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车的质量怎么样?
我表哥就是修车的,他经常说大众汽车有五大通病,不让身边的人购买,奉劝想买大众汽车的人要三思,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说到德系车,第一个想到的品牌就是大众,虽然大众汽车属于合资车,但是在国内真的算得上是“国民汽车”,旗下的桑塔纳、捷达等车型更是家喻户晓。
德国大众集团2021年销量888万辆,位居全球第二,其中在华销量约为330万辆,超过三分之一的车都被国人买走了,这足以证明国人有多喜欢大众汽车。
如果要问修车师傅对于大众汽车的印象,恐怕和大多数人的看法都不一样!
我表哥修了十年车,对德系车、日系车、国产车等各个方面都了解得比较深。
他就经常说:“大众车有五大通病,不建议普通家庭购买!”
对于汽车品牌来说,都是分阶段的,这一点和人一样,人都会慢慢成长,而大众汽车也不例外。
第一代的大众汽车,大家觉得质量如何呢?不说过于遥远的车型吧,就拿2000至2010年的大众捷达、桑塔纳等畅销车型来说,到现在质量都是非常好的。
一位负责汽车年审的老师傅告诉我,以前他们年审站每年能检测超过两万多辆汽车,其中私家车就超过了一万辆,其中老款大众是检测合格率最高且车龄跨度最长的汽车品牌。来他们站检测的私家车,车龄超过十年甚至达到十五年的基本上都是老款的捷达和桑塔纳。
但是最近几年,情况发生了改变,大众汽车的检测通过率开始不断下降,车龄超过十年的车子也越来越少。
接下来我将具体分析,告诉大家在修车师傅眼中大众汽车最真实的样子,希望给买车的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第一个通病,品质两极分化严重,高端车型品牌力弱,只能依靠低端车型走量。在修车师傅眼中,大众车的缺点和大多数人都不太一样,其中第一个通病就是把高品质和精湛的工艺都给了高端车型。
曾经的桑塔纳、捷达、帕萨特等车型确实皮实耐用省心,但是不能代表大众最高的造车水平,像大众辉腾、大众途锐、大众辉昂等车型才是大众最高的造车水平。
有人说大众车内饰用料差、塑料感强,那是因为你没有坐过辉腾,辉腾的豪华性和静谧性与奔驰S级处于一个水平,甚至要更好。
大众高端品牌好是好,可要么太贵,要么就是车型太少!
大众辉腾早在2016年就已经宣布停产,至于停产的原因,总结一下就是销量差、成本高,导致大众集团亏损严重。辉腾自2002年量产以来,给大众集团带来了二十亿欧元的亏损,按照当年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就是160亿元。
国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怕奔驰、奥迪和宝马,只怕大众带字母。”
辉腾作为大众旗下最顶级的旗舰车型,可以说相当有实力,但是它的外观和二十多万的帕萨特非常相似,所以很多人会把辉腾认成是帕萨特。唯一的区别就是辉腾的车位大众LOGO下方有一排英文字母。
最后一代2015款的大众辉腾厂商指导价为79.58至149.98万元,其竞争对手有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L等。
入门级的辉腾智享版,起售价79.58万元;顶配的奢享版,起售价为149.98万元。
辉腾在各个方面的做功都很好,用料相当扎实,品质丝毫不输给BBA,同等价位甚至还要优于BBA。
可是从销量来看,辉腾的销量能比得过BBA吗?
有时候真的不能怪国人只认车标,而是和BBA同级别竞争的车型真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消费者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他们选择买单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大众辉腾全球的年销量在8000台左右,年平均销量连1万台都达不到。
没有销量,品牌还能持续运营下去吗?
或许辉腾可以一直存在,或许有人认为开小众车比较有个性,就是想要去买。
但是购买小众车就面临着维修困难、零配件贵,没有便宜、实惠、好用的副厂件。
可能车子出现一个小故障4S店都没有零配件,只能先从厂家下订单,然后厂家再把零配件邮寄到国内4S店,最后售后才能进行维修。
从下订单到收到零配件的过程可是相当漫长的,邮寄的时间加上过海关的时间至少要半个月吧?维修还要几天时间吧?
前后可能需要花费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换一个小配件车主可能都要跑好几趟4S店。
就算维修价格可以忍受,但是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成本可是弥补不回来的!
按修车师傅的话说,大众车确实好,但是两极分化很严重,便宜的做工一般,贵的销量太低。
这就是大众汽车现在面临的困局,只能靠低价车型走量,想要发展高端车型,奔驰、宝马是难以逾越的两座大山。
第二个通病,发动机故障问题严重,烧机油等问题一直解决不了!接下来要和大家聊一聊德系车烧机油这件事,烧机油几乎是每台大众汽车都会出现的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与大众汽车所搭载的涡轮增压式的发动机有很大的关系,相关数据显示,大众汽车每行驶1000公里就会消耗掉1升的机油。
大家熟知的大众第二代EA888发动机,它有1.8T和2.0T两个排量版本,主要搭载在大众旗下的B级车上,例如帕萨特、迈腾、大众CC等。
二代大众EA888发动机是烧机油重灾区,还有正时链条拉长,导致跳齿,报发动机故障码等通病。
二代大众EA888发动机为什么会烧机油?
主要原因是制造工艺存在缺陷,这款发动机的废气阀非常容易损坏,废气阀损坏就会导致其失去油气分离的功能,如果废气阀内的油气分离不够彻底,进入燃烧室的气体中就会存有大量机油,本该回流至油底壳的机油就这样被燃烧掉,从而出现了烧机油的情况。
而且在更换废气阀配件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因为二代大众EA888发动机的废气阀有两个版本,一个尾号是以AB结尾,另一个是以AF结尾。1.8T发动机用的是AB,2.0T发动机用的是AF,这两个型号的废气阀负压值不一样,如果更换错了也无法解决烧机油的问题,还会加重烧机油的情况。
正时链条拉长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材质等原因造成的,一般出现在8至10万公里之后,容易被拉长,正时链条一旦被拉长,就会出现“跳齿”、顶缸等情况。此外,水泵漏水也是这代EA888发动机的另一大通病。
目前市面上搭载了大众二代EA888发动机的二手车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烧机油情况解决不了而出售的,所以各位客官老爷千万要避开这片雷区。
很多喜欢大众的消费者可能认为烧机油这个问题并不严重,可是这个问题会导致发动机寿命下降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增加。所以对于想买大众汽车的消费者来说,还是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三个通病,大众DSG变速箱故障率高,换挡顿挫以及异响等问题频发!技术越新意味着稳定性越差,这也是日系车与德系车最大的区别。
从发动机烧机油到变速箱故障,大众在最近十年的质量问题确实还蛮多的,国内的消费者口碑有所下滑。
日系车喜欢用技术老旧、结构简单,经过市场长时间考研的零部件,例如自吸发动机、CVT变速箱等。而德系大众却一直坚持将最新的技术用在量产车型上,例如DSG双离合变速器、涡轮增压发动机(TSI),确实很有开创性,但同样面临着大量的消费者投诉。
除了发动机烧机油之外,或许就是大众DSG变速箱的投诉最多了,尤其是它的干式双离合,刚推出的那几年故障率非常高,干式双离合本身在设计和机制上都存在缺陷,很多懂车的老司机都会避开搭载干式双离合的车型。
大众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主要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一个是低速时换档顿挫,其实顿挫问题对于自动档汽车来说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但是AT和CVT变速箱都有液力变矩器,通过软连接抵消掉部分顿挫感,让你不容易察觉,而双离合变速箱的离合器是一种摩擦式硬连接,顿挫感会更加明显。
另一个问题是故障率高,双离合变速箱在低速行驶或者走走停停的时候,离合器处于半联动状态,这种情况特别容易造成变速箱过热,再加上干式双离合的冷却方式是风冷和自然降温,这就会造成其温度过高之后散发不及时,从而导致变速箱烧毁。并且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受制于工作机制和设计原理,上述两个问题基本无法解决。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这么容易发生故障,缺点又非常明显,为什么大众还要坚持使用呢?
1、品牌发展需要。
当初大众没有自己双离合变速箱的时候,需要从日本爱信采购AT变速箱,当时的大众在全球车企中排在首位,丰田屈居第二,而排名第一的车企竟然要向排名第二的企业采购变速箱(爱信是丰田旗下子公司),不仅被拿捏住了“命脉”,而且脸面上也说不过去。
但凡国际一流的车企都有自己御用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供应下,就好比丰田与爱信、日产与加特可、现代与摩比斯等,大众也需要自己的变速箱产品线。
与此同时,AT、CVT变速箱的专利技术早已被垄断,大众想要研发这两种变速箱总是绕不开这两座专利壁垒,需要缴纳高额的专利费用,所以大众只能另辟蹊径。于是在1999年,大众与博格华纳联合研发双离合变速箱。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明白了,大众在中国市场推出DSG双离合变速箱是其全球战略的关键一环,而并非是大家口中所说的“中国特供”。
2、传动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
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大众DSG双离合变速箱理解为两台手动变速箱的功能合二为一,一个离合器负责一档、三档、五档、七档和倒档,另一个离合器负责二档、四档、六档。
于此同时,DSG变速箱的工作过程中,总有两个档位是结合的,当车子处在一档的时候,二档就已经处于准备状态。所以,大众的这套DSG双离合变速箱的换档时间特别短,升档速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毫秒,带来非常出色的换档体验。
而且,干式双离合直接硬连接,在动力传递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损失,能够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所以能够起到省油的目的,燃油经济性不输给自然吸气发动机+CVT变速的组合。
3、体积小、成本低。
干式双离合的传动效率比湿式双离合高,成本也比湿式双离合低。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大众在低端车型上大量使用干式双离合变速箱,例如宝来、速腾、凌渡、高尔夫、朗逸等部分车型都是搭载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而在中高端车型中,例如迈腾、帕萨特、探岳、途观、揽境等车型上都是搭载的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除此之外,干式双离合变速箱的结构相对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来说更为简单,体积也更小一些,前面机舱的占用体积更小,更有利于发动机、悬挂等部件的布局。
虽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大众工程师的不断改进和优化,干式双离合变速箱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技术方面也比较成熟了,但是双离合变速箱的通病问题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让你来选,你会选择大众搭载了干式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型吗?
第四个通病,大众低端车型为了维持利润和销量,在看不见的地方减配严重!在这里我首先要申明一点,在国内合资车企中,并不是只有大众一家减配严重,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汽车减配问题首次出现在日系车身上,最后被大众“发扬光大”。
在国内汽车市场上,大众的减配问题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车型上,大众为了维持高额的利润和价格方面的优势,很多中低端车型身上的配置能省则省。
以捷达为例,捷达低配车型只配备了主/副驾驶座两个安全气囊,什么胎压监测、ESP车身稳定控制、ASR牵引力控制、EBA刹车辅助、并线辅助等功能统统没有,甚至在制动方面仍然采用老旧的鼓刹,而且捷达已经推出了这么多代车型,依然不配置后防撞梁。
减配的不只是捷达,像大众很多中低端车型都存在严重的减配问题,而且减的都是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很多都是主/被动安全装备。
全球数一数二的车企,竟然在安全性配置方面减配如此严重,这让消费者如何能够放心购买它们的产品?
而且大众为了维持销量,竟然出现了众多虚假宣传的事件。今年“3·15”特别报道上就出现了上汽大众2021款朗逸车型隐瞒减配事实,被数百名车主投诉,同时车主维权过程中遭遇多种理由推诿的问题。
虽然部分4S店已经承认了他们对车主的隐瞒和车辆减配的事实,但是由于上汽大众对此事件始终无官方结论,车主们拿到的赔付千差万别,维权遇到各种阻碍。
根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新朗逸全年销量高达432035辆,虽然同比下跌3.8%,但依然位居所有车型的第二位。那么,在这超过43万位的车主中,又有多少遇到了隐瞒减配的问题呢?他们之中又有多少人维权成功,得到了赔付呢?
老百姓买车就是为了省心,如此不省心的品牌,如何做到让老百姓放心?
第五个通病,同级别中隔音差,内饰用料极差。我以前买车的时候,修车的表哥就建议我买国产车或者是美系车,他说:“国产车配置高、用料好,美系车用料扎实、不减配,相比之下大众车在同级别中隔音较差,内饰用料极差!”
前面说了,大众汽车的做功走向了两个极端。
大众中低端车型的内饰到处充斥着廉价塑料的感觉,从捷达到途观都是一样的感觉。而途观作为一台售价在20万级的SUV车型,中控台的材料竟然用的是硬质塑料板,这样的材料用在一台20万级别的车上真的合适吗?
宝来、桑塔纳、捷达此类的入门级车型,基本上在同级别车型中垫底。
途锐、辉昂、途昂这样的高端车型,在同级别中又做得非常好。
大众这些走量车型,大众它自己难道不知道内饰用料和隔音差吗?
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但是就是不改,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大众早已给国人留下了质量可靠、印象好、口碑好、售后服务好的优点。
内饰用料差、做工差、隔音差也阻挡不了高销量,既然做工差都能维持高销量,那么何必增加成本,吃力不讨好呢?
在大众眼中,如果你想要更高品质的汽车,那就应该去买途锐、辉昂、途昂这样的高端产品,而不是要求走量车型提高品质。
第二个原因,合资车整体价格下沉,国产车质量上升,进一步缩小大众的优势。
大众现在的竞争压力非常大,除了要和日系品牌竞争15万元以上市场,还要和国产车竞争15万元以下市场。
大众现在能不降价还能保持如此高的销量已经很不错了,为了维持利润空间,只能在用料上克扣成本。
同样的车型,价格不变,原材料价格上涨,用料成本必然下降,这就是大众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的难题。
到底是降价走量,还是守住价格提升品质?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回归理性,大众的品牌优势就会越来越小。
在同级别车型中,大众车型内饰用料、隔音差,表哥不建议我购买,而建议我购买性价比更高的国产车或者是美系车。
写在最后聊了这么多,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问题——“大众车的质量怎么样?”
在我看来,大众汽车虽然问题很多,但是高销量就证明了其存在的价值,省油、动力性能强劲、舒适性、操控性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对于普通家用车来说足够了。
买一台家用车,要看你更加侧重于它的哪些优点,或者接受不了它的某些缺点,然后做出更适合自己的一个选择。如果说你比较侧重于驾驶感受的话,那么大众是比较适合你的。如果说你比较侧重于一台车用起来比较省心、耐用的话,那么你就要再三考虑了。
没有一辆车是完美的,但总有一辆车是最适合自己的,只有选到了令自己满意的车子,才不会感到后悔。
10月销量11812辆,优惠达4.3万,续航可达450km,实拍大众ID.3
虽然当前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主力是国产自主品牌,但部分合资品牌的产品也逐步亮相,并依然取得了相对不错的销量表现,以大众ID.3为例,凭借着相对较大的优惠力度,在10月销售达到11812辆,虽然与前排车型仍有差距,但近四个月以来,大众ID.3均有较快的增长,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一款紧凑纯电车型,大众ID.3在外观设计上与高尔夫有些相似,两厢的车身结构加上前卫的细节设计均增加了车型整体的动感特征,前脸部分采用封闭式的中网结构,下方配备黑色贯穿式进气口,前包围两侧则加入了圆形点状渐变式纹路,大灯组采用简洁的楔形灯腔轮廓,中央的灯带可与车标LOGO一同点亮,也被不少网友称之为电动版的“高尔夫”。
为了提升车内座舱空间和提升驾驶员的视野,A柱特意采用了前置的设计,这使得车侧观感下车头区域较为短小,车顶整体从B柱末端逐步下降,下溜式的设计让尾部也保持紧致,下窗线贴合车身,带有一定的起伏感,全熏黑的处理也保持动感,在尾柱区域还配有点阵式的圆点装饰,与前包围两侧区域形成呼应,腰身带有一根若隐若现的筋线勾勒,配上略有内凹的车门,也保持了足够的立体感。
下溜式的车顶在尾窗上方形成凸出明显的黑色扰流板,同时与两侧的饰边形成明显的包围式设计,尾门也与饰边均保持了熏黑处理,也让车尾多了一些层次感,尾灯的内侧相对锐利,内部则采用分层式的灯带组合,尾标下方配有“ID.3”的标识,后包围整体保持圆润外凸的轮廓,底部配有梯形的黑色护板,整体保持了相对敦实的简约风格。
进入车内,大众ID.3的中控台采用标准的双色层叠式结构,边角采用了斜面式的型面轮廓,流畅的边角线条延伸也让车内视觉感保持舒展,出风口位于台面前端的中央与两侧区域,简洁的横向叶片配有镀铬饰条装饰,台面中央配有一块悬浮屏,下方一排则配有简单的按键搭配,仪表区为一块小尺寸的液晶屏,可显示清晰的行车信息。
10英寸的中控屏内置有全新IQ家族的智联系统,不过相较当前主流的新势力车型,在炫酷程度和功能搭配上还有进步空间,车机内较为注重手机互联,配备CarPlay、CarLife和原厂连接功能,带4G网络的车联网也能一定程度上方便实时服务。智能驾驶方面,全系车型均搭载IQ.Drive辅助系统,但仅顶配极智版才配有L2级功能,智享版仅配备L1级,面对同级几乎全配L2级功能的自主车型,大众ID.3略显诚意不足。
大众ID.3有着4261*1778*1568mm的车身尺寸和2765mm的轴距数据,虽然整体参数不大,但纯电平台在空间利用率的优势让后排依然具有了宽敞平坦的乘坐空间,车内座椅采用皮织混搭面料进行覆盖,内部的填充保持厚实舒适,椅面背部区域还绣有“IQ”的标识。后备厢常规状态有着385L的容积表现,但由于后排支持放倒,最大可提升至1267L,在特殊用车场景下能提供更多装载空间。
大众ID.3在动力上搭载了一台125kW(170Ps)的永磁电机,可输出310N·m的充沛扭矩,并采用了后驱布局,充沛的动力数据让整车在实际行驶中也有着轻盈的加速表现,3秒左右即可提升至50km/h,在城市道路下较为灵活,电池部分则是来自宁德时代的52.8kWh电池组,可为整车提供450km的CLTC纯电续航,足够满足日常城市代步或中短途出行所需。
大众ID.3采用麦弗逊与多连杆的悬架组合,几乎纯平的底盘不仅能降低风阻,同时电池组带来的车身整体重心下移也让行驶表现保持沉稳,阻尼的调校相对均衡,既能保证地面多余振动的过滤化解,也能在相对激烈驾驶时带来充足的支撑。转向的手感与大众油车几乎没有差别,线性的力度表现驾驶起来颇为轻松。
写在最后
大众虽然在国内拥有了长期的口碑积累和品牌认知度,但显然在新能源时代到来时反应偏慢,从而被国产品牌抢了先机,从产品力表现来看,大众ID.3在配置上的确存在一些差距,不过凭借较大幅度的优惠,快速升高的性价比也让其销量稳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