品与服务,帮助其解决日益复杂的高级软件、系统和集成挑战问题的供应商。预计到 2024 年,麦格纳在该领域的合并后业务销售额将超过 30 亿美元。
法雷奥与滴滴自动驾驶签署战略合作及投资意向书
5月29日,滴滴自动驾驶与法雷奥签署战略合作及投资意向书,法雷奥将对滴滴自动驾驶进行战略投资,并共同开发针对L4级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智能安全解决方案。双方将成立联合研发团队,基于各自技术和资源优势,面向L4级无人驾驶共享出行场景,携手打造能独立运行的、满足车规级要求的、高性价比的安全冗余系统以及相关技术。
现代氢燃料电池系统工厂“HTWO广州”正式竣工
6月1日,现代汽车集团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HTWO广州”正式竣工,并从今年6月开始正式量产和销售。现代集团与广物集团、恒运集团、广州市公交等中方合作伙伴签署了两项氢燃料电池车示范应用合作MOU。
松下公布电池战略
松下发布了最新的集团战略,明确表示集团将在2031年3月底之前,将通过在北美新建两家甚至更多家工厂来提高4680电池的产能,以满足电动汽车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虽然在不久之前,松下宣布将推迟特斯拉4680电池的商业化生产时间。其计划将4680电池的量产时间推迟至2024年4月-9月期间。但松下声称,量产时间之所以被推迟一年,主要是为了提高电池性能。松下方面宣布,要在2031年3月前将电动车电池的年产能扩大至200GWh/年,大约为2023年3月底的4倍。
纬湃科技和安森美签署碳化硅供应协议
5月31日,纬湃科技与安森美宣布了一项价值19亿美元(约17.5亿欧元)的碳化硅产品10年期供应协议,以满足纬湃科技在电气化技术方面的强势增长。纬湃科技将向安森美提供2.5亿美元(2.3亿欧元)的投资,用于采购碳化硅晶圆生长、晶圆生产以及外延片等所需的新设备,以提前锁定碳化硅的产能。这些设备将用于生产碳化硅的晶圆,以支持纬湃科技在该方面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智驾资讯
佑驾创新再获奇瑞捷途量产定点
佑驾创新(MINIEYE)正式宣布,公司已于近日收到捷途汽车项目定点通知书,将为其相关量产车型提供L2+级行泊一体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此前,佑驾创新已与捷途汽车达成合作,并为捷途汽车提供智驾功能开发服务。本次合作,佑驾创新将继续提供行泊一体智驾方案研发与技术支持,为新车型的智能驾驶体验全面赋能。
苇渡科技宣布获数亿元A轮融资
新能源重卡公司苇渡科技(Windrose Technology)宣布获数亿元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方源资本与云启资本领投,合肥市创新投跟投,现有股东荣庆物流、金沙江创投等继续加码。2022年8月,苇渡科技获金沙江创投领投的亿元级天使轮投资,同年11月,再获荣庆物流战略投资。截至目前,苇渡科技在十个月内已累计完成三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