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发生在你身上难以置信的一件事?
有人谣传61过后骑电动车都要戴头盔,这几天卖头盔的多了起来,卖小商品的,卖菜的、卖服装的、还有我们门口卖粮油干调的也卖起了头盔,疫情过后生意不好做这是实事,能多正点钱好交房租水电费,无可厚非。谁知道这是一个假新闻,真恨那些传播谣言的人。
大众车为什么说要戴头盔?
送一首凉凉送给他!因为国家政策紧随其后,前一段时间的炒口罩的结果,就在眼前!
头盔价格上涨?!淄博这里出手了
近日,为有效保护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和汽车驾乘人员生命安全,减少交通事故死亡,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一时间,头盔变得炙手可热,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针对目前市场上头盔的销售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涨现象,淄博市张店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电动车、头盔、锁具头盔销售单位进行了检查。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对各销售单位的在售头盔近期价格变化情况,是否标注厂名、厂址以及执行的产品标准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发出《张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头盔销售价格的提醒告诫书》,对全区头盔经营者及相关单位进行了价格提醒告诫。
据悉,从检查情况看,目前头盔市场主要存在缺货、无货情况,部分经销商已经没有库存并且进不到货,进货价格也在上涨。部分有货的经营者头盔销售价格存在一定程度上涨,涨价幅度在15元到20元每个左右。下一步,张店区市场监管局按照《产品质量法》、《价格法》要求,加强头盔价格和质量管理,保持市场稳定。
此外,张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头盔销售价格的提醒告诫书》,要求经营者在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应当自觉依法明码标价。标价内容要真实明确、清晰醒目,价格变动要及时调整。不得价外加价,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不得违背消费者意愿搭售商品、服务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记者马玉姝)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头盔飙价,你慌不慌?
昨天同事下班时走得慌慌张张心神不定,甩下一句话:“我去抢购头盔了。听说只剩下红色,可红色也得买啊……”说话时,他一脸“不甘心”和“认命”复杂纠结的表情。我怕他花冤枉钱——听说头盔正在翻着倍地涨价——赶紧提醒他:虽然出了“六一新规”,但不是强制戴头盔,是“鼓励”“教育”;没戴安全头盔,交警叔叔只是“教育”你;还有媒体特意强调了暂不罚款呢,咱别信谣……
结果我同事听后苦笑说,谁愿意被交警拦下、站那儿“受教育”啊,又得挥小旗又得看视频,送孩子上学耽误不起那工夫。说完就匆匆去抢货了,我都顾不上问问他买的头盔,比正常价高了多少钱。
这几天,“头盔”成了流量热词、网红商品。“一盔难求”到了有价无市的程度,好多办公群、家长群、业主群里,都在组织拼单或者团购,想通过扩大采购规模争取到卖家的重视和一点点价格优惠。很多男同胞面对冷淡的卖家抛出的“只有红色”“只有粉色”这样的“刁难”,竟也忍气吞声一口应承,更不要提追问“商品有没有3C认证”或者“品牌款式如何”这些问题了。
这堪比疫情初期“抢”口罩的一幕,为何发生?原来,公安部交管局最近下发了一则通知,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带”,指汽车驾乘人员规范使用安全带,“盔”则指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规范佩戴安全头盔。谁也没想到这样一则通知,带来一阵突如其来的抢购狂潮,把安全头盔这种平时不太引人注意的产品,炒成了网红话题。
应该说,摩托车和电动车驾乘人员强制佩戴安全头盔,是意料之中早晚的事。我们在新闻或影视中都曾看过,世界许多地方如此。国内大数据也反映出必须如此: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而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和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可见,“一带一盔”势在必行,因为它能更好地保护我们。
不过,大力推广安全头盔,与一夜之间头盔飙价,有联系也有分别。朋友圈热卖头盔,除了交规的因素,还能看出一些别的端倪。
首先,头盔浪涌式需求,反映出社会安全常识“缺课”。
这几年,我国电动车数量猛增,但安全头盔的需求和保有量却难与之匹配。这说明,虽然交管部门也宣传了,但大众对骑车戴头盔的接受度并不高。在街上也能直观地看到,主动佩戴安全头盔的电动车驾乘人员,估计连一成都不到。
长期以来,肤浅而形式主义的交通安全教育,造成许多人安全观念淡漠,安全逻辑混乱:重视恶性事故处理,却忽视常识的贯彻——其实许多安全与危险的分别,往往就隐藏在普普通通的行为细节中。当戴头盔由“自选”变为“强制”或“半强制”,千奇百怪的头盔都走俏了,但“较真安全”的理念是否也深入人心了呢?对“头盔自由”报以嘲讽或者应付都是容易的,但若依旧采取“猫鼠游戏”策略,一边应付差事“抢头盔”,另一边真真假假“搞教育”,关于电动车的风险认识以及安全驾乘观念,倒可能会变得更迟钝、更麻木、更混乱。
其次,头盔飙价到底是“潮”还是“炒”,有没有不正常的市场现象,需要仔细分辨。
市场突然扩容,供给充分之前出现一些抬价或抢购,是常见的。但心术不正的经营者乘机混水摸鱼,会伤害公众的安全利益。这些天,头盔信息铺天盖地,其中许多都是带着强烈“带货感”进行传播的。受此影响,许多人可能就忘了“需求-供给”的逻辑,身不由己陷入一种盲目和焦虑之中,成为轮番炒作的受害者与助推力。然而,在疫情背景下炒口罩的那批人,说不定现在又转战到了头盔市场呢……
这波头盔神剧将如何落幕,从长远看,有交规立法执法方面的明确信号,有个人安全保障的需求,每个骑乘者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其实并不难选。但长久以来,公众对于电动车的一切问题,都有一种挺复杂、挺矛盾的心态,交管部门也不断在“禁”与“放”之间左右为难,这主要是因为大家觉得电动车危险系数高,但又禁之无理,仿佛电动车这种交通方式,天然就在“便利”和“安全”之间划下了分界线,逼着人们非得进行“弃”和“纵”的二选一。
这种思路,没有考虑通过科学和精细化管理,普遍提高电动车安全性来满足社会多元需求的可能。与其抱怨人们不戴头盔、不买头盔,或者骑乘电动车戴头盔的各种不方便和不舒适,为什么不能通过更细致更人性化的法规宣教和社会服务,来提高大家对于佩戴头盔的认同和接受呢?
与“头盔自由”紧密相连的,除了朋友圈里的吆喝与抢购,更关键的因素还在于高质量的市场管理——健全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监管,不被垄断的销售渠道和信息管道,对需求反应灵敏而充分的市场竞争……当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小小头盔还会在一夜之间就让人失去了“安全感”么?
(燕都融媒体评论员 刘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