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上海大众途观多少钱

上汽大众集团董事长?

长城是国产汽车品牌中的支柱,其策略是专注SuV越野,能经得战斗民族俄罗斯人的暴力测试,雪地泥地性能良好得到俄罗斯人认可,这就是长城Suv的底气,希望越来越好。

铸铁得发动机容易坏吗?

做什么都要有自主知识产权

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风起云涌这一年

在上汽大众成立40周年前夕,年仅45岁的贾健旭,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的拔擢下,坐上了上汽大众的“头把交椅”。2023年2月上汽集团发布公告,原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健旭,接任上汽大众总经理一职。

来到2024年,上汽大众已然步入不惑之年。纵观贾健旭上任这一年多,在风起云涌的汽车市场,“迎难而上”“油电同智”“找节奏”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

乘风挂帅,迎难而上

贾健旭1978年出生,硕士学位,拥有二十余年汽车行业从业经历,曾负责上汽集团整车业务欧洲市场的开拓工作,为自主品牌在海外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8年起,任延锋总经理,带领企业积极探索智能化、国际化转型发展,实现智能座舱产品全面落地,海外业务布局多点开花。

如今,上汽集团正在经历着“新旧交替”的重要节点,70后逐渐成为上汽集团领导层的主力军。此前,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表示:“培养壮大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队伍,既是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必然要求。”贾健旭拥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敏锐的创新视角,将进一步推进中外双方共赢合作,加快推动上汽大众在电动智能网联新赛道上的创新变革。

“我不抱怨我手上被发到什么牌,但是我想我们一定要努力打好这张牌”。贾健旭在与媒体的交流中强调“打好手中牌”的重要性。

四十年前,大众汽车集团与上海汽车集团正式签订合营合同,成立上汽大众,成为中国最早的合资汽车制造企业之一,也拉开了中外汽车合资合作波澜壮阔的序幕。彼时的中国只能选择用市场换技术,随着德系、日系、美系、韩系进入中国市场,合资车企进入躺赚的高光时期。

眼下,中国市场已经翻天覆地,合资品牌在中国已然不再是可以呼风唤雨的主导者。雷军带领小米汽车跨界而来,掀起中国汽车行业的新一轮内卷,近几年快速崛起的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中国自主品牌和新势力也成为汽车市场的冉冉新星。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近两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中逐步升高,而在品牌层面,自主品牌的市占率进一步增强,目前已连续三个月超过56%。在新能源、智能化的大趋势下,国内汽车市场技术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客户细分人群越来越明确,合资企业对于市场和技术的反应必然会出现由机制带来的顿感,现在合资品牌所面对的形势与此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据乘联会数据,2020年到2023年,主流合资车企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1.1%、45.6%、39.5%、34.5%,呈逐年下降趋势。2023年,14家主流合资车企中,只有5家实现了正增长,曾经占据中国大半市场的合资车企急需寻找新的发展模式。

面对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处的崛起,迎难而上是贾健旭的态度。北京车展前夕,在上汽大众的媒体交流会上,总经理贾健旭仍然保有乐观的预期:“要对外合作,合资的业务模式一定会存在,经济的合作需要找到一个载体,我们上汽大众就是载体。”

从去年的九字方针,即“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到今年的十二字方针“油电同进、效率优先、品牌刷新”,既昭示着贾健旭面对新市场的决心,也是他面对难题交出的答案。

尽管汽车市场内卷不断,大众却依然具有很强的品牌实力,2024年第一季度,上汽大众卖出了26.5万辆,同比增长11.4%。新能源2.8万辆,同比增长171.3%。对于上汽大众的未来,贾健旭也有了清晰的规划,“2023年、2024年、2025年,这几年会比较困难,但是到了2025年下半年、2026年开始,现在定的产品都上市了,那世界会变得不一样,我相信那个时候我们还在,我们会活得更好。”迎难而上,一直都是他的态度。

油电同智,上新不放老

“如果大众在中国市场要成功,他必须跟中国的合作伙伴,把最美的东西拿到中国来,然后把它嫁接在一起,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口味。”面对中国市场的新变化,与合资品牌本身的弊端——以往“国外研发,国内销售”的模式越来越难以匹配当前国内市场的消费格局,同时,合资品牌往往有“两个老板”带来的决策成本更高,贾健旭清醒的提出,针对中国市场,要将“最美的东西拿到中国来”,做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口味产品,“油电同智,上新不放老”就是他所主张的策略。

目前燃油车市场仍有50%的份额,中国的很多用户还是会青睐油车。贾健旭认为,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油车上,主打“油电同智”,是上汽大众必须走的差异化竞争之路。北京车展上,上汽大众推出了全新的途观L Pro,被称为“最聪明的油车”。途观L Pro车展首秀,体现了贾健旭所说的“油电同智”的理念,为燃油车发展方向定下基调,实现更懂国人需求的智能化,提供包括智驾、交互、车联在内等8大科技亮点,通过不断提升燃油车智能化体验,实现燃油车与纯电车共享高端科技。

在媒体交流会上,贾健旭透露其对于上汽大众产品的战略规划:“我们必须要调整我们的产品型谱和产品结构,去满足这个三分之一电、三分之一混、三分之一油的市场。”大众集团已经同意所有混动车型全部交给上汽大众,利用上汽大众作为平台,上汽大众、德国大众、上汽将三方一起共同开发满足中国市场的混动车型,形成三分之一电车、三分之一混动、三分之一油车的产品结构。

贾健旭表示:“我们促油车的策略还是不能变,为油车的消费者提供更智能车的战略还是不能变,但是我们要密切关注新车投放基础和新车投放次序,找对市场、‘算对命’、‘押对宝’。”

与此同时,老途观车型依然会继续销售,接下来推出的新款帕萨特以及其他热门车型也会采取类似的操作。“我们的定位叫上新不去旧,老产品依然在,建立在老产品的市场定位;新产品是新油车的定位,一定要跟高端豪华品牌一争高下。”

找节奏,拼速度

“这个领域发展的很快,我们要做一个fast follower,follower还不够,要做 fast follower。”

要成为一个快速跟随者,必须把握中国汽车市场的速度,找到适应市场适合上汽大众的节奏,关于这一点,贾健旭给出了两个答案:一是降本增效,二是美美与共。

降本增效,降的是“拥车成本”,增的是“工作效率”。

为了对抗汽车市场的价格战,贾健旭提出了“拥车成本”的概念,即买进多少、卖出多少之间的差价。4月20日,上汽大众ID.3保值回购升级,推出ID. Care保值包,并在北京车展现场宣布推广至ID.4 X与ID.6 X两款车型:拥车三年后享6折保值回购权益,吸引了那些存款有限又喜欢追求新事物的年轻人。这一通过降低用户“拥车成本”,让用户获得价值最大化的举措,目前正在深入用户心智,获得用户认可。

去年12月,上汽大众进行了核心供应商大会,贾健旭在对供应商进行了梳理和沟通,又调整组织结构设立了成本部,打破了原来的供应链流程,和供应商一起建立完全以目标成本为导向、产品性能为核心的开发理念,力求实现流程降本和技术降本双突破。不仅如此,上汽大众内部也组织结构调整,重新设立成本部,完全以目标成本为导向,以产品性能为核心开发产品。

贾健旭本人也时刻抓紧“速度”的弦,在上任一年以后,他仍然觉得自己“太慢了”,不断自我反省,并定义“慢”、“很慢”、“非常慢”,让团队也反思、“对号入座”,“我们至少不要非常慢,至少赶上趟”。

面对层出不穷的汽车新势力,贾健旭更加强调尊重对手与“美美与共”。在媒体交流会上,贾健旭毫不吝啬的直称对手是走过行业至暗时刻的“英雄”,并指出“他们这批人的勇气和打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美美与共”是与其他品牌之间的和谐共存,找准自身的优势与定位,呈现出自己的“美”。“我们亦有美丽的地方,我们要跟他们美美与共。如果看到别人的美,忘记了自己的美,这是很大的问题,大众依然还有很多美的地方,怎么把它呈现,这至少是今天上汽大众人应该做的一件事情。”

一不要贬低别人,二你也不要看低自己,要把这些组合拳全部拿起来,越早进入至暗时刻的人越容易走出来。这是贾健旭的一直以来的奋斗观,推动着他不断前进,也推动着上汽大众在四面楚歌的新市场不断向前。

对于上汽大众和贾健旭而言,2024年的市场挑战将比预期更大,淘汰赛已然打响。尽管合资品牌不再是市场的绝对宠儿,但自主品牌、合资品牌、造车新势力构成的“三足鼎立”局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会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2024年、2025年有我,到2026年、2027年我会更好。”于贾健旭、于上汽大众而言都是如此。

晚点独家丨大众中国原 CTO 韩鸿铭将成为酷睿程的 CEO

酷睿程是大众在中国智能化转型的希望,但并不是唯一希望。

文丨司雯雯
编辑丨王海璐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前首席技术官韩鸿铭(Marcus Hafkemeyer)将加入酷睿程,担任 CEO。这个消息在今天酷睿程的一个会议中被宣布。

2023 年成立的酷睿程是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核心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由大众旗下软件公司 CARIAD 与地平线共同出资设立。大众 CARIAD 投资地平线和酷睿程总计 24 亿欧元,其中投资酷睿程的金额约为 13 亿欧元,占股 60%,地平线占股 40%。

这是大众入华近 40 年来最大的一笔单项对外投资。当中国车企争相冲向高阶智能驾驶时,大众也希望借助酷睿程和地平线,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进度,提高产品竞争力。

韩鸿铭 2022 年加入大众中国,担任 CTO。在此之前,他还曾在华为、北汽新能源等多家中国公司任职。酷睿程董事长、CARIAD 首席执行官施沛德(Peter Bosch)在内部邮件中评价,韩鸿铭 “对中国当地市场、研发生态和客户需求的了解”,将加速酷睿程向大众中国交付高级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在中国市场,大众的目标是,到 2030 年销量近 400 万辆,占据约 15% 的市场份额。去年,大众汽车在华市场份额约为 14.5%。要保持和提升市场份额,智能驾驶是其中重要的一役。

一位更熟悉中国的 CEO

酷睿程成立于 2023 年 11 月,现任 CEO 楚力(Alexis Trolin)任职还不到半年。

楚力 2021 年加入大众,主要负责大众 E3 电子电气架构。更早前,他在瑞典一家初创科技公司 WayRay AG 任职,该公司主要开发基于抬头显示(HUD)的全息增强现实导航系统。

与上一任 CEO 相比,韩鸿铭在中国工作的时间更长、经验更多。加入大众前,韩鸿铭曾先后担任华为汽车业务战略顾问、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兼工程研究院高级副院长。在此之前,他还在奥迪、宝马工作过。

2022 年,韩鸿铭加入大众,成为大众中国的 CTO。今年 1 月 29 日,大众中国宣布,韩鸿铭将从 4 月 1 日起卸任,在集团内部担任其他职务。

在韩鸿铭担任大众中国 CTO 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参与了筹备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VCTC”)。

VCTC 项目 2022 年 4 月启动,2023 年 4 月正式成立。总部位于安徽合肥,是大众汽车集团除德国总部外最大的研发中心,主要负责大众在中国智能电动车的研发和采购等业务,包括开发大众在中国的本土电动汽车平台、与小鹏联合开发新车等。

成立 VCTC 是大众推动在中国本土化的措施之一,包括开发和供应链两个层面。韩鸿铭曾经在今年 1 月的媒体沟通会上说,VCTC 可将技术开发的对接工作东移 9000 公里,即从德国总部挪到中国,提高大众在中国的研发实力,将研发周期缩短 30%。

在大众中国和 VCTC,韩鸿铭的主要工作是推动大众研发、采购本土化,搭建技术团队、融入中国的生态系统。到酷睿程后,他过往的经验需要解决更具体的问题:如何根据中国市场需要,尽快为大众中国提供最适配的智能驾驶方案。

作为地平线和大众的合资公司,酷睿程的组织架构中,大众派驻的高管起主导作用、地平线的高管起辅助作用。酷睿程的董事长和 CEO 均来自大众,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担任副董事长,联合创始人黄畅担任 CTO。CARIAD 中国 CEO 常青和地平线总裁陈黎明为董事。

一位接近酷睿程的人士说,酷睿程成立初期,约有 300 多名员工,其中包括约 200 名从地平线转入的员工。目前,这家公司的员工人数已超过 500 名。

和小鹏、大疆一起争夺大众

大众与地平线共同成立酷睿程,是希望借助地平线在智能驾驶上的资源和经验,帮助大众完成向智能化的转型。

地平线可为车企提供全套智能驾驶方案,包括芯片、底层软件、上层应用算法和开发工具链等。根据地平线招股书,2023 年,它拿走了 35.5% 的高阶智驾市场和 21.3% 的低阶智驾市场,分别仅次于英伟达和 Mobileye。

大众中国的庞大销量意味着稳定、高额的营收来源,同样吸引地平线。即便酷睿程的智驾方案还没量产,地平线招股书显示,2023 年,酷睿程已为地平线提供了 40% 的收入。

4 月 24 日,地平线发布新一代智驾芯片征程 6 ,酷睿程是首批定点的意向合作伙伴之一。征程 6 包括六个版本,算力从 10+ TOPS 到 560 TOPS 。其中,征程 6B 面对低阶智驾市场,主打性价比,征程 6M 和 6E 瞄准中阶智驾市场,分别支持城区辅助驾驶和高速 NOA,硬件系统成本在 5000 元以内,征程 6P 针对城区高阶智能驾驶,硬件系统成本接近 1 万元。

一位知情人士说,酷睿程为大众开发的智能驾驶方案包括低阶和高阶,目前高阶智驾方案尚在规划阶段,L2+ 级别的智驾方案进展更快。

酷睿程的这套低阶智驾方案包括 6 个摄像头和 1 个毫米波雷达,现阶段尚未定点。2023 年 11 月,常青在进博会上表示,酷睿程计划 2025 年、2026 年开始量产 L2+、L2++ 级智能辅助驾驶产品,当时已有样车可供测试。

大众向酷睿程倾注了最多资源,但却没把所有筹码压在这一家公司上。未来,酷睿程还要与小鹏汽车以及大疆等共同争夺大众的订单。

2023 年,大众斥资 7 亿美元收购了小鹏 4.99% 股份。双方约定,共同开发 2 款电动车,并达成长期合作的技术框架协议。半年后,双方又联合表示,将共同开发平台和软件,共用零部件将联合采购。

今年 4 月 17 日,大众和小鹏又宣布,将共同开发电子电气架构 CEA,包括区域控制器、中央计算平台、云平台、后台互联等功能。从 2026 年起,这一架构将应用于大众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

按照大众与小鹏签署的协议,他们将在电动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等方面探索合作,智能驾驶也包含在内。一位接近酷睿程的人士认为,小鹏与酷睿程可能存在竞争关系,“主机厂都要搞冗余方案,不可能只靠一家”。

除小鹏外,酷睿程的另一类对手是大疆车载等一级供应商。2024 年,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先后宣布将在新款途观和迈腾的部分车型中采用大疆车载的智驾方案。这两款车也出现在大众北京车展的展台上。

对体量大、车型多的大众来说,大疆车载的性价比路线具有吸引力。大疆车载称,可以用 7 颗摄像头和 100 TOPS 的高通芯片,不依靠激光雷达实现城区智驾方案,硬件成本只需要 7000 元。另外,这套智驾方案也可以应用于燃油车。

当时间有限、竞争激烈时,资源更多的车企会同时做多种准备以降低风险。相对小鹏、大疆车载或其他供应商,大众向酷睿程投入了更多资源,酷睿程也需要更快地向大众汽车证明自身优势。

题图来源:《广告狂人》

大众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大众在华要继续燃油车+电动车两条腿走路

2023年7月5日-7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在演讲中称,大众汽车希望在新时代的中国汽车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众汽车将继续发挥在燃油车市场中的优势,同时加速纯电动产品攻势。

首先,在燃油车方面,贝瑞德说,尽管中国的燃油车市场总体规模在缩小,但大众汽车集团凭借自身规模和成本优势,仍保持可观的盈利。这将为集团在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业务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燃油车市场的份额从18%提升到了20%。未来几年,该集团将继续通过新款途观、速腾、迈腾、及奥迪Q4和Q8等新车型强化产品阵容。到2030年,将推出共计17款全新燃油车型。在重要的SUV细分市场,大众汽车集团拥有共计30款车型,是所有车企中最强大的SUV产品阵容。

大众汽车集团也正在推动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并逐步将燃油车型向插电式混动动力车型转变。

与此同时,该集团也正在快速推动高阶驾驶辅助和全新车内导航系统的本土研发工作,以提升传统燃油车的智能化水平。

其次,在电动汽车方面,至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品牌将有不少于30款纯电动车型在中国市场销售。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华推出了奥迪e-tron GT、Q4 e-tron和Q5 e-tron三款全新车型。2023上海车展期间推出了大众汽车品牌首款纯电动轿车ID.7并将于今年秋季交付客户。今年年底,大众安徽将正式投产,届时除了将出口欧洲市场的纯电动车型Cupra Tavascan以外,还有另外一款大众汽车品牌车型预计将于2024年下线。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也将于2024年底在长春投产。奥迪将在2025年和2026年推出三款新车型。

第三,除了继续增加燃油车和电动车投放之外,大众汽车集团也在中国强化其研发能力,尤其是软件开发。该集团不久前投资逾75亿元在安徽成立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将成为其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聚焦先进的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开发。未来,将有超过2000名研发人员在此从事新产品的研发。

该集团旗下软件子公司CARIAD中国也在持续提升其研发实力。到今年年底,其软件专家的人数将由2022年的800人扩充到约1200人,其中包括CARAID正在组建的合资企业的员工。这些员工中至少有90%是中国本土的软件人才。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形势的判断,贝瑞德表示,预计今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将超过30%,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超过50%。预计到2030年,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将增长至2800万到30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将达74%,纯电动车型的占比将超过55%。

贝瑞德对目前的市场环境表示担忧。目前,市场上有超过120家汽车制造商,在2023年就推出了约150款新车型,极为激烈的竞争甚至在近几个月导向了大幅价格折扣。许多汽车制造商由于缺乏其它业务的支撑,高度依赖纯电动汽车业务。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高昂的动力电池价格使他们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压力。短期的销售成功需倚赖极高的资本投入。这些投入无法促进市场长期的积极发展。

面对过热的市场竞争,大众汽车集团的目标是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但不追求不惜一切代价的增长。“对我们来说,业务的盈利能力是最重要的。我们不会为了实现短期的交付量增长而参与不健康的市场竞争。”贝瑞德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上海大众途观多少钱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