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欧美大陆的一代神车,大众T2改装升级
真正风靡欧美大陆,并将露营文化带向巅峰的一代神车大众T2。我们团队来给T2前脸做个改造升级,加装"猪鼻子"和"眼睫毛",再配上3D打印技术的一些金属配件。最后来看成品展示。
藏私房钱神器!这复古纯电大众实用性满分 开起来如何?
?大众T2,可谓是车坛传奇经典,这厢式乘用车又或者说是货Van用途广泛,极短的前后悬达成了四轮四角的设计,几乎轴距就等于车长,使得空间最大化,在教授看来这也是提供大空间同时降低驾驶难度,一把就能掉头,出入横街窄巷也更从容。大空间也带来了多种可能,可以是客-货混用车,也可以是露营车,甚至有些将它改成了移动餐车,是当时文青的最爱,因为它不仅实用,还非常便宜。
不过从T5开始,它就走起了高端路线,变成了讲究的商务倾向MPV,国内引入并命名为迈特威。话可能扯得有点远了,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ID.buzz,不少人将其称为新时代的复刻T1,但在教授看来它其实更像是纯电版的T6。
而在它引入之前,我们不妨来看下外媒如何评价它,这究竟是新时代T2还是纯电版T6?
开着它无声地驶过哥本哈根的街道,但人们似乎都意识到这是一辆特别的车型,路人们拿出手机为之拍照,小孩子们指着我所开着的车——这就是外媒编辑对于它外观的特别描写,认为这是一款偶像派车型。
他也认为,ID.Buzz做到了复古经典设计,并且表现出那种机械美感。ID.Buzz则是MEB平台的首款MPV车型,并且这是一款“货Van之王”。
它延续了T2的超短前后悬传统,在它4712x1985x1927-1951mm的车身尺寸下,足足挤进了2989mm的轴距,相当于宝来的车身长度,但有着辉昂般的轴距,车身基本就为了车厢服务,并且这1985mm的宽度也相当于某些中大型SUV(例如自家途锐)的水平。
所以以一辆货Van的标准去评价它,它真的很“货Van”,也很实用并且复古。它采用了大众ID家族的经典大灯设计,中部则可能是大众车型最大的logo,并且两者采用了LED灯带进行连接,配合大下巴的设计,视觉冲击还挺强的,因为这足够复古。
侧部看起来很是呆萌,就像是一个大馒头般,短小车头+四轮四角就决定它的复古货Van气质。前挡风玻璃靠前,并且有着一对尺寸夸张的三角窗用以提升视野,为了视觉美感以及内部组件限制,它采用了高窗线设计,这也属于是T系列的传统了,但不同的是ID.Buzz因为车身高度更低,导致了车窗面积是小于前辈们。
尾部则不需要多加评价了,因为这充满了弄弄的T5味道,方正且沉稳,细长的贯穿式尾灯则位置增添了一股生机。
就以设计来说,教授认为这确实是当下最特别的MPV,几乎完美复刻T2的经典元素,并在MEB平台上增加新的创意。在同级MPV市场上,这外观确实是偶像派,也仅此一家。
进入车厢,可以看到这还是大众ID系列的家族式设计,小巧的无檐式仪表盘、悬浮式中控屏以及撞色内饰风格。但作为MPV车型,它也是做出了差异点——将实用进行到底。
这横向为主的中控台,主副驾之间并没有隔断,就更容易在不方便开车门的时刻到主/副驾,若是这部分能加入一个可以移动的储物格就好不过了,例如是移动便当盒,适合露营野餐。回到中控台上,细节上它采用了隐藏式出风口以及木纹装饰件,也是提升简约感以及复古感的一环。
并且这储物空间也近乎过分,方向盘两则各有一个小储物格,能够放置高速通行卡以及一些小零碎物件,右侧中控台除了手套箱还带有一个小平台放置物品,让人想起21世纪初的捷达也是如此。刚才提及的中部通道的,也因地制宜地放入了一个双杯架储物格。
门板部分也依然变态,中部、底部均带有长条形的储物空间;因为座椅宽大,它前手扶箱相对较小,但依然有着细长使用的空间。并且后排乘客也可以使用,其下部为面对后排的推拉式储物格,这般实用的储物空间,或许是藏私房钱的好地方?唯一缺点就是可能自己都忘记放在哪里。
外媒编辑认为的实用点还在于灵活的座椅布局,二排座椅可以前后移动,还能4/6比例放倒。对于放倒不是纯平的问题,大众为之提供了一个特别的储物架子,放入就能实现纯平,并且还能产生多一个不小的储物空间。
这试驾的ID.Buzz还是一款5座版MPV,或许就有人会问了,“买5座MPV是不是脑子进水?”但这其实是另外一种“文艺复兴”、“复古”,因为大众T2最深入人心的就是带着朋友和诸多行李、装备自驾游,也就是长距离多行李出行,所以如今这乘坐舒适、有足够行李容积的五座版ID.Buzz就足够了,而未来也将推出7座版本,并且车身长度加长250mm。
大众ID.Buzz搭载了204马力的单电机,而要推动这2470kg的大家伙,结果很明显——百公里加速时间10.2秒,外媒编辑们更是说道这是大众所出售的最慢电动车。但这也无所谓,因为大众在2023年内会发布其GTX性能版本,搭载双电机的它有着340马力最大功率,这就不怕驾驶无力了,不过教授也觉得,这完美的GTX才应该是正常版本,如今单电机后驱版本应该被称为“青春版”。
所以自然不必给它太大的期望,这是一款适合“慢慢开 享受生活”的车型,就像是以前的T2。它也足够好开,因为采用后驱形式,前轮能做到更大的转向角度,方便掉头,加上电机更平顺更大的扭矩输出,所以驾驶灵活的它在丹麦上还是有不小的乐趣。
至于底盘方面,它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悬架,整体感觉更像是开着主流轿车,但更为灵活。当行驶在鹅卵石道路时,它转向又会给到足够的反馈,从它的底盘、转向手感上,外媒编辑认为,这如今驾驶就很轻松的ID.4更出色,它表现得更舒适,也更易于操控。最后则是,你需要接受它423公里的续航成绩。
在上年,ID.Buzz就在德国公布了售价,约合人民币45.85万元起,这其实更多在于欧洲车价普遍更高。而北美版本预计售价为34万起,所以我们也可以预计其国内售价有望在35万起,用以继承此前国内迈特威的MPV位置。
但来到35万级别市场,我们也可以发现国内新能源品牌们的凶猛,岚图梦想家、腾势D9等虎视眈眈,并且有着双动力可选、更长的续航、更智能的配置,所以ID.Buzz在国内的阻力可不小。
无可非议,这是一款完美版复刻T2,一样的复古潮流加持,还有着T2变态的实用储物空间,它更像是上世纪那种考究的MPV,毕竟上世纪没有那么多智能玩意,厂家们也只能通过实用性、工艺等去提升竞争优势,也可以说以车角度来看ID.Buzz很是完美,是一辆车;但无奈对手玩的是科技感,更像是数码产品。
这可能是最贵的面包车,80万售价的大众T2只是情怀光环下的神车?
提加商用车签约作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国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兴起了对圆滚滚的大众面包车的“关爱”,忽略那些以情怀作为炒作卖车的一票贩子外,很多文艺范的人对他情有独钟。肥皂盒一般的外形,呆萌的前脸是它的卖点,但从小编的角度看来,这种面包车根本就是一台Microbus(小巴)或者是Delivery Van(厢式货车),说实在一点就是一台商用车。要知道这款面包车的设计师Ben Pon的当年的设计Type 2这款车的载重要达到750kg的,就是简单纯粹的以商用为主的设计。
图源于维基百科,车型属于T2C的版本
讲道理,这款大众的面包车在维基百科上称作Type 2,而保持圆润造型的也就只有第一和第二代车型,从第三代开始“跑偏”了,直接从肥皂盒进化成了牛奶盒,名字也从Type 2更改为Transporter/Multivan,而代号则是按TX(X的意思是第几代车型,例如第二代是T2,第五代是T5)的形式延续。回到第二代的Type 2车型(下文会以T2作为简写),这款车型从1967年生产一直到1979年停产(这里指的是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一共走了13个年头,销量很大,在现在的欧美仍能看见不少T2就是最好的例子。在1971年墨西哥版投产,1976年进入巴西,自此之后墨西哥版T2在德国停产后更是一直生产到了2013年才停产,单一车型产量达到112万辆,比国内的万年拉皮捷达和桑塔纳还要长寿。
图源于维基百科,车型属于T2A和T2B的版本
今天要介绍的这台T2从外观上判断是属于代号为T2B的中后期款的车型,在这里需要科普一下,早期版本的T2代号是T2A,至于90年代后的南美车型则是T2C。至于有什么区别嘛,那算是发动机和内饰部分的升级吧,始终生产年份跨度大车型,小修小补适应法规还是必要的。从前脸看,真的就是一副蠢呆萌的样子,其实在小弟看来这也像是发水面包。
前挡风玻璃从两片式变更为整体式是第一代和第二代车型最明显的差别,不过这台车的雨刮应该是用了T2C的部品,不是原来T2B的型号。
鬼面罩部分最吸引眼球的绝对是呢个VW的车标,尺寸够大远远地就能看看。大灯部分很难得是保留了原厂德国BOSCH的部品,据工作人员介绍这灯堪比蜡烛,不要幻想能给你照明,甚至这货连远近光切换都没有。
驾驶位大面积的侧玻璃在现在看来视野很不错,就是这个原厂镜子的视野面积偏小,死角位挺大的,难怪到了90年的T2C版本都换成更大尺寸的后视镜。
车身的侧面讲道理真的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很多东西都是以实用为理念,大面积的车门,大面积的侧窗(还带小角窗,方便换气),还有那大平直的车身面板。没有很多细小的部件令维修难度降低,也方便使用者日常载货载人。
走向车辆的后部,双开门的结构并不是告诉你这车设置了两个载物位置,而是在牌照框位置的开口是车辆的引擎室盖板,而D柱位置的开口是给引擎进气的布置。上面连接后玻璃的那扇门才是放置东西的车门。这样的设定没有必要吐槽什么设计不合理的,在当时很少这样的厢式车是采用奔驰O319那样采用前置发动机。为此在车后塞入发动机后,你还期待后门开口会低吗?
在发动机方面,T2B车型有采用的是1.6L的引擎和2.0L的风冷引擎(1975年后)甚至还有1.7L和1.8L的规格,马力数值为48/50hp(1.6L)和70hp(2.0L),至于这台T2用的是哪一款发动机,小弟不敢妄下言论。要知道在国外的T2论坛,光是研究这车引擎的帖子绝对是看得你怀疑人生。
大众T2采用的是非承载式的车身,配合前后扭力梁式悬架(在国外的论坛,小弟也见到有车友称T2的后悬挂属于半拖曳臂式的结构),国外的车友或者媒体对比T1后都表示T2舒适性提高了,但是放到现在来驾驶,通俗一点说五菱宏光都比它好太多了。
14寸的小钢圈配合6.00-14LT的轮胎(这样的数据不就是货车轮胎么。。。)真的不算什么特别,4轮鼓式制动也是意料之中的配置。倒是后轮那种带隐藏轮胎的设计挺带感的,至少现在车型很少使用这样的设计。
打开车门,那就真的是好家伙,简陋到极致绝对是最适合形容眼前的景象,整扇车门就只有4个能动的机构——手摇车窗、手动角窗、门锁开关和开门把手。其余的就是米色的遮盖物。
进入到了车内,移步驾驶室,看见这个模块化的中控台,如果细致的观察一番,你会发现T2的中控造型是左右对等的(特别是仪表板和手套箱的尺寸),无论是左舵还是右舵,零部件一组装就行了,绝对的切换方便。在当年塑料还是高价产品的年代,很多车型的中控台采用的也是采用金属制品,T2当然不会是例外。
两幅式的方向盘并没有什么值得去细看,倒是T2车型从投产到停产(这里的停产指2013年)都不带助力转向,让你原汁原味的感受力的作用。
三个圆框的仪表(也是VDO的产品)同样是没有转速表的身影,而且去到了2006年的T2C的车型同样也是采用这样3个仪表的设计,这和国内在炒作的限量版有所不同。右边的位置则是空调和前挡风玻璃除雾(DEF)的拨杆。
大众T2在变速器上有4速手动挡和3速自动挡(后来才推出)可以选择,不过小弟翻阅了很多国外论坛终于找到了3速自动挡的图片,样子比手动版本的那根“烧火棍”好看多了。据不少国外媒体试驾过历年来的T2表示,这车就是属于中低速的Delivery Van(据国外的媒体记载T2的极速可以达到68mph,也就是110km/h,而且是1.6的风冷机器,就是达成的条件有不少的要求),舒适性可以说只比T1好一点点,其他的话不要有什么期望了。离合、油门和刹车的脚感很重,开一次下来就像做了一次全身运动。
图源自境外论坛
手刹位置在中控台中间的下方,在60 70年代的日系卡车乃至90年代的日系面包车都有这样的设计。
副驾位置的手套箱和空调出风口
后排的座椅的造型和大沙发差不多,坐上去的感觉挺软的,表面的白色覆盖材质则有点硬,座椅下面的固定支架在使用久了之后会有异响。在座椅的后面是一个置物的区域,右边凹下去的部分则是放置备胎的。但小弟在国外的论坛了解到,这放置区域在引擎的上方,车辆行驶时间的增加会导致这位置升温。
结语:大众T2从1967年投产到2013年停产,总共出现超过16种规格,但比较凑巧的是基本是用作巴士和载货的工具,只有简单的两三个规格是休旅车的。但也不足以令这款平台老的没朋友的商用车在停产后新车卖接近80万元人民币,这个社会真的是情怀下面多奇葩。讲一个很好玩的东西给看到这里的看客知道,T2车型是一款后置引擎后轮驱动的车型,排放本来是接近直排的,生产到后来为了满足排放标准,排气在底盘绕了一个圈再出去,完成催化的过程。
图文:Edwin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