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尚新破浪
文脉悠悠、江南水土、时代浩荡,共同赋予了湖州文化浓郁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时代精神、独特的文化价值,而这正是湖州创新求索、超越自我、超越时代跨越千年而不竭的动力
迈上新征程,当下的湖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估文化价值、激发文化自信,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助推高质量赶超发展的硬支撑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郭奔胜 王仁贵 万宏蕾
元初文学家戴表元一句“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咏叹,寄托了无数文人墨客对“最江南”之所的诗意栖居,也魂牵着无数今人对江南的精神凝望。
国人对理想生活的念想,都能折叠在“江南”二字里:亭台楼阁,烟雨杏花;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画舫轻移,水映轻纱。
江南文化的共同底色里,有着湖州引以为傲的不懈求变。触摸着这律动,一眼便是千年——
南朝吴兴郡武康县(今德清县)诗人沈约首创中国诗歌音韵理论“四声八病说”,奠定了唐诗辉煌的诗艺基础;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陆羽在湖州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开创了中国茶文化的先河;丝之源、笔之源、茶之源、瓷之源的追根寻源,尽显深厚文化家底;宋代教育家胡瑗创立的“湖学”,更是开辟了江南儒学的新境界。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创办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靠着“一根扁担两只包,大江南北全国跑”的创业精神打造中国童装第一镇;在全国率先推出“河长制”,成为“两山”理念诞生地和生动实践地……
一直以来,湖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无中生有”的奇迹。
向新求变、求新谋新,成为一种文化、一种自觉、一种湖州骨子里的气质。
惟有新和进
众人心中,湖州就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湿润温和、精巧古雅;抑或是“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诗情画意、风花雪月。
拉开历史长轴,这个拥有100万年人类活动史、5000年文明史、近2300年建制史的江南水乡,始终蕴藏着一份超越自我、超越时代的倔强,文化里流淌着不安分、不满足的开拓基因。
历史上的创新毋庸讳言,现实中的求变历历在目。
1984年9月,120多位青年经济学者来到湖州德清的莫干山。在这个与庐山、鸡公山和北戴河并列为四大避暑胜地的地方,他们在山间竹林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要怎么做,才能追上发达国家?
就这样,湖州成了经济改革思想的碰撞起始点。
几乎同时,德清人王惠林从上海钢琴厂高薪“挖走”4名工程师,几乎引发一场震动全国的人才流动之争。此后,“星期天工程师”开始名正言顺地活跃在乡镇企业。
莫干山会议两年后,当全国还处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湖州就做了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在《中国日报》上发了八个版的英文特刊,向海外介绍自己的风土人情。湖州第一毛纺厂、湖州印染厂、王一品斋笔庄、菱湖化工厂、南浔皮件厂等首次以这种方式来到大众面前。
搞创新,湖州绝不只有“小聪明”,面对产业转型,湖州创新之举可谓刚毅,甚至决绝。
1998年,全国缫丝压锭“第一锤”在湖州市德清县钟管第一丝厂敲响,一声令下,顷刻间6000多台缫丝机变成破铜烂铁,德清轻纺行业自此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如今,生物医药、特色机电、新型建材、新型纺织已成为湖州参与国际竞争的四大主导产业。
器物革故不易,体制鼎新尤难。面对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环境“创伤”,2003年,湖州长兴县突破重重阻力,首创“河长制”,实现了江河湖泊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为全国日后推广打响了“头炮”。
创新路上的不懈追求推动着湖州的持续发展。在湖州市委书记陈浩看来,湖州发展最澎湃的动力就是创新驱动,这不仅体现在生态建设上,更体现在产业发展上。
20年来,湖州全域都洋溢着浓厚的创新氛围。统计显示,湖州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002年的10家增长到2022年的1615家。
2023年,湖州GDP再上新台阶,达到4015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浙江省第六个闯入工业总产值“万亿俱乐部”的城市。但前后左右对比,湖州经济体量在长三角还是“小个子”,成为“大块头”仍需持续努力。
为此,湖州另辟蹊径,组建了招商特战队。一年多来,特战队频繁奔跑、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已成为湖州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尖兵”。据统计,2023年湖州备案3亿元以上项目207个、总投资1670.7亿元,八大新兴产业链项目占比提升到70.6%。
除了主动作为,湖州在长三角区位中存在的交通短板也正在加速补齐。沪苏湖铁路轨道施工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今年底竣工。届时,沪苏湖高铁与商合杭高铁在此处交会,湖州成为名副其实的“长三角之心”,一个全新的高铁枢纽呼之欲出。
“湖州人是温柔风雅的,但湖州人的文化血液里却流淌着一份铮铮血性。这份血性是敢于拼搏,是家国天下,是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湖州市社科联主席谢占强说。
“不破不立。”从古至今,尚新成为湖州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品格。这也印证了湖州籍版画家赵延年的那句话:“湖州人的骨头是硬的。”
湖州市南浔古镇阳光明媚,游客乘坐摇橹船欣赏风景(2024年4月24日摄) 陆志鹏摄
尚新底气何来
舟行苕霅双溪上,人在苏杭两郡中。身处“江南腹心”,湖州一直是江南文化重要创造者和承载地之一。古往今来,湖州人尚新谋变、步履铿锵的底气和豪气从何而来?
缘于文脉悠悠的浸润。
江南总与富庶、风雅、开放、得风气之先等联系在一起。在江南文化从尚武至尚文、崇勇至崇教的演变中,湖州是世风移易的典型代表。
自南朝始,随着谢安、王羲之、柳恽等人来守吴兴,湖州的清远、清丽融入了风雅、典雅,奠定了湖州千年的文化发展基调。
“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苏轼等都曾在此为官,与湖州渊源深厚;湖州本土的曹不兴、张僧繇、燕文贵、赵孟頫、王蒙、吴昌硕等都是开宗立派的书画才俊……经典书画里的“湖州”印记,国内无出其右。
自唐至宋以后,崇尚文教成为湖州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尚新则成为湖州文化里的显著因子。以“明体达用”开风气之先的“湖学”的创立,对湖州影响至深。
“儒风盛于东南,自湖学始急于进取。”湖学分斋教法培养出来的湖州人富有科学精神,善治事。在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眼里,“胡瑗创立的‘湖学’,开辟了江南儒学的新境界”。
千年文脉的浸润,不仅表现在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家、艺术家、藏书家、刻书家,更表现在思想界与科学界,儒学、天文学、农学、水利等各领域一流大师云集。
唐代至清末,湖州进士及第的才子超过1500人。近代以来,中国近现代史上思想、文化、科技等领域涌现了大批湖州学子,许多都成为共和国杰出的科技领军人物。在“两弹一星”元勋中,就有钱三强、赵九章、屠守锷三位湖州人。
缘于江南水土的滋养。
湖州地处天目山与太湖之间,西与南为山地丘陵,东与北为水乡平原,山、水、林、田、湖、草,诸要素齐全,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是农业生产的绝佳之所。加之地处江南中心位置,历代水利交通建设构筑了湖州四通八达的水运交通网络,让农产品拥有了巨大的海内外市场需求。
“湖州生产的蚕桑、茶叶、苎麻、果树、蔬菜、花卉、渔业等,本身就是奔着交易去的,都是典型的商品性农业。”谢占强说。
湖州沉淀出了“农”与“商”有机结合的“农商文化”,也奠定了衣食无忧鱼米之乡的繁华。颇有“另类”味道的“农商文化”,是湖州尊重自然、尊重规律、讲求科学的结果,也蕴含了湖州人不拘泥于世俗眼光的硬气。
历史上的湖州,引排水、种桑养蚕、丝织、渔业养殖、茶叶加工等农业生产技术,都处于同时代的领先水平。随着明清农商经济的兴盛,湖州文化进一步吸纳商业文化,使湖州人具有了更多的包容性,以至清乌程人沈垚发出了“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这一振聋发聩的论断。
缘于时代浩荡的召唤。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时代的演进中,创新对一个地区的巨大引领作用,湖州历史已给予了充分证明,也奠定了深厚的求变底蕴,并一直激励湖州不断弘扬这一份自信。
就比如在温润如玉的江南水乡里,和蓝箭航天的“硬核”相遇。
这家坐落于太湖南岸的企业,是国内一家具备先进液体燃料运载火箭研发能力的民企。其成功试发射了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实现了从“太湖”向“太空”的探索。在湖州,依托地理信息产业,打造地理信息小镇,进而实现“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西塞科学谷内,伴随着第一束质子的成功加速,西安交大-湖州中子科学实验室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正式启动,标志着湖州乃至浙江大型三类医疗器械在研发制造上零的突破……科技创新大潮正涌动太湖南岸。
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洪湖鹏说:“全域创新、全员创新、全面创新,是湖州的城市自觉。湖州最紧迫的任务是创新,最大的底气也在于创新。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深入实施创新发展强市战略,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文脉悠悠、江南水土、时代浩荡,共同赋予了湖州文化浓郁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时代精神、独特的文化价值,而这正是湖州创新求索、超越自我、超越时代跨越千年而不竭的动力。
打一场“翻身仗”
穿透历史和现实,在星光璀璨的文化长河中,湖州文化中家国情怀、科学追求、创新突破、向新求新的因子令人感动和震撼。
进入新时代,湖州如何写好千古风流的“后半部”?深厚悠远的湖州文化奔涌不息,如何让它们走出历史文化的圈层,激荡起新的活力?湖州如何脱颖而出被世界看见?
时代之问,是留给湖州的考卷。
“不可否认,比照先民、前辈创造的辉煌,对照奋进当下、直面未来所要达到的预期,湖州文化工作还有很多短板和弱项。”谢占强说。
迈上新征程,当下的湖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估文化价值、激发文化自信,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助推高质量赶超发展的硬支撑。
破题——
对于身处长三角“万亿级城市包围圈”中的湖州来说,要想在区域一体化浪潮中加速出圈、脱颖而出,避免被虹吸、被淹没、被遗忘,必须张扬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个性,拿出立得住的文化地标、叫得响的文艺精品、摸得到的文化气息。
在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里,湖州是不可缺席的存在,也必将是以文化伟力创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存在”。
破圈——
走进小莲庄,看看当年吴冠中笔下的枯荷;走过嘉业藏书楼,感受湖州这方水土的文脉;走过张静江故居,拂过墙面感受指尖流淌的风韵;站在含山塔下,体会这支湖笔如何以书画为卷,惊艳世人……
更有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留下的下菰城遗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太湖溇港、世界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苏东坡游道场山发出“尚爱此山看不足”的感叹、赵孟頫管道升留下“你侬我侬”的爱情故事……
在湖州,历史遗存和故事比比皆是,这是一代又一代湖州人给予当下的宝贵传承。但一座“进了群”却“出不了圈”的城市,也必面临“配角”与“群演”的忧虑。
“我们有赵孟頫、吴昌硕这样一流的文化人物,但缺少苏东坡、李白这样的顶流;我们有德清、安吉、南浔这样叫得响的环湖州旅游圈,但中心城区反而沉寂。”谢占强说。
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就要进一步萃取深藏在湖州文化里的高明智慧、人文特质、进取精神和家国情怀,以文化自信力激发发展内驱力。
重估湖州文化时代价值,不仅要挖掘“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的风雅,也要激发“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的血性;不仅要传承“明体达用”的务实,也要弘扬“无中生有”的进取。
提能——
文化,蕴藏着“化人”“化天下”的变革力量。在谋求“浙北再崛起”的过程中,传承好、挖掘好、发扬好、运用好湖州深厚的文化资源,既是题中之义,也是重要手段。
实际上,湖州的文化张力正日益彰显:
今年2月,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在大会中国边会活动上,湖州作为中国唯一地市代表,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实践作主旨演讲。湖州,正以全新的形象亮相世界;
2023年11月,湖州连续第二年成功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幸福”已然成为湖州最耀眼的城市新标签;
从南浔古镇到苕溪两岸,从天目山麓到太湖南岸,文化与山水互为基本,湖州正推进人文新湖州建设,厚植文化自信,擦亮“诗画江南·清远湖州”文化品牌,努力在中华文化版图、文博强省建设中重现湖州的人文历史荣光。
每年的11月1日是“湖州民营企业家节”,每周三常态化举办“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邀请企业家为政府服务打分,让企业家成为湖州的“座上宾”。让为城市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站到前台,推动形成了企业家与城市双向奔赴的生动局面;
按照“一湾极化、两廊牵引、多区联动、全域美丽”的布局,湖州正在58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擘画“六个新湖州”的崭新画卷。
然而,对于湖州这样一座胸怀崛起之志的城市来说,这些还远远不够。
未来,湖州需要真正放大一座城的显性、隐性优势,找准胜券之所在、成为愿景中的自己。如此才能更好扛起“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的新期望。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湖州,尚新破浪又一程。■
你有故事我有茶 来这家百年“一元茶馆”坐坐吧
岁月编织人生,光阴沉淀故事。这段时间,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荻港村的一家百年茶馆热度很高,甚至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老式的桌椅、斑驳的墙壁,一炉炭火、一杯清茶。耄耋老友,星辰之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谈天说地拉家常,光阴在这里流逝,也在这里定格。
凌晨3点不到,一元茶馆的老伙计张松青已经开始忙活起来,屋里屋外,又是电,又是火,他要烧好足够的水,赶在大家到来前把这些暖瓶装满了。
这位老人叫陈火金,今年90岁,他告诉我们,自己七八岁时就常跟着父亲来这个茶馆,大人们喝茶,小孩子玩耍。转眼间,他在这里已经喝了五十多年的茶。
这里原来叫聚华园茶馆,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潘平福是茶馆的第四任掌柜,今年已经82岁的他,接管茶馆快60年了。早上4点多,茶馆热闹起来,喝茶,吃早饭,和身边的老朋友聊聊天,每天都见面,但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在茶馆的角落,一位从湖州市区开车赶来的客人告诉我们,这段时间他常来这儿,早起两三个小时,只为分享老人们的快乐。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潘爷爷的茶水只卖5毛钱一杯。到了2011年,在茶客们的一再坚持下,他才把茶水涨到一元钱,也有了后来“一元茶馆”的招牌。再后来,大家又提出自带茶叶,只需要茶馆提供热水。老人们心疼潘爷爷,也在小心地呵护着这家百年老店。
南浔区荻港村村民 王振兴:我小的时候这里茶馆有13家,后来有的亏本关门了,就是潘爷爷亏本还在经营。一块钱一个人,早上你们看我们老年人不超过20个,20块钱,水电煤都要开销的,房租现在旅游公司帮他付了,还有老伙计工资要付的。
老伙计张松青是一位聋哑人,今年75岁,30年前潘爷爷看他工作难找,就留他在店里当伙计。茶馆的墙上有一张拍摄于2014年的老照片,这是一位摄影师给当时在茶馆喝茶的村民们拍下的。
南浔区荻港村“一元茶馆”掌柜 潘平福:原来这里人很多,七八十人,当地的村民都到这里喝茶的,他们一个一个有些走掉了,十年前的老照片里已经走掉了二十多个人,我也很痛心的。现在喝茶的人少,十多个人我也终究要开下去的,这些老同志们陪伴我几十年,我也舍不得他们的,我亏损的也要亏,同他们做伴也好。这个茶馆开在这里,成了一个老年人的精神乐园。
一门手艺贴补茶馆亏损
茶馆亏钱也要开,因为老人们喝的不只是茶,还是习惯,是往事,是情感也是乡愁。潘爷爷告诉记者,虽然茶馆亏钱,但是他还有一门手艺,可以贴补。而这也是茶馆在网上引发关注的亮点。究竟是什么手艺呢?
上午7点左右,老人们陆续离开茶馆,潘爷爷却开始忙活起来。茶馆里,多一半桌椅喝茶,还有一边用来理发修脸。锋利的剃刀,轻抚客人的面庞,每一次刀锋的起落,都恰到好处。修面不只是剃须,还传承着古老的仪式感。这位小伙子就是专程从上海赶来体验的。
潘爷爷14岁就开始学习剃头、修面,直到现在,依旧眼不花、手不抖。凭手艺赚来的钱正好贴补卖茶水的亏损。原本只是来喝茶的英国游客也要体验一下。另一边,喝茶的人也陆续多了起来。大众茶也就是普通的绿茶1元钱,其他茶,也只要5元钱。不管是路过,还是慕名而来,在这里,大家仿佛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
老茶馆里,人来人往,满是善意,潘爷爷用一杯茶的温暖和真诚,抚慰着天南地北的人。看到越来越多的客人,潘爷爷满心欢喜。接下去,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接班人。
南浔区荻港村“一元茶馆”掌柜 潘平福:很多人来了说的第一句话,你很有名了,我说感谢你们对我茶馆的支持。我这个茶馆也带动了周边这个店,各个店家要兴旺起来的,这个店要永远保持下去,不能关。现在年轻人也要到这里看一看,一批一批的人希望永远开下去。
平凡而珍贵的坚守
期待茶馆故事永不谢幕
在这间百年老茶馆里,有淳朴的人间烟火,也有历久弥香的乡愁,有潘爷爷平凡而珍贵的坚守,也有茶客们讲不完的故事。期待茶馆能如愿找到接班人,茶馆的故事永不谢幕。
古镇“挤”着出圈
“五一”假期,长三角“古镇游”迎来热潮。
位于浙江德清县的新市古镇,在“五一”期间累计接待游客超15.8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201.5%。而位于苏州的甪直古镇,其“青靛甪直”夜游项目连续多日售罄,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78%。
为何今年古镇再度出圈?哪些因素吸引着游客呢?
“卷”活动,引人流
长三角古镇资源丰富,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目录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古镇位于长三角。因此,如何形成差异化优势是关键。
记者抓取了携程网上相关的2000余条评论,除了针对“美景”“建筑”的常规赞美外,“表演”“演出”等关键词的出现频率较高。
演出、活动的重要性,也反映在各个古镇今年“五一”的安排上。
鸠兹古镇以“大明市井文化节”为主题,在“五一”期间推出近30个节目,形式包括武术、戏曲、舞蹈、NPC巡游、红娘说媒、打铁花、烟花秀、电音舞台等,每天上演场次将达一百多场。
濮院古镇则是独树一帜地把时尚潮流和综艺同款作为活动主题。“五一”期间,濮院古镇借助综艺《全员加速中》的节目效应,推出“townrun”路线吸引游人打卡同款景点,此外推出时装周六大展区供游客参观。
这两个古镇算是新面孔,均是近两年才正式开放运营。但凭借丰富的活动,今年“五一”在携程的预订量也挤进了长三角古镇前十名。
在“卷”活动中,老牌古镇也不甘示弱。
乌镇在假期里推出“好好生活节”,游客们在景区内可以逛市集、看情景剧演出、水陆巡游、尝试手作体验、品特色美食、野炊、参与寻宝类亲子活动等,体验更加丰富的古镇玩法。
西塘古镇则在“五一”期间举办戏剧艺术家顾锡东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引进十一个院团、十大剧种、超百名艺术家带来近百场演出,并由此推出水上戏曲巡游、戏曲新唱、绍剧街舞等新体验。
美景出片,但需限流
虽然此前被吐槽存在同质化问题,但黑瓦白墙、小桥流水的美景,依旧是大众前往古镇的主要原因。
在2000余条评论中,几乎每条都离不开古镇的美景。网友王先生在逛完濮院古镇后大加称赞,“石桥倒影水岸石阶,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雕梁回廊曲径通幽,百年历史的银杏树依旧挺拔,民居小巷处处可见江南韵味,浓淡皆相宜,生出许多诗意。”
古镇美景受宠,与当下年轻人的潮流有关。
一方面,古镇美景更易出片。
在小红书上搜索“古镇拍照”,相关笔记数量超过107万条,涵盖方方面面,包括取景地选择、拍照姿势分享、相机参数、照片滤镜,甚至是古镇拍照穿搭。
并且,随着今年新中式服饰的兴起,古镇也成为拍照的最佳取景地。网友刘女士便是代表,“穿着马面裙来拍照,简直和古镇融为一体,美哭了”。
另一方面,古镇的慢节奏也能满足年轻人“喘口气”的需求。
网友Abby在新场古镇坐了一天,她表示“来古镇主要是感受居民平淡而悠闲的生活……在这里可以沉寂自己的灵魂,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不过,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对人流量的控制。
在部分低分评论中,“人流量过大”是主要吐槽点。“景区人挤人,根本无法安静地欣赏景区的风情建筑”。
接受适度商业化
“商业化”一般是古镇的另一个负面评价。不少游客表示,商业气息过浓,破坏了古镇原有的氛围,“要购物还不如去逛商圈”。
不过,进一步分析网友的评价后,记者发现,游客对于“商业化”的批评也分情况。
一方面,商业化不能与高票价共存。
对于游客而言,门票对应着高期待的体验或对等的服务、美景。当景色被随处可见的商铺破坏,体验被无限制的人流影响,票价便成为游客的眼中钉。
网友许先生在逛完乌镇后便表示,“不值得来,票价太高,都是商铺,150元门票让你进来消费。”
同样的遭遇,网友刘女士便推荐其他古镇,“(乌镇)票价超贵,景色是比较好,但人挤人,同样的南浔古镇不用门票,推荐大家去那边。”
古镇运营也意识到这点,在假期间纷纷降价。例如,鸠兹古镇、濮院古镇的门票价格曾分别为80元/人、120元/人,引发不少游客的吐槽。在“五一”期间,濮院古镇票价降至60元/人,鸠兹古镇的特惠票则为39.9元/元。
另一方面,商业化设施不齐全也会遭到批评。
在大部分新运营的古镇中,原住地居民往往已迁出,商家的入驻量决定着古镇的人气。若商铺都未营业,则会被贴上“鬼城”的标签。
例如,有些“没有夜生活”的古镇商铺关门时间较早,晚上八九点很多店就歇业了,“一点意思都没有,吃个夜宵都找不着地”,甚至有网友留言表示,“逛了一圈后想打开反诈App。”
古镇开发讲究适度商业化,既能够依靠商铺盘活古镇经济,又需要避免贩卖过度同质化的旅游商品,在保留每个古镇特色的同时,加强游客的文化体验,以实现城镇历史文化的保留与传承。
作者:连俊翔/何书瑶
来源: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