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众这个词怎么形容

“官家”和“圣人”,竟然是称呼皇上和皇后的,史上绝无仅有

近几十年来,随着影视剧的大量播出,各个朝代皇帝、娘娘的鲜为人知的正史野史被电视剧演绎出来。从汉代的林心如主演的《美人心计》,唐代刘晓庆主演的《武则天》,到最出名的《甄嬛传》,现已经风靡了十多年,其中对皇帝的称呼基本上都是皇上、陛下等等。

《美人心计》剧照

《甄嬛传》剧照

直到看了赵丽颖主演的《知否知否,都是绿肥红瘦》和如今大火的《梦华录》,才发现,宋代称呼皇上和皇后是不一样的,要叫“管家”和“圣人”!多么奇怪的称呼呀!刚开始看此剧,一脸懵呀!

《梦华录》剧照

称皇帝为“官家”的只有宋朝,在历史上也绝无仅有!原来这与宋太祖出身和登基过程有很大的关系,赵匡胤是后周的大将。公元960年,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经过“黄袍加身”称帝,建立了大宋王朝。

可他的称帝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为了更好地管理朝政,并使天下人信服,就想出了这样一个方法,不称皇上,称“官家”。出处源自《说苑·至公》:鲍白令对秦始皇说,“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

《梦华录》剧照

就是所谓的“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由于开国时得位不正,于是称“官家”。“官”字,有禅让的意思。所以“官家”用到这里正好。皇帝兼有三皇五帝之德,故曰官家,这样称呼既没有降低身份,反而增高了德行,也避开了大众悠悠之口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梦华录》“圣人”剧照

虽然皇帝不用“圣人”称呼,但有两个特殊的人却是“圣人”。这两个人分别是皇后和皇太后。

关于“圣人”的解释,《汉语大词典》引用了两条记录:

《梦华录》剧照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禁中称乘舆及后妃,多因唐人故事,谓至尊为官家,谓后为圣人,嫔妃为娘子。

由记录一可知,宋朝人多沿袭唐朝的称呼,称皇后为“圣人”。在唐朝,唐中宗时期,就有将皇后武则天称为“圣人”的说法,在宋朝,则更加普遍。

《梦华录》剧照

有出处了,有沿用的传统了,皇家当然愿意美化了。可我总是觉得,唐宋时期,女子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经商、出仕,达到了历史的高度,所以作为“国母”,可以被尊称为“圣人”!

父母在古代被称为“爹娘”,从何时起被称为“爸妈”?有何讲究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面对物种的起源,生物的繁衍发展等一系列自然科学问题时,浪漫的古人想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一系列极具神话色彩的浪漫故事。

其中,有关语言的产生有多种说法。从中国神话故事的角度上看,语言是女娲造人后为了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发明的。

而在西方,也有也存在不少历史神话传说,关于语言则是上帝创造的。在《约翰福音》一书中有提及到:“太初有道,道就是神。”而这里得到在后来的翻译中,被译为“语言”和“说”的意思。

然而在语言产生以后,真正我们所知的原始时期,古人各个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前人的语言是不统一的。

历史上记载了多次实现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相融合的例子,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北魏著名的统治者拓拔焘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大业,推动了北方各族人民的大融合。

在黄河流域经济文化不断发展融合的同时,在语言上也逐渐统一。在语言的多次更替中,其中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对于长辈的称呼变化较为明显。

由先前的爹娘到后来的爸妈,那么究竟是何时起,父母才被称为爸妈的呢?这其中又有怎样的讲究?

朝代的不断更替导致

通过查阅古典文献可知,最早出现爸妈的称呼是在《广雅》中,《广雅》是收录中国古代词汇的一部百科词典,其中共有词汇18150个。是魏曹时期张辑为广《尔雅》所著。

其中《广雅·释亲》中有记载到:“爸,父也”。而后又有,王念孙曰:“爸者,父亲之转”。更是详细地说明了在早前父亲有爸爸的叫法。

所以说,爹娘的称呼并不早于爸妈,甚至于爸妈的叫法早在三国时期便已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替,对长辈的称呼也随着统治阶级的规定不断变化。

还有一种关于爹娘称呼的说法,就是与统治阶级的规定有关。相传在清朝以前,普通百姓对父母的叫法一直为爸妈。

后来随着清朝统治阶级的上台,由于爸妈在发音上触犯了满语的禁忌,引发了清朝统治阶级的忌讳,于是便要求将爸妈的称呼正式改为爹娘,在皇亲贵族中又有多种不同的叫法,称为阿玛和额娘等等。

统治者通过等级的不同对称呼规定了不同的划分,复杂繁琐的制度也引起了百姓的诸多不满。

于是渐渐地到了清朝中后期,随着法律的逐渐放松,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百姓有恢复了爸妈的叫法。

还有一种说法,从国外列强侵华我国以来,不仅野蛮地剥夺我们文明瑰宝,进行烧杀抢掠的同时,还不断对我国传播宗教语言等别国文化,其中对于爸妈这两个称呼,也是在传播是引入我国的。

中华文化相互包容

对于家中父母长辈的称呼从古至今不断发展变化,产生了诸多不同的叫法。中原地带和少数民族各个地区,甚至在不同时期就存在许多不同新颖的说法。

例如古人对于爷爷的叫法,就有许多延伸,有祖父,王父,大王父,祖王父,祖翁等多达十几种。其中依据地理位置,时间划定而有所不同。

在我们今天谈到的父亲的称呼,单说在唐朝时期,就有阿耶,耶耶,哥哥,大人的叫法。而爹娘和爸妈在这其中较为突出,成为后来多种叫法中的主流。

在少数民族与中原各地区的相互融合之下,不断通过国家的分裂与大一统渐渐趋于融合。

国家百姓在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发展融合政策,原来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百姓,由本来各不相同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语言方式到后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大众普遍认可的生活形式。

其中在语言这一方面,少数民族与中原人都有各自的方言,由于在婚姻,商业贸易方便的必要沟通与交流,各个地区的百姓在语言上也逐渐统一。有传言说爸爸的叫法,在古时是属于北方少数民族当地的方言。

后来由于文化的不断交流,中原人借鉴了爸爸的叫法。由此广为流传,形成主流。因此,按照这种说法,是由于文化的相互包容相互借鉴,使得原先鲜见的称呼变得大众化。

密切与幼儿的关系

解决完父母称呼由爹娘到爸妈的演替过程和原因,我们最后来谈谈为何现在的大众叫法普遍为爸妈而不是爹娘,这其中有何讲究?

原先夷语称老者为八八,或巴巴。俊人因加父为爸字。所以一开始爸字可能是由于巴字与父字的组合形成的。

在对母亲的称呼上,妈妈的妈字在人类语言学的角度上来看,是最容易发音的也是幼儿在刚开始咿呀学语,学会控制发音时最开始叫的一个字。甚至有遗传学家表明,婴儿在发出妈妈的叫声在人类使用语言上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

其次,由于幼儿在出生以后身边最亲密的人就是母亲,于是为了更好了建立与幼儿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携地取得孩子的信任。

古人便将妈妈作为母亲的称呼,由此这样的命名便产生了。这样便用较为科学的方式解释了妈妈称呼的由来。

总结: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史中,文化像一股潮流,在不断地变更往返。

不论是在朝代的更替下,还是中华文化的交融发展,科学历史的探究。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中华文化,风俗习惯等正在时刻悄然变化着,文化不是静止不变的。

正如辩证法的观点中,世界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实际上,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在漫长时代,爹娘和爸妈的称呼也是一个不断的交叉更替的过程。

在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后,人们考虑多个方面,后来使得爸妈发展为当今主流。而在未来,又会有怎样的演变呢?我们不妨一起期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大众这个词怎么形容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