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众投资平台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激增:40款新车型亮相,半数绿能,2030年30款纯电竞逐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向中国市场推出超过40款新车型,其中一半为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布局体现了大众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地位。同时,大众汽车还计划到2030年在中国市场提供不少于30款纯电动车型,以加强其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大众汽车在华的新车型战略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这一趋势值得投资者关注,因为它可能对整个汽车产业及相关产业链产生影响。同时,大众汽车的目标是保持在华国际车企的领先地位,并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扮演领导角色,这一雄心壮志也可能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投资1700亿欧、推30款新车,大众集团的防守和反击

对于充满挑战的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的总结主要是两个字:稳健。

3月13日,大众汽车集团发布了2023年完整的业绩报告。集团全年营业收入达到3223亿欧元,同比增长15%;营业利润保持稳定,达226亿欧元,基本与2022年的225亿欧元持平;税后净利润达179亿欧元,同比增长13%。

得益于业务经营的发展,大众集团汽车业务部门的净现金流上升至107亿欧元。截至2023年底,汽车业务部门的净流动性达到403亿欧元。

从2023财年的结果来看,在市场大变革的大环境下,大众集团的自我转型有危机感,但也保持了稳健的节奏。在中国市场,面对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围攻,作为合资领头羊的大众也加快了电动化的布局速度。

业务重组超预期,电动车交付占比提升

得益于各区域市场的积极表现,2023年大众集团全球交付量约924万辆,同比增长近12%。

从各区域市场情况来看,中国依然是大众汽车最大的单一市场,交付量为323.6万辆,同比增长1.6%。不过,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增幅不及欧洲和北美市场。2023年大众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20%,北美市场同比增长了18%。

分品牌来看,2023年大众集团“核心”品牌集群(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大众汽车商用车、斯柯达、西雅特/CUPRA)的销售收入增长21%,达1378亿欧元,营业销售回报率由前一年的3.6%增长至5.3%,为业绩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取”品牌集群(奥迪、兰博基尼、宾利、杜卡迪)2023年的销售收入增长至699亿欧元,增幅为13%;营业利润为63亿欧元;营业销售回报率为9.0%,相比2022年的12.3%有所下滑。

“运动豪华”品牌集群(保时捷)继续保持强劲势头,销售收入增长至373亿欧元(2022年为346亿欧元)。尽管受到产品上市费用和生产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营业销售回报率仍达到18.6%,与去年基本持平。

大众认为,2023年是集团推进业务重组的关键一年,进展速度超过预期。在电动车领域,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共交付77.11万辆纯电动汽车,同比增长约35%,并在所有区域市场均实现增长。电动车型在集团交付量的占比持续提高,占比达8.3%,其中在第四季度达到约10%的峰值。

电池业务的进展上,由于高额投资以及在不同国家建立团队的成本支出,该业务板块出现了4亿欧元的运营亏损以及8亿欧元的现金净流出。不过,这些投入也是推动集团电动汽车产量提升的重要布局。

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加强电动化攻势

虽然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增势放缓,但中国市场依然是大众汽车集团计划重点投资的市场,包括新产品、电池业务以及纯电动汽车和燃油车型的平台。

为了在中国推动技术本土化,加快创新步伐,大众汽车集团正在不断提升自身研发实力。

2023年4月,大众汽车在合肥组建了德国总部以外的最大研发中心——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在合肥布局了先进的生产、研发和创新中心。官方表示,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其核心,将使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0%,以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的增长势能。

按照计划,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将开发面向中国本土市场的入门级车型平台(CMP),基于该平台的首批车型最早将于2026年进入市场,进一步开拓中国的细分市场。

为加快电动化布局,大众还与小鹏汽车和上汽集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大众集团电动化产品组合带来补充。2025年至2026年,大众集团计划将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中开拓新的细分领域,到2030年,大众集团旗下各品牌将提供不少于30款纯电动车型。

3月13日,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还在大众汽车集团年度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奥迪与上汽集团合作项目联合开发的车型将于2026年推出。

还有关于大众安徽,也在3月13日有了新进展,大众计划在大众安徽生产的新车型ID.UNYX出现在工信部目录。据悉,大众在合肥投建的纯电动车型工厂已经进入试运营阶段,最大年产量预计可达35万辆。未来,大众旗下多款电动车型将在大众安徽工厂生产。

中国的汽车市场竞争已经今非昔比,关于新能源的内卷已经达到极致,好在大众汽车集团仍拥有稳健的市场地位,凭借“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正进一步加速电动化攻势。

2024年推30款新车,大众的产品攻势来了

按照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所说,2023年是大众汽车集团战略重组的重要一年。整顿梳理工作已经完成,为大众汽车集团的战略重组指明了方向。

大众汽车集团今年的目标是,到2024年底在全集团实现超100亿欧元的可持续财务效应,以抵御通货膨胀及成本上涨等因素带来的影响。

其次的重点是,新产品投放、进一步优化成本。“公司正全力推进降本增效,包括优化原材料与产品成本、降低固定成本及生产成本,并提升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收益。”

因此,投资会是今年的重头戏。大众计划在2025年至2029年的五年计划中将投资规模控制在1700亿欧元以内。资金将主要投资于新产品、区域市场、电池业务、纯电动车型平台,以及持续混动化的先进燃油车型。集团的投资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峰值,并在此后逐步调整,至2027年,投资额将趋近营业收入11%的目标水平。

新产品方面,继MEB平台后,PPE平台将进一步释放集团在高端和豪华汽车市场的协同效应。2024年,大众集团将迎来“全球首秀”之年,预计将推出超过30款新产品,重点产品包括基于全新PPE高端电动平台打造的高性能纯电动汽车。

大众的产品组合也将迎来升级,比如,推出采用先进混动技术的高尔夫、途观、帕萨特、明锐和速派等畅销车型以及一系列纯电动MEB车型。

此外,一大批全新纯电动车型也将接踵而至,其中包括基于PPE平台的保时捷全新纯电动Macan和奥迪Q6 e-tron,以及基于MEB平台的ID. 7和 ID.7 Tourer、CUPRA Tavascan和ID.Buzz长轴距版车型等。

这意味着,在向电动化转型的过渡阶段,大众集团大力投资电动出行领域的同时,仍将继续发力燃油车型,推出改款和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而得益于新产品上市等积极因素,大众汽车集团预计,2024年销售收入将同比增长5%;营业销售回报率预计将在7.0%至7.5%之间。汽车业务的净现金流预计为45亿至65亿欧元,其中包括用于未来投资以及电池业务并购的现金支出,净流动性为390亿至410亿欧元。

这些业务将是驱动大众汽车集团转型的重要支柱,帮助其更好地把握发展趋势,开拓市场份额并实现可持续财务效应。

百亿投资,6年30款新车,大众在搞大动作

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的合资品牌,大众旗下的桑塔纳、捷达都曾风靡一时,在当时几乎成为轿车的代名词,如今即将迎来进入中国市场四十周年,大众集团也为了跟上“中国速度”而不断做出改变。

百亿!投资合肥中心

日前,大众集团(中国)公布将追加25亿欧元,用以进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这座去年11月24日刚宣布投资建设的合肥中心,规模远超大众在巴西、上海等地的研发基地,斥资已近80亿欧元,追加投资后耗费将超百亿欧元,即超过771亿人民币。

合肥中心被大众称为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及研发中心”,目前最紧要的任务便是开发出大众集团首个针对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架构,即A级电动车平台CMP(China Main Platform),并顺利在2026年投产。

如果说合肥中心是接下来大众集团在中国的新能源业务核心,那么VCTC就是合肥中心的关键所在。

VCTC是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的缩写,是大众“集团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成立于23年5月31日,注册资本37.5亿人民币,总投资10亿欧元,计划截至24年底招募3000名开发人员。

VCTC的最紧要任务则是整合资源,整合目前大众在中国的内外部合作商在智能化、零部件研发等方面的资源,如CARIAD、地平线、小鹏、国轩高科、中科创达等,用以在平台基础上打造车型,目前已经规划了4款基于CMP打造的全新A级电动车。

合肥中心建立的基础,除了VCTC外,同样重要的便是大众安徽。

大众安徽(原江淮大众)与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不同,重心完全放在新能源方面,也是大众在国内第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合资企业,目前已建成的工厂主要用于生产较为成熟的MEB平台车型,规划年产能35万台。

30+30!新车层出不穷

除了A级车平台外,大众还将推出一款B级车平台,这也是近年关注度颇高的大众、小鹏合作车型将使用的平台。

暂时命名为VW/Xpeng I和II的两款车型预计到2027年会全部面世,其中第一款车型定位中型SUV,计划于2026年投产。

在全球范围内,大众规划到2027年共推出11款纯电车型,但在新能源市场风向标的中国车市,大众规划的新车型比在全球市场更多。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公开表示,至2030年,大众集团将在中国市场提供超过30款纯电车型,其中包含大众品牌目前在售的6款、奥迪品牌目前在售的6款、基于CMP打造的4款、与小鹏合作的2款、基于全新PPE平台打造的保时捷全新纯电Macan、一汽奥迪新能源首款车型奥迪Q6 L e-tron、上汽与奥迪合作的多款车型等。不过纯电车型对于早有MEB平台的大众来说难度并不算大,难度大的是大众基础不强的插混车型。

贝瑞德同样表示,至2027年,大众集团会提供30款本土生产的燃油车及插混车型。

以大众品牌为例,目前在售的插混车型共5款,包含2款欧美特色浓重的GTE车型和3款PHEV车型,5款几乎都是22年之前的老款车型,且都基于MQB平台打造,算是标准的油改插混,可以想见的是这几款车型的销量都不算理想。

而当下的中国车市,插混虽然是油车与电车之间的过渡产品,但份额相当可观,大众对于插混可谓相当“渴求”。据悉,目前上汽大众正在推进的不到十个重点新车项目中,超过六个项目的研发主力都是本土研发团队,上汽大众更是拥有两款插混车型的绝对自主权,不需要经过大众德国总部的审批,而引进ID.4 PA等进口车型的项目则被暂停,全力投入本土新能源车型的研发中。

延伸与思考

2021年,中国市场销量占大众集团全球总销量的38.7%,2023年大众集团在华交付323.6万台,其中纯电车型销量同比增长达23.2%,中国依然是大众在全球范围内的最大单一市场,纵使欧美的部分政府、车企都在调整方案,放缓电气化进程,但对大众来说,绝不可能放开中国市场,也就没办法停下电气化的脚步,适才想要开启“第二曲线”,在短期内由燃油车的盈利为新能源输血,能够保证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和在未来的纯电之争中不落下风。

市占份额的缺失确实是大众集团成立合肥中心的重要原因,但背后同样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大众想要通过在安徽建立较为完善的新能源车型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体系,进而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100%本土化率。

大众曾经对比过在美国和中国进行新能源车型零部件及生产设备采购的价格,结果便是“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及设备不仅价格更便宜,使用寿命竟然也更长久,这对于对外采购占比超过37%的大众来说是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如果推行顺利,那么在安徽的一系列研发、生产中心将成为大众集团在全球的新能源中心,德国总部或将成为“燃油中心”。

对于中国这个走在新能源最前端的市场,贝瑞德的目标是“所有车企前三,跨国车企第一”,这显然过于谨慎,贝瑞德补充道“前三的定位,是希望我们能够实现15%的市场份额”,这个数值看似和2023年的14.2%相差不大,但2018年大众在华市占率足有18%,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Oliver Blume曾明确表示,目前市场情况下,大众能在中国市场保持10%以上的份额就非常不错了。

据工信部数据,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年乘用车总销量的31.6%;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一汽-大众市场份额8.5%、上汽大众市场份额5.7%,合计虽然超过了比亚迪的12.5%,但前十名中自主五虎的份额总计32.5%,“合资五强”总计仅有26.1%,且自主五虎的增量为127.2万台,“合资五强”的“增量”为-18.3万台,南北大众的增量为5.5万台,新能源更是自主的天下,2023年销量前十的新能源厂商除了特斯拉便全是自主,没有半分合资的身影。

如果仍是燃油时代,那大众想要吞下国内15%的市场份额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但在新能源占比已经接近三分之一且仍在不断攀升的如今,“在中国,为中国”的策略和百亿巨额投资也是为了逆转将来局势的不得不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大众投资平台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