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大众CC下摆臂全过程,车友:涨知识了
为了使汽车驾驶起来更加舒适,更加安静。所以很多汽车中都加有隔音棉之类的隔音装置来减少外界的噪音,但相信很多车友都会被细小的声音打破愉悦的驾车体验。
今天这俩大众CC的车主就是不能容忍汽车有任何异响的人之一。车主描述说,车子正常平稳的行驶时不会有任何异响,但一过颠簸不平的路面就会出现貌似“咯咯……”的声音。
经过维修师傅的仔细检查,发现底盘悬挂确实存在异常。
上图就是底盘异响的大众CC,大众CC给小编的感觉是很时尚,很有运动感。大众CC的车主多为年轻小伙子,对于大众CC这辆车很是爱惜。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听到大众CC这个名字脑海里就会出现这种感觉。
从仪表上可以看车子已经行驶了7万多公里,6年的车子行驶了7万公里,看来车主平常也不怎开平均下来一年才1万多公里,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车子保养的确实不错,不管是漆面还发动机周围的环境都很干净。
车主所说的异响也是在众多车型中最常见的,下摆臂衬套老化导致摩擦加剧,造成的受力不均匀才发出的异响,小编见过最为严重的一辆车的下摆臂,橡胶衬套已经全部磨没掉就剩下铁磨铁,那个声音才叫大。经过仔细检查师傅发现两边的下摆臂衬套全部老化损坏(内外衬套),所以只换外面稍大的衬套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只能左右两边的下摆臂和衬套全部换掉。
经过观察,由于下摆臂和轮胎距离很大,所以不用拆掉轮胎就可以直接换掉下摆臂。
维修师傅先拆掉轮胎里面固定在羊角上面的下摆臂螺丝。
随后准备拆里面小衬套上面的螺丝。右边下摆臂里面衬套上的螺丝空间很大,很好取出来。但是右面的就不一样了。
从上图圆圈处可以看到,这颗衬套螺丝可以被松掉,但是由于和变速箱之间的距离太近螺杆太长取不出来。
但这也不是什么难事,随后师傅推来拖顶。准备松元宝梁螺丝,使元宝梁下移这样能够释放一些空间来取出这颗螺丝。
方法果然奏效,螺丝被成功取出。取出螺丝之后师傅找来撬棒把外边衬套撬出元宝梁,这样下摆臂才能被完全拆下来。
被拆下来的下摆臂和衬套,不仔细看看不出毛病,但它确确实实已经坏了。
拆好之后,师傅趁着元宝梁还被拖顶顶着的时候,赶紧把新的下摆臂和衬套装上。上图圆圈处是维修师傅用敲击力让外面的衬套和下摆臂组合在一起。
装好之后,师傅又对发动机四周进行了检查,发现涡轮散热管道处有些许渗油。师傅推断可能是涡轮转子有轻微渗油,渗出的油被涡轮强大的吹里吹到管道里就堆积在这里,久而久之形成了渗油的假象,不过问题不大,有涡轮的车几乎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只要渗油不严重就行。
由于拆下摆臂,很多数据参数发生了变化,所以一定要做四轮定位,这个问题是不能被忽视的。
大众凌渡底盘优缺点解析,新款凌渡底盘感受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2019款凌渡使用的是一个前置前驱的布置形式,前悬架式麦佛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是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底盘的最小高度是115mm。
被誉为大众的宽体轿跑,其实凌渡开起来以后并没有太过特别,还是很典型的MQB平台风格。方向的精准度很不错,车屁股的随动以及整车的寻迹感都很好,悬架会有点偏硬,过减速带时颠得比较厉害,但是过完以后很快就恢复平静。
凌渡前悬架
凌渡的麦佛逊式独立前悬架其实非常常见,中低端车型只要是发动机变速箱前横置的基本上都是用麦佛逊前悬架。原因就是这种悬架的结构轻便不占底盘空间,可以给发动机和变速箱以及前驱系统留出很大的空间。
不过麦佛逊式独立悬架的缺点同样在凌渡上有很好的体现,在急刹车时凌渡的点头是比较严重的,原因就在于麦佛逊式悬架的纵向支撑不足。
另一方面,凌渡麦佛逊悬架的横向支撑也是不足的,仅仅只靠下摆臂起到支撑的作用,但由于防倾杆的存在所以在驾驶过程中体现不明显,只有发生碰撞时才会比较明显。所以很多中级车虽然它也是用麦佛逊前悬架,但会增加一个上叉臂去补强。
凌渡后悬架
凌渡采用的是一个三横臂一纵臂形式的独立后悬架,横臂作为后轮的左右支撑,纵臂作为后轮的前后支撑。在下摆臂处有一个水平位置传感器,这个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悬架的高度从而判断车辆的装载情况,继而控制大灯的高度。
整个后悬架比较普通,唯一有一点值得探讨的是凌渡后悬架的纵臂采用的不是一根杆,而是一块较厚的钢板。与杆相比板的那种韧性就没那么强,相信这是导致凌渡悬架感觉有点硬的一个因素。
凌渡平台
凌渡是在大众的MQB平台上搭建的,这个MQB平台也是目前大众多款车型的共用平台了。其中M代表的是Modular,中文意思是模块化,Q和B是Querbaukasten,指代的是横置式发动机,所以MQB平台就是横置式发动机模块化平台。
MQB平台被广大网友戏称为 “没区别”平台,因为MQB平台诞生的车在外观内饰甚至一些配件上都是差不多或者一样的,用官方一点的话来说就是高通用性、高兼容性。
MQB平台优点
凌渡这一款车一出生就是在MQB平台打造,MQB平台使用的是更高强度而且更轻的钢材,很多媒体看到MQB平台的车下摆臂用单层冲压钢板就说它减配,其实是更好的钢材只需要单层就能达到双层甚至铝合金下摆臂的要求。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跑步,你会“摆臂”吗?
众所周知,想要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田径场刷圈和适当的力量训练缺一不可。但关于力量训练,更多人只注重核心和下肢,而往往忽视了上肢。这也就导致,很多大众跑友节奏和协调方面失衡,进而无法更快的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
要知道,上肢主要通过摆臂发挥维持平衡及动力辅助的作用。无论是在五千米、万米比赛,还是路跑赛事,仔细看精英选手,你都会发现他们在跑动过程中,会通过有效的手臂摆动来配合身体,推动身体前进。
而在我们大众跑友中,运用手臂摆动技术的则少之又少,其实也就是跑步技术的缺失。接下来,我们对摆臂动作在中长跑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摆臂”为何如此重要?
中长跑是一项艰苦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力量以及技术要求非常高,可以说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
绝对速度能够帮助运动员在最后冲刺阶段占得先机,取得好成绩,耐力能够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专项速度持续奔跑,而技术则能够使运动员在速度与耐力之上更加提高一个档次。
其中,摆臂技术对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至关重要。那么,摆臂到底重要在哪里呢?
增强后蹬力量
起步与冲刺是中长跑中的重要环节,而在这过程中就需要运用到运动员的后蹬力量,但仅仅只靠支撑腿蹬地的方式无法发挥出运动的全部腿部力量,导致中长跑的成绩不够理想。
而主动摆臂能够增加人体在前进方向的反作用力,从而提高了人体前进的推动力,增加起步与冲刺的速度,这也是专业中长跑教练员一直强调运动员要主动摆臂,这样才能上肢带动下肢。
保证身体平衡
我们都知道,在中长跑的运动中运动员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跑动中身体的平衡能力对一个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而摆臂动作能够帮助运动员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减少运动员跑步中身体左右晃动。
而且,在跑步的过程中,双腿摆动越快,步伐越大,身体重心前倾的程度也就越大,因此,需要通过手臂的摆动力度和幅度来控制身体的平衡,这样不仅节省体能,也会让运动员跑出一个好的成绩。
提高专项速度
跑步技术强调上肢带动下肢,正确的摆臂动作能够使运动员髋部送出的更积极,从而能够加大运动员的步伐,使跑步的效率大大提升。
同时,前后摆臂还能够使运动员的运动轨迹主要围绕脊柱为轴进行旋转,避免身体重心的摇摆,减少跑步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怎样才是科学的摆臂动作?
虽然摆臂动作对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成绩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国内的很多教练员对摆臂并不是很重视,或者可以说没有针对性的强调摆臂训练,导致部分运动员练了很多年也不了解应该如何进行摆臂。
摆臂技术分析:在跑步过程中,运动员应当轻握双拳,拇指放在食指上,双肩自然下垂,肘关节自然弯曲(放在身体两侧),以肩膀为轴前后自然摆动(注意:用手腕轻轻上下甩动带动小臂前后摆臂),当臂摆到躯干的垂直部位时,肘关节的角度要扩大,让肌肉能够得到放松。
针对摆臂技术的训练
摆臂动作不单单只靠着理论知识就能够完全掌握,还需要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中不断强化,这样才能形成肌肉记忆,让身体能够在跑步的过程中自动的完成摆臂动作。摆臂动作训练的方式有以下三个阶段,每个训练阶段一般持续2周左右的时间。
初期训练:先对着镜子做摆臂动作模仿练习。技术要领:两脚前后交叉(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右脚后跟抬起,重心在左脚上,身体重心前倾,前后做摆臂练习。每周5次,每次5组,每组100次(每组休息:3分钟)。
中期训练:可以采用适当负重的方式,比如手握哑铃练习。手握哑铃练习不是通常的举哑铃,而是需要运动员握住哑铃做摆臂动作的负重练习。每周3次,每次,40次x5组(每组休息:3分钟)。
这种练习方法不仅能够达到最大的简短收缩作用,还能间接提高运动员上肢力量,加快最大摆臂速度。运动员后期一旦放下哑铃,摆臂技术会进入一个非常轻松的状态。
后期训练:实战摆臂练习。可以在有氧训练课上进行摆臂技术体会,控制好速度,体会前后摆臂动作,并适当录制技术视频动作,课后观看视频找出问题及时纠正。
总之,摆臂动作在中长跑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提高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日后的训练中加以强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