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众审美的定义

当代大众书法审美现状及反思

崔树强/文

编者按: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书法事业的发展成就与现状有目共睹,但在多元审美的时代要求之下,审美标准的迷失、普通大众书法审美水平的低下,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书法教育发展水平的滞后与不足,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担忧。1月30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崔树强教授倡议,《大学书法》杂志筹划并召集的“书法教育与大众审美”线上专题论坛在腾讯云端成功举行。会议邀请高等教育界的教授学者就此展开演讲讨论,并形诸文字,辑成专题,以飨读者。

【内容摘要】在当代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全民族书法审美素养成为书法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书法的载体是汉字,它在客观上具有最广泛的受众和参与度,而毛笔书写从20世纪初开始退出了实用领域,使得书法有远离大众的倾向。当代大众书法审美存在高度与广度不等量、对生活的介入减少等特点,同时存在书法的专业化与“圈内繁荣”。造成当代大众书法审美现状的原因主要有教育的缺失、时代环境的改变、书法精英的边缘化等。

【关键词】媒体传播;书法审美;大众;文化价值

近几十年来,随着各种书法展赛活动的广泛开展和书法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书法迎来了一个新时代。当代书法在创作、研究和教育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相对于书法从业群体而言,大众对于书法的认知情况如何?大众的书法审美能力如何?当代书法基础教育的现状如何?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书法的应用出现了哪些审美问题?怎样更好地推动书法教育的发展,提升大众的书法审美能力,充分发挥书法的审美功能、育人功能,通过塑造美好心灵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进而提高全民族的书法审美素养?这些都是当代书法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什么是大众与大众审美

我们一般说到大众的时候,就会想到比如大众文学、大众电影、大众汽车、大众点评等。它们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参与的人多。比如大众汽车,在德语中就是指国民的汽车或人民的汽车,可见人数之多和范围之广。它占人群中的大多数,它对应的是小众。大众在审美趣味上有很鲜明的特点:比如通俗、消遣、娱乐、刺激,常常带有商业的价值。它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俗,所以大众文学也是通俗文学或者叫俗文学,它与纯文学、严肃文学、雅文学是相对的。俗文学重视追求群众趣味,所以通俗文学往往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也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和审美观。

在文体类别的金字塔中,越往上越高雅,越往下越低俗。“经—史—文—诗—词—曲—小说”的文体顺序,就是由雅到俗的。“经”,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性,往往为圣贤所作;“史”,具有时间性,同时又超越了时间,即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老子、司马迁都曾是史官;“文”,则具有深广的社会性。古代科举考试考一个人的文章水平,经史和文章的社会性内容是重要主题,即安邦治国、兼济天下的能力;“诗”,则兼具有社会性和个体性,既可以有社会性的严肃思考,也可以表达个体化的情感变化;“词”,相对于“诗”而言,则更加淡化了政治社会色彩和教化功能,是“诗之余”;词的题材多为个人儿女情长的情绪律动和情感波涛,有时甚至难登大雅之堂;“曲”,作为弹唱性的韵文,进一步向俚俗化方向迈进,受民间歌曲的影响很大,多喜用口语,用韵也是如此,力求有助于情感的表达和传递,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要以情动人。同时,曲不能高,曲高则和寡,曲要达到亲民的效果,就必须要俗。中国在理论上提高小说地位的,是梁启超和鲁迅。但是,和其他文体相比,小说更容易被一般民众接受,所以在火车站报刊亭售卖的书刊,多半是武侠、侦探、言情、推理、科幻类小说,往往充满了一种冒险性和刺激性,也因此带来了消遣性和娱乐性,总之有点“重口味”,正因为它受众广,才具有了商业的价值。

沈尹默 行书 《马骏山开》七言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二、书法和大众的关系

我们知道,书法的载体是汉字,不写汉字,算不算书法?这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白谦慎先生曾在《也论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书法研究》1982年第2期)一文中为了证明书法艺术和建筑艺术有相似之处,根据汉字的形体特征要求和书写规则,“创造”了一些中国文字史上并不存在的“字”。这些“字”1981年在北京大学的一个学习专栏贴出后,同学的第一反应不是这个字好不好看,审美价值艺术性如何,而是这些字怎么念?什么意思?可见,人们常常把对书法艺术的理解,限定在汉字形体特征要求的范围之内。如果这些“字”其实不是汉字,但是它符合汉字一般的形体特征要求,就容易获得书法美的认同感。而日本前卫派书法作品之所以不易被中国民众所理解和接受,原因就在它更加非汉字化。不仅如此,国人对书法普遍的审美接受,是习惯于把书法的欣赏与文字的识读、文意的理解紧密联系在一起。可见,对于大多数中国人的文化情感和审美接受来说,书法欣赏和文字的识读、文意的理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字的识读是第一位,文意的理解是第二位。正因为书法的载体是汉字,使它在客观上具有最广泛的受众和参与度,也就是大众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社会的书法热,其参与人数之广,是其他艺术门类很难企及的。

另一方面,毛笔书写从20世纪初开始退出了实用领域,所以它又有一种远离大众的倾向。如果统计当代书法学习者人数在读书人中所占的比例,和古代相比无疑是下降了。有人说,现在14亿人只有1000万人懂书法,不懂书法的人有13.9亿,所以对书法的前途感到非常悲观。实际上,凡是会写汉字的人,只要拿起毛笔,就可以写毛笔字,但是真正谈得上懂书法的,1000万的估计还是太乐观了。书法究竟好在哪里?什么才是好的书法?书法在今天没有实用价值了,那它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究竟是什么?大众有没有需要它的主动性?这些对于今天的大众而言,都是一笔糊涂账。

而且,和绘画比起来,书法更加抽象。这种抽象性,是它高妙的地方,也是它难懂的地方。我们整天练字,练的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练习一种把自我生命融入点画的能力,让你写出来的字,有脾气有性格,既是活生生的,又是有教养的。书法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是徒手线。书法的意义,不是文字本身的意义,书法的重点,不在写什么字,而在怎么写字。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一些残碑断简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所以,简单地说,书法的抽象不利于它走向大众,但是它与民俗生活的融合又使它具有亲民性。

总之,书法因为书写汉字,使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它与民俗的融合也有利于它走向大众。但是,书法从实用领域的退出,以及它的抽象性特征,又使它有远离大众的倾向。当代大众是否有需要它的主动性?如果大众需要它,就必须深入挖掘它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至于根据毛笔退出实用,加上电脑的普及,人们对书法前途做出的种种悲观论调,是只看到了书法的实用价值,忽视了它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三、书法是从小众走向了大众,还是从大众走向了小众

书法的古今之变,究竟是从小众走向了大众,还是从大众走向了小众呢?

书法在20世纪最主要的变迁之一,就是书法从文人书斋走向大众展览,从精英艺术变成大众艺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退出了实用领域。书法从传统读书人不可或缺的艺术修养,变成当代技术精英可有可无的艺术爱好;二、社团组织和协会的作用凸显。从1922年上海中国书画保存会(黄宾虹等,上海)、1932年中国标准草书社(于右任,上海)、1943年中国书学研究会(沈子善、沈尹默,重庆)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书法家协会和各省市书法家协会,书法社团组织在书法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三、大众媒体(报纸、杂志和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大。民国时期的《申报》、《大公报》、《中央日报》、《国民公报》、《新华日报》、重庆《书学》杂志,曾在书法的推广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今天微信、微博等网络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是古人完全不可梦见的;四、书法展赛的推动。书法展示方式从文人雅集小范围观摩,到公开展出,一边展出一边销售。个展、联展、巡展、各种比赛,成为当代书法生态的主要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将教育的视线集中到了科技、外语,向世界学习,举凡大学生中的精英,大抵都做过留洋出国的梦。这原本是一个历史阶段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但是在中国文字——母语的教育上,却因一种潮流而掩盖了汉字传统教育的缺失。加上今日之手机、电脑的普及,更使人们远离书写,于是这种缺失来得那么快,那么迅猛,其表现最明显的特征是当代读书人书写汉字之差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不可否认的是,书法在当代读书人生活当中的确是慢慢淡化了,它对于知识阶层的影响力也削弱了。书法从读书人生活中的疏离,令人担忧。如果书法远离了读书阶层,失去了文化土壤和文化生态,越来越变成一个小圈子,那么它和社会大众之间的鸿沟就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

而且,大众审美趣味和文人书法中内在而精致的精神体验之间存在距离和障碍。从情感体验来讲,雅的艺术,在表达情感上是内在而深沉的,俗的艺术则往往是唤起情感或者煽情,情感是外在而浅显的。它们用量过度,会获得刺激的效果,所谓“重口味”,有清晰的感官和欲望属性。书法因为比较抽象,加上文人对书法的提纯和精致化,使得书法具有了类似雅乐的某些作用。雅乐的性格是“静”的,书法就是在静中修身养性,让人浮扬起来的感情得以沉静下来。但是,“静”的艺术,只有在人生修养中,在人欲弱化的时候才能加以领受,并感发人的善心。一般人接触到“静”的艺术,因为不能带来大众所要求的官能的快感,便容易昏昏欲睡。也就是说,不能了解这种艺术中的美中之善,也就不能欣赏这种艺术中的善中之美。这种艺术与道德在最深境地的自然合一,是儒家所追求的,所以儒家特别重视乐教。徐复观认为,战国末期儒家真正的艺术精神已经衰微。在乐教衰微之后,书法在某种程度上有代替雅乐的作用,在安顿士人心灵和促成人格境界方面,具有和雅乐同质的作用。这是书法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

现在,人们批评江湖书法,批评它俗。江湖书法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它满足了人的猎奇、新鲜、刺激等大众审美需求。而媒体人的书法素养不够,更是给它火上浇油。实际上,大众的审美趣味和文人书法中那种内在而精致的精神体验之间也是有鸿沟的。钱锺书说,俗的特点是量的过度。俗和怪不同,俗是量的过度,怪是不和谐的东西放在一起。一个老太太手上戴五个钻戒,那是俗,但是她染着红色的头发,就有点怪了。在文人书法家看来,凡病可医,唯俗病难医。要想雅,就要去掉过度的量,以少许胜多许,不追求浓,追求淡,淡就雅,所谓淡雅,也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书卷气。

四、当代大众书法审美现状及原因

关于当代大众书法审美的现状,可以有几点判断:一、普遍不高。书法是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也看不懂,文化低的人看不懂,文化高的人也看不懂;二、教育的层面。虽然基础教育在全民中已经普及,但是读书人中学习书法的比例与古代相比是大大下降了;三、高度与广度。习书者的数量不等于质量,即某一时期全社会的书法热,不等于全社会的书法审美水平和高度;四、对生活的介入减少。书法介入日常生活的影响力在弱化,比如春节时贴春联,现在很多人选择印刷体春联,他们只在意春联的形式和文字的吉祥内容,对书写本身缺乏审美关注和兴趣。

另一方面,是书法的专业化与“圈内繁荣”。随着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各级书法协会的推动,专业范围内的书法活动非常活跃。但是,在热闹的表象之后,书法和古典诗词在文化裂变、语境突变的情境下,与当代生活渐行渐远。尽管这有点大煞风景,但是确实是严峻的现实,书法在整个文化界、知识界中已无可挽回地失去了往日的风范。在书法专业人士看来,书法大众化的表现就是参与的门槛低,会拿毛笔写汉字即可,所以,当他们说起老干部书法、少年宫书法、江湖书法时,往往带有专业上的傲慢和歧视意味。

在以展览和比赛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当代,能拿毛笔写字的人的绝对数量其实也不算少,但是数量不等于质量,会拿毛笔写字的人的数量,和全社会的书法审美的水平,也不是一回事。尤其是今天展览比赛具有导向作用,人们追逐比赛、入展、获奖,这成为书法从业者的主要追求。但是,我们注意到,多少本印刷精美、纸张精良的书法作品集,人们却懒得翻看一眼,旋即又被粉碎为纸浆。多少场书法的庆典仪式,在短暂的喧哗之后,整个展厅却空无一人。如果用陌生观众的数量和驻足欣赏的时间来衡量一个书法展的意义,会有不同的感受。至于文艺明星、政商名人的名人效应,他们对于书法活动的参与,对大众审美的作用和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他们的书法素养和社会影响力不成正比。

这样,就不难理解造成当代大众书法审美现状的原因了:第一,是教育的缺位,尤其是基础教育。可以说没有中小学书法教育,就没有中国书法的未来。近百年来,书法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被弱化,从识字教育中被剥离。2013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正当其时。但是,现在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二,时代环境变了。与书法审美自觉、艺术独立相伴随的,是书法对于日常生活介入的减少;第三,书法精英的边缘化。古代的书法精英,往往也是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政治精英。今天的书法精英在技术精英、经济精英面前,有时就成为一个附庸和点缀;第四,书法审美体验的缺乏与书法自身的原因。因为书法欣赏是基于体验,而不是知识,所以要花费不少时间去耳濡目染,如果再加上书法批评的缺位和审美标准的模糊,就只能使一般的民众对书法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了。书法是视觉艺术,而不是听觉艺术。书法不单是视觉的,更是心灵的。唯其抵达心灵的深处,方能触摸到艺术的门庭。书写应把人心底里的那种并不是语言、概念所能表达、说明和穷尽的一种情感的、观念的、意志的甚至是无意识的心灵隐微都表达出来,这样的笔墨,才叫痛快。而审美体验的培养,主要基于书法的教育。

五、当代书法教育的意义

这样来看,当代书法教育的意义就非常重大。书法教育,首先要做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审美经验的培养。尽管书法欣赏活动普遍存在,但审美水平的提高并不理想。因为没有教育和引导的欣赏,效果往往有限。而且,欣赏与体验不能分离。体验来自实践,就要动手书写,在书写中积累审美经验,有了审美体验,才能提高判断。否则,仅仅是书法的知识,容易变为谈资。只有体验,才能真正扎根于生命之中,所以,要明确书法教育与书法审美的关系。书法教育首先是经验教育,其次是知识教育。书法审美的教育,主要就是帮助学习者实现“审美经验”的建立。

那么,如何发挥书法在当代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功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们知道,美的现象与事物让人愉悦,使人充满幸福感;丑的或不美的现象与事物,会引起感受上的不快,产生厌恶情绪。这种关联情绪的反映,影响着人的行为与态度,甚至改变人的思维。由此,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人的审美观的提升,也是人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在书法欣赏和学习中,至少可以获得两类信息:一、视觉审美的信息,笔墨的形态;二、人文意义的信息,文字的意义。在书写时偏重前者,在欣赏时兼顾后者。但这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和补充。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书法审美的两个品质:静的品质和动的品质。静的品质,偏重人文的陶冶和性格的养成,通过修身养性实现人文的意义;动的品质,则是视觉的激活,对视觉图像和形式的感受,而文字内容有时会成为激活艺术感觉的发酵剂。

从书法教育实施的理念、途径与方法来看,从蔡元培、鲁迅、丰子恺等人开始,民国时期一代教育家就极其重视美育,并大声疾呼展开审美教育。2013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书法教育要贯穿小学、中学到大学整个教育过程,从非专业到专业。书法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教育者年龄和类别的差异,在理念与方法上应存在多样性。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也应有所差异,循序渐进。比如低龄儿童,以熏陶为主,在玩中学;中小学生,则要强调端正、整齐、规范、秩序的培养,不宜过分强调专业性,而随着年龄增长,视觉素养提升,再增加知识类、欣赏类、审美方面的内容;到了更高的层级,才能说追求格调、气息、韵味,等等。

从书法教育现状来看,学校教育,目前是主力,涵盖了从中小学到大学,从业余到专业的不同层次。社会教育,则是重要补充,比如美术馆、博物馆、商店招牌等公共场所的书法审美和教育活动,与各类培训机构的教育活动互相配合,营造书香氛围。目前家庭教育最为薄弱。由于长期教育缺位和历史原因,当代中国家长对此无能为力,或者也不够重视。而古代的书法世家中,大书法家往往是由于家学的培养熏染。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目前网络教育鱼龙混杂。网络的传播,使得人人都能接触书法,但倘若缺乏基本的审美判断能力,对其效果仍不能过于乐观。应该说,整个社会书法审美环境的营造,是大众书法审美水平提高的根本。

无论哪一种教育形式,教师其实都是核心和灵魂。有了好的老师,就有好的教育。但目前中小学书法教师的缺位和边缘化,是客观事实。和美术、音乐教师一样,书法教师也承担了培养中国未来公民审美素质的责任,同时也为高校书法专业输送优质生源做出贡献。对书法教师而言,他们普遍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教学法研究,在教学心理、教学方法、教材的选择和把握方面,随意性、主观性很大。我们不难想象没有学科教学法的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在这方面,书法和音乐、美术比差距很大,和语文、数学比,差距就更大。我觉得大学,尤其是师范大学在学生培养目标上,应该有更多的使命感和担当。在专业方面,理论和创作,两手都要硬。在教学方面也要硬起来,不仅要写得好,还要教得好,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和教学法的功能,中国书法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孟云飞转自《大学书法》 2021年第3期 P42-46)

“锥子脸”“筷子腿”影响大众审美 专家:追求美丽应把健康放第一

近年网上“锥子脸”“筷子腿”影响着大众审美,一些年轻人陷入容貌、身材焦虑,专家提醒:追求美丽应把健康放第一

女子“瞬间美白”后四肢浮肿 原来是汞中毒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文娜

38岁的李女士在某美容院推荐下使用了一种“代谢霜”后,出现面部、四肢浮肿等症状,被确诊为汞中毒;36岁的张女士前往美容院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瘦脸,出现肉毒毒素中毒引发面神经麻痹……近年来,医美行业日益兴隆,但隐藏在其背后关于用药、设备、人员资质等相关问题层出不穷。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中毒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赖燕提醒,追求美丽应把健康放第一,切勿追求“速成”,否则得不偿失。

使用“三无”美白祛斑产品,小心汞中毒

近日,38岁的李女士在某美容院推荐下使用了一种“代谢霜”,效果立竿见影,但之后却发现自己面部、四肢浮肿,尿中泡沫增多,前往当地医院就诊,怀疑是肾病综合征。为明确病因,她来到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中毒医学科做进一步排查,毒物筛查结果明确李女士的肾病是因汞中毒所致。

经了解,李女士一直渴望拥有白嫩肌肤,在朋友推荐下去某美容院购买了一种宣称可瞬间美白的“代谢霜”。李女士按说明,坚持每天使用2克,脸部皮肤确实白皙了许多,岂料不久后出现身体乏力、面部及四肢水肿、尿少且有泡沫等症状。而罪魁祸首竟是“代谢霜”。

“产品检测结果显示,最高汞浓度达8000毫克/千克,超标8000多倍。”赖燕介绍。不仅如此,李女士所用的产品,没有正规包装,属于“三无”产品。

目前,一些“三无”美白祛斑产品都含有大量的汞,以达到短时间内快速漂白淡斑的效果,并以此为噱头吸引大众购买。但长期使用汞含量超标的产品,可导致体内汞超标甚至汞中毒,而肾脏是汞蓄积及排泄的主要器官,高浓度的汞会直接损伤肾小管细胞,造成肾小管坏死,引发肾病综合征。此外,汞中毒还会损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重者危及生命。

如果发生汞中毒,患者首先要完全脱离有毒物品或者环境,同时尽早使用排汞药物,减少汞的吸收,促进汞的排出,降低毒物带来的损害,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对症治疗。

赖燕表示,一些“用即见效”的美白产品很可能含汞,长期使用会危害健康,消费者切不可被一时之利蒙蔽。“以后再也不信这些‘三无’产品了!”正在接受治疗的李女士感慨地说。目前,经过规范的驱汞治疗,她的身体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一针瘦脸”致女子面瘫,肉毒素使用须掌握剂量

除了“速效美白”外,“一针瘦脸”“速成减肥”等手段也是一些不良商家用来蛊惑消费者的利器。赖燕介绍,省职防院曾接诊多位因误食含西布曲明的“燃脂巧克力”中毒的患者。西布曲明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口干、厌食、失眠、便秘、高血压、头晕等,还可引起神经紊乱、全身性损害、胃肠道系统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甚至产生其他严重后果。

此外,注射“肉毒素”是一些消费者偏爱的美容项目。据报道,36岁的张女士在外地一所美容院做保养,她选择了额头注射肉毒素除皱纹,左右腮注射肉毒素瘦脸,肩部斜方肌注射“肉毒素”瘦肩3个项目,感觉效果不错,变成了瓜子脸,这种情况维持了约半年。半年后,张女士再次来到该美容院,做了相同的3个项目。随后,她就感觉右脸有些肿胀,吃饭时嘴巴有点闭不上,食物残渣会从右嘴角漏出来。不仅如此,张女士右眼又干又涩,一照镜子发现右眼皮闭不上了。到医院时,医生发现她右侧嘴巴歪斜,合不拢嘴;右眼无法闭合且发红;右半边脸无法做出任何表情。经过系列检查,张女士被诊断为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是因使用化学药物导致的神经失用。

无独有偶,2022年11月2日,南京市卫监部门接到一女子举报,称自己想瘦脸,在注射了“肉毒素”后,脸上出现淤斑等情况,差点毁容。令人想不到的是,该女子竟是在一辆私家车上完成的注射。操作人员没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用的药品也来路不明。

其实肉毒素针的主要成分是肉毒毒素,即肉毒杆菌毒素,这是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的毒性蛋白质,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能破坏生物的神经系统,使人出现头晕、呼吸困难、肌肉乏力等症状。1986年,加拿大一位眼科教授发现肉毒毒素能让患者眼部的皱纹消失。此后,整容界将它的功能扩大,用来瘦脸、塑小腿等,主要是通过肉毒毒素阻断神经和肌肉之间的“信息传导”,使过度收缩的肌肉放松舒展,皱纹便随之消失。

赖燕提醒,药物和毒物之间隔着一层“剂量”的壁垒,即使是肉毒毒素,只要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用对人体是不会造成伤害的。但人体面部解剖复杂,对肉毒素的注射要求很高。一旦注射时没有找对位置、剂量掌握不准、推注速度过快或注射了来路不明的药品,都可能诱发患者出现面瘫。

医疗美容服务属于医疗活动,要选择正规机构

近年,各大网络平台上“锥子脸”“筷子腿”影响着大众的审美,一些年轻人陷入容貌、身材焦虑。为了更年轻、更漂亮,“医美”一跃成为继护肤、化妆之后,很多人心目中的“变美良方”,如皮肤干打水光、面部凹陷填充玻尿酸等。

医美,是“医疗美容”的简称,与普通生活美容相比,医疗美容具有“创伤性”和“侵入性”。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如果提供医疗美容项目,机构要在醒目位置悬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如开展全麻手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还需核准登记“麻醉科” 。

今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医疗美容服务属于医疗活动,必须遵守卫生健康有关行业准入的法律法规。

“爱美之心无可厚非,但选择正规的医美机构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保证手术效果和安全。”赖燕提醒大家,做医美前需谨慎辨别机构资质,千万不可贪一时便宜而选择没有资质的机构。尤其要注意的是,正规的医美机构应持有健康行政部门发放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诊所备案凭证”,才能开展医疗美容服务。接受医美过程中,要注意保存好病历、收据、转账记录等,发生纠纷时才能更好地维权。(长沙晚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大众审美的定义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