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众培训网app

评论员观察丨合集来了!大众日报八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

10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深刻阐释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与时俱进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并对做好山东工作给予有力指导,饱含着深切的关怀关爱,体现了深邃的战略思考,彰显出深厚的为民情怀,为加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引、注入了强大动力,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

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对全省学习贯彻作出部署安排。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动员激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切实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转化为牢记嘱托、开拓前进的实际行动,本报推出八篇系列评论。

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期间,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山东发展精准把脉定向,对山东工作提出了“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其中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这是总书记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时代使命,是对山东的充分信任和肯定,更是对山东工作的巨大激励和鞭策。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上来,深刻领会“走在前”的精髓要义,强化践行“走在前”的使命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创新求变,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扎实成效、展现更大作为。

“走在前”,意味着期许,意味着重托,更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就要利用山东沿海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开放平台作用,释放内需潜力,畅通经济循环,促进陆海联动、东西互济,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探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路径。这是我们必须坚决担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历史机遇。当前,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山东发展的比较优势更加凸显。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需求供给可以协同发力,新老行业可以相得益彰,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陆海潜力可以统筹开发,交通运输可以四通八达,对外开放可以提档升级,城乡区域可以均衡发展,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把舵定向、科学指引,有前期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有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发进取的冲劲干劲,立足省内,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山东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关键要明确定位、发挥优势,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方位决定方略,优势决定胜势。能不能从实际出发,找准自身定位,确定优势领域,积极作为、精准发力,事关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最终成效。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人口大省,山东所拥有的一切比较优势和有利条件,是我们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就要进一步把准定位、发挥优势,率先探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努力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要在畅通经济循环上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山东区位优势,把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与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衔接起来,支撑国内循环、促进国际循环。要在释放内需潜力上积极探索,紧扣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全面促进消费复苏,积极培育新需求,把我省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充分激发出来,努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上积极探索,强化创新引领,努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加大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力度,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必须突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能否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关键就看能不能打通堵点、连接断点、破解痛点,畅通国民经济双循环,能不能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在更大空间转换动能,能不能对接国际规则、形成制度环境优势。当前,我省消费率不高、内需潜力还有巨大挖掘空间,产业链堵点、供应链断点、“卡脖子”环节还有不少,这些都是我们实现“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所必须迈过的坎。要进一步用改革办法,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各类交易成本,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效衔接,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要瞄准世界领先、国际一流,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开放平台作用,大力开展全方位制度创新,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和样板,切实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大胆试、勇敢闯,勇当“探路者”、敢闯“无人区”,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充分释放改革与开放的叠加效应,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努力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

——二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

科学指引振奋人心,创新实干开启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期间,明确要求山东努力“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要求,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为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极大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奋斗热情,更加坚定了全省人民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蹚出一条新路的信心决心。

创新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创新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生产力的高低和竞争力的强弱,影响着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山东素有敢闯新路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建设创新型省份,“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四新”经济比重持续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稳步攀升,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成效显著,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增强。今天的山东,正在成为各种创新要素发挥集聚效应的广阔平台,日益迸发出创新的澎湃动能。但也要看到,当前我省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创新支撑力不强,企业创新活力不足,创新投入产出比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惟有创新,才能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惟有创新,才能重塑山东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努力“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我们就一定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之以恒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企业创新、文化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努力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必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让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不单是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创新,而是涵盖科技、制度、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创新,这是更高的发展目标,也是更高的发展要求。只有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瞄准更高水准,统筹兼顾、全面发力,做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都力争上游,才能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丰富优势,着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攻克一批创新技术、搭建一批创新平台、壮大一批创新企业、引育一批创新人才。要充分利用工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备优势,狠抓数字经济赋能应用,打造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创造更多新业态新模式。要立足文化资源大省优势,大力弘扬齐鲁优秀文化,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山东篇。要用好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高能级平台,大力开展全方位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和样板,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努力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必须大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提升,离不开一流的创新环境。良好的政治生态、产业生态、市场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是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支撑。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就要把打造“一组生态”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在制度安排、政策保障、要素投入、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持续用力。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好支持研发创新、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更大力度破除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深入开展强链补链行动,精准实施一批强链补链项目,推动资源要素向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着力培育优良产业生态。要聚焦打造高素质人才聚集高地,探索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发现和培养更多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增强创新人才战略支撑。

创新大潮奔涌向前,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展望山东高质量发展壮阔征程,前进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挑战需要我们去克服、去战胜,还有无数新领域新模式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创造。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我们就一定能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黄河、念兹在兹,视察山东期间,实地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要求山东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山东在黄河国家战略中的责任担当,为我们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牢记总书记嘱托,抢抓重大历史机遇,自觉把山东发展放在全国大局中来思考和推进,主动在落实黄河国家战略中“打头阵”“当先锋”,更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是山东的责任所在、使命所系。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是重大国家战略。作为黄河流域唯一沿海省份,山东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好、集聚人口多、发展潜力大,南北连接京津冀、长三角两大城市群,东西贯通黄河流域广阔腹地,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域。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牢记“国之大者”,认真落实国家规划纲要,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坚持“四水四定”,坚定扛起责任,主动深入谋划,一批创新性政策措施紧密出台,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加速推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全面完成,60多万滩区居民实现几辈人追寻的安居梦,黄河国家战略在山东加速落实落地、取得明显成效,为努力实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出山东贡献。立足新发展阶段,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深刻领会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形势、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大问题和重点任务,深刻领会把握抓落实的具体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加快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长久安澜示范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文化“两创”新标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作出示范。

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必须牢牢把握重要原则,坚持正确发展方向。治理黄河的功利好坏,关系当前、也关系长远,关系山东、更关系全国的战略性发展。总书记在视察期间强调,沿黄河省区要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我们一定要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在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保护黄河生态环境。要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高度重视水安全风险、极端天气灾害风险,不断提升应对极端天气、大洪水的能力,筑牢发展的安全屏障。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立足当前,做好防洪减灾、水资源保护等当下要紧的重点事项,又着眼长远,做好东西部联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打基础、利长远的事项。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自觉把生态修复工程、产业高质量发展,放在黄河国家战略全局来考虑谋划,既为全局添彩、又为一域增光。

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必须明确发展重点,聚力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十四五”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增强黄河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力争尽快见到新气象。要把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作为首要任务,统筹抓好黄河三角洲、黄河干支流、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格局。要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抓好重点领域、城镇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要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完善现代化防洪体系,提高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要加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突出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落实“四水四定”,抓好现代水网建设,管住黄河“水袋子”,深入开展节水控水,确保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要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数字赋能,培育优良产业生态,有序调整能源结构。要加强陆海联动开放,提升城市群发展能级,加强沿黄合作,加强交通互联,形成沿黄达海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

大河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我们脚下的路还很长,肩上的担子还很重。牢记嘱托,咬定目标,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铭记于心,把“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付之于行,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落到实处,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我们就一定能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注入强大活力,提供坚强保障。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胸怀万家忧乐,心系民生冷暖。在山东视察期间,总书记对黄河滩区迁建非常牵挂,指出“全面开展搬迁、迁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要求山东“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殷殷关切,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深厚的为民情怀,是我们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每次视察山东,都十分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为我们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底线;全面完成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全省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绘就绿水青山齐鲁画卷;全力抓好“六稳”“六保”,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省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通过共建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积极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从过去“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决做到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依靠人民、仰仗人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真正拜群众为师,发展成果由群众评判;做到惠及人民、造福人民,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促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必须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当前,我省民生领域存在短板,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必须紧密结合我省实际,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科学谋划分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路径和措施。要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统筹推进全省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牢牢把握“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具有山东特点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子,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增强人民发展能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发展环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开拓山东工作新局面,谱写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篇章!

牢牢把握“六个一”发展思路

——五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

在山东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指导,对做好山东工作提出“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这是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山东发展的精准把脉定向,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省委对标对表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提出“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和“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与时俱进优化发展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基本前提,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只有顺应目标定位和形势任务发展变化,不断深化、拓展、完善发展思路,才能使各方面工作行有方向、做有遵循,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上取得更大实效。省委提出的“六个一”发展思路,就是要坚持“一个统领”,始终做到“两个维护”;把握“一项根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聚焦“一条主轴”,始终聚力高质量发展;守好“一排底线”,始终做到安全发展;打造“一组生态”,始终积极营造政治生态、产业生态、市场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锻造“一支队伍”,始终从严从实管党治党。这“六个一”,是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实际行动,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集中体现,彰显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战略定力和责任担当,体现了对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精准把握和对大局大势的科学研判,实现了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发展思路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牢牢把握“六个一”发展思路,从根本上讲,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把握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咬定目标不放松,任何时候都不动摇、不偏离、不打折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是做好山东工作的根本遵循;“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总目标。把握“六个一”发展思路,就要不断加深对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理解,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转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实际成效。要把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与总书记历次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联系起来把握,统筹起来推进,贯通起来落实。要始终聚焦总书记对山东发展的科学定位,坚定不移做到一切发展思路按照这一定位来谋划,一切发展布局围绕这一定位来展开,一切发展举措聚焦这一定位来制定,一切发展成效依据这一定位来衡量,不折不扣把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确保山东各项工作始终方向正确。

牢牢把握“六个一”发展思路,要全面准确把握内涵要义,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学习领会是贯彻落实的基础和前提,认识到位才能落实到位。坚持“一个统领”,就要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捍卫核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贯彻体现到一切工作全过程。把握“一项根本”,就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仰仗人民,惠及人民、造福人民。聚焦“一条主轴”,就要始终聚力高质量发展,一切工作思路都要围绕高质量发展有序展开,一切资源力量都要向高质量发展聚焦发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守好“一排底线”,就要始终做到安全发展,筑牢底线意识、风险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打造“一组生态”,就要始终积极营造政治生态、产业生态、市场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内外兼修、量质齐升,让山东成为人人向往的宜居宜商宜业宜游之地。锻造“一支队伍”,就要始终从严从实管党治党,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与时俱进的精神,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事业,欣欣向荣。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进,全面落实省委确定的“六个一”发展思路,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我们就一定能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在山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把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推向前进。

切实掌握“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

——六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

科学的方法与策略,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金钥匙。方法策略越科学越合理,工作落实越有力越有效。聚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六个一”发展思路,省委明确提出“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贯彻落实各项工作,提供了系统科学的指导方法,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切实掌握“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使之融入贯穿实现“三个走在前”目标各方面、全过程,必将推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取得更大实效。

立足新发展阶段,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目标,任务如何分解、工作怎么优化、效果怎样评估?破解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矛盾怎么应对、问题如何解决、活力如何激发?更好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样板如何打造、经验怎么总结、做法如何推广?一系列具体问题的破解,无不需要更科学、更有效的策略方法来引领来支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省委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应时而动调整策略方法,强调要更加注重依法办事,更加注重求真务实,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综合施策,更加注重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更加注重沟通引导。这“六个更加注重”,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具体体现,抓住了事关山东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关键和要害,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全省上下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必须牢牢掌握、长期坚持、不断巩固。

切实掌握“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要准确把握内涵要义,明确工作导向。让策略方法发挥出攻坚克难的强大威力,关键要结合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领会深刻内涵,把握核心要义。更加注重依法办事,就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守法律底线,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强化制度意识、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决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更加注重求真务实,就要把“真”和“实”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以“真对真、实打实”的态度,研判形势、谋划决策、推动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就要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各项工作的关联性、协同性、平衡性,争取经济、社会、生态、安全等综合效益最佳。更加注重综合施策,就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技术等多种手段,整合各方力量、要素、资源,破解难题、推动发展。更加注重“四个导向”,就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结合,精心研究谋划、精准制定政策、精细推动落实,以实际成效检验工作过程。更加注重沟通引导,就要处理好“做”与“讲”的关系,加强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切实掌握“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要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努力提升科学运用策略方法的能力水平。用好用活科学策略方法的本领,不会从天而降,只能依靠学习和实践来获取来提升。依法办事,有赖于深入人心的法治观念、法治信仰和法治精神;统筹兼顾,来自于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求真务实,则建立在深入实际、了解实际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只有多学习,勤思考,多实践,各种方法策略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更好掌握工作主动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理论武装,学懂弄通做实,筑牢优化提升工作方法策略的思想根基。要善于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前人经验、其他地方探索,汇聚众智群力,广纳真知灼见,凝聚起破解难题、干事成事的智慧力量。要多经受实战的摔打,多捧“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实践中解决的矛盾问题越多,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提高就越快。牢记嘱托、奋力前进,勇当披荆斩棘的开拓者、探索者、奋斗者,保持持续学习、敏锐思考的意识,练就善谋善为、善作善成的本领,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突出抓好“十二个着力”工作重点

——七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省委紧密结合山东实际,科学谋划部署“十二个着力”工作重点,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明确了任务要求。全省上下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坚持“六个一”发展思路,掌握“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切实将“十二个着力”对接具体现实、化为具体方案、变成具体措施,确保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重点,是影响整体的关键,是决定全局的要害。突出重点,才能提纲挈领,掌握工作主动权;找准靶心,才能有的放矢,开创工作新局面。当前,山东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发展千头万绪,困难挑战不少,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方方面面的任务都很重。实现既定目标,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抓住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事项,精准制导、对症下药。省委提出的“十二个着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有效扩大内需、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锻造过硬干部队伍,等等,每一项工作重点,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都是在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符合实践新要求,又反映人民新期待,抓住了事关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要害,体现了对山东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部署。抓准、抓住、抓好这“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以重点突破牵引带动全局发展,是我们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重要遵循、关键所在。

聚焦才能精准,精准才更有力。锚定“十二个着力”工作重点,就要着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创新引领;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着力有效扩大内需,充分激活市场活力;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着力发展海洋经济,做大做强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大省优势,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全方位开放格局,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着力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深化营商环境、资源要素等领域改革,不断激发动力活力;着力锻造过硬干部队伍,让有为者有位,为担当者担当,积极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拿出最优资源、集中优势力量,聚焦聚力重点工作任务,一个个去破解,一项项去落实,我们就一定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工作重点越突出,越要扛牢责任,持续攻坚。重点,往往也是难啃的硬骨头,不下大决心、不花大力气,是难以有所突破的。越是重大问题,越需要迎难而上;越是瓶颈制约,越需要响鼓重锤。总览“十二个着力”工作重点,无论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乡村振兴,还是防范化解风险、深化改革创新,场场都是硬仗,处处都有难关,哪一项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干好的。面对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挑战,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松动、有迟疑、有退缩。全省上下一定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上来,把狠抓落实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扎实抓好“十二个着力”落地落实。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实际出发,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科学制定目标,健康有序推进。要切实增强转变作风自觉性,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增强专业素养,敢于较真碰硬,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疾风知劲草,淬火炼真金。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提振精神干劲,心无旁骛干事业、聚精会神抓落实,就一定能在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上取得更大实效,不断把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推向前进。

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

——八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

良好的工作作风,是干事创业的重要保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聚焦“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目标,省委明确提出“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和“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方向已明、方针已定、路径已清,现在的关键就是要切实转变作风,突出“严、真、细、实、快”要求,以更加优良的工作作风担当作为,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狠抓落实,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努力把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生动现实。

抓作风,就是抓发展、抓落实。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实现“三个走在前”,目标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更高,更加需要以作风建设破题开路、鼓舞斗志,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省委强调要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为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注入了新内涵、树立了新标杆,这充分体现了持之以恒将作风建设一抓到底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严、真、细、实、快”这五个字,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既有思想要求,又有实践标准,构成了一个完整全面的有机整体,是我们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重要遵循,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行为准则,是衡量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全面落实“严、真、细、实、快”的作风要求,使之融入贯彻落实总书记“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的各方面、全过程,化作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我们就一定能不断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开创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要全面领会把握内涵要义,结合实际加快转变作风。严就是严肃严格。对待工作要严肃,工作标准要严格、工作流程要严谨,坚决克服低标准、过得去,切实将“严”字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项行动。真就是求真较真。问题矛盾面前,要敢于较真碰硬,真抓真干下真功,真刀真枪解决真问题,动真格、出真招、见真效。细就是细致细究。对每项工作都要精细精准,研究要细、谋划要细、政策要细、落实要细,把每个细节做扎实、做到位,集腋成裘,积小为大,步步为营。实就是务实扎实。任何时候都要说实话、办实事,察实情、谋实策,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确保取得实实在在业绩。快就是高效快捷。定了就要办,说了就要干,干就马上干,干就干最好,早着手、快落实,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靠实干苦干,干出山东的美好明天!

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责任担当必须更加坚决,落实举措必须更加有力。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唯有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唯有真抓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我们肩上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绝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必须以更加坚决的实干担当抓好落地落实。落实标准必须更高,要胸怀力争上游、敢于超越的决心和斗志,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自我加压争先进位,努力做到事争一流、唯旗是夺。落实力度必须更大,围绕既定目标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项目化、具体化、工程化推进,全力以赴、鼓足干劲,下大力、下狠劲,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达目的不罢休。落实成效必须更好,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以群众实际需求和工作实际效用为标准,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每项工作都能见底到位、落地见效。

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新征程期待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必将进一步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力量,激发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让我们牢记嘱托、奋力前进,勇扛重担、奋勇攻坚,以担当尽责、苦干实干的实际行动,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满意答卷。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任宇波 邵方超 李岳岳 报道)

【实战】从阅读模型到认知模型/如何学习——以《大众哲学》为例

解决什么宏观问题?

1. 如何将作者的模型转化为自己的模型?

2. 输入-模型-输出

3. 如何输入?

# (二) 微观问题之间的联系?架构?

## ● 作者结构

### a) 阅读的目的:四个基本问题

● ***为什么读?读书目的?谈些什么?(解决什么大问题?它的知识模型***?

● 细说了什么?(解决方法?如何架构?解决了什么具体的问题?

● 有道理吗?(是否有效?使用的方法真能解决吗/有效吗/更逼近真理吗?)

● 和我的关系?(于我有益?如何嵌入自己的知识模型?

### b) 两种阅读,主动与被动

### c) 阅读的层次。读什么书?读到什么程度?(总的来讲的方法),目的是精简书目

#### (一) 基础阅读

#### (二) 检视阅读

#### (三) 分析阅读

#### (四) 主题阅读

### d) 不同书的特殊方法

### e) 总结阅读目的 (解决什么问题)

# (三) 有道理吗?有

# (四) 整合至自己的模型

## ● 我的结构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知道自己不知道

● 知道自己知道

● 不知道自己知道

## 1. 想要解决以上哪种问题?

### ● 定义问题类型

### 1.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导读/搜索/AI/书单/网站相关推荐/其他书中推荐

### 1.2. 知道自己不知道(主要的——建模型)——这里是如何阅读?

### 1.3. 知道自己知道(作补充)

### 1.4. 不知道自己知道(举一反三/主动联系跨学科/打通知识金字塔)

## 2. 怎么解决问题?解决方法?各概念/方法/名称之间的联系?

### ● 知道自己不知道(以哲学书籍为例)

(删除线是当时还未能明确,分析阅读后明确的)

按由浅至深,投入时间成本越来越多,获取的知识与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的顺序重复 宏观+微观(或说 解决什么问题+解决方法 的重复)

### 2.1. 宏观微观/抽象具象/解决什么问题及解决方法循环

#### 2.1.1. 宏观总览

解决什么问题?——如何阅读?

#### 2.1.2. 微观细察

解决方法?——什么类型?什么流派?重深度?重广度?读到什么程度?

比如,希望获取抽象概括/逻辑推导/人生意义追寻的知识,那么读什么类型?社科?哲学?心理学?——通过询问AI,查询学科门类,百科全书,工具书,导读类确定

什么流派?首先得知道有什么流派?——阅读哲学科普/哲学历史/哲学概论等等来确定流派,如确定为马哲

追求深度还是广度?——并不想做研究,而是解决切身问题,因此暂定为大概掌握框架(即建立解决这个问题 上层抽象+中层具象+下层实例/应用场景(或说道法术三层次)的小金字塔模型)

读到什么程度?——马哲科普,马哲教材,基本概念含义/及其之间联系,直到能够解决问题八成程度即可,略深略广,其余再说。

#### 2.1.3. 宏观总览

解决什么问题?书单确定——有哪些经典教材/科普/大纲类书籍?

#### 2.1.4. 微观细察

解决方法?——豆瓣/知乎/微信读书/导读/他人/某书的书单推荐——似乎是某种科普书籍艾思奇《大众哲学》(科普),似乎某种概括书籍《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材),某种纲要书籍《唯物辩证法大纲》及似乎是某种通俗教材毛《实践论》《矛盾论》

#### 2.1.5. 宏观总览

解决什么问题?掌握马哲大纲的大纲——艾思奇《大众哲学》(科普)阅读

#### 2.1.6. 微观细察

解决方法?

——检视阅读之一,略读粗读,总的阅读一遍,把握主旨大意,确定《大众哲学》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检视阅读之二,通读速读,把握各章内容,如第一章讲解哲学如何联系日常生活的,以及哲学是什么;第二章简要讲解哲学流派/发展/差别,本体论;第三章进一步讲解本体轮引发的 另一个基本问题认识论;第四章简要讲解唯物辩证法的几个基本规律;第五章扩展讲解基本规律下的五个范畴

#### 2.1.7. 宏观总览

解决什么问题?——目前为止的阅读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了吗?有一点眉目了,知道哲学不是玄学,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科学思辨方法,解决了一小部分上层抽象部分——即哲学是什么。希望继续深入学习(并未解决抽象概括/逻辑推导/人生意义追寻的问题,即未能建立起 上层抽象+中层具象+下层实例/应用场景(道法术)的小金字塔)

#### 2.1.8. 微观细察

解决方法?

——分析阅读

——1解决哪一类型的问题?——应然的?规范性的?主观的?/实然的?自然性的?客观的?

(实际上当自己确定要解决什么问题时,便已对想要阅读什么学科的分类了然于胸了,历史?哲学?数学等等)

——2这本书解决哪一个具体的大的问题?——通过阐述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为哲学进行定义,而后从发展/源流/派别/历史的角度阐释历代哲学想要解决的终极问题,及补充问题,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分别论述唯物辩证主义给出的回答,并顺水推舟,结合日常例子,讲解其三大基本规律及五大范畴,使用简洁的语言达到科普之目的

——3解决方法?——全书总纲要/章节细纲要,作者给出了哪些解决方法?为了回答以上问题,如何组织的这些答案?

(可使用思维导图类软件,快速建立)

总纲(以前两章为例

第一章

哲学究竟如何与日常生活产生联系

哲学是什么

第二章

唯心和唯物两大类别

唯心的主观客观两小类别

唯心唯物之间的二元论;唯物下其中一个小类别机械唯物论

辩证唯物

...

细纲(以第一纲为例

1. 第一章:

a. 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i. 消除大众误区,哲学并非高高在上,而是深植生活

ii. 日常哲思是零碎的,研究哲学需系统

iii. 为什么日常哲思是零碎的,为什么要建立哲学思想系统?

1. 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我们的生活/思想——是广大人民对封建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斗争

2. 思想斗争很普遍复杂,不建立就会被腐朽思想毒害,建立才能提高觉悟

3. 哲学思想是思想斗争的重要一环

4. 两种敌对哲学思想影响下,日常哲思就会混乱

iv. 因此要引导大众学习辩证唯物论哲学,并实践中应用,正确认识世界发展情况,为斗争贡献力量。

b. 哲学是什么

...

#### 2.1.9. 宏观总览

确定作者具体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1. 第一章:

a. 说明哲学与日常联系紧密:

i. 消除大众对哲学误解

ii. 指出日常哲思是零碎的,呼吁大家研究系统哲学

iii. ...

b. 定义哲学

2. 第二章

a. ...

#### 2.1.10. 微观细察

解决方法?(即正确理解作者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与作者达成共识,确保自己理解的概念和作者使用的概念名词含义相同——作者所说的零碎的是什么意思,和日常使用的含义一致吗?——作者的零碎的,含有 不系统 相矛盾 之意,前者与日常含义同,后者是不同的

#### 2.1.11. 宏观总览

解决什么问题?

——作者列出诸多问题后,如何一一解决的?提出了哪些论点/观点来提供解决答案?作者判断大众存在误区,以为哲学高高在上,通过举出一个例子论证哲学并非高高在上。

用自己的话重述(即使用自己的知识模型进行解释),举一反三

——1哲学寓于日常生活中,来源于日常生活中。既然源于日常生活,自然并不是束之高阁的东西。2日常生活中经常有这样那样的思索,往往还互相矛盾,这种思索/矛盾/思辨便是一种哲学行为。3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冒出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但是由于前后往往没有逻辑关系,互相之间没有寻求到联系,没有层级之分,一个大道理下没有小道理,或者说多个小道理没有归纳出一个大道理,或者有些是大道理,有些是小道理,但从来没有思索之间的联系。而哲学便是将它们联系整合起来的学问,“联系”这个行为显然不是什么“高级”行为,而是经常使用的。

#### 2.1.12. 微观细察

解决方法?——作者是如何提供这些答案的?如何论述使得读者信服?重新组织语言,使得论证逻辑明晰

细纲(以第一章为例

1. 第一章:

a. 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i. 论点1:大众对哲学的误解,不是玄学,不高高在上,而是随处可见,过于平常,以致不反省则会忽略

1. 论据例1:朋友多年再见,思想更成熟,交流后发现——亲朋好友变化,世界大变——似乎“一切都变了”——论证结果:无意中产生哲学思想,但自己觉察不到——详细阐释论点:大众以为哲学专著里才有哲学思想,千万人生活中没有,这是错误的

ii. 论点2:日常生活中的哲学思想是不明确的。

1. 论据例1:你与朋友久别重逢,分论点1:觉得“一切都变”

2. 论据例2:但又偶尔觉得,分论点2:某些事物固定不变。

i. 分论点2:

ii. 论据例1:如石头没有变化

iii. 论据例2:认为环境黑暗,无法改变

iv. 论据例3:劝朋友学好失败

分论点2论证结果:某些事物固定不变

论点2论证结果:日常哲思摇摆不定,常被暂时的事物现象影响,不能前后一贯,是不明确的。——“要研究哲学,才能获得完整的哲学思想”

...

b.

...

#### 2.1.13. 宏观总览

解决什么问题?

——作者解决了所有问题吗?是否存在未解决的?是否又提出了新问题?

#### 2.1.14. 微观细察

解决方法?

——读完全书后,再根据作者提供的答案,解决问题的方式,论证逻辑等进行质疑批判

## 3. 总结:

其实《如何阅读一本书》想要强调的很简单,即宏观阅读-微观阅读反复进行,通过宏观阅读/略读/速读/通读等掌握全景/筛选与“解决什么问题”强相关的内容,通过微观阅读/精读/细读/重构阅读等把握细节/找出“解决什么问题”的方法。而主题阅读无非是将分析阅读“一本书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及其方法”变成了“某个主题的多本书想要解决问题及其不同方法”——抽象概括一下即“解决什么问题,及其方法”。

也就是说,所谓“先把书读厚,读薄,再把书读厚”(再读薄,再读厚,如此往复)其实就是一个接触到论点论据/具象实例/微观层面——抽象概括/归纳/微观到宏观层面——再将概括后的点丰富拓展具象实例/宏观到微观——再抽象概括/微观再到宏观——循环往复的认知过程。

比作造金字塔,从上到下共三层(或无限层,按抽象程度分层,越往上越抽象)道-法-术/ 上层抽象道理+中层具象内容+下层实例/场景(或其他称呼,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概念指代的是什么)。一开始人们接触的是各种感性经验/实例场景等等,为金字塔积累了地基——后来人们逐渐发现这些经验/实例的共同特征/共性/一般,于是抽象出来,统一称呼这些实例(比如蒙古人发现草原上有不同种类的马,有些黄色,跑得快,有些白色,耐力强。但他们都有共同特征,那就是四条腿,有硬硬的蹄子,有尾巴,一张大长脸,所以统称这种动物为“马”)——再后来,蒙古人发现草原上还有许许多多其他动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畜力,都可为人搬运/骑乘等所用,于是抽象概括为“牲畜”(相对“马”来说是更上层的抽象)——这便是一个小金字塔的建立

然而实际上这种抽象并非终点,同时黄马/白马也并未穷尽所有实例,但只要重复这样的认识过程,总能一步步逼近最大的金字塔的。

金字塔的建立就是人们常说的“建模”/“系统化”/“知识体系/框架”,无所谓叫什么,都指的是一个东西,只是细节略有差异。

回到最开始提到的认知模型:输入——模型——输出(输出与真理对比,获得反馈,修正模型,从而修正输入,有机会再细讲),阅读便是输入的一种,此外还有上课/观看视频/社会实践等等其他输入方式。不过阅读是性价比较高的方法,无外乎有人说“阅读是最廉价的贵族运动”。

最后,提醒大家,没有融入自己知识模型的输入,尽管最后能记住一两成,却也远不及主动构建模型,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的。我目前就存在这个问题,与君共勉。

(以下为《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的架构,括号内为自己的理解,以后可能不会再做这么细的架构,否则就如作者所说——为书服务,而不是拿书服务自己)

笃践初心探索新金融 服务大众建设新时代

8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H:601939;HK:939)发布了2019年度上半年经营业绩(以下数据均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为集团数据,币种为人民币)。中报显示,截至6月末,建设银行资产总额达243,831.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604.58亿元,增幅为5.00%;盈利水平平稳增长,税前利润1,911.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8%,净利润1,557.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9%;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ROA)和年化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ROE)分别为1.31%和15.62%;资本充足率17.06%,其中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25%和13.70%;不良贷款率1.43%,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18.03%。

今年以来,建设银行以初心使命为引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银行提出的“三个能力”建设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支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探索新金融发展路径,发力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开启“第二发展曲线”,巩固了良好发展势头,培育了新的发展优势。

“三大战略”纵深推进 实现业务高质量发展

住房租赁开源生态初步形成。围绕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住房租赁指数、住房租赁配套金融服务等方面深入推进住房租赁战略。打造全国性综合服务平台,助力政府监管监测,服务各市场主体;以旗下的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为载体积极参与住房租赁市场建设,创新住房租赁业务产品,盘活社会存量闲置房源,加大社会租赁房源供给。截至6月末,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已在300多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运行,平台累计上线房源超过1,600万套,平台注册用户超千万。住房租赁指数上线城市52个,基本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及住房租赁试点城市。

普惠金融创新引领带动市场。围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丰富产品供给,拓展服务内涵,完善服务模式。持续探索小微、双创、涉农、扶贫领域创新,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丰富“小微快贷”产品体系;优化“惠懂你”平台功能,并积极与政府进行连接,将金融服务嵌入小微企业经营场景;通过供应链线上融资服务助力小微企业,截至6月末,累计向4.65万家企业发放6,794.21亿元网络供应链融资,网络供应链合作平台达1,939家;推动“裕农通”服务点建设,拓展裕农通服务点22.4万个;推广“民工惠”,化解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社会难题。完善“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普惠金融“三一”模式,实现“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综合化服务”的普惠金融“五化”方式。加大政策和资源保障力度,完善专项规模、费用激励政策和考核指标体系。推广线上业务风险排查系统,强化业务风险监测分析,确保普惠金融业务稳健经营。于6月末,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8,311.22亿元,较上年末新增2,210.47亿元;普惠金融贷款客户数122.59万户,较上年末新增20.79万户。

金融科技聚智赋能释放创新活力。持续加大金融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统筹兼顾研发、建设和运维。对内打造协同进化型智慧金融,实现供应链服务的集中管控,推进“交易性业务与新兴业务无缝融合”的新对公;推进全集团智能运营体系建设,构造“多触点、一体化”智慧渠道;打通对公条线和对私条线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全面智能、精准及时、主动前瞻”的风控体系。对外拓展开放共享型智慧生态,推进住建部公积金数据集中平台建设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平台建设;初步搭建起同业金融科技产品体系,输出范围从银行业拓展至非银行业服务能力;推进银行业协会联合授信等项目建设,助力银行业融资信息共享;推动智慧城市政务服务项目在陕西安康落地,推动数字天津项目;推出区块链服务平台,目前已上线5个应用场景、9大领域及61个应用,云生态效果初现;积极探索5G前沿技术应用,为网点构建“互联网+生产网”的双5G服务网络,已在北京推出首批“5G+智能银行”。

履行大行使命,开放共享赋能社会。深化“劳动者港湾”运营管理,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贴心、便捷的惠民服务。截至6月末,打造“劳动者港湾”14,349个,其中10,654个开放了卫生间,“劳动者港湾”APP注册用户数超750万个。与工会、环卫、运输、交管、城建、医疗等机构合作,组织 “劳动者港湾号春节返乡车”“高考加油助力站”“服务到工地”“金融知识下乡”“爱心公益助残”等主题活动,打造综合政务、生活便民、扶贫助贫、科技智能、党建文化、教育培训、特殊群体服务等特色港湾261个。建行大学作为新时代、新金融、新生态的企业大学,以专业化、共享化、科技化、国际化为办学理念,打造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启动“2019-2021上海行动计划”,汇聚社会各方力量打造“金融+科技+教育+产业+政府”的协同生态,上半年举办现场培训4,614期,培训29.2万人次,网络培训17.8万人,网络课程学习176万人次,在线直播学习6.9万人次;同时,组织“万名学子”暑期下乡活动,把金融知识和服务送到广大农村和农民手中。

精准滴灌深耕实体 服务国家建设更加精准有力

建设银行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建设领域,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于6月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45,398.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567.86亿元,增幅为5.49%。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36,088.6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92.49亿元,增幅4.31%,余额在公司类贷款和垫款中的占比为52.71%。

加大对新兴产业和绿色信贷的支持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5,304.6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48.92亿元,增幅37.58%;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继续推进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等传统绿色优势领域业务发展,积极拓展新兴绿色领域。积极拓展能效信贷业务,加快“节能贷”“碳金融”“海绵城市建设贷款”“综合管廊建设贷款”等绿色信贷产品推广。

全面落实服务民营经济26条措施,助力民企纾困。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32万亿,较上年末增加2,025.01亿元,增幅9.58%;成为市场首批证券行业支持民企发展资管计划托管行;运用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等手段,为民营企业承销债务融资工具118.78亿元,承办民企资产证券化项目31.47亿元。

助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居民消费升级。实现债转股等综合化降杠杆相关业务落地金额907亿元;运用投行手段主动对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市场,为企业提供“融资+融智”全面金融解决方案;建信理财成为国内首家开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境内个人贷款余额61,328.51亿元,较上年末新增2,930.48亿元,增幅5.02%,余额居同业首位;电子渠道个人自助贷款“建行快贷”余额1,518.70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过千万;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28亿张,累计客户9,460万户,客户总量、贷款余额、资产质量等核心指标继续领先同业;“龙支付”业务不断优化升级,客户数达到1.04亿户,上半年累计交易量1.80亿笔,同比增长21.94%,业务规模同业领先。

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三农”金融服务和精准扶贫工作。围绕“存贷汇缴投”为县域乡村客户提供特色助农取款、专享聚财、裕农保险等便捷实惠的村口金融服务;涉农贷款余额1.80万亿元,较上年末新增390.91亿元;制定“跨越2020”金融精准扶贫行动方案,对深度贫困地区和总分行定点帮扶地区给予政策和资源倾斜;善融商务共有扶贫商户4,108户,扶助范围覆盖872个贫困县。上半年扶贫交易额51.56亿元,同比增长44.88%;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955.06亿元,较年初增长47.45亿元。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防范金融风险更加主动有效

今年以来,建设银行持续开展全面主动风险管理,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加强信贷基础管理,提升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水平,资产质量总体稳定。于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2,080.69亿元;不良贷款率1.43%,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80%,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建设银行坚持稳健审慎流动性管理原则,借助金融科技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流动性指标保持稳健;积极应对债市、汇市、商品、股市波动,市场风险管理进一步加强;持续推进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应用,重点加强对监管处罚等数据的统计、分析、监测和报告;声誉风险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有效维护了企业良好形象和声誉;将国别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运用评级评估、风险限额核定、压力测试、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一系列工具管理国别风险;持续加强并表管理,提高集团业务协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等各项并表要素管理水平;持续加强内部审计和问题整改,审计作用和能力不断增强。

沉稳应对国际经贸形势 参与国际竞争更加开放自信

建设银行持续创新贸易融资产品和模式,在同业中率先与海关总署签署合作对接试点协议,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金融服务功能;在“退税贷”的基础上,创新“出口贷”、“信保贷”等“跨境快贷”系列产品,为中小出口企业提供便捷融资服务。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应用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逐步凸现,成功签约34家境内外金融机构;截至6月末,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交易量突破3,000亿元。上半年,国际结算量5,455.28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8,382.21亿元;伦敦机构人民币累计清算量突破36万亿元,继续保持亚洲以外规模最大的人民币清算行。

建设银行稳步发展海外业务和机构网络建设,服务渠道不断拓宽,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全球化客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阿斯塔纳分行、纳闽分行分别于今年3月和6月获颁牌照;截至6月末,海外机构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全资拥有建行亚洲、建行伦敦、建行俄罗斯、建行欧洲、建行新西兰、建行巴西、建行马来西亚等经营性子公司,并拥有建行印尼60%的股权;上半年,商业银行类海外分支机构实现净利润43.37亿元。

建设银行表示,将沉着应对当前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持续纵深推进“三大战略”,履践初心使命,加快探索新金融发展路径,发挥新时代国有大行优势;不断增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适配性,着力增强金融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增强风险洞察和预判预控能力,完善智慧风控体系,发挥风控能力在业内的领先优势;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扎实做好对“一带一路”建设等重要领域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现金管理、交易业务、财富管理、资本市场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以优良的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大众培训网app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