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再造个人出行全新时代——专访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记者郑欣)“中国已经成为大众汽车集团的第二故乡。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我们积极参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中国,为中国’,融入中国发展。”大众汽车集团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他表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凭借科技创新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近年来,大众汽车集团在合肥着力打造先进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和创新中心,以更好地利用中国市场的增长动能和创新实力。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今年1月起投入运营,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致力于通过高效的产品开发流程以及应用前沿技术,将汽车和零部件产品的上市周期缩短。
“全世界没有其他国家汽车行业的转型与创新进程能够比肩中国。”贝瑞德说。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900万辆,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125.2万辆和12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9.4%,产业延续良好发展态势。
贝瑞德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将超过50%,到2030年,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将增长至2800万到30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将达74%,纯电动车型的占比将超过55%。
“通过‘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我们正在全面融入中国的产业生态,更快地开发并制造满足中国客户需求的产品。”他说,集团的目标是保持在华国际车企第一的地位,并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扮演领导角色。
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华纯电动汽车销量取得长足进展,累计交付量超过19万台,增幅达23%。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未来3年内,向中国市场推出超过40款新车型,其中一半是新能源汽车。
“我们也建立了更多的本土合作伙伴,因为我们看到中国的技术趋势与其他市场有着明显的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其他市场相比也有明显的差异。”他说。
贝瑞德表示,自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40年来,大众持续参与中国汽车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大众汽车集团愿与中国汽车工业在过去40年紧密合作的基础上,携手并进,再次塑造个人移动出行的全新时代。”他说。
大众中国CEO:价格战太激烈,在华的目标就是保住份额
(观察者网讯)面对激烈的中国市场竞争,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贝瑞德4月24日在北京表示,大众的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保持在华市场份额大致稳定。大众集团CEO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同一天表示,全球三分之一的汽车销量都在中国,大众很自豪地将中国视作“第二本土市场”,将继续推进“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路透社报道称,大众计划到2030年保住在华汽车市场15%的份额,去年这一数字为14.5%,凸显出这家欧洲顶级汽车制造商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面临的挑战。
“如今,(中国市场汽车)价格下降的速度快于成本改善的速度。”贝瑞德向分析师谈及中国业务情况时说,“我们预计在未来几年,尤其是未来两年,这场价格战还将继续下去。”他认为,这将给企业利润带来压力。
报道指出,在激烈的价格面前,大众扩大在华投资有助于提升销量。贝瑞德提到了大众对一个新的中国研究中心的投资,以及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合作,这么做的目的是更快地开发出更实惠的电动汽车产品。
大众汽车中国区总裁兼CEO贝瑞德
“我们希望在2030年成为中国第一大国际OEM(原始设备制造商),拿下15%的市场份额。”贝瑞德说。这一目标相当于到2030年大众每年要在中国卖出约400万辆汽车,高于去年的307万辆。此外,大众还计划到2027年在中国实现营业利润超过20亿欧元,到2030年达到约30亿欧元,高于去年的26亿欧元。
去年12月在海南参加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时,贝瑞德曾表示,大众将确保在华国际车企第一的地位,并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扮演领导角色。
目前,大众在中国设有39家工厂、包含3000多家经销商的销售网络和9万名员工。贝瑞德在会上说,基于“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未来大众将在本土开发更多技术,通过更好地利用本土创新力量,更敏捷地响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未来几年,大众将在安徽省投资逾人民币75亿元。其中,位于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将成为大众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并将明确聚焦先进的智能网联汽车的开发工作。
“过去40年来,我们在中国建立了稳健且非常成功的业务。中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而且将继续如此。”大众集团CEO布鲁姆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资本市场活动日”上表示,目前,中国道路上约有5000万辆汽车,全球三分之一的汽车销量都在中国。
“因此,我们很自豪将中国称为我们的第二本土市场。展望未来,我们正在系统推进‘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方向已定,我们希望从2026年起更多地受益于市场的增长势头,重点将是战略的持续实施,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客户导向并加速模型开发。”他说。
大众ID.3车型/IC Photo
谈到中国汽车市场近年来的变化时,路透社文章指出,这种转变是巨大的。在内燃机时代,外国制造的汽车被视作全球工程的顶峰之作,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德国和日本的汽车;如今在电动时代,中国同行在发展电动汽车技术方面进展更快。为了维持与比亚迪和美国特斯拉的竞争,大众打响了最大的一仗,包括参与了去年开始的激烈价格战,有超过40个品牌卷入其中。
在大众下调了旗下ID.3车型价格后,这款汽车成为中国市场最畅销的电动汽车之一。不过,由于目前大众产品的价格仍高于许多中国竞争对手,大众还在努力扩大在华销售的产品种类,以吸引入门级和中端电动汽车客户。
不久前,布鲁姆接受德媒采访时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谈及大众旗下电动汽车在中国面临挑战时,布鲁姆直言——“我们目前无法保持领先地位”。
布鲁姆在采访中坦言,大众“没有做好准备”,它在电动汽车领域“跟不上”快速增长、千帆竞发的中国市场。他认为,就眼下的情况,大众应避免为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设定一个过于理想化的目标。布鲁姆说,如果在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大众仍能够维持住1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个成绩已然是“非常可观”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时代不一样了,大众迅速适应角色转变,从中企的师傅变成徒弟
汽车行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汽车领域的大变局之中,中国从追赶者一跃成为领头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弯道超车。
对于中国在汽车领域的反超,西方的态度非常复杂,有的选择打压,有的选择合作,更多的还是一种纠结的情绪,想合作、想学习又不甘心从领先变为落后。
正是由于无法摆正心态,接受不了新的角色变化,西方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落后了。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西方的政客那样——又想当又想立,一些老牌车企给予市场迅速做出判断,迅速适应了角色的转变,接受了从师傅到徒弟的转变。
(大众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
时代不一样了
据《参考消息》报道,德国媒体称,大众中国宣布将投资25亿欧元扩建位于合肥的生产和创新中心。
大众的一名发言人表示,这笔钱应该被视为额外投资。
大众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指出,此前,大众已经为自己的这个新研发中心投资了10亿欧元,这是德国以外的最大研发中心。
至于为何要追加投资,贝瑞德给出的理由是,大众希望其电动汽车在中国的研发速度比以前快30%,以便能够跟上中国车企的步伐。
贝瑞德将加大投入视为在中国市场的转型,中国是大众最重要的销售市场,但在电动汽车领域,大众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不过大众并没有采取保守的措施,也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选择追赶中企。
贝瑞德总喜欢提到“中国速度”,这既是他的感触,也是他的目标——要追赶上“中国速度”。
(大众在合肥的研发中心)
大众迅速适应角色
大众的表现值得其他传统汽车巨头学习。
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弯道超车已经是既定事实,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领先,普通人可能不甚了解,但这些老牌车企不可能不清楚。
可是他们做出的选择却不相同,大部分外国传统车企的思路还是依靠政府来与中国车企进行不正当竞争。
而大众却选择继续深耕中国市场,追逐未来的潮流。
电动汽车是大势所趋,现在中国领先了,就虚心学习,并与中国建立新的合作,这样大众就能继续发展,并继续走在行业的前端,即便追不上中国的速度,也能避免差距被进一步拉开。
所以说,大众看得很通透,竞争不可怕,不敢竞争才是最可怕的。
当其他外国同行还在纠结,还在想要依赖政府的时候,大众已经跑出了一大截,哪怕难以再次成为第一,也能够确保自己身在第二梯度,仍可以领先大部分同行。
(大众标志)
西方不够务实
大众长期深耕中国市场,也学到了中国的务实精神。
德国的工业领域有很多美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上都消失了。
相较于“德国制造”,现在全球各国的人民更青睐“中国制造”,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也值得传统工业国家学习。
但真正愿意做的却没有多少,很多西方企业不愿走出舒适圈,只想吃老本。
而大众就务实得多,没有玩虚的,该学习就学习,该投资就投资,有利于企业发展,为什么不这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