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同大众售后服务电话维修电话

大同第一顿正餐,打卡当地人的大众餐馆

凯鸽酒楼:招牌风沙鸡+过油肉。

看我抓的这个号,还有53桌。同志们,大同可以点半份的大众菜馆,我直接狠狠地爱住。同志们好,来凯鸽酒楼打卡了。这个人太恐怖了,不愧是大同的大众餐厅。等呗,我意已决非吃不行。什么是格局?这就是格局,狠狠爱就好。

·这是过油肉,尝过太原的了,现在尝一尝大同的怎么样。当地特色的沙棘汁,很幸运跟旅行社的两个小伙伴又找到了同一家馆子,一起拼了个桌。

·这是豆馅糕,一人一个,尝一下,油香四溢的一种感觉。豆馅糕里面是年糕和红豆的混合,不过有点油,说实话一口下去有点腻人,幸好只要了一个,一个很敦实的甜品。

·这是半份,他家的菜可以点半份,这对于个人游的游客非常友好。

·招牌的风沙鸡尝一下,这个鸡应该是腌过的,皮烤的很酥,看起来有点像烤鸭的那种感觉,肉也很嫩,一点也不柴,真是挺好吃的。关键这才29块钱,好大一份,这真的不错,可以推荐一下。

·沙棘汁尝一下,因为他们今天人太多了,没有透明杯子了,以前喝过类似的饮料,我尝尝沙棘汁,还是挺酸的。我看着有的博主推荐,说是可以找一个百香果汁兑在一起,不过这个酸的加酸的,后口甜真的能尝出来吗?这个我感觉喝不大来。

·尝一下大同的过油肉,不错,这个做法感觉大家就是大同小异(上次吃过蒜薹和笋的版本)。他家醋味不是特别明显,不过也是挺好吃的,主要醋就是起提香的作用,应该都是最后加的,肉应该是加了水淀粉勾过芡,这个很嫩。

·加上这一道小凉菜,这是拌黄花菜,黄花菜拌油皮,鲜黄花菜,这玩意一定要把它搓搓熟了,要不容易拉肚子,食物中毒的。

·黄花菜还是挺脆,放上一点辣椒油以后,拌上豆皮,回味都比较清口,但是上的顺序稍微晚一点,如果早上我觉得还是比较开胃的。再来一杯沙棘汁,正好顺时有点掉了。

·剩好的时间决定再加一份米饭,毕竟这下饭菜,不弄米饭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干完五常大米,今天就到此结束了,今天到这了拜拜。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比心。

游记:古城大同试驾全新大众CC,看CC能否重拾最美光环

2010年,第一代大众CC横空出世,流畅的溜背造型,令人难以抗拒的无边框车门让这台车被大家称为“最美大众车”。但是2013年后的改款车型让大家大失所望,平庸的前脸仿佛让这台车失去了灵魂。

2017年,Arteon正式诞生,随后的一年内,一汽-大众正式将它带入中国市场,新CC带着它极具锐气的造型向世人宣布,最美大众还是我。今天有机会在古城大同开着这台最与众不同的大众车,让我们看看现代交通工具与古城美景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大同市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古城与石窟是这个城市的当地特色,而我们试驾的路线会从古城墙开始,以云冈石窟作为终点。

外观是一定要说的,毕竟大众CC的消费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冲着这台车的颜值去的,我也不例外。初代CC留下的经典元素:溜背造型、轿跑式车身、无边框车门都完美的在这台全新一代CC上继承了下来,而它的前脸造型则是这三代CC里最“凶狠”的一代。

比起第一代圆润的大灯造型,我更喜欢这一代有棱有角的造型,所以全新CC的设计成功的戳中了我对于轿跑车造型的需求。当然也有人说这一代的造型过于激进,这一点我也不否认,可上一代平庸的造型不也是被大家诟病吗?

LED头灯是全系标配,大众总算“开窍”了,日间行车灯与中网的衔接令人称道,这也是我第一次感觉大众的前脸不再那么的“套娃”。

车顶的线条从B柱后就开始有下沉的趋势,2841mm的轴距接近迈腾的水平,所以修长的车身能够给溜背造型的设计提供足够的发挥空间,不会因为下降幅度过大而产生臃肿感。

无边框车门,仅凭这一点就能捕获不少车主那颗躁动的心。但是有一点很遗憾,车窗的玻璃是单层的,和Arteon版(海外版)相比它减配了。

在卡库金这个配色上似乎看不出特别明显的层次感,但是尾部的设计很饱满,后备厢盖边缘上翘,形成一个扰流板的造型,轿跑车怎么能没有个扰流板呢。

简单的回顾一下内饰,一方面的原因是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上路了,另一方面是它太“套娃”了,如果不说我可能会以为我坐入了迈腾的驾驶舱。

凡事都有双面性,对我来说家族化的内饰可能会让我多少有点失落感,但是对于很多准车主来说,熟悉的内饰布局能减少他们上手的难度,更快的体验到新车所带来的驾驶乐趣。

三辐式平底方向盘、全液晶仪表盘、换挡拨片等功能不出意外的全部出现在大众CC上,顶配车型还会配备HUD抬头显示,而它们的品质依旧保持了大众的精致感。

380TSI 魅颜版配备的9.2英寸液晶屏,显示效果细腻,系统流畅程度非常好,没有卡顿的现象发生。而空调样式依旧大众经典,支持双温区控制,座椅加热与通风的控制按键也集成在空调面板上。

虽然CC是一台轿跑车,但不代表大众不重视后排乘客的体验。大众CC依旧为后排乘客提供了独立空调,而后排座椅加热也会作为选装配置提供给消费者。

得益于掀背式设计,后备厢的开口非常大,内部置物能力也不错,整体储物空间很规整,甚至可以坐下一个人。而电动后备厢尾门与电动感应启合功能的加入,也是提升了它的实用性,毕竟掀背式尾门要更重一点。

旅行开始,试驾去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距离大同市只有几十公里,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这几十公里对大众CC的驾驶感受有一个初步的体验,另外不得不吐槽一下大同市的交通,太堵了。

此次我们试驾的380TSI 魅颜版配备一台代号为EA888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220Ps,最大扭矩350N·m/1500-4400rpm,匹配一台代号为DQ380的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动力参数真的太熟悉了,但是开起来真的“不太熟悉”。

实际上大众CC的噪声控制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大家都知道无边框车门对于噪声控制上有先天的劣势,可这台CC控制的很得体。但是2500rpm后发动机噪声会源源不断的从防火墙传来,这一点对于比较追求车内静谧性的消费者来说可能是缺点,但对我来说不是。

到此我们的试驾就结束了,一个小时的行程我们经历了大雨、晴天,也走过了城市道路、市郊道路。这台大众CC可以说是一台驾驶者之车,宽敞的车身以及紧致的悬架让我在高速过弯时信心十足,而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中段加速非常有力,少了迈腾的那种平稳感,多了一些活力感。不过对于我来说,我的行程才刚刚开始。

编辑总结

出色的造型设计让这台大众CC吸引了足够的眼球,2.0T+7DCT的动力总成也为这台车加分不少。唯一的缺憾就是车内还是有一些中庸,车内与车外的反差让我有一些失望,毕竟自己开车看的更多的还是内饰。谁会选择CC呢?我想大概是不甘心于平庸生活,想追求更自在人生的那群年轻人吧。(图/文 懂车帝 车轶)

你在大同鼓楼西街大众浴池洗过盆堂吗?

大同古城是大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不可估量的稀缺资源。古都情结扎根于每个大同人的心灵深处。大同日报新媒体编辑部开辟新栏目《老照片故事》,以珍贵的老照片来讲述大同故事,留住古城记忆,记住大同乡愁。

光阴的故事里
尽是岁月变迁
在泛黄的老照片里
总有一段段美好回忆

老照片里记录着泛黄的故事
老照片里藏着每个人的秘密
老照片里收藏着老大同人的记忆

那些沿街的商店、银行
菜店、理发店里
曾经包容着老大同人的职场生涯
那些胡同、大院、街巷
排房、筒子楼
曾经收纳着老大同人几辈人的
平凡生活……

第六十期(上)
讲述人

姚建军

原工作单位:云冈区税务局

我家原来住鼓楼西街32号,搬到这个院时我十岁,上三年级。搬来鼓楼西街前我家在塔寺街、武庙街住过。我一二年级是在武庙街的城区八校上的,三年级时转学到了九楼巷的二十七校。

鼓楼西街 2008年宫品仁摄影

鼓楼西街32号前身是大同市纸箱厂的一个生产车间,后来车间搬走,这个院儿就成了纸箱厂的职工家属院。这是一个很大的院子,我们住在西房中的两间,也就二十平米左右。我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加上爸妈全家共八口人,在当时也算大家庭了。两间房子住得十分拥挤,后来我爸看见和我们挨着的一间房长时间没有人住,他就把这间房从山墙上开了一个门和我家打通,搬了进去。因为没有领导的同意就占了一间房,我爸没少在厂里各种大小会议上挨批评、做检查。后来厂领导也知道我家确实人口多,才没有再深究。

鼓楼西街 2008年宫品仁摄影

32号院是个长条形的院子,它和33号院是鼓楼西街两个最大的院落。32号以前住着谁我不太清楚,当时就是觉着院子好大,门开得大,大到汽车能痛痛快快的进出。刚搬去的时候,院子里都用石条铺就,满满的都是车辙印迹,坑坑洼洼的不大好走。后来住户们嫌地不平,将大石条撬起来换作它用。现在想起来真是可惜,那其实是多么好的历史痕迹,它记录着多少沧桑岁月啊!只是当时人们根本没有保护文物的意识,就是觉着碍事。

年轻时的姚建军

当年每家的孩子都不少,一家生个六七个孩子是很平常的事。孩子们小的时候每家住一两间房还好,随着孩子们长大,各家的住房显得特别紧张。那时候住房由单位分配,很少有卖买房屋的,即便有也没有钱买。在院子里盖小房就是在这个时候时兴起来的。我们院大,地方宽敞,人们就争先恐后地动起工来。当年盖小房也特别不容易,几乎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捡来东拼西凑的。厂子搬走时,在我们院遗留下一辆很破的手推车,我找人修理好了,各家各户都用这个手推车出去捡半头砖用来盖小房。名义是去捡,也有到人家工地上偷新砖回来。运气不好,让工地的人找上门来索要偷来的砖。

我家盖小房时,我把几个同学请来,连着干了两天。这时候人人都成了泥瓦匠,好像啥本事都有,砌墙、抹泥、上房顶,反正就是照葫芦画瓢。砖砌得正不正、墙抹得平不平光不光都不重要了,能支愣起像个房子就行。我妈给做了几顿饭,就是同学们盖房的酬劳。

拆迁前的大众浴池 姚建军摄

我家住西房,房子的后墙紧挨着大众浴池的房子。虽说两个房子之间有着四五十厘米的空档,但大众浴池长年累月的潮湿还是对我家影响很大。后来我家的后墙墙皮脱落,水印子半墙高。没办法,父亲只能去找人修理。这时房子已经归了大同市房产局,修缮队来人维修,将原来土坯垒得后墙拆掉,换成青砖的,沥沥拉拉修了一个多月才完工,中间还经历了几场雨。当时我们也没地方去,就那样勉强住着。有时候为了让工人干得快些,爸妈还要给工人说好话、请吃饭,真是苦不堪言。

我家挨着大众浴池住受了害,但好处就是洗澡近。当年古城里可以洗澡的地方寥寥无几。到浴池洗澡也是一种很难得的享受。鼓楼西街大众浴池,分男女部。不知道女部啥样,男部进去就是一个大厅,周边立着一大圈木头柜子,柜子分着格子,比现在超市门口的储物柜大不了多少,让人们洗澡放衣服。买澡票的时候顺便给你一把小小的锁头用来锁柜子。

大众浴池 老翟提供照片

大厅中间摆满了类似于卡座的休息床,一米六左右长、六七十厘米宽,上面铺着毛巾被,有一个小枕头,能坐能躺。卡座面对面中间还可以放一个小小的桌子,可以放茶壶什么的。洗完澡,服务员会给你拿一块很热的毛巾擦脸,非常舒服。当年的拖鞋不是塑料的,是木质的。用木板锯成鞋的样子,再钉上胶皮带,穿上特别不跟脚,走起来还呱嗒呱嗒的响,俗称“塔拉板”。有塑料拖鞋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了,但澡堂的拖鞋专门用火钩子烫出窟窿眼,显得十分难看,也配不成一双。做成这奇怪的模样是怕来洗澡的人偷偷拿走。

人们平时难得洗一回澡,大人洗一回二毛二,小孩减半。过年洗澡也成了人们的一件大事。平时再不讲究的人到了过年也是要洗一回的。大洗澡房里是四四方方的用水磨石砌的两个水池子,小池子里的水特别热,大一点的水稍凉一点。大池子里面又分成几个上面有横梁的格格,下面通着池子。多数人都在大池子里泡澡。淋浴头没有几个。洗的人多了,水脏的厉害,不时有服务员拿着个刮板往外撇飘在水面上的油泥。

大众浴池 老翟提供照片

有一年我爸加班回来迟,到大年二十九晚上了才带我们去洗澡,大众浴池人多的连放衣服的地方都没有。澡堂的人说:“水脏的可厉害呢!”我爸说:“脏也得洗!”仗着我爸和大众浴池的人熟悉,没柜子,我们就拿了个大包包衣服,人家帮我们找了个地方放,才算洗了个澡。那会儿也没啥人搓澡,大家都是相互搓搓,舍不得花搓澡的钱。

大众浴池也有盆堂,在我眼里那是最高级的地方,一般人是享用不起的,对我来说充满着神秘感。我特别想知道浴池里的盆堂什么样,有多高级。盆堂的价格三毛五,比一般的洗澡价格高多了。我想也不敢想,就是看着眼红。有一天我爸说:“等开工资吧,开了工资领你洗一回。”

我爸还真没哄我,开了工资兑现诺言。不过我爸还是舍不得买两张票。他和服务员认识,只买了一张票。拿着票进去的时候就和服务员说好了他先进,我是隔了一会儿才悄悄的溜进去的,算是蹭票。我进去一看,给人高级感、神秘感的盆堂不过是在单独隔出的小房间里放了一个浴缸,地面也是用水磨石铺就,墙面镶着一米来高的水磨石,靠边有一个淋浴头、一个独立的洗脸池,还有一个小小的床放衣服。潮湿的蒸汽把墙上的墙皮蒸的七零八落、斑驳不堪。在这儿洗澡不过是安静,卫生一点罢了。在盆堂里蹭票洗了一回澡,算是圆了我的一个梦,也让盆堂的高级感、神秘感一扫而光。

姚建军近照

陈雁秋

大同资深摄影人陈雁秋先生拍摄了很多大同古城老照片,作为老大同人,他为这座老城拍下很多珍贵的影像,为我们记录下老街古巷的点点滴滴。同时,他也正在收集整理老照片里大同人的故事。

上面这个地方您熟悉吗?如果您与这个地方也有故事,期待您分享出来,请在留言区写下您的故事,或投稿给我们。

投稿邮箱:hy1200@126.com

策划 贺 英
责编 周建新
审核 邓 琳
监制 杨 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大同大众售后服务电话维修电话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