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见闻丨台儿庄“姊妹工匠”手工编出致富路
这是一条“捡来”的新闻。
3月20日上午,台儿庄区“运河杯”职工创新创效技能大赛暨“工会帮就业”工友创业成果展举办。记者现场观看了手链制作、项链制作、首饰袋穿绳、椰壳包合包4个竞赛项目后,对台儿庄来料加工产业产生了兴趣。
台儿庄区工会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姊妹工匠”的故事。
“姊妹工匠”说的是枣庄市工友创业带头人、台儿庄区泥沟镇燕鹏工艺包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春燕和泥沟镇凯越箱包加工厂负责人黄彦。
台儿庄区内的 300 多个自然村,每个村子都有来料加工的产业。从仿珍珠包粗加工模式到箱包编织自主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黄春燕、黄彦姊妹俩走出了自己的致富道路。二人也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成为远近闻名的姊妹劳模。
2008 年,黄春燕、黄彦姊妹俩率先试水来料加工,在泥沟镇邵里村创办了珍珠包来料加工点。2010 年,在全区上下提倡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大力发展来料加工的大背景下,两人在多次深入市场调研后,发现市面上手工珍珠包的加工费用高,市场前景好,需求量大,同时加工场地不受限制,既适合集中加工,又适合家庭妇女拿回家去做,很适合在农村发展。她们瞄准了时机,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从单一珍珠包来料加工到品种广泛加工产业的跨越发展,从设计、加工、购料实现自主化经营,与义乌、深圳、云南等地的十多家商贸公司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主要产品有珍珠包、椰壳包、皮油包、手工编包等系列产品,为纯手工制作,引领国内外市场消费前沿和时尚,且不断自行研发新款产品投放市场。
十多年来,经她姊妹二人亲自首创研发的小商品手工编织箱包、背包达 260 多个品类,年销售量达 400 多万件,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手工椰壳包占领全国 80%的旅游市场份额,出口印度等国家,效益可观。
“助力乡村振兴是责任,也是光荣。”姊妹俩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她们积极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周边农村闲散妇女一起创业增收,带动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十多年来,她们从一个10多平米的小店发展成了拥有300余位技术骨干的两家大型综合加工厂,并培植周边村级二级加工点50余个,辐射带动周边60余个村,5500 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充分就业。很多跟随她俩干的姐妹,都慢慢被发展成为二级加工厂负责人,实现了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在她俩的工厂里经常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不出门儿,不出院儿,看着孩儿,做着饭儿,一天挣它个几十块儿……”。
黄家姊妹二人还积极帮助周边贫困妇女姐妹实现就业脱贫。她们靠着自己的编织技艺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并与多名低保户、残疾人结成就业帮扶对子,使她们在短期内实现脱贫增收,每人每年增加收入两万元左右。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孟令洋 通讯员 徐义顺 报道)
5亿次穿梭,54年坚守,71岁老人的手工纺织路
4月19日上午,在一间老房子里,71岁的姜花格坐在一架传统的木结构织布机上,脚踩踏板、手拿梭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织布,整个房间响起多种层次的织布声。
暮春的阳光穿过老旧的玻璃门,照在姜花格身上,织布声在房间里一遍遍地重复,这声音穿过农家小院,飘在邻近街巷里。
正在织布的姜花格。
姜花格是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大姜村人。她17岁学会纺线织布,除了冬闲时节,她都要按照生产队的安排下地干活。
“地里的活再累,我中午都要织上一个来小时,我太喜欢织布了。”姜花格说。
土地承包到户后,干什么活自家人说了算,姜花格就很少下地,专心在家里当织女。地里活多,农忙时丈夫姜花盈忙不过来,想让姜花格先把织布机放放,帮着下地干活,姜花格却只想在家里织布。为此,夫妻俩没少吵嘴。
“那时,除了做饭,我白天都在织布,天长时一天织10多个小时,从没觉得累,我爱好织布这个活。”姜花格说。
她那时一天织的布,能做成一床床单,拿到集市上可卖40来元,除去成本,挣一二十元钱。一天挣这些钱,在当时是很高的收入了,姜花盈因此也把地里的农活全揽过来,让姜花格一年到头在家里织布。
姜花格和她织的布。抚摸着一梭梭织出来的布,她的笑意漾满脸。
姜花格织出来的布,除了用来做床单,还用来做汗衫。“我那时体力好,一年能织出600多米长的布。”她说。用这种布做出来的汗衫吸汗,夏天穿着凉快。城乡经济活跃起来后,姜花格的妹妹到县城卖服装,顺带着帮姜花格卖床单、汗衫。
早期,姜花格是用自己纺的线织布。改革开放后,市场上有了质量越来越好的棉线,姜花格便买线,不再纺线,专心织布就行,这让她很高兴。她织的布质量好,在周边渐有了名气。用织布做成的床单、枕头(两个)组成三件套,因布上有织出来的红色双喜字,她的三件套成为当地喜礼用品。亲朋家的孩子要结婚,卖三件套送去,显得很喜气。三件套能卖140多元,姜花格一天多就能织出来,刨去成本挣30多元钱。
手机上兴起微信朋友圈后,姜花格的两个女儿就在朋友圈里帮助母亲卖老粗布做成的东西。也有人劝姜花格在网上开店,她说自己一个人织,织不了多少,不值得在网上叫卖。
从2015年开始,区里、镇里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展会时,就让姜花格带上家里的织布机,现场织给人看。参加了几次展会后,她对女儿说:“我只上了一年学,认识的字少,参加展会没法给人留个姓名地址,你们给我印点名片吧。”
女儿给她印了两盒名片,至今还剩下不少,因为手机号换了,她就把每张剩下的名片一一用笔划掉旧号,写上新号。
姜花格的名片。
“现在身体不如以前了,以前一天能织10多个小时,现在一天只能织六七个小时。时间再长了,腰椎、肩肘都受不了,这是长年织布落下的毛病。”姜花格说。两个女儿都劝她少织布,走出屋子,多和邻居聊聊天,她说:“人活在这个世上,就得干活。”
前些年,有人儿女结婚,前来定制婚房的床上用品等,姜花格根据要求的尺寸、样式、花色为客户织布。这几年她不再接这种活了,因为这种活有时间要求,客户又往往急着用,她在要求的时间内织不出来。“我现在两天织不出一件床单子,一天也就挣个二三十元钱。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我织布不只是为了挣钱,主要是因为爱干这个活。”她说。
姜花格拿出几件做好的床单,展示给记者看,一脸地骄傲。“我织的是4缯布,什么花样、颜色都能织出来,细看织出的图案是立体的。”她说。她用自己织出的布做成的床单,2.3米长2米宽,能卖到260元,她织出这样一件床单所用的布要3天时间;2.5米长2.5米宽的,卖350元,她织出这样一件床单所用的布要4天时间。
织4缯的布,要用4个脚踏板,两只脚要在4个踏板上按样式、颜色等的要求,每次准确地踩下其中一个踏板,同时手眼配合着穿梭子、推绳框。“手脚一个失误,织出的花就错了。”她说。
中午时分,姜花盈从自家的冬枣园干活回来。他坐在一边看姜花格织布,指着织布机,一一为记者说起他改造这台织布机的地方。姜花格织布时,如觉得织布机哪个地方不顺手顺脚,会木工活的姜花盈就改造一下织布机。
对记者一口一个老织布机的说法,姜花盈忍不住进行纠正:“这台织布机才用了30多年,上百年的才叫老织布机。不过,这台我改造的织布机,是我见过的织布机中最好用的。”说这话时,姜花盈很是骄傲,完全忘了年轻时因妻子不下地干活、只想坐在家里织布的事儿。
姜花格指关节上的老茧。
每一次穿梭,姜花格都要用两只手的指关节推碰一下绳框,指关节因此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而她织布时指关节每次推碰绳框的地方,已经形成两个光滑的圆窝。
记者坐在一边,看着姜花格织布,她踩踏板、穿梭、碰推绳框等动作富有节奏,精准到像是在复制上一次的动作。她每秒穿梭一次,间隔几乎相同。“现在手慢了,年轻时织得还要快。”她说。
在响满织布声的房间里,记者按姜花格54年来的织布过程,粗略算了一下姜花格的穿梭次数:不少于5亿次。
5亿次以上的穿梭,让71岁的姜花格织起布来如此富有节奏感。没有苦功夫,成不了大国工匠。只上过一年学的普通农村妇女姜花格,岁岁年年的穿梭中,真正成了大国工匠。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 通讯员 贾海宁 巴真真
短视频与传统手工技艺的意外“合谋”
田园题材一向在短视频中备受欢迎。在头部博主李子柒断更后,田园视频的一个细分领域逐渐火起来。南翔、朱铁雄、彭传明、彭南科、李意纯等一批博主凭借对同类内容的展示接连抢占了网友的视线。前不久,一位名叫山白的博主发布了一条织麻为布的视频,获得近700万的点赞量,仅仅靠一条视频就涨粉100多万。如此大体量的关注,值得将短视频中的传统手工技艺新生话题进一步展开讨论。
在当前的快餐时代,视频时长不断趋于短小,而这类传统手工技艺视频,不管是从后期制作还是最终呈现长度来看都是“背道而驰”,不是一件讨巧的事。山白发布了一则制作徽墨的视频,据其本人透露耗时近500天,历经上百次失败才完成,被形容为“用500天赌一个爆款”。尽管该视频最终获得近千万的点赞量,但在无法预估作品反响时,敢于投入如此多的时间、精力去制作已经淡出大众视野、面临失传的传统手工技艺视频,实在是冒着很大的风险。
传统手工技艺是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和象征。如今,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许多传统手工技艺面临消失的危机。诚然,很多传统手工技艺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作为工匠精神的承载者,仍然值得被保留下来,作为一种可以时时观望和怀念的景观。而从传统手工技艺短视频的数据来看,爆款内容的诞生以及同类内容的层出不穷都证明,人们对这些行将消失的技艺抱有十足的好奇心和关注度。于是,短视频这种快餐时代的产物与传统手工技艺这种慢时代的遗留物,意料之外地实现了“合谋”。
得益于短视频的新渠道,传统手工技艺获得最大程度的曝光和传播。首先是让更多人看见很多传统手工技艺的存在。例如,博主江寻千凭借一则打铁花的视频,吸引2亿人次围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山打铁花”不再仅仅停留于历史文献中的描述,真正“活起来了”。其次,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手工技艺,便孕育着让更多年轻人身体力行、成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者的可能性。这样,传统手工技艺就不只是人们隔着视频观望的内容,而是可以成为触手可及的存在,真正实现“活在当下”。
从这类视频的流行也可以看出,传统手工技艺实际上并不缺少受众,只是缺少被发现的途径。短视频,让传统手工技艺从一小部分传承人走向更广的普通人,吸引了更多力量的关注和参与。这也可以成为思考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方式的转折点和重要启发思路。借助短视频让传统手工技艺回归大众,与时俱进创新表达方式,甚至不断发展形成产业,或许正是传统手工技艺在今天存续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