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配套项目终投产,大众安徽在和时间赛跑
导读:时间,为大众安徽的前景增加了更多变数。
(文/潘昱辰 编辑/张广凯)自两年前更名以来,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这家大众汽车集团在华最年轻的整车合资企业沉寂良久之后,终于获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11月21日,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宣布在合肥投产首套高压电池系统。此次投产的大众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项目是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的核心配套项目,也是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的第一个独资电池包生产项目。
图片来源:合肥经开区
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是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13亿元,初始年产能可达到15-18万组高压电池系统。项目预计2028年达产后,可实现年产新能源汽车配套电池包30万套,至2032年可累计实现销售收入约1290亿元。
大众安徽方面表示,目前相关电池包产品已会同整车完成测试定型,将于本月正式量产。同时,大众安徽也将于年底正式量产基于MEB平台生产的纯电动车型。
原名江淮大众的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第三家整车合资企业,同时也是第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合资企业,以及在中国首家拥有全面运营管理权的合资企业。
然而在成立近6年来,大众安徽在新能源赛道上并未取得两个前辈在燃油车市场的影响力,而且一直表现得跌跌撞撞。
从最年轻合资,到大众亲手扶持
2017年12月,江淮大众由大众集团和江淮汽车以50:50的股比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亿元,合资初始期限为25年;次年7月,江淮、大众与大众旗下品牌西雅特又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2-3年内将西雅特品牌引入中国。
其后,江淮大众曾发布新创品牌思皓及其数款车型。如首款车型思皓E20X,号称拥有“西雅特设计造型,大众的品质管控以及江淮的新能源技术”。
但在此之后,思皓品牌产品发布节奏缓慢,首款车型E20X迟至2019年4月方才推出。且新车在上市后由于没有大众品牌的加持,加之产品力有限,因而并未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
而此前敲定的西雅特入华项目也随之被搁置,最终不了了之。
直到汽车合资股比限制放开后,江淮大众才迎来了全新的机遇。
2020年6月,安徽省国资委、江淮汽车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共同签署投资协议。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增资持有江汽控股50%股权和江淮大众75%股权,并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安徽省国资委对江汽控股保持其余50%的股权和控制权。
基于此,大众集团承诺授予江淮大众4-5个纯电动汽车品牌产品,在2025-2030年运作一个时速60辆/时的工厂,目标是在2025年生产20-25万辆,在2029年生产35-40万辆,预计届时总收入分别达到人民币300亿元和500亿元。
2020年6月,江淮汽车与大众集团签约,大众入股江淮汽车,并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
大众集团同时承诺,在中国法律允许且取得许可前提下,优先考虑在江淮大众生产大众B级车、C级车等插电混动汽车和燃油车。
对于大众参与江汽控股的混改工作,安徽省发改委曾表示,江淮与大众合资合作是我国汽车产业开放发展的大事,是推进安徽制造强省建设的盛事。安徽省委、省政府将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项目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一号工程”。
于同一时期,大众集团还向安徽当地的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投资约11亿欧元,收购后者26.47%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国轩高科由此成为大众集团的认证供应商,向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纯电动汽车供应电池产品。
在先后完成对整车和核心供应链的布局后,同年12月,江淮大众正式更名为大众安徽,标志着大众对合资公司管理权的落实。
大众安徽生产基地
2021年4月,位于合肥的大众安徽MEB工厂开工建设;同年9月,与之配套的电池工厂也开工建设,均计划于2023年竣工投产。
截至目前,大众已相继在合肥投资了整车制造基地、配套核心零部件、销售及数字化服务总部、软件研发分公司以及智慧物流等项目,加之入股国轩高科,试图将合肥打造为大众在华新能源汽车基地。
时间,还会站在这边吗?
但在公司更名后,大众安徽面向市场的整车产品进展,仍相对缓慢。
据悉,即将在大众安徽量产的首款车型,其原型据传为西雅特Cupra Tavascan。
西雅特Cupra Tavascan
该车型基于MEB平台打造,是大众ID.5的兄弟车型,已于今年9月的慕尼黑车展亮相。
Cupra Tavascan与此前披露的概念车外观近似,造型非常激进。其长宽高分别为4644/1861/1597mm,轴距达2766mm,定位为纯电动轿跑SUV。
动力方面,Cupra Tavascan推出后置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版本。单电机版最大功率为210kW,峰值扭矩为545N·m;双电机四驱版最大功率为250kW,峰值扭矩为679N·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5.6s。
在供能方面,新车将搭载77kWh水冷电池,WLTP纯电续航分别为550km和520km,并支持135kW直流快充,7分钟最多补能100km,半小时补能10-80%。
对于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大众集团寄予厚望。根据大众集团的规划,到2025年,将向中国消费者交付约150万辆新能源汽车;到2028年前,将推出70款全新电动汽车,产量达2200万辆,其中一半以上产自中国。
不过对于大众中国尤其是大众安徽而言,时下市场环境正波涛汹涌、竞品云集、强敌环伺。
尤其是自今年年初爆发的车市价格战,已经对传统车型的定位格局造成了颠覆性的改变,过往溢价偏高的合资车型普遍遭受严重冲击,在断臂求生的过程中逐渐褪去了品牌的光环。
目前,大众在华基于MEB平台的ID.系列电动车均由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生产销售。凭借双车战略,大众共计在华投放了5款ID.车型,销量也在合资品牌纯电动车中位居第一,但较之头部自主品牌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大众ID.3
而与在中国市场深耕30余年的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相比,大众安徽当前的体量不仅微乎其微,且在品牌力上先天不足。
何况,量产新车的正式交付需待2024年——类似于当初的思皓,时间,又为大众安徽的前景增加了更多变数;而要想后发制人,个中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这并不会成为大众安徽未战先怯的理由。
毕竟根据大众的规划,大众安徽作为大众在华新能源汽车基地,其于合肥生产的汽车未来也将返销欧洲。
相较高度内卷的中国市场,届时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或许将成为大众安徽更为重要的用武之地。
外媒:天津开发区汽车产业引领中国先进制造新纪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8日综合报道 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英文简称TEDA,译为泰达)作为重要战略投资项目的“一汽-大众华北基地”于今年早秋时节正式建成投产。该里程碑也昭示着整个“出行经济产业”在制造端亦不断走向“更加智能、绿色,创新”的大潮的方向。
入驻巨头呈“三足鼎立”(指的是德国的大众、日本的丰田和中国的长城汽车)格局的泰达在2017年整车产量达81万辆,产值约合189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该地区整车产能将达到150万辆。
“汽车产业的腾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性成就。就在20多年前,泰达尚没有一家车企,但如今已形成从加工制造到研发销售完整的汽车产业集群,无论是国际大牌还是优秀的民族企业品牌,都在这里找到了一方发展热土……”天津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郑伟铭表示。
2018年上半年,泰达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超过7%——而她本身也是经济规模最大、外向型程度最高的国家级开发区;支柱产业从汽车到石化、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领域,不一而足。
如上文所述,泰达的“三辆车”中既有德系、日系等世界著名车企,又有优秀的中国自主品牌,这意味着整个区域的汽车产业有机会实现集群式发展,打造一个不断延伸的——包括发动机、汽车电子、零部件、技术研发和服务链在内的——规模效益凸显、具有关联带动能力的产业链生态圈。
中国经济近年注重强调高质量发展——即非一味追求GDP单维度、飙速增长模式,而是愈发注重优化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更加健康和更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大众汽车的战略投资
2017年8月在泰达正式投产的“一汽-大众华北基地”不仅生产高端车型,同时也在生产能力和前沿的可持续性措施上取得突破。
她将成为泰达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方向驱动的生动写照:这座工厂采用世界先进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系统、太阳能光伏技术和创新升级的焊接工艺;拥有近千台机器人,生产自动化率接近80%。
郑伟铭表示,一汽-大众华北项目建成投产,也将为天津汽车产业能级提升带来强有力支撑,带动区域共荣共赢。
他从“产业链带动力”维度给予了进一步阐释:该项目投产后仅带动区域内零部件供应商总产值一项即可高达近58亿美元;无疑,这样的溢出效应势必会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增长点。
与一汽-大众华北项目几乎同期落户泰达的还有PPG公司——它是一家世界领先的涂料供应商。该公司于2018年8月与泰达正式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将在此建立PPG全球最先进涂料研发中心,计划2021年完工。这也是PPG集团在美国以外唯一的全球级研发中心项目。
在PPG之前,已落户泰达的其他著名跨国汽车零部件、配件或专业服务提供商还包括——李斯特天津技术中心、锦湖轮胎、现代摩比斯、森本精密等等。
高技术含量的动能轨道
眼下,车企在中国国内与国际市场均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在中国,已经对电动汽车进行了大量投资;而在国际上,特斯拉等公司也因其对无排放汽车的投资而获得了高估值。
在如是竞争态势下,天津开发区发改局局长梁军表示,泰达致力于培育“源头企业”——这些企业植根于泰达生态圈,并能为整个系统的产业发展和创新带来推动。
“从其他地方‘移植大树’、引进大公司固然仍将继续,但我们也致力于使开发区成为[汽车产业]更多新技术、新创造、新模式探索的萌芽之地,”梁军说道。
对于源产业的悉心培育也将促进泰达持续成长。中国商务部TOP10园区汽车产业排名中,天津开发区位列中国北方“产业发展环境”第一名。
与此同时,泰达剑指成为中国首批开发智能联网车(ICV)和新能源汽车(NEV)的枢纽地区之一。
园区主政者表示,要密切关注产业动态,特别是在感知、决策、控制、人机交互、车用高精度地图等重点领域推动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对于智能联网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战略谋划,折射出的是汽车产业‘边界日益被打破’的业态趋势,”郑伟铭表示。
“如今,不再一如既往地由增量资本来驱动产业发展,更多的则是靠新技术革新驱动转变;同样,我们也将看到以加工制造‘车间’的模式转向研发、设计、制造、营销、后市场服务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甚至,任何一个传统产业不再是单一的纵向发展链条,而是跨行业联动的网状发展模式……因此,这将是一个全局的颠覆与改变,需要我们在观念上也同样吐故纳新。”
先发者优势
天津开发区新成立的智能制造促进局局长金香花表示,泰达原有的产业基础为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夯实的积淀。除了汽车产业本身集群完整,开发区已拥有众多集成电路企业以及新一代动力电池制造商,包括三星SDI动力电池项目;而大众变速器APP310和APP290动力电机、大众变速器DQ400e混合动力变速器三大项目也将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关键零部件的配套。
为了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与相关技术方面的“无缝对接”,泰达联手天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依托其研究平台进行前沿的、涵盖智能网联汽车的感知、决策、控制、人机交互和车用高精度地图等领域的技术攻坚。与此同时,泰达还和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开展汽车工程设计和智能制造升级项目。
资金方面,除了天津市政府成立的规模达14亿美元的智能制造专项基金用以支持相关企业发展之外,泰达本身也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重点支持汽车行业的智能制造升级、高端人才引进、创新项目孵化等。其中一个重要的思路是提供围绕全产业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从项目落户、厂房到运营扶持、绩效提升、增资扩产乃至升级改造等。
在搭建产业信息交流平台与机制方面,泰达同样不遗余力。
在汽车产业领域,一个旗舰式的年度“饕餮盛宴”当属“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过往13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2018年召开的第14届论坛吸引了逾600名海内外业界嘉宾齐聚——其中大多数是来自产业界的投资决策级人士,也有来自行业协会、政策制定机构以及智库人士。
智慧城市的愿景
“中国很清楚,智能网联与无人驾驶汽车的制造路径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不仅使得西方车企长达百年以上占据市场核心地位的格局有望打破、塑造中国民族品牌的领军企业,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将为快速城市化而带来的交通、环境和技术维度上的一系列挑战而找到解决方案,”身为全球产业战略独立顾问的Ulf Henning Richter博士向记者表示。他同时也是一位商业管理教授、书作家、并曾任法国INSEAD管理学院和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
的确,从一个更广的视角来看,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还只是未来“智慧城市”的一个组成构件而已。在这样的智慧城市愿景中,城市化程度高企的同时通过高效率和智能化的出行与物流体系而大大缓解拥堵、污染甚至交通伤亡问题。
在泰达,服务如上愿景的一系列尝试业已开展。金香花例举说,“我们这里聚集了滴滴共享出行总部、货车帮等共享经济的领军企业、京东物流等智慧物流企业、以及初步建成了城市大脑IOC中心一期工程……这些尝试都在为未来建设智慧城市的大交通体系而在作准备。”
除了智慧交通,泰达也致力于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宜居新城,进一步交融产业和生产要素,打造功能齐全、人文气息浓郁的滨海之核。
在艺术界广受尊崇的朱莉亚音乐学院首次在美国以外设立校区即选址于如今的泰达。该校将于2019年正式面向全球招生。此外,作为城市新地标的“周大福滨海中心”不久也将正式投入运营。
郑伟铭认为,一系列文化与民生项目——它们与像“一汽-大众华北基地”那样的龙头产业项目一样得以平行推进——这一点对于建设一座定位清晰、发展接续的现代化产业新城至关重要。
“泰达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工业园区,她具有独特的城市气质和文化内涵,”郑伟铭表示。
(本文综合2018年12月27日美联社、道琼斯MarketWatch、雅虎金融频道、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等新闻社报道)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总投资20余亿元!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新车型技术改造项目在泰达竣工
日前,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新车型技术改造项目顺利竣工。此次改造项目年设计产能为20万辆(包含已建成产能),将为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后续换代车型的整车生产做好充足准备,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进行批量生产。
该项目位于天津经开区一汽-大众华北基地,总投资20余亿元,占地面积13192.4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15490.5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焊装车间扩建、焊装辅助间扩建等,新增工艺设备937套。
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自2018年在天津经开区建成投产以来,与天津发展同频共振,从0起步,仅用5年时间,实现累计生产100万辆整车目标,其不仅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柱,也为天津经开区、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市的汽车产业能级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新车型技术改造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换代车型整车生产产能,完善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打造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汽车产业集聚区。
信息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