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众经营理念有哪些

2023年销售收入3223亿欧元 大众集团将重点投资中国市场

本报记者 陈茂利 北京报道

3月2日,大众汽车集团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业绩表现稳健,销售收入增长15%,达到3223亿欧元。

对于销售收入增长,大众汽车集团方面指出:“主要得益于交付量的增长、进一步优化的产品组合以及积极的价格效应。”

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整体交付量增长12%,达到924万辆。其中,集团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增长35%,达到77.1万辆。纯电动汽车在集团交付量中的占比持续上升,2023年全年达到8.3%(2022年为6.9%)。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欧洲(同比增长20%)和北美(同比增长18%)是大众汽车集团取得这一成绩的重要驱动力。2023年,中国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下,大众汽车集团在其最大单一市场(中国)的客户交付量仅增长2%。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表示:“2023年是大众汽车集团战略重组的重要一年。去年,我们继续落实‘十点行动计划’和绩效计划,整顿梳理工作已经完成。我们已经为大众汽车集团的战略重组指明了方向。2024年,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为2025年起的加速发展阶段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大众汽车集团方面表示,将继续重点投资于中国市场、新产品、电池业务以及纯电动汽车和燃油车型的平台。2024年,投资比例有望达到13.5%至14.5%的高值。

汽车业务净现金流大幅增长

尽管受到负面估值效应尤其是商品套期保值的影响明显(达32亿欧元),但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的营业利润(不包括特殊项目)仍保持在226亿欧元(2022年为225亿欧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不过,不包含特殊项目的营业利润率为7.0%,与2022年同期的8.1%相比有所下滑。

2023年,得益于业务经营的发展,大众汽车集团汽车业务部门的净现金流大幅增长至107亿欧元(2022年为48亿欧元)。同时,随着成品车辆供应链瓶颈的消除,年末集团库存大幅减少,价值约为50亿欧元。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和监事会向股东大会提议,每股普通股派发9.00欧元的股息,每股优先股派发9.06欧元的股息,与2022年相比,普通股和优先股每股派息分别增加了0.30欧元。派息比率相当于28%,略低于集团不低于30%的目标。

在支付约110亿欧元股息后,汽车部门净流动性在年末仍稳健保持在403亿欧元的水平(2022年为430亿欧元)。

2024年重点投资中国市场

对于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制定了增长业绩预期。同时,该集团的目标仍然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融资和流动性策略。

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展望,得益于新产品上市等积极因素,预计销售收入将增长达5%;营业利润率预计将在7.0%至7.5%之间。

“2023财年的结果表明,我们正变得更加稳健。我们拥有出色的产品,并启动了雄心勃勃、覆盖全集团的增效计划。因此,尽管经济前景充满挑战,市场竞争激烈,我们对2024年仍充满信心。”大众汽车集团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Arno Antlitz表示。

大众汽车集团预计,2024年汽车业务部门的投资比例将在13.5%至14.5%之间。2024年,汽车业务的净现金流预计将在45亿至65亿欧元之间,其中包括用于未来投资以及电池业务并购的现金支出。这些业务被大众汽车集团视为驱动集团转型的重要支柱。预计2024年,汽车业务部门的净流动性将在390亿至410亿欧元之间。

Arno Antlitz介绍,以此为基础,集团将坚持不懈地推动转型。“我们预计,新产品的集中涌现、产品成本的积极趋势,以及持续落实成本纪律将推动集团发展。”

他特别提到,在转型阶段,大众汽车集团将继续投资产品组合的电动化和数字化,同时继续保持在燃油车市场的竞争优势。

大众汽车集团方面表示,将继续重点投资于中国市场、新产品、电池业务以及纯电动汽车和燃油车型的平台。2024年,投资比例有望达到13.5%至14.5%的高值。

此外,未来几年,大众汽车集团预计,投资比例将逐渐接近2027年11%的目标水平。通过更好地利用协同效应,集团将能够将2025年至2029年五年计划中的初期投资控制在1700亿欧元以内。

(编辑:张硕 校对:颜京宁)

2023年“销量王”大众集团新战事:全力加码合肥

本报记者 陈茂利 北京报道

“如果我们能够在中国维持竞争优势,也将一定会在其他市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因为赢中国市场者也能赢得其他市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一直都毫不吝啬表达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日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方面发布集团在华销量数据,2023年,大众集团各品牌全年在华累计交付车辆323.6万辆,同比增长1.6%。

销量快报发布几天前,大众安徽正式投产出口欧洲市场的纯电动车型Cupra Tavascan。从安徽合肥出口“纯电动车型”到欧洲市场,这在大众汽车史上十分罕见。就此,有接近大众汽车集团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出,安徽合肥已经成为大众汽车集团新能源创新策略地。实际上,近年来,大众汽车集团一直都在加码投资安徽合肥。2023年5月,该集团宣布,大众安徽将继续投资安徽合肥,计划总投资231亿元人民币。

为什么大众汽车集团基于电动化、智能化的投资,会从以德国沃尔夫斯堡为中心转向安徽合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公关、传播及企业社会责任部〔以下简称“大众(中国)方面〕向记者道出了背后的原因:“大众汽车集团将技术开发的对接工作从德国东移9000公里到中国,是以更深度地融入中国的生态系统。此前,集团在欧洲为中国市场开发解决方案,并通过合资企业将其推向市场。随着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其研发团队将作为集团在中国的技术集群,本土化落实面向中国市场的研发工作。通过这种模式,大众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加强与本土供应商的合作,融入本土创新生态。”

“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知行韬略合伙人杨继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厂商的投资,都关系到未来的战略选择。‘天选合肥’有科技人才与产业配套两大优势,这与大众的未来战略珠联璧合。”

盈利:首要任务

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交了一份不错的答卷。2023年,集团各品牌全年在华累计交付车辆323.6万辆,同比增长1.6%。同期,比亚迪全年累计销量302万辆。算下来,大众汽车集团险胜比亚迪。不过,从单一品牌的角度来看,比亚迪仍超越大众汽车品牌60多万辆。

对于增长,贝瑞德指出:“基于‘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我们为中国客户量身打造产品组合。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这一战略让我们稳居市场前列。未来两年市场形势仍将严峻,我们正不断强化技术实力,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记者关注到,增长主要来自于奥迪品牌。2023年,奥迪品牌交付量达72.86万辆,同比增长13.5%,远超高端汽车市场整体增幅。大众汽车品牌及捷达子品牌2023年在华交付车辆239.86万辆,仅增长0.1%。

同期,大众汽车集团在西欧市场交付327万辆,同比增长21%,在北美市场交付99万辆,增长18%。从数据来看,虽然中国仍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不过,增长确实遇到了阻力。

新能源方面,2023年,大众集团纯电动汽车交付量达到约19.18万辆,同比增长23.2%,但占比仅5.93%。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虽然有所增长,但尚未“起势”。

“市场份额并不代表全部。盈利仍然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近几个月来,集团围绕在华纯电动汽车产品不断明确并落实成本优化措施,以增强我们产品的竞争力。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绝不会不计成本地追求增长,我们也将投资聚焦于下一步的创新发展。”贝瑞德指出。

合肥:大众的“东方狼堡”

“大众汽车一来,合肥的科技人才都蠢蠢欲动,很多都想去挑战一下。包括周边城市,上海、南京的相关人才也都闻风而至。”一位合肥当地人对记者表示,“我爱人在南京的互联网公司上班,听说大众在合肥成立数字公司,他就想投简历试一试,如果成功了,我们还可以结束两地分居。”

为了加快电动化转型,近两年,大众汽车集团不断加码对合肥的投资、加大智能化人才的招聘,以及夯实合肥研发中心的地位。安徽合肥也一跃成为大众汽车集团的“东方狼堡”。贝瑞德称:“大众安徽是我们的大本营。”

要想在中国实现更大的增长,大众汽车集团既要稳住燃油车市场,又要加速开拓电动化市场。实际上,大众汽车集团也是电动化转型决心最大的跨国车企,近年来,不断追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具有代表意义的投资事件是,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23年5月,该公司在合肥成立,投资约10亿欧元,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新公司 (项目名称为“100%TechCo”)涵盖整车开发、零部件开发及采购职能。

同期,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大众安徽首席财务官哈约根宣布,大众安徽将继续投资安徽合肥,计划总投资231亿元人民币,生产基地(一期)与研发中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1亿元人民币,车型上市前研总投入约90.5亿元人民币。

大众汽车集团为何“钟情”安徽合肥,杨继刚分析:“任何厂商的投资,都关系到未来的战略选择。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而从汽车厂商的角度看,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快速崛起,是汽车产业最大的‘天时’。而‘地利’的选择至关重要,一般而言,汽车厂商所要投资的区域,要么选择靠近市场端,离用户近一点;要么选择生产端,离产业链、供应链近一点。如果两个条件都具备,那一定是‘天选之地’。对大众汽车而言,这个‘天选之地’就是安徽合肥。”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合肥引进大众、蔚来、比亚迪等一批产业巨头落子,同时又引入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等500多家配套企业聚集,合肥拥有多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中国市场是大众汽车集团不能输的战场,加码安徽合肥是为了更好地赢得中国市场。前罗兰贝格、西蒙顾和资深顾问陆盛赟向记者指出:“中国市场是大众汽车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单一市场。在大众汽车中的销售占比、利润都颇高,属于大众汽车的战略要地,不容有失。”

中国:不能输的战场

2024年乃至未来几年,“稳住燃油车销量基盘,并持续不断开拓新能源市场”是摆在大众汽车集团面前的课题。

中国燃油车市场,大众汽车集团必须守住。通往电动化未来的路径,大众汽车集团也已经明确。面对特斯拉、比亚迪、理想等竞争对手不断加速迭代推出新能源产品,抢占细分市场,大众汽车集团也将产品开发周期视为可以优化的目标。

据了解,大众集团重金投资的“100%TechCo”项目将于2024年年初投入运营,届时,新产品及技术的开发周期将缩短约30%。

“特斯拉、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打破了传统造车周期,使其从过去的36个月缩短到24月,甚至更短,缩短研发周期可以帮助大众汽车在竞争中与中国对手保持同样的身位。至于最终是否可以获得消费者,还是要看大众是否能给到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陆盛赟指出。

杨继刚称:“开发周期的长短,不仅关乎新车上市时间,还会影响研发效率和成本,也将直接影响车企的竞争力。这也是为什么大众集团在推进‘100%TechCo’项目计划中,将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列为关键事项的原因之一。”

通过本土化供应链降低成本是大众汽车集团“追赶”的另一策略。大众(中国)方面介绍:“通过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集团将开发部门和决策流程在合肥整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车型。这种方式简化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显著提高了效率。所有团队之间的协作均处于同一时区,并专门聚焦本地市场。”“公司在产品开发初期就将车辆和零部件的开发与采购进行整合,两项工作齐头并进,在提高速度、节省时间的同时也优化了成本结构。”

“过去5年,汽车业有一个明显的趋势,英文是 ‘Global+local’,意思是从全球到本土。汽车行业特别强调规模效应,为了控制成本,全球化车型零部件往往要求统一此采购。在这种模式下,导致它的区域市场没有决策权。前几年,针对中国市场的很多决策都需要德国总部审批,这样会导致大众在市场中的反应慢于竞争对手。”陆盛赟称。

他进一步指出:“这种情况导致大众中国区CEO往往要和大众德国管理层博弈。举个例子,中国人喜欢车内有智能化大屏幕,但德国人这方面的偏好不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大众要不要做这个东西,这中间就会有很多的拉扯,导致决策很慢。现在大众总部越来越多地放权给中国市场。”

贾健旭:合资业务模式未来一定存在 三年后将是上汽大众的“产品大年”

本报记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报道

“我们‘促油车’的策略不能变,为油车消费者提供更智能车的战略还是不能变,但是我们要密切关注新车投放基础和新车投放次序,找对市场,‘算对命’‘押对宝’。”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北京车展”)举办期间,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如此表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贾健旭作出上述表述的背后,上汽大众在本届北京车展对外推出有“最聪明的油车”之称的途观L Pro。据悉,该款车搭载了上汽大众与大疆车载联合开发的IQ.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颇受外界关注。

除了领衔登场的途观L Pro外,ID.3、ID.4 X、ID.6 X等上汽大众旗下诸多电动车型也悉数登台亮相,而对于当前市场热度较高的混动车型,贾健旭也透露,上汽大众将有四款产品逐步推向市场,“填补我们现有的混动车型空白区间”。

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汽车合资企业,在1984年签约奠基的上汽大众,亦在今年迎来成立4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不过在自主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演变的当下,作为合资龙头的上汽大众,当下显然面临诸多挑战。

“中德合作,经济合作一定要找到载体,上汽大众就是载体。”贾健旭强调,“合资业务模式一定存在,而且大众是离不开中国市场的。我们所有的创新,所有的团队要分工明确,坚决不内耗,我们一定有未来。”

全面发力油车智能化

“中国首购用户很多,出于种种原因还是青睐油车,油车在中国还是有一定的市场。”贾健旭表示,上汽大众推出途观L Pro“就是把智能化的东西也转到油车上”。

据悉,作为上汽大众拳头产品,途观车型自诞生起,以持续的优化、迭代,打造SUV市场明星产品,上市14年间已赢得超280万名用户。上汽大众方面直言:“此次一代‘神车’焕新而来,产品力全面跃升,开启油电同智新时代,最大限度满足用户期待。”

那么,喊出“开启油电同智新时代”的途观L Pro,其智能程度究竟如何呢?

“途观L Pro除了设计升级,领先的智驾系统、前瞻的智能化配置更加出众。”上汽大众方面介绍,途观L Pro搭载上汽大众与大疆车载联合开发的IQ.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拥有高级自适应巡航系统Pro版、车道保持系统Pro版、智能拨杆变道、智能加塞应对和智能避障等多项功能。

上汽大众方面同时表示,途观L Pro搭载的多项智能化配置,将带给用户更适合中国路况的高阶智驾辅助,重新定义燃油车智能新标准,带来“油电同智”新体验。上汽大众方面介绍,途观L Pro还搭载同级独有的IQ. Light高分辨率智慧投影大灯,通过6屏交互为用户打造科技感十足的数字化座舱。

记者注意到,全面发力油车智能化的上汽大众,除了途观L Pro外,帕萨特Pro亦与大疆智驾合作,不仅如此,在提升上述两款车型智能化程度之时,上汽大众坚持“上新不去旧”,贾健旭直言:“经典帕萨特和老的途观要继续卖。”

在途观L Pro喊出“定义油车智能化新标杆”之时,上汽大众也对外透露了旗下混动车型最新进展情况。

“我们这次董事会最大的一个话题,就是同意所有混动车型全部交给上汽大众,利用上汽大众作为平台去跟德国大众、上汽一起,共同开发满足中国市场的混动车型,其中包括PHEV和增程式产品。”贾健旭直言,“换句话说,我们会有增程式产品和长续航的PHEV推向市场,而且是电动车架构。”

贾健旭同时透露:“接下来我们投放市场的完全是在电动车平台上面的混动车型。我们一共有四款产品逐步推向市场,去填补我们现有的混动车型空白区间。”

电动车型打出营销“组合拳”

在混动车型之外,上汽大众电动车型规划又是怎样的呢?

“电动车不能缓,我们有定位,但是亏损要有一定的程度。我们希望排进前十,前十张清单里看到有大众ID.3,基本就达到我们的目的了。”贾健旭透露,上汽大众“今年的策略不是收而是进,油电同进的关键在于进”。

那么,在今年多家车企掀起“价格战”的情形下,上汽大众电动车型是如何应对市场竞争的呢?

“ID.3率先在3月3日推出‘1.99万起零压首付、1399元起贴地月供、3年至高6折保值回购’的金融政策。仅三周后,ID.3再推招商银行专享金融方案,追加‘用车3年后尾款再减8000元+’的感恩回馈礼。”上汽大众方面介绍。

此后,上汽大众进一步加码ID.3市场营销举措,4月,ID.3升级推出ID.Care保值包,而在本次车展上,大众品牌更是宣布将ID.Care保值包适用范围推广至ID.4 X、ID.6 X。据悉,即日起至6月30日,购买上汽大众ID.系列的用户,均可通过随车赠送的ID.豆兑换ID.Care保值包,拥车三年后可享60%车价保值回购。

受到外界关注的是,上汽大众为何在当下推出“60%车价保值回购”策略呢?

“在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怎么让消费者永远用到最新技术?”贾健旭认为,“汽车是耐久消费品,不像电子消费品,只有车厂主动承担这样的义务,包括二手车市场的管理,提前介入二手车市场,才能让消费者以最低拥车成本,拿到最新技术的产品。”

在贾健旭看来,如何运营好2700万名大众用户对上汽大众未来发展至关重要。“‘60%车价保值回购’策略其实就已经在运营我们的客户了。那为什么三年以后回购?三年以后上汽奥迪有很多车型推出,客户要向上转也行,要转PHEV、EREV也行,三年以后是我们的大年,用户可以尽情地挑我们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诸多车企争夺“流量红利”的当下,上汽大众又将如何破局呢?

“买特斯拉的用户买的是什么?他买的不是马斯克,他消费了品牌,买的还是车和服务。所以我觉得车企有IP会带声量、流量,有利于品牌建设,最后消费者买的还是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在汽车界。”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俞经民强调。

“外面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还得看变与不变。变的是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不变的是车的品质还是要到位,上汽大众的车肯定是好的。”俞经民认为,上汽大众在发挥自身优秀之处外,线下服务需加强,线上线下体验要耦合。在其看来,产品迭代只是翻开上汽大众变革序幕,上汽大众未来“有自己的路可以走”。

(编辑:石英婧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大众经营理念有哪些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