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众车比较拿的出手的技术是什么?
A柱碰撞可主动吸能从而减轻对人员的伤害
什么是大众的蓝驱技术?
对中国消费者心里摸得很透
大众的加速战略:不用上一代技术赚你我的钱,用什么?
大众汽车表示自己要变了,变的比过去更新鲜,但这仅靠如今2款电动车的推出是不够的。中国消费者、欧洲消费者记忆中关于大众的印象太深,一切都需要时间积累才能最终完成印象的变化。
实话实说,在2015年之前,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给人的感觉还是先进和靠谱的。2009年,我初入汽车媒体行业时,大众是彼时先进技术的代名词。
紧凑级轿车市场里,宝来的1.8T惊为天人,第六代高尔夫供不应求,2010年国产的大众途观加价销售了4年。对照来看,当时的丰田、本田、日产,从车型的品质感和动力性上并没有一战之力,美系品牌也是一样,福特在中国和马自达纠扯不清,通用在协调别克的韩系车如何下放到雪佛兰,至于现代起亚,性价比为先。
当然,后面的故事你也知道了,站在2021年往回看,近几年的大众跟先进性基本没什么关系。
发布新战略,但引发的关注不算多就在2021年的3月5日,大众汽车发布了自己的新战略:ACCELERATE(加速),要针对数字化、新商业模式、自动驾驶三个方面进行加速。
不过,全世界第一的车企这次发布的新战略,实际上并没有引发中国网络的太多舆论共鸣。可能是因为这样的战略方向各家都有,可能是特斯拉等太吸引眼球,也可能是大家对于大众的事没那么感兴趣了。
不过,仔细读读这份报告的核心内容,你就会发现,大众汽车变了,至少是未来的赚钱模式变了。
如何解读大众新的加速战略,只看它的核心信息点,就够了:
1. 企业层面,是控制成本并加大投资。到2025年,完成对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数字化技术投资约160亿欧元,这一数字乍看之下比较惊人,不过预计之后还会进一步增加。毕竟,大众在2012年对考虑MQB平台分享给其他公司使用时,曾表示过,总投入已经累计约500亿英镑。
电动汽车技术部分,目前大众已经有了MEB平台、PPE平台,混合动力部分、自动驾驶部分、数字化技术部分,均需要进一步投入。
不过,对于大众这种千万级销量体量的集团而言,资金并不算是问题。从加速战略来看,大众汽车的经营利润率至2023年后,要长期保持在6%左右,执行手段则是2023年将固定成本降低5%、工厂生产效率每年提高5%、物料成本降低7%,并确保所有区域的长期盈利。
2. 车型层面,是电动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大众的下一步车型目标,是击败特斯拉,延续燃油车时代的销量冠军位置。
新的销量目标制定的十分激进,2030年,大众在欧洲市场70%以上的销量要来自于纯电动车型,大众在中国/美国市场的纯电动销量,达到大众年销量50%以上。至于执行手段,也是通过新一轮技术、新一轮车型投放实现,每年至少一款全新车型+中国市场专属车型+更便宜的定位低于ID.3的车型。同时,下一代高性能纯电动平台也在进一步研发,2026年,大众的旗舰车型Trinity将推出。
结合如今的技术进步以及政策法规进步来看,Trinity很可能会带来惊人的数据,比如1000公里以上的续航,比如和加油相仿的充电速度甚至更快,再比如,L4级自动驾驶技术等等。而这,也只是基于现有能够想象到的推测,甚至2026年可能有AR等系统的应用。
3. 商业模式层面,大众在悄然向行业几年前所判断的那样,向软件转移。软件部分分为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以及大众未来的盈利方式。
自动驾驶层面,和全世界所有车企一样,大众要开始进一步装备新技术。计划到2030年大规模推自动驾驶, 2026年推出的Trinity支持L2+级自动驾驶,随后实现L4级自动驾驶。这样的目标,实际上对比行业来说比较保守,因为目前已经有企业将这样的目标设定在2025年之前。
智能网联层面,2026年的旗舰项目推出后,大众要构建车辆与车辆之间不断分享数据并自我学习的汽车互联系统。目前,从2021年开始,大众将在夏天开始,每12周对车辆提供FOTA功能。
结合上述的一切,再加上大众新的商业模式推出-商业模式2.0,你就能看出大众的盈利模式如何变化。有了自动驾驶、更多的新能源汽车、更丰富的智能网联系统,加之特斯拉等企业、智能手机与Iot领域已经成功的在订阅付费层面实现了初步推动。
接下来的大众商业模式2.0,会将车辆提供的服务进行组合打包推出,对充电、能源服务进行推出,对自动驾驶以及其他软件功能进行打包推出。
钱是要赚的,从1.0到2.0身为一直以来的全球汽车巨头,大众汽车的思维变化,对于其他车企是有前瞻意义的。
1.0时代的大众汽车,在近几年间其企业的发展以及技术推出来看,是落后的。细数大众近几年在全球推出的新车型以及新技术,对比全球新技术逐渐拉开差距。以中国市场为例,大众近几年间的产品卖点不再是先进动力技术、前瞻制造技术或者是先进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技术,1.4T+7速双离合的组合已应用多年,新一轮的智能网联技术从反应速度表现上距离中国自主品牌存在差距,同时语音操控上支持功能较少,尤其是车辆具体配置功能的操控权限较少。智能驾驶技术部分也是一样,目前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等几家中国头部自主品牌中,部分车企已经实现了90%以上的L2级自动驾驶装车率。
这直接反应在了其销售与销量表现上,以上汽大众为例,主力销量车型-朗逸、途观L、帕萨特、桑塔纳、途岳等,终端优惠幅度多年保持在2万元左右及以内,而在2019年-2020年之中,终端优惠的数字多款车完成翻倍。
同时,在欧洲市场也是一样,特斯拉的出现一度占据了欧洲纯电动车超过50%的市场份额,大众在这一领域不能有好的成绩。
近几年间,随着整个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大众汽车的印象符号实际上已经从几年前的技术+制造先进(激光焊接、MQB模块化平台、TSI+DSG等),逐步变为了制造优势突出(MQB带来的零配件高通用性)。显而易见的一点是,如今的大众依托于制造优势依然能保证自己的业绩数字,MQB平台优势也带给了它足够大的让利能力,但,当本田、丰田、日产等老对手,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势力车企带来技术优势之后,制造优势的可长期延续性存疑。
写在最后:未来的大众汽车能带来什么,从新的加速战略,实际上已经能够看出轮廓。
利好之处在于,大众未来会提供更多的新能源车型尤其是纯电动车型,在这之中,我们大概率能享受到进一步的购车价格下降,因为大众的商业模式2.0给予了前端销售更大的灵活性。买车与购买服务与后续的维修保养、保险等,共同组成新的销售模式。
而这,也将对现有的汽车行业产生新的影响。各家需要选择是否跟上大众的节奏,自己的订阅软件如何定价、如何匹配等。
利空之处则在于,目前大众的自动驾驶目标颇为保守,随着如今越来越多车企将激光雷达、领航系统进行应用,以及中国市场算法端进步速度远超全球,驾驶新技术领域的大众汽车是存疑的。
激光焊接、空腔注蜡…细数这些年大众被过度“神化”的汽车技术
要说营销,还得看大众,大众汽车自从进入中国以后,在国内心目中营造出了德系品质、安全结实的印象,还包装出了无数的专业名词,比如说激光焊接、空腔注蜡,虽然被中保研的碰撞测试扯下了遮羞布?但是至今还有很多大众粉丝深信不疑,津津乐道,常常挂在嘴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说这些年被大众汽车神话了的汽车技术。
空腔注蜡空腔注蜡,最开始被国人所知晓的时候,恰好处在国产车经常出现腐蚀生锈的年代,很多国产车经常是3-4年就锈穿底盘,而门把手、车门等位置,也经常锈蚀,在这个时候,大众汽车的空腔注蜡概念横空出世,空腔注蜡当时的宣传话术是,12年不腐,提高隔音静谧性等等,被很多国人传的神乎其神,似乎只有用上空腔注蜡的才算是好车。加上那时候的大众汽车对比国产车,在防腐性上确实强了一大截,因此空腔注蜡概念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但是很多人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汽车的防腐是有很多种手段组成的,空腔注蜡只是其中一种而已,镀锌钢板、电泳工艺、涂装工艺包括空腔注蜡,都是防腐手段之一,只要钢板材料本身的防锈等级合格,支撑12年不锈穿是很平常的事情,材料才是基础,而后期的防腐工艺都是辅助,有空腔注蜡当然更好,它对于防腐确实有作用,但是电泳和喷涂也是必不可少的啊,那么车企为什么不宣传电泳工艺呢?因为电泳哪有空腔注蜡这四个字听起来高大上啊,一听就是德系品质,是德国高端制造才会有的工艺。
激光焊接激光焊接有没有优点?当然有,在我看来,激光焊接最大的好处其实是这三点:
1、提高焊接的效率,与传统的电阻点焊相比,激光远程焊的时间可以缩短80%。大众每年在国内的销量有数百万辆,使用机器人激光焊接,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2、提高焊接的稳定性,激光焊接的接头是一条细长的连续的直线,而电阻点焊的接头则是一排离散的圆点,因此在稳定性方面,激光焊接有优势。
3、激光焊接更好看,不需要在焊缝处覆盖胶条来遮住焊点,这种胶条不太美观,而大众车车顶比较光滑,一般都没有胶条。
但是,在很多大众粉的眼里,激光焊接代表着绝对的安全性,似乎点焊的车一撞就散架,激光焊接的车,要结实很多,用经典的话来说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激光焊接本身的抗拉伸强度,受到熔宽、焊缝长度等因素影响,而点焊的抗拉强度也与焊点数量和间距等因素有关。因此,两者本身焊接的强度,不一定谁比谁强,要看工艺。另外,你只算焊接的强度,不算钢材本身的强度?沃尔沃就算用点焊,也比你的强的高得多?折成三角形的A柱,钢材强度都不过关,还谈什么焊接强度?
DSG变速箱看看最开始,大众推出DSG变速箱的时候,是怎么宣传的?跑车技术,起步平顺,在给各大媒体的通稿上,写的都是“DSG变速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具革命性的变速箱系统,使用车辆的加速更加强劲、圆滑。”现在去搜索还能看到这样的报道。那时候的大众还出了一个广告片,用搭载DSG变速箱的迈腾和同级别的AT车型,对比起步时候的平顺性。
随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变速箱死亡闪烁登上315晚会,最初几代的DSG变速箱,问题不断,顿挫、异响、过热、故障率高,被车主广泛吐槽。即使到了2019年,大众的双离合还被大面积召回了。
双离合变速箱确实有它的优点所在,传动效率高,换挡速度快,优化好了潜力很高,但是当时,大众把还没有优化好的双离合大规模在中国市场普及,是否有把中国当作试验田的意思呢?中国双离合,美国AT的区别对待,是否对得起销量占了大众全球市场一半之多的中国消费者呢?别提欧洲也是双离合,欧洲90%都是手动挡,而且欧洲远远没有国内拥堵,而大众汽车关于双离合变速箱的宣传明显忽悠了一大批消费者。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车门站人、大锤敲保险杠、车皮论、保险杠论,都是大众汽车的杰作。大众汽车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外汽车品牌,是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的,那时候的桑塔纳、捷达,因为对国产车质量的碾压,也给国人形成了质量稳定的印象,但是关键问题就是,那时候的国产车可以说是垃圾中的战斗机,大众自然能够站上神坛。
但是如今国产车已经慢慢崛起,各大车系也对大众汽车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大众营销靠洗脑,靠概念包装的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认知也越来越理性了,年轻的消费者,会去看各大机构的碰撞测试,看钢材强度,看老车主的反馈,大众汽车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否则,大众汽车跌落神坛只会是早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