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众记忆偏差非洲的

20年前老大众就是高级!为什么总感觉现在的车没有以前耐用

觉得以前的车子比现在的耐用,就有点像是:记忆里小时候的馒头比现在的更香。

一方面,小时候的馒头可能就真的是用料比较扎实,用的料也更加天然、好吃。

另一方面,我们的大脑在其中也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认知偏差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一种认知偏差,在心理学上面叫做“玫瑰色回忆”,指的就是我们的大脑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去美化过去的记忆,使记忆往往表现得比实际情况更好。

所以说,不少朋友才会在记忆当中……当年最早的人生第1台车,普桑、捷达、赛欧、凯越、雅阁、佳美,质量比现在好太多了,就会有这种感觉。

以前成本较富裕,材质工艺更良心

不过除了认知偏差之外,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也是因为以前有些车确实在材料、工艺方面,真的的的确确就是良心,成本是下得比较狠手的。

那个时候,预算比较“富裕”,最终的成品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拿2000年左右的车子来举个例子:那个时候,市面上销量比较不错的家用车,大众Polo、别克赛欧,价格10万块钱。

虽然价格和现在差别不大,20多年前的10万块钱可比现在10万块钱值钱多了。

国家统计局网站上面,《中国统计年鉴-2020》,上面有个数据的。

国内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经从2000年的303.1上涨到了2019年的388.2,上涨了大概是28%。

在此之外,国内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则从2000年的228.4上涨到了2019年的367.2,上涨了大概是60.8%。

简单举例来讲就是:一件过去卖10万的东西现在差不多13万了,厂家过去花3万块钱成本造车,现在相当于花48000多了。

这个和生活里面的物价上涨其实有一点像,茶叶蛋都从以前的5毛一个变成现在2块一个了,现在一碗馄饨15块钱,竟然没有人说它很贵了。

所以说,即使同价位的车子,厂家以前也确实有更多的成本可以投入在材料、生产工艺等等方面。

老底子经典的大众Polo举例子好了:2002年的Polo,发动机舱已经配液压撑杆了,就是你把这个打开来,是听到「呲」这么一下,就这么起来的。

到现在只剩下一个「嗯」搞根杆子「哽」顶上了,就变成手动撑杆了。

而且由于当时国内的零配件供应商还跟不上,成本又富裕,对不对?配件大多数都只能进口,而且也能够进口。

有德国进口的全铝发动机,意大利生产的发动机电脑,日本制造的空调压缩机,甚至是脚垫,下面那张脚垫,德国运过来的。

而且当时空腔注蜡、激光焊接等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都已经开始用了。

材料以及生产工艺方面的高标准就使得当年的车在品质和耐用性上表现都很不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光是心理作用。

以前的车电气系统相对较少

另外,以前的车子电气系统相对是比较少的,也是给我们留下耐用印象的原因之一,土话就是“需要通电的东西少”。

吴胜德在《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上面有一篇论文,分享给你,《汽车电气系统几种常见故障诊断分析》。

里面有讲到过:电气系统故障分为线路故障和电气设备故障。

机械磨损、松动脱落、老化、使用性能下降、短路、断路、布线松动、绝缘不良或搭铁不实等等,都有可能会导致车辆发生电气故障。

听听原因就一大堆,是不是像感冒一样的?

没睡好有可能会感冒,衣服穿得少有可能会感冒,被雨淋了有可能感冒,就是很容易得感冒。感冒的几率很大,至少和癌症比起来的话,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车子和以前比起来,其中一大区别就是:电气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就好比说:以前的电风扇就一个旋钮,调高、中、低3个挡,是不是?

现在电风扇还有遥控器的,还有显示屏的,还湿风、冷风、柔和风、自然风、自动开、自动关、一会儿大、一会儿小。

好多了,还头跟着你转,功能是越来越多了,就越来越容易坏。

马丰威发表在《黑龙江科学》期刊上面的一篇论文,分享给你,《汽车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

上面也讲到:最近几年,汽车电气系统的更新速度在不断加快,系统故障率也大大增加。

实际上,现在车子给我们感觉老是坏,很多问题都是通电的很小的传感器的问题。

只不过以前的车子就没有装这个传感器,怎么会坏呢?你让一样没有的东西去坏,不合理吧?对不对?

再加上以前车子又少,现在车子又多,一个车型一旦出现问题,尤其是热销车型,来了个爆款,影响的人也比以前多,骂的人也比以前多。

好了,你就感觉质量更差,问题也就更多了。

买车、用车时,不用和以前的车比较

所以,总得讲,感觉以前车子比现在耐用,一方面是以前车子本来就少,而且那个时候的物价和现在不一样,在材料和工艺成本上面的确是也更富裕。

容易出问题的电气系统也比较简单,甚至有些车子就没有,最终成品的品质的确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好品质的好印象。

另一方面,记忆也是会出现偏差的。

从实际的数据来看,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品牌,每百车问题数都是下降的。其实质量或者说是故障率、稳定性是越来越理想、越来越不错的。

但是当初的记忆,是不是?当初的香香的、第1次摸方向盘、第1次掏出心爱车子的钥匙……回不来的,记忆里面都是会更好一点的。

华晨宝马和进口宝马,质量有差别吗

说到质量,不少朋友也都感觉进口的质量就是比国产好,现在还真的很多人还依然是喜欢买进口的。

进口的宝马和国产的宝马,质量有没有差别?相差在哪里?

德国进口我们不说,非洲进口的宝马和中国国产的宝马,谁又比较强呢?

进口的奔驰和国产的奔驰,有人说料都换掉了,为什么它可以换?以及换了之后,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影响?

奔驰、宝马、奥迪都国产,雷克萨斯就是不国产,但是在印度那边还要去开厂,到底在想什么东西?

关键词:进口车

想知道这些很简单,关注「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进口车」就可以了。

每天会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都有,挑自己喜欢的版本就可以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这是400万车友都在逛的备胎商城,确定不点进来看看吗?→店铺首页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2020.国家统计局

[2] 吴胜德.汽车电气系统几种常见故障诊断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

[3] 马丰威.汽车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J].黑龙江科学,2014.

快评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而非“斯人”,群体记忆为何出现偏差

公众在参与此类事件的讨论时,也不妨更审慎一点,多从原典寻找证据,避免出现“曼德拉效应”。

究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不少网友坚信他们从小学的是“斯人”,但媒体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人教社196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真相水落石出了,那为什么众多网友还言之凿凿地认定他们学的是“斯人”,乃至认为“记忆被更改了”?为什么群体记忆会出现这样的偏差?

很大原因可能在于,在日常生活中,孟子的这句话被引用的频率并不低,但很多引用者用的都是“斯人”。笔者也依稀记得,小学时最初接触孟子,课外读物用的是“斯人”。而大多数人接触孟子,很多也未必只来源于语文教材,而是其他书籍或影视剧。此外,“斯人”指代“这个人”的用法也比较常见,如《岳阳楼记》中的“微斯人,吾谁与归”。于是,在接触的固有印象和记忆的便捷性上,很多人就在潜移默化中把“斯人”当成了“经典”。

心理学上有一种“曼德拉效应”,用来描述人们的记忆与实际的记录不一致的现象。从传播角度看,个体的错误在传播中互相影响,最终便集合成了大众的谬误。此外,还有社会文化的影响。比如此前《爱我中华》的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但很多人却认为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再如《三国演义》中杨修的原话“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但很多人却记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见,类似规模性的群体记忆偏差的例子并不少见。

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争议屡上热搜,甚至让一些原本认为“是人”的用户也倾向于“斯人”,这也是新媒体时代放大了这种“曼德拉效应”。如果秉持某种记忆的人数足够多,也会造成一种集体上的相互影响和从众效应。

不可否认,社会文化、文艺作品对群体记忆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作为一种励志名言,时常出现于演讲、书籍和影视剧中,但这些场合使用的是“斯人”还是“是人”,在表意相同的前提下,公众的印象就很可能出现某种“错乱”。另一个鲜活的例子,是《神雕侠侣》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话几乎人人皆知,但实际原句出自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原词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并没有“人”字,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原词。

这也提醒我们,在公共传播和大众文艺作品中,应尽量使用贴合原句、尊重原文的版本。否则,很可能导致以讹传讹,造成群体记忆偏差。公众在参与此类事件的讨论时,也不妨更审慎一点,多从原典寻找证据,避免出现“曼德拉效应”。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郁风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视点|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而非“斯人”,群体记忆为何出现偏差

天究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不少网友坚信他们从小学的是“斯人”,但媒体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真相水落石出了,那为什么众多网友还言之凿凿地认定他们学的是“斯人”,乃至认为“记忆被更改了”?为什么群体记忆会出现这样的偏差?

很大原因可能在于,在日常生活中,孟子的这句话被引用的频率并不低,但很多引用者用的都是“斯人”。笔者也依稀记得,小学时最初接触孟子,课外读物用的是“斯人”。而大多数人接触孟子,很多也未必只来源于语文教材,而是其他书籍或影视剧。此外,“斯人”指代“这个人”的用法也比较常见,如《岳阳楼记》中的“微斯人,吾谁与归”。于是,在接触的固有印象和记忆的便捷性上,很多人就在潜移默化中把“斯人”当成了“经典”。

心理学上有一种“曼德拉效应”,用来描述人们的记忆与实际的记录不一致的现象。从传播角度看,个体的错误在传播中互相影响,最终便集合成了大众的谬误。此外,还有社会文化的影响。比如此前《爱我中华》的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但很多人却认为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再如《三国演义》中杨修的原话“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但很多人却记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见,类似规模性的群体记忆偏差的例子并不少见。

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争议屡上热搜,甚至让一些原本认为“是人”的用户也倾向于“斯人”,这也是新媒体时代放大了这种“曼德拉效应”。如果秉持某种记忆的人数足够多,也会造成一种集体上的相互影响和从众效应。

不可否认,社会文化、文艺作品对群体记忆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作为一种励志名言,时常出现于演讲、书籍和影视剧中,但这些场合使用的是“斯人”还是“是人”,在表意相同的前提下,公众的印象就很可能出现某种“错乱”。另一个鲜活的例子,是《神雕侠侣》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话几乎人人皆知,但实际原句出自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原词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并没有“人”字,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原词。

这也提醒我们,在公共传播和大众文艺作品中,应尽量使用贴合原句、尊重原文的版本。否则,很可能导致以讹传讹,造成群体记忆偏差。公众在参与此类事件的讨论时,也不妨更审慎一点,多从原典寻找证据,避免出现“曼德拉效应”。

(作者:郁风,来源:红星新闻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大众记忆偏差非洲的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