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关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的大众心理健康
直播预告
2021年8月25日18:00-19:00,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杨甫德教授为您介绍如何关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的大众心理健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微博号
快手号
微信视频号
医生提醒:长期看吃播可能导致神经性厌食症等精神心理问题,你还在看吃播治愈孤独吗?
融媒体记者 陈惠 昕亚 胡海燕
吃播、美食视频的本意是给观众分享美食、传递快乐,同时收获粉丝和其他附加价值。但也有一些博主靠大量进食吸引眼球,走向了极端。例如,在吃播过程中,过量饮食引发身体不适,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也有因为长期高强度工作导致身体健康状况出现问题等。
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方案提出,禁止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
近日,@医师报社携手@头条新闻,在线连麦中科院段云峰博士(@肠菌博士)、回龙观医院林中小路医生(@姓林名中小路)和美食专栏撰稿人(@美食味道菌),从专业角度解读吃播背后的那些事儿。
看吃播对人有什么影响?张艳萍:您看吃播吗?有研究显示吃播能让人产生虚拟的交往和陪伴感,缓解孤独,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
林中小路:我个人很少去看吃播,曾经因为吃播盛行,自己就带着一种猎奇的心态进行观看,起初让我感觉有趣,也发现很多美食,在观看别人吃的过程时能够比较明显感到食欲增加。
有的人或许真的可以通过看吃播可以缓解孤独感,这是因为:首先,吃播满足了寻求陪伴的心理。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存压力感递增,部分人群会出现孤独、焦虑等情结,吃播这类陪伴式饭局体现出来的社会临场氛围感,能够借助媒体介于他人的感知,促进虚拟环境中人与人的社会交互,让观众在观看吃播过程中得到主播实时陪伴,比观看电影更能提升真实感、降低疏离感,增加归属感、减弱孤独感,满足人们寻求陪伴的心理。
其次,是替代满足心理。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的替代满足心理,认为个体有一种竭力追求自己快乐的本能,那么当个体这种本能与社会现实或者自己的更高层面追求相矛盾的时候就会出现替代满足心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部分年轻女性将减肥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当瘦身需求与饱腹欲矛盾的时候,她们会本能将欲望转移到别处,让观看直播的替代性满足感来达到消除自己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紧张压抑的心理,实现“望梅止渴”。
再次,与“身份认同”有关。吃播视频内容接地气,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感,是吃播能够获得大量关注的重要原因。因为我们个体对于自我身份确认和自我所属群体的认知,带有从众心理,这种认知不仅会带来个体主观的情感体验,同时为此个体还会作出行为模式的改变,那么如果传播内容与受众心理位置距离比较接近,也就是说,当传播者与受众都同时被贴上“吃货”标签时,大家就都有了情感上的共鸣,身份上的认同,所以观众会对吃播视频保持热情。
段云峰:人的大脑里存在一种神经元——镜像神经元。当眼睛看到一个事物时,大脑中会主动形成一种行为或动作。看直播时,镜像神经元就会发生作用,也会和吃的人一样,感受到食物的美味,大脑会分泌相应的激素和神经信号,产生愉悦感。其实,不止是看人吃东西,看所有的动物吃东西,都会感同身受。
张艳萍:那么长期看吃播视频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
林中小路:如果过分依赖直播或被直播内容过分吸引时,会出现一部分精神心理问题。我的门诊中,就出现部分年轻人存在神经性厌食症或贪食症的案例。有的人由于控制体重或健康的目的,自己不能尽情吃喝,会借助看吃播满足食欲的同时过度控制食量,导致自己对食物心理调控产生了问题。
我们知道最经典的条件反射是“巴普洛夫的狗”,描述的是当摇铃铛的同时给予小狗美食,当小狗形成习惯后,摇铃铛不给予食物,小狗同样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
观看吃播,通过视觉来刺激味蕾,同样会和小狗一样,产生消化系统分泌物,刺激了神经系统却没有真正进食,长此以往,长期反复刺激,有的人会逐渐失去对食物的兴趣,导致出现神经性厌食症或贪食症。
暴食症患者会因为太过于节食而报复性进食,可能在两三个小时以内吃下了大量食物,又会产生难受的感觉,导致自行催吐的问题。在厌食贪食过程中来回交互,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引起整体消化道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段云峰:人体微生物和菌群关系非常密切,饮食是人体肠道中菌的唯一食物来源。过多的食物对肠道菌群有一定的伤害,尤其是吃了含有过多油脂、蛋白质方面的饮食,不仅对身体有影响,对肠道菌群也有影响。
我在《晓肚知肠》一书中单独对“饮食、肠道菌群、食欲之间的关系”作了说明。当人们想吃食物时,大脑和肠道菌群都会接收到信号,菌就会在人们准备进食后20分钟左右做好准备,开始大量增长。好像在告诉大家“我准备好了,来吃的吧!赶紧喂我。”20分钟后,菌的数量开始下降。因此,吃饭在引发食欲20分钟左右的时间段是最好的。
如果暴饮暴食,吃饭时间会高于20分钟。如果食物量过多,胃液、消化液分泌不够,很多没有消化的食物就会进入肠道,此时,肠道中的“坏菌”就增多去分解食物,“好菌”会变少,容易引发肠道菌群紊乱、消化不良,导致消化道、肠道、微生物的负担。
直播现场图
暴饮暴食不可取张艳萍:在直播吃东西的时候,美食博主会摄入大量食物,这种暴饮暴食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
段云峰:长期过量饮食,不仅伤害人体自身器官,尤其是胃和肠道。还会引起肠道微生物的变化,导致其它器官出现系统性改变。
短期而言,会使植物神经系统发生紊乱。人的消化道由一套神经系统管理,会在一日三餐的时间自动提示饥饿感,而暴饮暴食会打乱原有神经调控。
暴饮暴食短期影响还有人的情绪和睡眠。有一句老话叫做“胃不和则寝不安”。指如果胃不舒服,或胃部经常有过多负担,睡觉也会受影响,表现在肠道和大脑之间的相互调控上。
长期而言,暴饮暴食会伤害肠道和肠道菌群,让肠道中的“坏菌”增多、“好菌”变少,引起一些炎症以及过敏反应,当肠道本身的消化液或菌群不能很好的分泌、分解食物时,会产生一种蛋白质,它与人体的一种毒性蛋白相近,会扰乱人体正常代谢,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炎症性疾病。
肠道菌群占人体所有微生物的80%,肠道菌群出现紊乱,就会影响人体多处器官,比如大脑的健康、情绪、抑郁、焦虑等。受肠道菌群的影响,一些人群服用过多抗生素,菌群受到影响后,会出现焦虑、抑郁。
此外,食物过多对肠道菌群的刺激,导致菌群紊乱之后也会影响人的免疫力。所有人体免疫细胞来源有70%左右来自肠道免疫系统,由淋巴系统输送到全体,肠道菌群受到影响后,相应的免疫细胞来源就受影响,表现为免疫力下降。比如:肺脏、口腔、皮肤表面等,需要免疫系统维持的器官都会受到影响。
张艳萍:有的人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压力或者焦虑情绪,这种做法可取吗?
林中小路:进食可以调节消化系统菌群和刺激我们大脑多巴胺的分泌,调控大脑情绪,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缓解生气和失望的情绪。
但是进食不是压力唯一出口,伴随压力的熬夜、抽烟、饮酒等多重组合拳,身体是扛不住的,“借吃消愁愁更愁”,因此吃是在逃避问题,不是在解决问题。吃东西之所以缓解焦虑,是因为消化系统激活了副交感神经系统,但这种刺激不会持续很久,当暴饮暴食之后发现糟糕的情绪又会卷土重来,只有在吃的那一刻快乐,但不能延续快乐,因此产生“过渡进食-内疚自责-负面情绪-过渡进食”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脑系统等多种脏器的负担。
因此,通过暴饮暴食缓解情绪绝不可取。
正视吃播 正视情绪 正视健康张艳萍:如何有效改善焦虑和摆脱孤独感?
林中小路:在心理科,常用行为疗法和辩证行为疗法,运用正面情绪觉察和管理,痛苦忍受和人际效能等技术改善情绪性进食问题。
首先,学会利用正面情绪察觉当时情绪感受,打破负面情绪与进食之间的自动化链接的条件反射;
其次,利用积极有效的方式放弃情绪性进食,例如:通过定期锻炼来缓解工作压力、想要进食时做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从而控制情绪化进食的冲动,停止冲动进食或失控进食;
最后,如果发生失控进食,需要学会用积极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用积极的情绪抵抗负面情绪,防患于未然,打破负面情绪带来暴饮暴食的条件反射弧,使进食和情绪变成两个独立的事情。
张艳萍:对于以生命、健康为代价“分享美食”的美食博主和喜欢看吃播的网友,您有什么建议?
段云峰:对于美食博主或看吃播的网友,建议形成好的习惯。做吃播视频中呈现出的美食或场景,要符合比较好的饮食习惯。不只看起来美味,理论上也要对人体的菌群也有好处。大鱼大肉大多数人看了都会喜欢,但不是一种所有人都就应提倡或模仿的饮食模式。如何能够把肠道菌群爱吃的食物,而本身并不太好吃的食物做的更美味是美食博主值得尝试的方向。
此外,对于看吃播的网友,建议看吃播的时间最好在日常吃饭前后,因为与人体食欲激素分泌时间吻合。过了饭点,由于镜像神经元的存在,只要看食物,就会分泌食欲激素或者瘦素,但是又吃不到,时间久了就可能影响食欲的调控。
林中小路:从精神心理学角度,建议大家客观觉察身体反应,不要让吃播替代自己真实的健康的饮食方式,当我们出现焦虑或者压抑情绪,要正向面对、正常消解,不要用消极替代的方式去应对。总之,正视吃播、正视情绪、正视健康,就能够使它们形成积极的循环。
美食主播说多动手参与 少吃外卖和快餐
@美食味道菌 是一位在新浪微博上爱好做美食并分享美食的博主,经常有一些“调皮”的网友给她留言:“眼睛看会了,但手学不会。”于是她会尽量把视频做得既简单又耐看,让大家都能学得会,以此引导那些“懒宝宝”自己动手,少吃外卖、快餐。
在@美食味道菌 看来,能把简单的食材做得美味,或者不断按新菜谱制作菜品,是一件很有成就感得事。她把自己做的菜品推荐给家人品尝,获得赞扬时,也会有被认同的感觉。
@美食味道菌建议,经常暴饮暴食的“宝宝们”,一定要控制饮食。呼吁大家动手,增加参与感,在做美食的过程也可以缓解所谓的孤独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