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一汽大众id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有啥区别?其中差异有多大?该怎么选择

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中,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是两个备受关注的汽车品牌。它们都属于大众汽车集团,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产品线、技术和设计上,还涉及到企业文化、市场定位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在选择购买汽车时,了解这些区别对于消费者做出明智的决策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历史和背景。一汽大众成立于 1991 年,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大众汽车集团的合资企业。而上汽大众则成立于 1984 年,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大众汽车集团的合资企业。尽管它们都拥有大众汽车的技术和品牌支持,但由于成立时间和合作伙伴的不同,两个企业在发展历程和市场定位上有所差异。



产品线是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一个重要区别。一汽大众主要生产大众品牌的轿车,如宝来、速腾、迈腾等,以及奥迪品牌的车型。而上汽大众则生产更多种类的车型,包括轿车、SUV 和 MPV 等,如朗逸、途观、帕萨特等。这意味着消费者在购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



技术和设计方面,虽然两个品牌都遵循大众汽车的全球标准,但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所不同。例如,一汽大众的车型可能更注重操控性能和驾驶体验,而上汽大众的车型可能更注重舒适性和空间实用性。此外,外观设计也会因为地域文化和消费者偏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企业文化也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因素之一。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在企业文化上可能存在差异,这会反映在产品设计、营销策略和客户服务等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了解两个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口碑,来判断哪个品牌更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购车期望。



在市场定位上,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一汽大众的产品定位相对较高,注重品质和技术;而上汽大众则更注重市场份额和销量。这种差异在价格上也有所体现,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对车辆品质的要求来做出选择。

那么,面对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这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选择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偏好。如果你更注重操控性能和高端品质,可能会倾向于一汽大众;如果你更注重舒适性和多样化的车型选择,那么上汽大众可能更适合你。此外,还可以考虑价格、售后服务、车辆配置等因素。



在购车前,建议消费者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比较。可以通过网上查询、实地试驾、咨询朋友或专业人士等方式,了解两个品牌的车型特点和用户评价。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预算和用车需求,确保选择的车型能够满足自己的实际情况。

总的来说,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虽然都属于大众汽车集团,但它们在产品线、技术、设计、企业文化和市场定位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做出选择。无论选择哪个品牌,都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确保获得良好的购车体验和售后服务。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汽车才是最重要的。

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风起云涌这一年

在上汽大众成立40周年前夕,年仅45岁的贾健旭,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的拔擢下,坐上了上汽大众的“头把交椅”。2023年2月上汽集团发布公告,原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健旭,接任上汽大众总经理一职。

来到2024年,上汽大众已然步入不惑之年。纵观贾健旭上任这一年多,在风起云涌的汽车市场,“迎难而上”“油电同智”“找节奏”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

乘风挂帅,迎难而上

贾健旭1978年出生,硕士学位,拥有二十余年汽车行业从业经历,曾负责上汽集团整车业务欧洲市场的开拓工作,为自主品牌在海外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8年起,任延锋总经理,带领企业积极探索智能化、国际化转型发展,实现智能座舱产品全面落地,海外业务布局多点开花。

如今,上汽集团正在经历着“新旧交替”的重要节点,70后逐渐成为上汽集团领导层的主力军。此前,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表示:“培养壮大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队伍,既是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必然要求。”贾健旭拥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敏锐的创新视角,将进一步推进中外双方共赢合作,加快推动上汽大众在电动智能网联新赛道上的创新变革。

“我不抱怨我手上被发到什么牌,但是我想我们一定要努力打好这张牌”。贾健旭在与媒体的交流中强调“打好手中牌”的重要性。

四十年前,大众汽车集团与上海汽车集团正式签订合营合同,成立上汽大众,成为中国最早的合资汽车制造企业之一,也拉开了中外汽车合资合作波澜壮阔的序幕。彼时的中国只能选择用市场换技术,随着德系、日系、美系、韩系进入中国市场,合资车企进入躺赚的高光时期。

眼下,中国市场已经翻天覆地,合资品牌在中国已然不再是可以呼风唤雨的主导者。雷军带领小米汽车跨界而来,掀起中国汽车行业的新一轮内卷,近几年快速崛起的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中国自主品牌和新势力也成为汽车市场的冉冉新星。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近两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中逐步升高,而在品牌层面,自主品牌的市占率进一步增强,目前已连续三个月超过56%。在新能源、智能化的大趋势下,国内汽车市场技术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客户细分人群越来越明确,合资企业对于市场和技术的反应必然会出现由机制带来的顿感,现在合资品牌所面对的形势与此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据乘联会数据,2020年到2023年,主流合资车企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1.1%、45.6%、39.5%、34.5%,呈逐年下降趋势。2023年,14家主流合资车企中,只有5家实现了正增长,曾经占据中国大半市场的合资车企急需寻找新的发展模式。

面对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处的崛起,迎难而上是贾健旭的态度。北京车展前夕,在上汽大众的媒体交流会上,总经理贾健旭仍然保有乐观的预期:“要对外合作,合资的业务模式一定会存在,经济的合作需要找到一个载体,我们上汽大众就是载体。”

从去年的九字方针,即“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到今年的十二字方针“油电同进、效率优先、品牌刷新”,既昭示着贾健旭面对新市场的决心,也是他面对难题交出的答案。

尽管汽车市场内卷不断,大众却依然具有很强的品牌实力,2024年第一季度,上汽大众卖出了26.5万辆,同比增长11.4%。新能源2.8万辆,同比增长171.3%。对于上汽大众的未来,贾健旭也有了清晰的规划,“2023年、2024年、2025年,这几年会比较困难,但是到了2025年下半年、2026年开始,现在定的产品都上市了,那世界会变得不一样,我相信那个时候我们还在,我们会活得更好。”迎难而上,一直都是他的态度。

油电同智,上新不放老

“如果大众在中国市场要成功,他必须跟中国的合作伙伴,把最美的东西拿到中国来,然后把它嫁接在一起,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口味。”面对中国市场的新变化,与合资品牌本身的弊端——以往“国外研发,国内销售”的模式越来越难以匹配当前国内市场的消费格局,同时,合资品牌往往有“两个老板”带来的决策成本更高,贾健旭清醒的提出,针对中国市场,要将“最美的东西拿到中国来”,做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口味产品,“油电同智,上新不放老”就是他所主张的策略。

目前燃油车市场仍有50%的份额,中国的很多用户还是会青睐油车。贾健旭认为,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油车上,主打“油电同智”,是上汽大众必须走的差异化竞争之路。北京车展上,上汽大众推出了全新的途观L Pro,被称为“最聪明的油车”。途观L Pro车展首秀,体现了贾健旭所说的“油电同智”的理念,为燃油车发展方向定下基调,实现更懂国人需求的智能化,提供包括智驾、交互、车联在内等8大科技亮点,通过不断提升燃油车智能化体验,实现燃油车与纯电车共享高端科技。

在媒体交流会上,贾健旭透露其对于上汽大众产品的战略规划:“我们必须要调整我们的产品型谱和产品结构,去满足这个三分之一电、三分之一混、三分之一油的市场。”大众集团已经同意所有混动车型全部交给上汽大众,利用上汽大众作为平台,上汽大众、德国大众、上汽将三方一起共同开发满足中国市场的混动车型,形成三分之一电车、三分之一混动、三分之一油车的产品结构。

贾健旭表示:“我们促油车的策略还是不能变,为油车的消费者提供更智能车的战略还是不能变,但是我们要密切关注新车投放基础和新车投放次序,找对市场、‘算对命’、‘押对宝’。”

与此同时,老途观车型依然会继续销售,接下来推出的新款帕萨特以及其他热门车型也会采取类似的操作。“我们的定位叫上新不去旧,老产品依然在,建立在老产品的市场定位;新产品是新油车的定位,一定要跟高端豪华品牌一争高下。”

找节奏,拼速度

“这个领域发展的很快,我们要做一个fast follower,follower还不够,要做 fast follower。”

要成为一个快速跟随者,必须把握中国汽车市场的速度,找到适应市场适合上汽大众的节奏,关于这一点,贾健旭给出了两个答案:一是降本增效,二是美美与共。

降本增效,降的是“拥车成本”,增的是“工作效率”。

为了对抗汽车市场的价格战,贾健旭提出了“拥车成本”的概念,即买进多少、卖出多少之间的差价。4月20日,上汽大众ID.3保值回购升级,推出ID. Care保值包,并在北京车展现场宣布推广至ID.4 X与ID.6 X两款车型:拥车三年后享6折保值回购权益,吸引了那些存款有限又喜欢追求新事物的年轻人。这一通过降低用户“拥车成本”,让用户获得价值最大化的举措,目前正在深入用户心智,获得用户认可。

去年12月,上汽大众进行了核心供应商大会,贾健旭在对供应商进行了梳理和沟通,又调整组织结构设立了成本部,打破了原来的供应链流程,和供应商一起建立完全以目标成本为导向、产品性能为核心的开发理念,力求实现流程降本和技术降本双突破。不仅如此,上汽大众内部也组织结构调整,重新设立成本部,完全以目标成本为导向,以产品性能为核心开发产品。

贾健旭本人也时刻抓紧“速度”的弦,在上任一年以后,他仍然觉得自己“太慢了”,不断自我反省,并定义“慢”、“很慢”、“非常慢”,让团队也反思、“对号入座”,“我们至少不要非常慢,至少赶上趟”。

面对层出不穷的汽车新势力,贾健旭更加强调尊重对手与“美美与共”。在媒体交流会上,贾健旭毫不吝啬的直称对手是走过行业至暗时刻的“英雄”,并指出“他们这批人的勇气和打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美美与共”是与其他品牌之间的和谐共存,找准自身的优势与定位,呈现出自己的“美”。“我们亦有美丽的地方,我们要跟他们美美与共。如果看到别人的美,忘记了自己的美,这是很大的问题,大众依然还有很多美的地方,怎么把它呈现,这至少是今天上汽大众人应该做的一件事情。”

一不要贬低别人,二你也不要看低自己,要把这些组合拳全部拿起来,越早进入至暗时刻的人越容易走出来。这是贾健旭的一直以来的奋斗观,推动着他不断前进,也推动着上汽大众在四面楚歌的新市场不断向前。

对于上汽大众和贾健旭而言,2024年的市场挑战将比预期更大,淘汰赛已然打响。尽管合资品牌不再是市场的绝对宠儿,但自主品牌、合资品牌、造车新势力构成的“三足鼎立”局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会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2024年、2025年有我,到2026年、2027年我会更好。”于贾健旭、于上汽大众而言都是如此。

合资造车四十载 上汽大众“谋”与“术”

本报记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报道

“合资业务模式一定存在,而且大众是离不开中国市场的。我们所有的创新,所有的团队要分工明确,坚决不内耗,我们一定有未来。”在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北京车展”)举办期间,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的话铿锵有力。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贾健旭作出上述表述的背后,合资龙头车企上汽大众,正在2024年北京车展上展开凌厉攻势,有“最聪明的油车”之称的途观L Pro,即是上汽大众代表性产品之一,该款车搭载了上汽大众与大疆车载联合开发的IQ.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或进一步巩固上汽大众基本盘。

除了领衔登场的途观L Pro外,ID.3、ID.4 X、ID.6 X等上汽大众旗下诸多电动车型也悉数登台亮相,而对于当前市场热度较高的混动车型,贾健旭也透露,上汽大众将有四款产品逐步推向市场,“填补我们现有的混动车型空白区间”。

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汽车合资企业,在1984年签约奠基的上汽大众,亦在今年迎来成立4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不过在自主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演变的当下,上汽大众当下显然面临诸多挑战。

从2023年提出“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九字方针,再到如今的“油电同进”战略,上汽大众正在加速“谋变”,而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俞经民则强调,“外面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还得看变与不变。变的是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不变的是车的品质还是要到位”,在其看来,上汽大众未来“有自己的路可以走”。

从“一穷二白”到2700万产量

“难道这些遍地尘土的简棚陋屋,就是一家汽车制造厂?就是在这种地方,大众要联合中国人一起造车?然而,望一眼公司的招牌,证实了我的确没有走错地方。”上汽大众首位德方最高负责人马丁·波斯特曾回忆,“我站在上海拖拉机汽车总公司,即上海拖汽总公司的一家工厂前,这是家中国的国营企业,而狼堡的大众集团刚与这家企业签订了合资合同。”

马丁·波斯特的回忆,从侧面印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艰难起步历程。1984年10月10日,历时6年、多达30次谈判后,上海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正式签订《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中德投资比例各占50%,合同期为25年,中国汽车产业自此开始加速前进。

从1983年4月11日,一辆手工组装的桑塔纳轿车从上海安亭旧厂房缓缓驶出,再到2023年11月27日,一辆2024款全新峡湾蓝色的ID.3在上汽大众安亭厂区下线,宣告上汽大众成为国内首个累计产量突破2700万的乘用车企业。短短几十年时间,上汽大众在创造自身辉煌之时,也带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持续进阶。

辉煌业绩的另一边,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汽大众正面临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市占率方面,自主品牌正在快速崛起,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2%,相对于去年同期增加4.6个百分点,而截至今年3月份,2024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5%,相对于去年同期增加5.4个百分点。

在日渐流失的市场份额之外,更令上汽大众在内的合资车企焦虑的是,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新势力车企、传统车企正处于领跑态势,并借此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贾健旭就直言:“到目前为止合资企业所有投放的新品在智能化程度上跟中国市场的竞品有一定差距,也是我们必须承认的。”

诸多挑战之下,上汽大众又将如何破局前行?

在贾健旭看来,合资40年,中德合作大旗需要继续扛下去,合资业务模式未来一定会存在,其同时强调,面对竞争对手,上汽大众在积极应变之时,也需保持并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我们不要看了别人的想去复制它,扔掉我们现在有的,那是很大失误,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定力,同时要看见自己之美,不要妄自菲薄,尊重别人之美,美美与共。”

率先打响“智能化”攻坚战

在合资传统优势基本盘——燃油车领域,上汽大众正率先打响“智能化”攻坚战。

“中国首购用户很多,出于种种原因还是青睐油车,油车在中国还是有一定的市场。”贾健旭表示,上汽大众推出途观L Pro“就是把智能化的东西也转到油车上”。

据悉,作为上汽大众拳头产品,途观车型自诞生起,以持续的优化、迭代,打造SUV市场明星产品,上市14年间已赢得超280万名用户。上汽大众方面直言:“此次一代‘神车’焕新而来,产品力全面跃升,开启油电同智新时代,最大限度满足用户期待。”

上汽大众方面表示,途观L Pro搭载的多项智能化配置,将带给用户更适合中国路况的高阶智驾辅助,重新定义燃油车智能新标准,带来“油电同智”新体验。上汽大众方面介绍,途观L Pro还搭载同级独有的IQ. Light高分辨率智慧投影大灯,通过6屏交互为用户打造科技感十足的数字化座舱。

记者注意到,全面发力油车智能化的上汽大众,除了途观L Pro外,帕萨特Pro亦与大疆智驾合作,不仅如此,在提升上述两款车型智能化程度之时,上汽大众坚持“上新不去旧”,贾健旭直言:“经典帕萨特和老的途观要继续卖。”

在途观L Pro喊出“定义油车智能化新标杆”之时,上汽大众也对外透露了旗下混动车型最新进展情况。

“我们这次董事会最大的一个话题,就是同意所有混动车型全部交给上汽大众,利用上汽大众作为平台去跟德国大众、上汽一起,共同开发满足中国市场的混动车型,其中包括PHEV和增程式产品。”贾健旭直言,“换句话说,我们会有增程式产品和长续航的PHEV推向市场,而且是电动车架构。”

贾健旭同时透露:“接下来我们投放市场的完全是在电动车平台上面的混动车型。我们一共有四款产品逐步推向市场,去填补我们现有的混动车型空白区间。”

电动车型打出营销“组合拳”

在混动车型之外,上汽大众电动车型规划又是怎样的呢?

“电动车不能缓,我们有定位,但是亏损要有一定的程度。我们希望排进前十,前十张清单里看到有大众ID.3,基本就达到我们的目的了。”贾健旭透露,上汽大众“今年的策略不是收而是进,油电同进的关键在于进”。

那么,在今年多家车企掀起“价格战”的情形下,上汽大众电动车型是如何应对市场竞争的呢?

“ID.3率先在3月3日推出‘1.99万起零压首付、1399元起贴地月供、3年至高6折保值回购’的金融政策。仅三周后,ID.3再推招商银行专享金融方案,追加‘用车3年后尾款再减8000元+’的感恩回馈礼。”上汽大众方面介绍。

此后,上汽大众进一步加码ID.3市场营销举措,4月,ID.3升级推出ID.Care保值包,而在本次车展上,大众品牌更是宣布将ID.Care保值包适用范围推广至ID.4 X、ID.6 X。据悉,即日起至6月30日,购买上汽大众ID.系列的用户,均可通过随车赠送的ID.豆兑换ID.Care保值包,拥车三年后可享60%车价保值回购。

受到外界关注的是,上汽大众为何在当下推出“60%车价保值回购”策略呢?

“在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怎么让消费者永远用到最新技术?”贾健旭认为,“汽车是耐久消费品,不像电子消费品,只有车厂主动承担这样的义务,包括二手车市场的管理,提前介入二手车市场,才能让消费者以最低拥车成本,拿到最新技术的产品。”

在贾健旭看来,如何运营好2700万名大众用户对上汽大众未来发展至关重要。“‘60%车价保值回购’策略其实就已经在运营我们的客户了。那为什么三年以后回购?三年以后上汽奥迪有很多车型推出,客户要向上转也行,要转PHEV、EREV也行,三年以后是我们的大年,用户可以尽情地挑我们的产品。”

多措并举之下,上汽大众销量正在持续攀升,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上汽大众销量26.5万辆,同比增长11.4%。新能源2.8万辆,同比增长171.3%。上汽大众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际交强险是28万多元,比市场的增幅明显大一块。”

“我们不会卡着国家标准投机取巧地去做电动车产品,我们更多要满足消费者场景,让我们的消费者在上汽大众的身上产生复购,复购也是我们身上另外一个美。我们要重新关注服务、用户,做好用户运营,不断地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产生复购。如果我们把复购的循环打通了,包括高端车品牌整个东西做出来了,就会有更多产品供消费者选择。”贾健旭表示。

在贾健旭看来,“不是所有的人都想成为创新的先锋者,很多人还愿意成为一个Fast Follower,我们在产品上给大家更多的确定性,包括安全、可靠,这个是关键。”

“中国市场是我们的核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深耕中国市场,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必须把这个市场打穿打透,把我们最好的产品交付给消费者。”贾健旭强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一汽大众id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