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众f3电车

从翱翔蓝天到驰骋大地,宝马百年历史回顾!全网最全宝马车型梳理

前几期为大家梳理、介绍了奔驰和奥迪品牌的车系车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BBA”中的另外一个“B”——BMW宝马。

宝马品牌虽然不及奔驰,但作为一家百年企业,其历史也同样久远而复杂,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10年,内燃机发明者尼古拉斯·奥托(Nikolaus Otto)之子古斯塔夫·奥托(Gustav Otto)创办了一家飞机培训学校,1913年更名为古斯塔夫·奥托飞机制造公司(Gustav Otto Flugmaschinenwerke),并开始制造飞机,公司定址在慕尼黑的Lerchenauer大街。

古斯塔夫·奥托和其所创办的飞机制造公司

经过几年的发展,奥托飞机制造公司成为了巴伐利亚皇家空军的主要供应商。此时正值一战爆发,本应该借助军方关系获得大量订单的奥托公司却因为生产质量问题而陷入了困境。1916年3月,奥托公司被财团并购,重组成为了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公司(Bayerische Flugzeugwerke,BFW)。公司重组之后,改善了生产工艺,解决了质量问题。公司也随着一战迅速发展,成为了巴伐利亚最大的飞机制造商。

重组后的BFW公司和其生产的飞机

于此同时,卡尔·斐德利希·拉普(Karl Friedrich Rapp)在1913年设立了拉普引擎制造公司(RappMotorenwerke),工厂由慕尼黑近郊的一家脚踏车厂改造而来。1917年,创始人拉普退出了公司的经营,拉普引擎制造公司正式更名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Bayerische Motorenwerke GmbH,BMW GmbH)。

卡尔·斐德利希·拉普和他创办的拉普引擎制造厂

随着新公司的成立,新的品牌商标也应运而生,新商标继承了拉普公司的黑色圆形设计,将Rapp Motor字样变更为BMW,同时加入了巴伐利亚州旗的蓝白格元素,至此后世为我们所熟知的BMW即宝马品牌正式诞生。而到了1929年,BMW(以下统称“宝马”)公司在发布的广告海报中,又赋予了商标全新的含义——旋转的飞机螺旋桨。

宝马商标的演变和1929年的宝马广告海报

随着一战的爆发,宝马公司急速扩张,然而公司却过度依赖巴伐利亚政府的资助,于是公司开始准备进行股份制改革。1918年8月,也就是一战结束前的两个月,宝马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从宝马有限责任公司(BMW GmbH)变更为宝马股份有限公司(BMW AG)。新公司股份共计120W马克,而奥地利金融家卡米洛.卡斯蒂廖尼(Camillo Castiglioni)拥有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股份。

股份制改革后的宝马股份有限公司(BMW AG)

1918年,一战正式结束,由于德国作为战败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条约中对航空业的限制,另BFW和BMW两家公司都陷入困境。1919年,卡米洛成功收购了宝马公司剩余的所有股份,成为了公司唯一股东。而宝马公司为了生存,放弃了核心的航空发动机业务,彻底沦为了一家铁路配件厂。而卡米洛作为金融家的野心不仅于此,便将公司股份全部出售给克诺尔公司(Knorr Bremse),将目光转向了BFW。

奥地利金融家卡米洛.卡斯蒂廖尼(Camillo Castiglioni)

战后的BFW公司开始用制造飞机剩余的木料和设备开始生产家具和摩托车。然而随着工厂设备的老旧和利润的下滑,1921年到1922年期间,卡米洛完成了对BFW公司全部股份的收购。完成了对BFW的收购后,卡米洛又盯上了宝马的航空发动机技术。随后,经过交涉,卡米洛以7500万马克从克诺尔公司手中收回了宝马航空发动机的全部技术图纸和专利,以及BMW的名称、商标和几名核心员工。

首悬挂宝马商标的宝马R32型摩托车

1922年5月,卡米洛将收购的宝马发动机部门与BFW公司进行合并,成立的全新的宝马公司。而新公司的选址正是当年古斯塔夫·奥托创建奥托公司时所在的慕尼黑Lerchenauer大街76号。新公司成立后,航空发动机的生产业务得以开展,同时继续摩托车生产业务,并用宝马发动机技术进行改进,悬挂宝马商标进行销售,大获成功。随着摩托车业务的成功,宝马于1928年收购了艾森纳赫汽车公司,正式进军汽车制造业。自此,当代宝马的历史正式展开。

1928年正式开展汽车生产业务的宝马公司

给大家简单介绍完了宝马品牌的历史,我们就来说说详细的车型。这里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只介绍宝马品牌近二十年的车型。

紧凑型车:

宝马1系

基于第三代宝马3系(E36)开发而来的E36 Compact

宝马1系于2004年正式发布,定位为紧凑型车。而说到1系的起源,还得从1993年开始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宝马为了延续3系2002车型紧凑、灵活的设计理念,准备开发一款全新的车型。1993年,3系Compact正式发布,其中Compact意为紧凑。新车型基于第三代宝马3系开发而来,底盘代号仍为E36,与普通三代3系相同。

E46 Compact过于激进的前脸设计引来了较大争议

时间来到2000年,随着第四代宝马3系的发布,3系Compact车型也更新换代,底盘代号依旧采用与第四代3系相同的E46。而新款E46 Compact的头灯造型设计过于激进,并不被当时的消费者所接受,销量大受影响。

E82 Coupe的最高性能版本1M

面对E46 Compact的失利,以及竞争对手奔驰A级、奥迪A3的成功,宝马于2004年正式推出了宝马1系,用于取代3系Compact车型。起初发布的车型为五门掀背的两厢车型,底盘代号E87,基于E46的底盘开发而来,依旧采用前置后驱的布局,运动性能得以保障。得益于全新的定位和外形设计,1系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随着E87车型的成功,宝马又陆续推出了E81(三门掀背两厢)、E82(双门Coupe)、E88(双门软顶敞篷)等1系衍生车型。其中基于E82 Coupe开发而来的最高性能版本1M车型,也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第二代宝马1系(F20)

2011年,第二代宝马1系发布,依旧采用前置后驱的布局。其中五门掀背版车型底盘代号F20,三门掀背版代号F21。而因为宝马全新的命名规则,基于F20打造的轿跑和敞篷车型更名为宝马2系,底盘代号F22/F23。

中国市场专供的三厢版1系(F52)

2017年,宝马推出了专供中国市场的三厢轿车1系,采用与宝马2系和宝马X1相同的UKL2前驱平台,底盘代号F52。2019年,第二代宝马1系推出,采用了全新的FAAR前驱平台,底盘代号F40。新车型定位更加偏向家用,舍弃了一定的运动性能。而新款F40并未在中国上市,国内市场依旧在销售F52三厢版车型。

宝马2系

第一代宝马2系Coupe(F22)

2014年1月,宝马发布了基于第二代宝马1系F20打造的双门轿跑(Coupe)车型F22。由于宝马命名规则的改变,新车型从1系独立,并被命名为宝马2系。而敞篷车型(底盘代号F23)则在同年10月份推出。

第一代宝马2系Active Tourer(F45)

2014年3月,为了应对奔驰B级,宝马推出了一款紧凑型的5座MPV车型,采用UKL2前驱平台打造。新车型被划归到宝马2系,命名为Active Tourer,底盘代号F45。随后在2015年,宝马又推出了7座车型Gran Tourer,底盘代号F46。

第二代宝马2系Gran Coupe(F44)

2019年10月,宝马发布了全新的第二代宝马2系Gran Coupe车型,Gran Coupe意为四门轿跑。新车采用了与第三代1系相同的FAAR前驱平台打造,底盘代号F44。车型定位与国内版本的三厢1系(F52)有所冲突。

宝马X1

第一代宝马X1(E84)

2006年,随着汽油价格的上涨和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宝马发现SUV产品线中迫切需要一款更小、更高效的车型,于是紧凑型SUV车型的研发被提上日程。2009年,宝马X1发布,基于宝马第五代3(E90)系开发而来,底盘代号E84。新车型低配为后轮驱动的sDrive版本,高配车型搭载前后40/60动力分配的xDrive四驱系统,这也是首款搭载非四轮驱动的宝马X系列。

改款后的2020款宝马X1(F48)

2015年,第二代宝马X1推出,基于前驱UKL2平台开发而来,底盘代号F48。新款车型标配前轮驱动,四驱仅在高配车型上有搭载。在中国国内市场,宝马还推出了长轴车型和长轴混动版车型。2019年,第二代X1进行中期改款,变化包括新的可用 LED 大灯、保险杠、新车轮和更大的双肾型格栅。

宝马X2

宝马X2(F39)

宝马X2于2017年正式推出,底盘代号F39。X2的整体架构均来自第二代宝马X1(F48),依旧采用前驱UKL2平台,在外形上采用了跨界SUV的设计语言,与X1相比更加运动化、年轻化。

中型车:

宝马3系

宝马3系的前身——宝马1600-2

说到宝马品牌发展,与宝马3系的成功密不可分。宝马于二战后从军工制造业撤出,开始一心发展摩托车和汽车产业。与摩托车产业发展壮大不同,宝马的汽车业务并没有什么起色,更是险些倒闭被奔驰收购。重整旗鼓后,宝马打造了一向名为“New Class”的新车计划,并于1961年推出了1500车型。1500车型推出后获得了消费者认可,一炮走红,迅速打开了市场。而1500衍生的运动车型1600-2车系便是宝马3系的前身,从诞生之初,运动与操控就成为了宝马品牌的标志。

第一代(E21)至第六代(F30)历代宝马3系

全新第七代宝马3系(G20)

随着1600-2和其衍生的02车系的成功,宝马于1975年发布了全新的继任车型——第一代宝马3系,底盘代号E21。第一代宝马3系于1983年停产,随后3系经历了多次换代,底盘代号分别为E30(1982-1994)、E36(1990-2000)、E46(1997-2006)、E90(2004-2013)、F30(2011-2019)、G20(2018-至今),而在多次换代中,3系都保留了02车系的双肾进气格栅和霍夫迈斯特拐角等外观元素,设计语言得以传承。

宝马4系

第一代宝马4系(F32、F33、F36)

2013年,随着第六代宝马3系(F30)的换代,宝马推出了基于F30打造的双门轿跑、双门敞篷以及5门掀背轿跑车型(Gran Coupe),底盘代号分别为F32、F33、F36。而由于宝马全新的命名规则,三款衍生车型与3系独立,第一代宝马4系由此诞生。

全新4系双门敞篷车型(G23)

宝马于1936年推出的328跑车

2020年,随着新一代宝马3系(G20)的推出,宝马4系也迎来换代。新4系依旧提供了双门轿跑、双门敞篷以及5门掀背轿跑三种车型,底盘代号分别为G22、G23、G26。新4系在设计上与3系有很大不同,前脸采用了大型双肾型格栅,其灵感来自1936年的BMW 328。

宝马X3

第一代宝马X3(E83)

2003年,随着X5的成功,宝马顺势推出了基于第四代3系(E46)打造的中型SUV——宝马X3。这一代宝马X3与E46共享后悬架,并且全系搭载前后动力比40:60的xDrive四驱系统,底盘代号E83。

改款后的第二代宝马X3(F25)

2010年,第二代X3推出,底盘代号F25。相较上一代车型,新款X3的尺寸加大,几乎与第一代宝马X5的尺寸相同。这一代的X3还在部分市场推出了后轮驱动的sDrive版本。2014年,第二代X3改款,前脸进行了较大改动,采用了全新的家族化设计风格。

第三代宝马X3(G01)

2017年,宝马X3进行换代,这一代X3不再基于3系打造,而开始与5系(G30)共享底盘平台,底盘代号G01。

宝马X4

第一代宝马X4(F26)

2014年,宝马发布了一款基于X6相同设计理念的中型跨界SUV,新车与宝马X3共享技术平台,采用了溜背的造型设计,更像是四门跑车与SUV的结合。根据宝马的命名规则,新车型被命名为宝马X4,底盘代号F26。

第二代宝马X4(G02)

2018年,宝马X4也随着X3的平台更新而换代,底盘代号也变更为G02,外形方面依旧采用了溜背的设计。

中大型车:

宝马5系

第一代宝马5系520i(E2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宝马“New Class”车型已经朝着轻量化、运动化的设计方向走去,宝马急需一款车型来弥补中大型车的市场空白,于是5系应运而生。1972年,第一代宝马5系正式上市,定位为中大型的豪华轿车,底盘代号E12。

第二代宝马5系高性能版本M5(E28)

时间来到1981年,第二代宝马5系换代上市,底盘代号E28,相较第一代车型,二代宝马5系在外观设计上并没有太大改动。值得一提的是,这第一代5系首次推出了最高性能版本M5,搭载一台基于宝马赛车技术开发而来的直列六缸发动机。

第一代(E21)至第七代(G30)历代宝马5系

2021款第七代宝马5系530i(G30)

随后,宝马5系不断推陈出新,底盘代号分别为E34(1988-1996)、E39(1995-2003)、E60/E61(2003-2010)、F10/F11/F07/F18(2010-2017)、G30/G31/G38(2016-至今)。需要说明的是,第六代5系的五门掀背Gran Turismo车型(F07),又称5系GT,在2016年换代之后并入了宝马6系,更名为6系GT。而同属6代5系的四门长轴车型(F18)仅在中国大陆和中东地区进行销售。

宝马6系

第一代宝马6系高性能版本M6(E24)

宝马6系发布于1976年,于取代宝马E9双门轿跑车。前期车型基于第一代宝马5系(E21)开发而来,定位为双门轿跑车,底盘代号E24。1982年改款后更换为第二代5系(E28)平台,同时推出了高性能版本M6。

第二代宝马6系双门轿跑车(E63)

1989年,第一代6系正式停产,之后被更大车身的宝马8系(E31)所取代。直至2003年,宝马才重新推出了第二代6系。新款车型基于第五代宝马5系(E60)开发而来,拥有双门轿跑车和双门敞篷跑车两种型号,底盘代号分别为E63、E64。

第三代宝马6系(从左到右分别为F06、F13、F12)

2011年,随着第六代宝马5系(F10)的换代,第三代6系也随之推出。第三代车型在保留了上一代双门轿跑车和双门敞篷跑车车型的基础上,还推出了四门轿跑车(Gran Coupe)车型,底盘代号分别为F13、F12、F06。

第四代宝马6系GT(G32)

2017年,第四代宝马6系发布,基于第七代宝马5系(G30)开发而来。而与之前的6系不同,这一代的6系只推出了一款5门掀背Gran Turismo车型,又称6系GT,用于取代上一代的5系GT(F07),底盘代号G32。

宝马X5

1994年宝马正式收购罗孚集团

上世纪90年代初,SUV的风潮在美国兴起,而当时的宝马产品线中则缺少这样一款车型。于是宝马在1994年收购了罗孚集团,包括罗孚旗下的路虎、mini、名爵等品牌,想要借住罗孚的技术储备帮助自己打造一款全新的车型。

第一代宝马X5(E53)

而宝马并不想保持传统的SUV车型定义,而是开发了全新的Sport Activity Vehicle (SAV)车型理念,更加追求运动化与公路驾驶性能。1999年,基于第三代路虎揽胜(L322)开发而来的第一代宝马X5正式发布,底盘代号E53。第一代X5采用了承载式的车身设计,更偏向公路驾驶性能,操控方面保持了宝马一罐的高水准表现。2003年,第一代车型改款,首次搭载了宝马xDrive四驱系统。

第一至(E53)第三代(F85)宝马X5

第四代宝马X5(G05)

第一代宝马X5推出后,在销量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直到2006年才进行换代,第二代车型底盘代号E70。随后在2013和2018年,X5又进行了两次换代,底盘代号分别为F85、G05。

宝马X6

第一代宝马X6(E71)

一代宝马X6于2008年上市,原型来自宝马的X-Coupe概念车,基于第二代宝马X5(E70)开发而来,底盘代号E71。X6采用了跑车化的溜背造型设计,宝马将其定义为Sport Activity Coupe(SAC)即运动全能型轿跑车。

第二代宝马X6(F16)

第三代宝马X6(G06)

之后随着宝马X5的换代而更新,直至最新的第三代车型,底盘代号分别为F16、G06。

大型车:

宝马7系

第一代宝马7系(E23)

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宝马3系和5系的推出,宝马汽车产品线已经重组完成。1977年,为了取代New Six轿车,宝马推出了第一代宝马7系,底盘代号E23。第一代7系首次搭载了多种电子功能,如ABS、行车电脑、保养提示等。

2020款第六代宝马7系(G11)

1986年,第二代宝马7系推出,底盘代号E32。第二代车型进一步加强了豪华与舒适性,搭载了电控主动减震、氙气大灯、牵引力控制、双温区空调以及双层玻璃等现代化配置。第二代宝马还开创性的推出了V12发动机的版本,奠定了未来7系的调性。随后宝马7系也经历多次换代,底盘代号分别为E38(1994-2001)、E65(2001-2008)、F01(2008-2015)、G11(2015-至今)。

宝马8系

第一代宝马8系(E21)

第一代8系的研发从1984年开始,宝马为了对抗奔驰S级Coupe(后更名为奔驰CL级),需要一款尺寸更大的双门跑车,于是便开始着手开发了8系。而在上文介绍宝马6系时已经提到,第一代8系于1989年正式面世,底盘代号E31,取代了第一代6系。

第二代宝马8系双门轿跑版(G15)

第一代宝马8系于1999年停产,此后一直没有后续车型接替,直到2018年,宝马决定重启这一传奇车系。全新第二代8系基于CLAR后驱平台打造,共推出了双门敞篷跑车、双门轿跑车以及四门掀背轿跑车(Gran Coupe)三种车型,底盘代号分别为G14、G15、G16。

宝马X7

2021款宝马X7(G07)

宝马X7于2018年上市,底盘代号G07,定位为大型全尺寸SUV,用于对抗奔驰的GL级(后更名为奔驰GLS)以及路虎揽胜等车型。X7采用与第四代X5(G05)相同的CLAR平台,但是没有提供后驱车型,xDrive四驱系统为标配。

特殊车型

跑车:

宝马Z1

宝马Z1

1985年,宝马成立了名为宝马技术有限公司(BMW Technik GmbH)的子公司,内部称做“ZT”部门,主要专注于研发汽车设计和技术储备。同年,ZT部门的第一款设计诞生,便是全新的Z1概念车,其中字母“Z”代表了德语“Zukunft”,意为未来。

Z1特殊的升降式车门

Z1特殊的下摆臂,使后悬挂结构呈现Z型

1987年初,宝马宣布Z1投产,同年9月,量产车版本发布。Z1量产车型保留了大量概念车设计,如升降开启的车门和名为“Z连杆”(Z-axle)的后悬挂结构。这些配置使得整车如同车名“Z1”一般充满了未来与科技感,但也导致了车辆生产工艺过于复杂,产量过低。最终,Z系列的第一代车型Z1仅仅生产了8000辆,便在1991年停产。

宝马Z3

宝马Z3敞篷版(E36)

1995年,宝马推出了Z1的继任车型宝马Z3。Z3基于第三代宝马3系(E36)开发而来,并且采用了第二代3系(E30)的非独立后悬挂,可见宝马吸取了Z1的教训,采用了现有平台开发,更接近普通车型的设计。

宝马Z3 Coupe(E36/7)

起初Z3同Z1一样,只提供双门敞篷车型,底盘代号沿用普通3系的E36。敞篷版车型作为邦德的座驾,出现在了1995年上映的《007之黄金眼》电影中。1996年,宝马推出了限量车型“Z3詹姆斯·邦德版”。随后又于1998年推出了双门轿跑车(Coupe)版本,底盘代号E36/7。

宝马Z8

宝马507车型

Z8是宝马于2000年发布的一台双门敞篷跑车,它的诞生与第一代Z1类似,源自宝马为了纪念507车型而推出的Z07概念车。

宝马Z8(E52)

量产版的Z8底盘代号E52,采用了一台来自E39 M5的4.9升V8发动机,马力高达400匹。同时,量产版本也接替Z3车型,作为新一代的邦德座驾出现在了1999年上映的007系列电影《黑日危机》中。

宝马Z4

第一代宝马Z4敞篷版(E85)

2002年,宝马推出了全新的Z系列跑车Z4,以取代老旧的Z3。Z系列也是从这一代开始,不再变更数字型号,而是沿用Z4的名称进行换代。这也让Z4被大众所熟知,成为了整个Z系列中知名度最高的车型。第一代Z4发布之初依旧只提供双门敞篷版本,底盘代号E85。2006年,双门硬顶的Coupe车型推出,底盘代号E86。

第二代宝马Z4(E89)

第二代Z4于2009年正式上市,底盘代号E89。这一代的Z4不再提供敞篷版与Coupe版两种版本,而是开发了全新的硬顶式敞篷。在动力方面,宝马为第二代Z4换装了全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和7速DCT以及8速ZF自动变速箱。

2021款第三代宝马Z4(G29)

现款的第三代宝马Z4于2018年正式发布,底盘代号G29,这一代Z4正式回归了软顶敞篷的设计。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代Z4由宝马和丰田合作研发,并衍生了姊妹车型——第二代丰田Supra。

新能源车:

宝马i3

宝马i3(i01)

2011年,宝马开展了一项全新的“Project i”计划,用于开发环保型的电动汽车。2013年,i计划的首款量产车型上市,被命名为宝马i3,底盘代号i01,是一辆纯电驱动的微型电动车。车辆由Richard Kim设计,采用了碳纤维聚合物打造的驾驶舱,用于为车辆提高强度和减轻车量。而作为宝马i系列的首款车型,i3受到了不少环保人士的青睐,累计2021年中期,其全球销量已经超过200万台。

宝马i8

宝马i8双门跑车版(i12)

在2013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宝马推出了一辆采用插电混动动力的跑车——宝马i8。i8采用了一台中置1.5升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前置98Kw电动机的动力组合,可在4.4秒内从0加速到100公里/小时,而油耗仅需2.1升每百公里。2014年4月,量产的双门跑车版本上市,底盘代号i12。2016年,宝马又推出了双门敞篷版的车型,底盘代号i15。

其他新能源车型

宝马插电混动系列

2016 年 2 月,BMW 宣布引入“iPerformance”车型名称,自 2016 年 7 月起,所有 BMW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都将采用该名称。截至2021年6月,已经发布了7款采用BMW i技术的电动车型,分别是X1 xDrive25e、X3 xDrive30e、X5 xDrive45e、225xe Active Tourer、320e/330e iPerformance、520e/530e/545e iPerformance和745e/745Le iPerformance。此外,Mini Cooper SE Countryman ALL4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也使用了BMW i技术。

特殊部门:

宝马M

宝马M的前身——宝马赛车有限公司(BMW Motorsport GmbH)

宝马M全称宝马M有限公司(BMW M GmbH),是宝马集团旗下生产高性能汽车的子公司,其中“M”代表了赛车运动,其前身为宝马赛车有限公司(BMW Motorsport GmbH)。20世纪70年代初期,BMW传奇总裁埃伯哈德·冯·金海姆(Eberhard von Kuenheim)提议创建BMW赛车运动公司,于是宝马正式在1972年5月1日正式成立了宝马赛车有限公司。

宝马3.0 CSL赛车(E9)

1972年,宝马赛车公司推出了全新的轿跑车3.0 CSL,底盘代号E9。作为BMW M的开山之作,3.0 CSL奠定了宝马以赛车开发思维开发M量产车的“性能哲学”。其车重仅为1092kg,采用一台专为赛车打造的双气门发动机,压缩比高达11:1的3.3升直列6缸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360马力。

宝马传奇车型M1

各代宝马M车型

而基于3.0 CSL所打造的赛车也很快统治了国际房车赛的赛场,蝉联冠军头衔长达十年之久。随着3.0 CSL的成功,宝马为了参加Group 4组别的比赛,推出了第一款以“M”命名的传奇车型宝马M1。M1外形基于宝马Turbo概念车打造,采用代号为M88的3.5升直列六缸发动机,赛用版本的最大马力高达470匹。随后宝马又基于第一代宝马6系(E24)以及第二代宝马5系(E28)打造了高端性能版本,并以“M”字母命名为M5、M6。自此,M车系的传奇历史也正式拉开帷幕。

迷你(Mini)

各代迷你(Mini)车型

迷你(Mini)是源自英国的汽车品牌,最早由英国汽车公司(The British Motor Corporation Limited,BMC)推出。英国汽车公司于1966年变更为英国汽车控股( British Motor Holdings Limited ,BMH),并在1968年与利兰汽车(Leyland Motors Ltd)合并成为英国利兰(British Leyland Motor Corporation Ltd,BLMC)。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利兰公司破产,旗下的罗孚集团包括罗孚、迷你、路虎等品牌在1994年被宝马并购。2000年,罗孚集团被宝马出售,迷你品牌正式划归宝马公司旗下。

劳斯莱斯(Rolls-Royce)

查尔斯·罗尔斯和亨利·罗伊斯

1904年,查尔斯·罗尔斯(Charles Stewart Rolls)和亨利·罗伊斯(Frederick Henry Royce)在英国曼彻斯特共同创立了劳斯莱斯有限公司(Rolls-Royce Limited),用于开展高端汽车制造以及航空发动机研发业务。

劳斯莱斯银魂(Silver Ghost)

劳斯莱斯幻影3(Phantom III)

1907年,劳斯莱斯正式发布银魂(Silver Ghost)车型,以其出色的舒适性和可靠性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汽车”。随后的几十年中,劳斯莱斯有陆续推出了20H.P.(Twenty)、幻影(Phantom)等经典车型,并在1931年收购了破产的宾利汽车有限公司(Bentley Motors Limited)。二战期间,劳斯劳斯还为美国生产梅林航空发动机。

劳斯莱斯控股公司研发的RB211型航空发动机

二战后,劳斯莱斯继续多元化发展,同时开展汽车制造、柴油发动机及机车制造、航空发动机研发以及飞机制造等业务。1971年,由于财务问题,劳斯莱斯有限公司破产清算,并拆分为两家公司。其中汽车制造、柴油发动机等业务被拆分为劳斯莱斯汽车公司(Rolls-Royce Motors),独立运营。而飞机制造以及航空发动机研发等业务则被政府接管,成立劳斯莱斯控股公司(Rolls-Royce plc),彻底划归国有开展国防业务。

2021款劳斯莱斯幻影

1980年,劳斯莱斯汽车公司被威格士公司(Vickers plc)收购。1998年,威格士决定出售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同时出价收购的有大众集团以及宝马集团。经过协商,宝马与大众达成协议,劳斯莱斯汽车公司主体以及宾利品牌划归大众所有,而宝马则取得劳斯莱斯品牌以及商标所有权。同年,宝马成立全资子公司劳斯莱斯汽车有限公司(Rolls-Royce Motor Cars Limited),劳斯莱斯正式进入宝马时代。

宝马摩托车部门

宝马R37摩托车

1923年,宝马品牌推出了第一款摩托车——宝马R32,采用外号“拳击手”的双缸水平对置发动机打造,拥有较低的重心和良好的操控。随后的二十年中,宝马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了多款车型,包括R37、R39、R42、 R47、R52、R57、R61、R62以及R63。其中R37车型在1924年至1929年中,赢得了德国境内的所有500cc级别比赛的冠军。

宝马R 80 G/S

宝马R 1250 GS Adventure(俗称“水鸟”)

之后随着二战的结束,宝马的摩托车业务进入了长期的停滞阶段。1969年,宝马才再次推出了R50s以及R69s两款车型。1980年,宝马发布R 80 G/S车型,依旧搭载了经典的“拳击手”发动机,并且开创性的采用了后轮单摇臂加轴传动的设计,使得R80 G/S成为当时越野摩托车的巅峰之作,并在后续发展演变成为了宝马著名的“水鸟”系列车型。

宝马R nineT

宝马S 1000 RR

现如今,宝马摩托车拥有完整的产品线,比如运动型跑车、运动型街车、复古型车、越野多功能车、巡航车以及踏板车等多种车型。其中较为著名的型号有S 1000 RR、S 1000 R、
R nineT、R 1250 GS、R 1250 RT、C 650 GT等。

至此,宝马品牌所有的车系车型都为大家介绍完毕,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个赞哦!有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纠正。有对其他品牌历史和车系车型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之后为大家安排!

智能设备满天飞,设计师该如何入门智能手表?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智能设备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而为了适应人们的使用习性、应用场景,智能设备也需要在产品设计、交互设计上做出更优方案,以达成更舒适的用户体验。那么,设计师该如何设计好智能手表这一类工具设备?

一、前言1. 什么是IOT

首先我们先科普一下IOT的概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Smart Connected Device)即万物互联,代表着世界万物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交互以及共享传递。

这一概念是1999 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Auto-ID Center 首次提出,其后 2005 年 11 月 17 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 互联网报告 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近年随着“智慧地球”的概念提出,物联网在社会各界不断出现,物联网技术也开始逐渐在智能生活中,促使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升,也逐渐演化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法缺少的重要部分。

2. IOT的分类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网, 但是其核心与基础还是互联网。

通过互联网的能力,用户就可以在客户端上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通信,因此 IOT 可应用在智能家居系统、军事工程、汽车、医院后勤、现代化农业等领域当中。

对于我们国内老百姓目前接触的 IOT,属智能穿戴、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应用质量也比较高,人们对智能家居的认可度也比较高。

可以想想现在有多少人会依赖于智能穿戴设备来满足健康监测、支付、控制设备等功能。

为什么智能穿戴领域可获得比较快速的发展?

换言之,正是由于产品的智能化,促使 IOT 技术可借助无线网络技术实现对自身监测以及智能设备的控制,并适配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应用方案。

在人人都拥有手机、电脑等设备的今天,IOT 可将智能化设备与智能穿戴设备联系起来,为用户提供远程控制的条件。

例如智能手表,用户可以在工作单位或者回家的路上就可完成对相关设备的控制,并且也可以通过手表来监控心率健康等。

二、IOT下智能手表的背景与现状1. 智能手表的发展现状

说到 IOT 的发展,我们的智能手表可是功不可没。

智能手表属于可佩戴智能设备,可佩戴智能设备这种思想在早间年就有出现,谷歌、I/M公司都有尝试去做,但是由于当时条件不足,其“智能化”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2010年,苹果公司在 iPod Nano6 上安装了一个专业表带,实现了现代智能手表的开端。

此后,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什么无限通讯、大数据、云计算啊等功能日渐成熟,也将智能手表推向了巅峰。

首先安卓阵营领头羊三星在一年之内推出了5款智能手表产品,紧追其后的 Pebble 在海外众筹市场筹得 1000 多万美元,也是“一 石激起千层浪”,其第一版产品创造了 30 万部的销量。

随后国内的小米、OPPO等互联网大厂也加入其中,让智能手表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想想都恐怖~

我们再说说当时尤其成熟的两大巨头苹果和谷歌。

谷歌在2012年发布一款智能化“虚拟现实拓展眼睛”,这款眼镜能够通过语音控制方向、视频、拍照以及上网。

苹果公司推出的 Apple Watch 更是采用了高精尖的技术。

它的屏幕采用了OLED屏幕,支持无线充电、屏幕支持多点控制,并自行研发的S1芯片,其背部覆盖了很多传感器。

而且Apple Watch的交互方式突破原有的点按、滑动等交互操作,新增了按压式操作,能够识别按压力度,允许开发者创造出更好的交互方式。

△ Apple Watch官网

到了今天,很多巨头已经开始入局智能设备,开始从原始的附件类、感应类的可佩戴智能设备发展成一个新的平台类设备,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

2. 智能手表的分类

到了现在,智能手表在发展的过程也出现了很多变化。我们把它分为两种:

平台级:其绝大多数能够独立完成并计算,属于相对独立的个体;依附类:这种可能需要手机、电脑等设备实现。

1)“平台类”智能手表的优势

① 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我们之前使用的智能手表是平台级别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表的触控屏来体验多种多样、且较为完整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与服务。

例如 Apple Watch 上的S1芯片,高度集成且功能强大,相对于单一的智能手表,就显得很特别。

② 交互方式

平台级别的智能手表还具有一定的交互方式,比如图像、触摸、语音等交互手段,可以与用户产生互动。

比如 Apple Watch 还添加了多维度的交互方式即按压式的交互方式,称为 Force Touch 技术。一般情况下可呼出上下文菜单(Context Menu)。

但因 Force Touch 这一手势的可发现性较弱,目前已用长按(Long Press)来代替。

③ 承载信息

平台级别的智能手表还可以承载很多的应用软件,能够进行下载、安装、卸载等操作,这就成就了其能够完成短信、电话、音乐、健康提醒等一系列操作。并且平台类的产品不仅能满足用户需求,还可以创造需求,需求可以通过网络效应慢慢培养。

例如抖音,如果只有单一、少量的用户其实不会产生效应,但是当所有人在使用它并对其产生依赖,那么就能通过用户挖掘出更多的需求和可能。

2)“依附类”智能手表

① 数据收集能力

依附类的手表一般都需要搭配其他设备使用,一般是手机,该类设备负责收集用户的数据。

例如小米手环,提供计算行走的距离和热量消耗,内部的传感器还可以提供睡眠监测等功能,其功能是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然后再同步到APP当中。所以这类产品的核心在于强大的数据收集能力。

② 低成本

此类产品去掉了很多专业的技术,只需要在传感器上投入一些成本,通过造型、品牌优势就可以获得一定量的用户。这对智能手表的新用户拓展是十分便利的,一方面打入大众市场,扩大智能手表的规模和用户认知度,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忠实的用户。

③ 造型多样

由于其低门槛的特点,非常容易被中小厂所复制,价格还便宜。然而他们提供的功能都大同小异,差的就是造型方面。

三、用户体验在智能手表中的应用1. 四个交互属性探索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作为“亲肤”设备,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我们从行为、图像、语音、数据四个属性进行分析。

1)行为

行为通俗易懂就是我们自主意识操作后的行为操作。

人和人之间是具有行为交互操作的,反之人与产品之间也是具有行为属性的。

产品会依靠用户操作后的反馈来决定用户的体验感受,随着人对产品的深度探索,产品就会积累用户更多的行为属性,并为用户提供更强的用户感和操作体验。

举个例子,苹果手表具有脉搏监控以及活动监控的功能,通过手表背后的智能传感器检测心率,实时反馈到手表上。同样,如果你坐得太久或者吃得太多血压高了,手表会给你相应的提示和建议。

△ Apple Watch官网

还例如小米手环在接入手机后,让用户的电话响起后通过手机震动来感知,以及每日可以设定目标步数,当达到一定值,指示灯会亮起。

这种人是产品、产品是人的方式能够拉升用户体验设计中的人性、互动、情感等特征。

△ 小米官网

2)图像

图像是手表的主要输出方式,也是用户进行交互操作的基础。

因为受到一些限制,智能手表相对于其他智能产品显得更小巧、空间比较局限。

较小的屏幕尺寸使屏幕只能显示有限的信息,在较小的屏幕上要达到用户体验最大化,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界面的设计要素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让APP界面一目了然。

3)语音

语音交互是广泛的交互方式,语音是人与人之间的主要交流方式,可以拉近人与产品之间的距离。

例如苹果的Siri、小米的小爱同学都在语音交互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苹果公司的 Apple Watch 具备Siri功能,在休眠状态下可以通过语音实现唤醒和操作,因为手表是“亲肤”设备,手表的交互操作比较独特,使语音成为相对于手指操作和外接设备等其他操作之外更快捷的操作手段。

△ Apple Watch官网

4)数据

数据对于设计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现在市场上的智能手表更是收集数据的工具,通过对人体数据的收集汇总,不间断地为用户提供新的数据。

例如小米手环能够检测用户的健康情况并上传云端,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反馈看自己是不是最近吃胖了或者缺乏运动之类的。

微信和手环的绑定可以让用户实时了解家人朋友的运动情况,手环还可以检测用户的睡眠情况。

因此大数据库的建立,对于未来的医疗、教育等领域都有着无限的可能。

2. 两大平台系统交互界面分析

目前大家最了解的两大系统非苹果阵营和安卓阵营莫属,他们分别搭载 Android Wear 系统以及Watch OS 系统。

由于智能手表也采用这两大系统设计,所以其设计的出发点和原则比较相近,都是由简单的交互方式及明确的布局构成。

虽然手表不同于手机,它没有那么复杂的功能模块,但是它们都具有接受通知并推送功能、简单的交互方式以及准确的读取性能。

1)Watch OS 平台交互界面设计原则

① 面向个人

苹果公司将 Apple Watch 定义为“个人”设备。首先智能手表作为“亲肤”设备,方便成为用户接收信息的入口,抬手的动作就可以获取大部分信息流,其次还可以做到简单的回复、应答等操作。

② 软硬件一体

苹果公司对自家生态产品的统一可是十分看重,电脑、手机、iPad等设备体验基本一致。

方形样式、视网膜屏等一切都是为了与 Watch OS 无缝衔接。

开发者手册中说到,在开发 Watch OS 的APP时,尽量使用黑色背景,其UI应该与屏幕边缘无缝整合,从而给用户一种浑然一体的视觉感受。

③ 交互轻量

Apple Watch 上的交互操作简单快捷,不像手机、电脑等复杂的操作方式。抬起手机可以查看最新收到的信息、戴着口罩可以面部解锁、放下手腕就能熄屏。

2)Android Wear 交互界面设计原则

① 可定制

Android Wear可以自动识别用户的需求,通过数据反馈为用户精准定位用户的喜好并加以定制。

UI更侧重于大图浏览的方式,增加了操作的容错率以及操作的快捷性。

“让用户体验到无微不至的服务”是安卓手表设计的初衷,而且可以自行设置推送消息服务,可以有效避免消息过多导致厌倦情绪产生的情况。

② 搜索和建议

将谷歌强大的搜索能力融入了 Android Wear 里,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搜索,并且谷歌服务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并提供建议。

③ 自动识别

Android Wear 可以通过感知时间、位置以及用户反馈的心理状态,判断并推送给对方相关的内容。

3. 两大平台系统UI界面分析

说完交互层,我们再说说UI层。

1)Material Design 设计准则

安卓手表的系统设计风格搭载了Android5.0系统上的 Material Design 的设计风格。

① Material is the metaphor

在MD的设计准则中,最有特色的便是对隐喻的诠释了。

大范围使用的卡牌、多层级的阴影系统、吸引眼球的转场动画,这些都是MD最具识别力的表现手法。

相对于Apple平台,MD更加强调对UI中Z轴(高度)的运用,如果大家感兴趣也可以移步到 Material Design 官方网站来阅读更多内容。

② Bold, graphic, intentional

在视觉上,谷歌不仅要求生动形象,更要求设计时要确认设计的目的,摒弃仅仅为了美观而设计的观念,强调视觉设计要为用户使用提供指引,凸现页面当下的核心功能。文档中谷歌提到这部分借鉴传统的印刷设计。

③ Motion provides meaning

交互动画的目的就是吸引用户的注意,表达当下页面发生的变化,同时和对视觉要求一样,一定要有意义。

△ Material Design中的Z轴

2)Apple Watch的设计原则分为5个

① 单一功能

对于手表而言,小小的表盘中保留过多的功能会导致冗余,往往用户的使用场景只是在碎片化的时间看一眼,所以在设计当中要保留最核心的功能,以适应佩戴设备的使用场景。

② 专注

手表的使用区域极度有限。在 iPhone 上最小的点触面积是 44 x 44 points,换算为物理尺寸大约是 6.86 毫米。

我们来看看最新出的 Apple Watch series 7中的输入页面,全键已经非常挤了,几乎点不到~可能每个按钮的宽度大概可能只有几毫米,触摸区域比起 iPhone 的最低建议还要小。

△ Apple Watch官网

③ 易读性

手表的使用场景大多都是运动、工作、学习,所以动态场景下,手表的界面就变得简洁易读。

苹果字体家族中的“SE Compact”就是专门为 Apple Watch 设计的英文字体,Compact 将字母的笔画变得更加竖直了, 因此在小屏幕的辨识度也更好了。下方有详细的文字规范。

④ 轻量化

Apple Watch 上的操作简单快捷,不像手机、电脑等复杂的操作方式,需要针对目标用户的需求进行一定的精简和优化。它需要帮助用户做好选择,而不是给用户更多的选项去选择。

⑤ 及时响应

通过探索大多数用户的使用场景,发现用户在操作手表时,会时刻希望获取响应和提示,已验证或警告用户操作的正确性。

智能手表的响应是多样式的,视觉响应、听觉响应以及触觉响都需要遵循用户心理模型。尤其是触觉响应,在亲肤性极强的智能手表的使用上更为重要。

如智能手表在加载内容的时候,需要有加载图标提示,最好有加载进度,给用户足够的心理预期。并且由于界面的局限性,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操作失误,所以在输入输出时要及时给用户提示,甚至在用户误操作的时候能够及时止损。

4. 两大平台系统设计规范

1)Watch OS 设计规范

① 布局

Apple Watch 有四种尺寸——38mm、40mm、42mm、44mm,其中40mm、44mm的是比较新的设备规格。小屏幕尺寸是340×272像素,大屏幕是390×312像素(核心设计尺寸)。

而一般人的手指宽度为9mm到19mm左右,所以智能产品的元素宽度一般都要大于9mm,最小不能小于5mm。

导航栏出现在 Apple Watch 屏幕的顶部边缘,并且现在每个非模态应用屏幕的导航栏中不能移除。

② 颜色

智能手表在色彩上底色建议选择黑色,纯黑色与 Apple Watch 表圈无缝融合,营造出无边屏幕的错觉。其程序和功能的运行基本上都在黑暗的背光灯下进行,这样不仅能够适应各种场景,也能保证重要信息的凸显。

在图标上,扁平化设计具有鲜艳的颜色以及很好的识别性。

③ 字体

苹果在介绍它的字体家族中,「SF Compact」就是专门为 Apple Watch 设计的英文字体。和 SF 的区别在于,Compact 将字母的笔画变得更加竖直了, 因此在小屏幕的辨识度也更好。

当字号小于 19 号时,推荐使用 SF Compact;大于 20 号时则推荐使用 SF Compact Display。

通过人眼球追踪的速度可见,当字号在 16-19 号时,使用 SF Compact Text 效果较好;大于20时,Display 效果较好。

谷歌公司使用的是“思源黑体”,字体特点简洁、清晰度高好辨认,有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不仅符合 Android Wear 设计规则,也更利于用户阅读。

在文字设定的时候要与环境背景相融合,对比度高、辨识度大。

并且文字要间断,在屏幕有限的情况下,要以最短的文字清楚明白表达的内容,要准确传达给用户,不能用模棱两可的意思混淆用户,传达错误的信息和内容。

文字输入在手表中尽量采用“语音转文字”,这样能有效避免文字输入难度大的情况,其用户体验也相对较好。

④ 交互方式

用于手表界面的交互方式主要分为三类:

层级式:对于界面功能判断具有引导和指示作用;分页式:对于界面左右滑动有指示作用;竖向式:对于界面的上下滑动更有利。

层级式主要是模拟了手机的展示方式,将不同的功能点都拆开展示,优点是层级明显,逻辑结构清晰,由一个统一的主页面和n个子页面构成。

但是因为主页面的信息量以及功能性不强,弱化的层级会对用户体验不好。

分页式主要就是将功能模块化,均衡罗列在手表上,优点是信息获取比较完整,但是缺点是不可适用于拓展性的系统(拓展性系统是指第三方软件平台的系统),因为过多的模块会导致界面冗余,信息繁杂且无序。

2)Android Wear设计规范

① 布局

Wear OS有四种尺寸——192点、213点、180x220dp、180点

小圆(192点):首先设计小型圆形设备,以确保您的布局在较小的尺寸限制下工作。这样可以更轻松地调整方形显示的内容。大圆(213点):对于大型圆形布局,Wear OS 可以提供对任何尺寸的替代长方形(180x220dp):如果不能先设计圆形布局,先设计矩形布局。这样可以确保有足够的垂直空间来缩小为正方形。正方形(180点):通过指示元素的相对对齐并提供足够的垂直拉伸空间,矩形布局也可以用于方形屏幕,而无需单独的规范。

② 最小间距

方形屏幕上的边距可以小于圆形屏幕上的边距,以优化空间而不会裁剪元素。对于方形表盘,请保持至少 2.5% 的边距。

③ 矩形和方形布局

首先设计一个矩形布局。使用元素的相对对齐将组件放置在屏幕上。

在设计中提供足够的垂直拉伸空间,以便矩形布局与方形屏幕很好地配合。

然后,在创建方形布局时,元素的相对对齐方式可以让您的表盘很好地适应方形布局,而无需单独的规范。

④ 颜色

Wear OS 配色方案是基于基线 Material Design 颜色主题创建的。

分为三种颜色:

5. 两大平台系统设计对比

1)Android Wear 的“卡片”对比 Apple Watch 的“空间”

安卓手表的系统设计风格搭载了 Material Design 的设计风格,色彩清晰明确,用卡片式的交互结构,分为两种卡片形式展示:

通知卡片形式,只提供信息推送;行为卡片形式,提供基本功能,闹钟、播放等。

Android Wear 系统是二维扁平的交互模式,并且制定了 2D Pickers 的法则。

左右操作可以进入应用详情、回复、查看等功能,上下操作可以切换不同的卡片内容。另外还有一种操作方式可以全局展示并进行交互。

相对于 Android Wear,Apple Watch 的层级式展示方式更熟悉一些,类似于手机的交互方式,用户点击左上角的返回或者屏幕边缘右滑动返回上一级页面,不但学习成本低,并且更符合用户心理。

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屏幕限制,过小的按钮导致用户误触率更高。

Apple Watch 应用了 Force Touch,交互方式加入新的三维操作——按压操作,特定页面用手指按压屏幕,会出现快捷菜单,提高了效率,且趣味性提升。

2)人机对比

Android Wear 采用了触摸、点击、滑动等基本交互操作。

并且谷歌增加了手势感应,基于重力感应及角度传感器的特性实现,用户抬手就可以唤醒屏幕,过一段时间就会自动熄灭。

但是实际使用中,会经常出现不能唤醒或者睡眠失败的情况。

然而 Android Wear 最开始内置了 Google Now 就派上了用场,用户只要念出“OK Google”就能唤醒机器。

Apple Watch 在人机交互方式中,也是提供了更棒的用户体验,类似 Digital Crown、Taptic 震动引擎、按压等新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有趣的体验。

Apple Watch 还有很多细节之处。例如手表可以根据抬手时间的长短显示不同的信息,抬手时间短会显示最新的通知功能,没有则不显示;抬手时间长会显示时间表盘。

说到底 Android Wear 还是 Apple Watch,其本质都没有完全的独立化、中台化,大部分的数据运算都依靠手机进行。

通过蓝牙以及手表管理模块进行后台运算,然后传输手表进行展示,其原因一方面是降低功耗,另一方面是其硬件能力不足。先引入原生软件,后续发展自己的生态,未来“独立的”智能手表才真正存在。

四、小白该怎么做智能手表设计

以上我们分析了手表的交互及UI规范,那我们该怎么用呢,给大家总结一下。

1. 凸显核心信息,满足用户心理预期

由于智能手表的屏幕大小有限制,在展示信息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如何提取主要信息,针对这部分信息进行加工。如果用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展现的内容并不符合心理预期,那么就需要降低用户的期望值,从而降低用户体验。

智能手表设计的时候应该做到用户可以随时找出自己想要的功能和界面。

其易用程度取决于交互逻辑和界面风格,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最为常用的功能是设计的核心,应该尽量做到突出中心,简单明了,并具有自己的特色。

在文字设定的时候要与环境背景相融合,对比度高、辨识度大。

并且文字要间断,在屏幕有限的情况下,要以最短的文字清楚明白表达的内容,要准确传达给用户,不能用模棱两可的意思混淆用户,传达错误的信息和内容。

2. 精简优化信息,减少用户理解成本

智能手表界面设计需要针对目标用户进行设计及优化。

例如打电话这个功能,智能手表界面可能拥有很多功能比如拉到黑名单、拒接、智能编辑等等。

但是智能手表的长时间操作的场景较少,可能只是“瞥一眼”,并且用户对于接受的信息是具有选择性的,如果信息复杂难以理解,用户则不能筛选出有效的信息,势必会对用户的认知产生影响。

3. 交互方式流畅,帮助用户做选择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依靠长时记忆特性来完成操作,如果是一个复杂的、用户没有学习或者接触过的交互设计,往往增加用户的学习成本。

因此在设计智能手表的框架层时,就需要注意整体的框架和交互逻辑,哪个是主页面,哪个是导航页面,哪个是功能区,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都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在层次上应该将同类的内容组织在一起,通过导航方便用户快速进入此层级,以达到良好的设计逻辑。

4. 界面元素统一,降低用户学习成本

在设计中需要保证界面的统一性,具体体现在色彩、按钮、样式、文本。

无论是在主屏、分屏还是其他功能模块下,都需要展现统一的风格及逻辑。

观察研究多种智能手表,去找寻其共性,寻找被市场认可且符合用户心理模型的一些要点,能够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界面也应该具有标准色系、系统风格及品牌定位,也需要结合用户使用场景和模型。

比如使用黑色作为背景,是考虑到黑色色系的多环境适应力以及其他颜色在黑色背景下的突出。

5. 操作及时反馈,避免用户误操作

用户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时刻获取响应和提示,用来验证或警告用户的操作正确性。这样能够让用户获知系统运行情况。

在智能手表中,误操作也会经常出现,为了避免多次发生,需要在发生的过程中及时提示用户,甚至在用户操作后能够及时止损,返回上一步继续进行操作而不是重新开始,避免任务中断而需要重新开始的情况。

在空间布局上,将界面内容的最重要的地方展现给用户,最大化地减少冗余信息的干扰。

在界面布局方面,整齐的文字排列,合适大小的图片,层级有致的风格对于用户的操作更为有利。

沿袭 Google 的 Material Design 设计风格,抛去过多的装饰和色彩,用一种色彩作为主色调,最多附以一种副色调,颜色通过饱和度的变化从而配合一套完整的用色方案。

6. 品牌的价值体现超越了物质层面

情感的增值是基于产品体验的基础上长期积累起来的。

优秀的智能手表界面,承载着用户体验的方方面面,具有优良的视觉风格、完善的交互体系、清晰的逻辑框架、明确的信息展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当基础需求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上升到情感和依赖需求,也就是从产品体验上升为品牌体验,即情感增值。

参考文章://www.uisdc.com/5-apple-watch-design-://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801&filename=1017074921.nh&uniplatform=NZKPT&v=F36ESLaCUAeqAjYgbaDE4oXU_ep-NJ80RGDFKlbg7VqlWjZlD0NVPk7r7aFe5R8://www.apple.com.cn/watch/

本文由郝小七指导。

本文由@pop泡面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大众f3电车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