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现在各行各业都把自己尊重的人称作“老师”,你怎么看待?
阿诚来回答!
非常羡慕那个年代。我是70年代后半期参加工作的。当时的物价相当便宜,5元钱完全能够大吃一顿。
职工食堂
那个时候,我刚参加工作,所在的国有大型企业职工数千人。第一年我每月的工资是23元,第二年是37元。当时我的粮食是定量供应的,每月30斤粮食。
企业为职工发放生活副食补贴,我每月是5.5元,用于在职工食堂就餐买菜。当时,职工大都是自己从家里带大米,在企业用饭盒蒸米饭,中午在职工食堂买菜。
当时职工食堂的菜价是:
肉末炒汗萝卜:每份0.05元;白菜粉条和丸子:每份0.15元;肉片炒土豆:每份0.15元;肉片炒芹菜:每份0.15元;烧茄子:每份0.25元;红烧带鱼:每份0.25元;家熬梭鱼:每份0.25元;
红烧带鱼段
家熬胖头鱼:每份0.25元;小炖肉:每份0.25元;炖排骨:每份0.25元。米饭:每份0.10元;馒头:每个0.05元;窝头:每个0.02元。
0.25元的菜,相当于现在饭店40元左右的菜肴。这样算来,我每月5.5元的生活副食补贴,可以供10个人大吃一顿。
说来还有两个小故事。
“排骨的故事”。
当时工作中,临近中午吃饭前,各车间、工段一般都安排专人带着大家的饭盒及副食补贴去职工食堂买菜。记得那天,一个工段,七八个人,大家买回的菜都放在操作室的桌子上,同事们都买的炖排骨。
炖排骨
平日买的炖排骨,肉多香嫩,给的菜量也大,非常好吃。
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两个徒弟说:”怎么没有肉啊?!”徒弟打开饭盒盖一看,果然肉不多。
这时,只听孙师傅说:“排骨,排骨,哪来的肉?”
大家一想,这个孙师傅特别喜欢吃肉。上午同事们都在工段工作,只有孙师傅一个人在操作室里操作。大家一听,就明白什么意思了。
仪表操作
“馒头的故事”。
那时,企业职工食堂蒸的馒头特别好吃。
一是面粉质量好;二是发酵、兑碱好,机器揉面;三是蒸得好。蒸熟的馒头洁白、蓬松,有一种面粉发酵后的清香味。职工下班,买了馒头,把大兜子、小兜子带回家。这在当地非常有名。很多人到进厂里买馒头。
一天下班,在企业大门口,我突然看到一位中学的王老师进厂。
王老师
我顿时感觉到有些诧异,莫非王老师由学校调到企业来了?
我与王老师打了个招呼,一问才知道,两年来,王老师几乎每天都进厂买馒头。
过了几年,一年多过去了。这天,我又碰到了王老师,还没等我问话,他便高兴地说,他已经在厂子附近买了房子,每天买馒头更方便了。我听了之后,惠然一笑。
馒头
综上所述,由于当时实行的是低工资、低物价,物品相当便宜。当时的5元钱,购买的菜肴相当实惠,能够大吃一顿。
六七十年代的物价是怎样的?5块钱能不能大吃一顿?
那个年代是伟大的毛泽东时代,是国民经济刚刚走向恢复征程又遭三年自然灾害直到文革十年时期,虽然工资很低物资匮乏但物价低且平稳,人民生活实感幸福。每月除了20~100元工资(1960年~1980年且无其他任何收入)但5元钱可办一桌象模象样的酒席,本人当时结婚就是花了50元在市里最好的饭店办了10桌酒席。现在想起来都沾沾自喜十分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