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上汽大众冲压车间

探索华南基地、新能源样板基地——一汽-大众冲压车间

冲压生产工艺简介。

从轿车生产的第一步开始,冲压工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华南基地、新能源样板基地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的冲压车间。

进入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卷的第一道工序。一条800T舒勒开卷落料线能够实现钢铝混合落料,是国内最先进的伺服压机线。来自8个钢厂和2个铝厂的卷料在这里经过自动上卷、清洗、校直等工序,最大卷重高达30吨。

通过PLC程序实现卷料的全自动定位。钢板为热镀锌、电镀锌钢板,铝板为6个月时效,由质检人员确认板料状态后才能生产。设备自动上卷,开始引料,经清洗机处理表面杂质,系统自动选择钢料校直机或者铝料校直机进行板料校直。通过深度长达十米的活套深坑,消除卷料应力。

通过精密的对中系统将卷料精准定位,对中后将卷料送进压机。压机滑块行程在180mm下,能达到93次/分的整线冲程,具有摆剪跟落料的功能。对摆剪或者落料后的板料通过皮带传输,可实现连续堆垛和停落式堆垛并存,能进行钢铝灵活切换生产。通过将检查合格后的板料进行吊运,转移至板料存放区,开卷工艺将卷料变成板料。

那么,如何将板料变成零件呢?冲压生产线告诉你,吊运板料,板料精准定位在料垛小车上。开进料垛小车,拆垛手自动抓件。经过清洗机清洗表面杂质,涂油机涂油,KUKA机器人对中后,CBF手抓件放至压机,拉严,修边,冲孔,翻边,冲孔,翻边。

CBF将成型零件放置穿梭小车,KUKA机器人将零件放至皮带两侧,专检人员对零件表面进行100%检查,抽检人员对零件表面进行目视、手摸、油石检查,摆检人员对零件进行装箱。零件装满工位器具后,猜猜叉车司机要把冲压件运去哪?

匠心之道 探秘上汽大众制造基地

135年前,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内燃机汽车。从那时起,汽车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从蒸汽动力到燃油动力,再到新能源动力;从传统组装到借力大数据,再到人工智能的数字化研发。区区百年,汽车经历的飞跃式发展让我们目不暇接。如今,科技创新还在不断突破,发展变革还在继续前行,我们的用车生活也在不断跃升。这背后,离不开汽车产品本身的匠心制造,超级工厂的实力保证以及健全而严谨的研发和质保体系。让我们一同走进上汽大众的制造基地,探寻这家已在中国市场深耕36年的合资车企排头兵,如何以“大众品质”赢得2200万用户的信赖。

高自动化生产线 成就“大众速度”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高精度的自动化生产线为匠心智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上汽大众南京工厂的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四大车间均已实现科技化运作,这里以生产帕萨特车型为主,承担着该车型60%的年产能任务。

高自动化率是上汽大众南京工厂的最大特点,据悉,帕萨特的自动化率达到79%。在车身车间,引进的998台KUKA机器人分别应用在激光焊接、涂胶等生产线,机器人通过精准的动作,快速高效地完成工作的同时,保证了车身质量。门盖中心更是将自动化率提高到81%,机械臂通过蓝光拍摄能够准确识别出对应车门并放置到生产线中,在整个车间,单班只需20多名工人即可满足生产需要。

总装作为生产制造的最后一个车间,负责完成车辆的零部件装配、内饰装配、底盘装配、出厂安全性能检测等任务。上汽大众南京工厂的总装车间是大众集团第一家实现60JPH(单位时间内的生产节拍)的总装线,每58秒这里就会有一台整车下线。

上汽大众在保障生产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节能环保举措上,生产车间内部采用尾气收集措施,在流水线末端安装吸风房后,产品车在吸风房内启动,尾气经管道收集,通过统一处理,达到环保要求后,再排入大气。目前,上汽大众所有生产车辆的排放标准已全部切换至国六标准。

健全质保体系 捍卫“大众品质”

产品质量是企业长青的根基,更是上汽大众在中国市场深受热捧的重要保证。上汽大众拥有诸多专项实验室和完善的质保体系,对整车相关各类专项指标进行测试,包括雨淋、声学密封性检测、振动实验、舒适性检测、高精度扭矩测试系统等,健全的整车检测工序和先进的试验设备,加上严苛的造车质量管理标准,保障了每一辆帕萨特在出厂前的产品品质。

在综合匹配样架和主模型匹配中心,工程师对整车尺寸、内外饰匹配和单个零件进行周期性检测,确保各个部分都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最佳状态。

上汽大众率先建立了色差控制实验室,其综合检测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该实验室的核心工作是确保上汽大众每一辆车型内饰件的外观匹配。在大众的色差标准VW50190中,对不同颜色、材料等色差要求,均做出了详细规定,堪称是国内和国际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

气味溯源实验室里的“烘烤”项目囊括了车顶、B柱、后尾门和方向盘、座椅、内饰等,确保整车满足国标GB/T 27630对“五苯三醛”八种有毒有害物质的限值要求。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金鼻子”团队能够准确辨别出百余种气味类型,车内有任何异味都逃脱不掉他们灵敏的嗅觉。

在上汽大众工业CT室,科研人员对每一款车的全部零部件进行CT扫描,当零部件的关键部位出现较大气泡时,意味着该零件在特定条件下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回炉重塑,这里的工作职责就是最大限度地确保每一个零部件均符合上汽大众的使用标准。

此外,还有内应力实验室、功能液体实验室等,所涉及的检测内容几乎涵盖到了车辆每一处细节,正因如此,上汽大众在产品质量方面有口皆碑,在国内中级轿车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全能试车场 释放“大众性能”

上汽大众安亭试车场是国内率先具有国际标准的乘用车专用试车场,集合了高速环道、动态广场、制动试验道、耐久交变试验道路、耐久强化试验道路和性能试验道路等区域,内部试验道路长度近30公里,包含近70种差异路面。在这里,几乎留下了每一款上汽大众车型的足迹,全地形的车辆评测场地,为上汽大众提高产品质量、引领汽车行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试车场内部设有50多人组成的声学实验室,有动力总成声学、前驱转毂半消声等多个专项实验室,负责对车内声学系统进行研发和检测,当车辆在实验室完成声学实验后,即可在试车场进行相关路面测试,一旦发生超出预期的情况,可在第一时间进行改进。

一辆对的车,遇到属于它的年代,来之不易;一个对的品牌,能够纵横车市数十载,更是不易。成立36年的上汽大众,凭借精工品质,长期保持国内中高级车市场的标杆地位。数据显示,2019年上汽大众累计销量达2001777辆,数字的背后,是产品实力的象征,也是对其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最好体现。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一个百年,汽车将被重新定义。汽车的未来通向哪里,尚无定论。对于上汽大众,唯一可确定的是秉持初心,以严谨精湛的制造工艺、永不停滞的创新能力和真诚笃实的服务理念回报用户,助推中国汽车工业强国的建设发展。·广告·

作者:□赵延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从辉腾到ID.3的二十一年,大众或关停“透明工厂”的生产功能

2016年3月,大众最后一辆辉腾轿车在德国东部的一座透明车间里缓缓驶下生产线。随着这辆黑色车身、搭载4.2L发动机以及四驱系统的轿车下线,意味着辉腾14年生命周期的正式结束。

这座最初为生产辉腾而建、颇具艺术风格的德累斯顿工厂,在辉腾停产后,大众又将其视作生产其他电动车型和展示电动化转型的媒介。

但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和转型关键期面前,德累斯顿工厂高运营成本和低产出的现实,对想要控制成本、提高回报率的大众而言,并不不是一笔划算的开支。此前有消息称,在削减成本需求的推动下,大众汽车集团计划结束德国德累斯顿工厂的生产。

据路透社最新消息,大众汽车发言人称,茨维考和德累斯顿工厂将于10月前两周停产大众ID.3和Cupra Born两款车型。茨维考工厂将在10月2日至10月13日期间削减新车产量,德累斯顿工厂将从10月2日起暂停生产ID.3电动车型,10月16日恢复生产。员工数量是否会受到影响暂不知晓。

德累斯顿工厂于2002年正式投入运营,主要生产大众推出的豪华车型辉腾。彼时担任大众集团CEO的费迪南德·皮耶希认为大众旗下的高端品牌奥迪仍无法和奔驰、宝马竞争,辉腾作为其远大愿景的产物被推出。为此,大众斥资1.87亿欧元用来修建了德累斯顿工厂。

该工厂是一座长140米、高20米的玻璃建筑,周围绿树环绕,坐落在城区不远处。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内部看去,这座建筑都更像是一座博物馆,而非汽车装配厂。它没有车身制造、涂装或冲压车间,只承担着最后的组装工作。

大众将其称为Glaeserne Manufaktur(德语意为“透明工厂”),因为车间采用大量玻璃帷幕作为墙体。顾客可以观看车辆是如何在现代化的生产线上被组装起来的,甚至辉腾的车主还能参与到手工组装过程当中。彼时,辉腾大部分组装过程都由工人手工组装完成,每辆辉腾下线后,会被存放在40米高的巨大圆形停车塔中。

大众将德累斯顿工厂视为一个展示品牌形象的窗口,而不仅仅是汽车生产线。大众汽车的技术、生产流程、美学设计、视觉体验被紧密结合在一起,呈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面前。然而其建造之初的目的——生产百万级别的豪华轿车辉腾,却没有达到董事长费迪南德·皮耶希的期望。

14年间,辉腾因制造成本高、产品定位等原因在全球市场销量一直不高,全球最高年销量仅为1.1万辆,推出仅3年时间就在美国市场宣布停售。2014年辉腾的销量已不足4000辆。并且在当时,辉腾超过50%的销量都是由中国市场贡献的。

据报道,有大众内部人士透露,辉腾的生产成本是帕萨特的3倍,单车盈利能力则为负2.81万欧元(约合20.62万元人民币),已经给大众带来了20亿欧元(约合146.79亿元人民币)的损失,于是大众决定正式停产辉腾。

辉腾停产后,大众计划仍旧延续德累斯顿工厂的生产和展览功能,用来展示大众在新能源转型中的新技术。

2016年4月,大众投资2000万欧元对德累斯顿透明工厂进行改造,纯电车型e-Golf在2017年4月开始生产,参观者可以体验电动车型的生产、交付以及试驾全过程。在当时,大众的Bulli概念车、XL1以及大众Sedric无人驾驶概念车也在德累斯顿工厂进行展出。

2020年底,德累斯顿工厂停产e-Golf,计划2021年开始生产替代产品ID.3,后受疫情影响延后了生产进度。

据了解,ID.系列车型在德国的主要生产基地是茨维考工厂,2022年德累斯顿工厂的ID.3产量仅为6500辆。此前有消息称,停止在德累斯顿生产ID.3,也可能与其今年将在沃尔夫斯堡工厂开始生产有关。

不过主要原因还是大众在电动化转型中急切寻求提高的回报率。大众CEO布鲁姆称,到2026年大众实现107亿美元的利润增长。据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德累斯顿工厂的年运营成本在6000万至7000万欧元之间,如果结束汽车生产每年将能节省约2000万欧元。这对于大众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削减。

目前来看,大众不仅处于电动化转型的艰难时期,还要面临特斯拉以及中国汽车品牌的外部冲击,欧洲地区受到高通胀和电动汽车补贴削减的影响而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近期也有消息称,大众汽车考虑在茨维考工厂裁员269人。

从辉腾到ID.3,德累斯顿工厂见证了大众冲击豪华市场的梦想,也在迫切的电动化转型中被几度规划和调整。德累斯顿在关停生产后,或许依旧会保留其展览功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上汽大众冲压车间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