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揽境自动驾驶功能如何使用?
大众作为世界顶级的汽车制造研发集团,旗下也有众多品牌车型,比如奥迪,斯柯达,兰博基尼,宾利等,各种车型俱全,大众汽车的概念车马上就要新添一名成员,I.D. VIzzion车型,在这之前已经发布三名成员
从左到右依次是I.D.概念车,I.D.buzz,I.D.crozz suv.虽然和其他三款概念车类似,但是大众发布新成员将会有更强的速度与动力,
科技随着时间,不在神奇,汽车制造业每一天都有新鲜的事物,都在创新,大众作为顶端的汽车制造业厂商,更不会落后其他人,太多未知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在大众眼前,以前不敢想的遥控控制汽车,现在通过手机app都可以实现,包括远程起车等,平民的眼光有限,还是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大众汽车申请自动驾驶专利,实现机动车自动驾驶和紧急情况处理
金融界2024年4月16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大众汽车股份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用于自动驾驶机动车的方法和自动驾驶的机动车“,公开号CN117897326A,申请日期为2022年7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借助于用于计算轨迹的至少一个控制器(1)来自动驾驶机动车的方法,其中,针对轨迹,计算用于促动器(9?11)的控制命令以用于调整机动车的纵向引导和横向引导,并且所述控制命令由促动器(9?11)执行,其中,控制命令在规定的时间点进行更新,其中,在每个时间点计算当前紧急情况轨迹,以为了将机动车转移到车辆静止状态中,针对所述紧急情况轨迹,计算用于促动器(9)的成组的控制命令以用于调整至少横向引导,所述成组的控制命令在针对轨迹的控制命令失效的情况下由促动器(9)针对紧急情况轨迹自动执行,以及涉及一种自动驾驶的机动车。
本文源自金融界
资讯 | 大众汽车在美国启动自动驾驶测试,计划2026年商业化
文:汽车日报 王妍
[汽车日报 行业] 对于自动驾驶大众汽车又有新动作。根据外媒报道,大众近期宣布将从7月开始,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公共道路上启动首个自动驾驶汽车测试项目。
该测试项目将包括10辆纯电动ID Buzz车辆,采用大众汽车和Mobileye合作开发的自动驾驶技术,包括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技术。目前,在测试初期,自动驾驶汽车仍会配置安全驾驶人员。
测试车辆电动ID Buzz
此外,为了支持其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大众还成立了新的子公司ADMT,并在奥斯汀和加州设有团队。据介绍,这个新部门将由Argo AI关闭后留下的前员工组成。
大众集团表示,其能够利用Mobileye的供应基础和地图数据来实现规模经济并降低成本,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测试范围扩大到至少四个城市,在2026年投入商业化运营。
大众汽车美国自动驾驶项目负责人凯特琳·洛曼 (Katrin Lohmann) 表示,之所以第一站选择奥斯汀,是因为当地为自动驾驶测试车辆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事实上,早在去年5月,此前由福特、大众共同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就已经在当地启动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当时的车队包括福特Escape混动车型以及大众ID. Buzz纯电车。
Argo AI测试车辆
在自动驾驶领域,大众一直处于砸钱摸索阶段。2019年,大众汽车带着26亿美元投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rgo AI,后者目标是与Lyft合作推出Robotaxi。
不过由于L4级自动驾驶进展缓慢,面对亏损以及电汽化转型的压力,2022年10月,大众和福特选择战略性放弃,表示不再继续加码Argo AI,而是通过合作的方式推进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发。
今年5月,大众正式和英特尔旗下的Mobileye牵手,联合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在自动驾驶和芯片设计领域,大众汽车还与地平线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5年内上市!大众自动驾驶有新进度,躺着出行的日子要来了
我们都憧憬着未来有一天能够坐上自动驾驶的车,你只需要躺在车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或者舒舒服服地睡一觉,开车的事由机器完成。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取代司机是迟早的事,目前,已经有不少车企和科技公司相继投入自动驾驶的研发,大众正是其中之一,大众集团正在积极地开展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不久前,大众还成立了以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为研发核心的子公司VWAT。据悉,大众集团已经开始对一套自动驾驶系统进行路试,该系统有望在5年内上市。
我们对自动驾驶最理想的定义,就是完全的“无人驾驶”,很多人也经常把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直接划等号,严格来说这不够“严谨”,无人驾驶是机器完全代替人的驾驶,而自动驾驶则是有分等级的。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把自动驾驶划分为6个等级,分别是L0、L1、L2、L3L4和L5,6个自动驾驶级别由低到高,分别对应不同的自动驾驶水平:
L0:指的是完全的人工驾驶,车辆不具备任何的驾驶辅助功能。
L1:提供自动加减速或者转向中的一项功能,其他操作由驾驶员负责,我们常见的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都属于L1级别自动驾驶,目前这项功能已经覆盖到很多B级车上,并不罕见。
L2:提供自动加减速和转向功能,其他操作依然由驾驶员负责,这项功能常见于各大主流的豪华品牌,不过很多车型对于这项功能都有限定的工作车速范围。
L3:提供所有驾驶操作,但是驾驶员必须“随时待命”,在某些复杂行驶情况下,提醒驾驶员接管操作。这一代奥迪A8L就搭载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在时速低于60km/h的情况下可以由系统完全接管驾驶。另外,特斯拉Model X和沃尔沃XC90也已经实现了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L4:在特定的环境内,全程由系统完成驾驶操作,无需人为干预,其中,特定环境可能是限定车速,也可能是限定自动驾驶区域。
L5:也就是前面说的最理想的自动驾驶技术了,不过目前来看L5级别的自动驾驶离我们还很遥远,还停留在概念阶段。
目前,在自动驾驶领域处于第一梯队的公司有谷歌的Waymo、通用的Cruise,第二梯队则有百度、大众集团、英特尔、沃尔沃、丰田等 公司。自动驾驶不仅面临着技术问题,还受限于政策法规以及伦理问题。
关于政策法规,国内对自动驾驶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目前国内多地已经放开了无人驾驶上路测试的许可,比如北京、上海、浙江、重庆等地都开通了相应的车联网应用示范区。在美国,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法规,绝大多数州都要求自动驾驶车辆必须有“安全员”坐在驾驶席上,而加州和亚利桑那州则取得了无需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许可。
关于伦理方面,对于自动驾驶的争议就类似于对智能机器人的争议,把,机器是否足够智能,关键时刻是否足够“人性化”,极端情况下机器如何做抉择,是研发者要考虑的问题,最经典的案例就是英国哲学家 Philippa Foot提出的“有轨电车难题”,——假如你看见一辆失控的有轨电车在轨道上前行,电车前进的方向上有 5 位毫无察觉的工人,这时候你可以扳过扳手,使电车改变方向到另外一条轨道,但是这样电车就会撞上另一轨道上的 1 位工人那你要怎么做?同理,我做了个假设,当你的自动驾驶汽车开临江边,遇上了突然出现的行人,事故已无法避免,要么车撞向行人,要么只能冲进江里,你的车该“保你”还是“保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