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咖评:身在中国/心在欧洲 法兰克福的大众汽车很无奈?
中国汽车产业里,最为人所熟知的品牌,无疑是大众汽车。2018年的成绩单依然十分亮眼,全球销量1083万辆,欧洲多国市场的销量总和为438万辆,而中国这个单一市场的销量为420.7万辆,占大众总销量的38.9%。
法兰克福车展,大众是毫无疑问的主场三巨头之一,奔驰包下了整个2号馆,大众集团包下了整个3号馆,宝马则只出现在了10号馆中的一个展位上。按照料想当中,大众在主场展示的最新技术,定会与份额最大的中国市场产生颇多关系,但事实上,和很多人的料想发生了偏离。
大众的法兰克福车展 在于两个层面想快速了解一家汽车企业它的未来发展,从车展的亮点信息入手无疑是一个精准且高效的方式。德国式的严谨之下,大众此次的亮点信息也很好剥离出来,分为三点:
1. 更换新车标:新 Logo相比起原先的Logo区别不大,仅仅是设计风格略有不同,比起目前的logo更扁平化,更多的留白,线条也更纤细。至于更换车标的目标诉求也很明确,在原有的2000年版本车标上进行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电动车时代的需求,让年轻消费者感觉更舒适、更亲近,也为了进一步摒弃"德国式死板"的那种感觉。
当然了,更换一个变化不算大的新车标从实质上改变不了什么,不能从整个企业的模式和思路上进行调整,新车标最多作为一个点缀罢了。
2. 神秘的ID.系列,终于在法兰克福车展揭开了自己的神秘面纱。
在量产版ID.3正式发布之前,这款神秘的新车一次次的曝光了自己的外观谍照、内饰谍照,留给公众的信息是,它会在新能源时代里扛起此前燃油车时代高尔夫的位置,它的对手是特斯拉的相关产品,它会使用大众新的MEB平台。
吊足了胃口之后,当实车亮相之时,它的身边确实是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观展者。外观方面,设计很科幻也很饱满,有着纯电动车该有的很多元素,比如封闭式前脸,也有着很多大众的经典元素,尺寸方面,4261*1809*1552mm,最亮眼的是轴距数值,为2765mm。
如果比起外观,ID.3的内饰并不是那么亮眼,它更像是融合了如今审美需求而来的一种中庸作品,没有跳脱出传统的设计风格,也没有特斯拉大屏最早出现时的那种颠覆、创新的感觉。左侧仪表盘、中央大屏,至于功能,和如今的很多车型一样,左侧新增车辆能量信息,中央大屏支持更多的网联、智能功能配置。
而动力方面,最大功率150kW(204Ps)、峰值扭矩310N·m的后置电机,极速为160km/h。三种续航版本,WLTP工况续航分别为330km、420km以及550km,对应的电池容量分别为45kWh、58kWh以及77kWh,先期开启预订的ID.3 1 ST特别版续航里程为420km。在使用部分,通过ID. Charger Wallbox壁挂充电盒时,仅需30分钟即可充入支持行驶290km所需的电量。该车预计在大众德国的茨维考(Zwickau)工厂生产,工厂先期规划为年产能10万台。
身在中国 心在本土?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规模正在逐渐扩大,大众汽车正在向新能源行业开始转型,两者之间看似一拍即合,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在ID.3首发版的交付对象中,并没有中国市场用户的身影。大众汽车方面表示,ID.3将首先面向欧洲市场,但其所在的ID.家族则将随即进入中国市场。在法兰克福的正式场合,大众汽车方面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表,可以作为参考的信息只有2017年法兰克福车展中的那条信息,"首款ID.家族车型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将在2020年",而在中国市场的首款ID.产品大概率是一款SUV。
按照大众汽车的计划,时间节点会是,2020年试制,2021年推向市场,2023年左右,ID.家族在中国将至少有10款车型。
在全球范围内,未来将有8座工厂负责研发和生产大众汽车品牌的纯电动车型,其中包括新建的工厂和经过改造的工厂。在8座工厂中,有两座位于中国,其中包括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和上汽大众安亭工厂。
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缓慢,或许迫于无奈。因为,这个时代的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有从A点到B点代步工具的身份,更成为了新的智能终端,新的智能生活里高于智能家电、智能手机里重要组成部分。
而智能部分、网联部分,恰恰是大众汽车的短板,它的优势还是在于传统的制造业。
智能部分里,特斯拉以及少数几家头部汽车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自研车载芯片,因为汽车的使用环境与智能手机、PC有极大的不同,跨类别的芯片没有办法很好的经过适应性改造完美移植到汽车身上。
车载系统的缺失,这也同样是大众汽车面临的短板。苹果手机之所以拥有一个强使用黏度的用户群体,体现在浅层的电量管理、操作感受,但深层次里,是硬件和软件的深度匹配。特斯拉的好用也在于此,华为手机的受捧也在于此,蔚来汽车的强黏度也在于此,吉利GKUI的受捧也在于此。但对于大众汽车而言,它才刚刚开始。
2019年6月,大众汽车才刚刚宣布,其从2025年前所有新车型都将使用vw.OS汽车操作系统,并搭载大众与微软合作的汽车云服务。目前大众已经专门成立了Car.Software部门,预计将招聘5000人针对系统进行相关研发。人员尚未齐备,这是现状。
以及,深度的智能互联网中国化、世界化。此前我们进行过相关的深度调查,宝马已经与中国的BAT三大互联网巨头拥有了深度关系,大数据、计算中心、智能AI、智能驾驶等,它均有布局。而梅赛德斯奔驰与百度、阿里拥有深度合作,与腾讯尚无进展。大众集团旗下的奥迪,仅与阿里有一定的关联。
这只是一个案例,但印证出的,是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中还没有深度本地化,也就意味着,当同类产品在同一市场中销售时,它的产品亮点和技术亮点都是最少的。
写在最后:所以,当神秘的大众ID.3摆在你我眼前时,先不要过于兴奋和欢呼。首先,ID.系列距离中国市场还有不少的时间,按照此前计划推测,2021年才能和中国消费市场正式交手,而那时候,也已经是中国第一批新创企业们,拥有了第二代新能源技术的时候;
至于ID.3的产品优势,实际上也不足以服众。3万欧元起步,最高550公里的纯电动续航,确实和特斯拉相仿,但你也知道,中国市场中已经出现了很多成本在50%,续航已然在500-600公里之间的车型。
还有,智能化和网联化的短板,要如何弥补。当然,2019法兰克福车展的大众ID.系列发布,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大众汽车想要变化,开始转变的趋势。只是,以如今中国汽车的快速发展来看,大众汽车在新能源层面的优势亮点在变少,中国本土车企则开始拿到更多优势。
身在中国/心在欧洲 法兰克福的大众汽车很无奈?
中国汽车产业里,最为人所熟知的品牌,无疑是大众汽车。2018年的成绩单依然十分亮眼,全球销量1083万辆,欧洲多国市场的销量总和为438万辆,而中国这个单一市场的销量为420.7万辆,占大众总销量的38.9%。
法兰克福车展,大众是毫无疑问的主场三巨头之一,奔驰包下了整个2号馆,大众集团包下了整个3号馆,宝马则只出现在了10号馆中的一个展位上。按照料想当中,大众在主场展示的最新技术,定会与份额最大的中国市场产生颇多关系,但事实上,和很多人的料想发生了偏离。
大众的法兰克福车展 在于两个层面想快速了解一家汽车企业它的未来发展,从车展的亮点信息入手无疑是一个精准且高效的方式。德国式的严谨之下,大众此次的亮点信息也很好剥离出来,分为三点:
1. 更换新车标:新 Logo相比起原先的Logo区别不大,仅仅是设计风格略有不同,比起目前的logo更扁平化,更多的留白,线条也更纤细。至于更换车标的目标诉求也很明确,在原有的2000年版本车标上进行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电动车时代的需求,让年轻消费者感觉更舒适、更亲近,也为了进一步摒弃"德国式死板"的那种感觉。
当然了,更换一个变化不算大的新车标从实质上改变不了什么,不能从整个企业的模式和思路上进行调整,新车标最多作为一个点缀罢了。
2. 神秘的ID.系列,终于在法兰克福车展揭开了自己的神秘面纱。
在量产版ID.3正式发布之前,这款神秘的新车一次次的曝光了自己的外观谍照、内饰谍照,留给公众的信息是,它会在新能源时代里扛起此前燃油车时代高尔夫的位置,它的对手是特斯拉的相关产品,它会使用大众新的MEB平台。
吊足了胃口之后,当实车亮相之时,它的身边确实是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观展者。外观方面,设计很科幻也很饱满,有着纯电动车该有的很多元素,比如封闭式前脸,也有着很多大众的经典元素,尺寸方面,4261*1809*1552mm,最亮眼的是轴距数值,为2765mm。
如果比起外观,ID.3的内饰并不是那么亮眼,它更像是融合了如今审美需求而来的一种中庸作品,没有跳脱出传统的设计风格,也没有特斯拉大屏最早出现时的那种颠覆、创新的感觉。左侧仪表盘、中央大屏,至于功能,和如今的很多车型一样,左侧新增车辆能量信息,中央大屏支持更多的网联、智能功能配置。
而动力方面,最大功率150kW(204Ps)、峰值扭矩310N·m的后置电机,极速为160km/h。三种续航版本,WLTP工况续航分别为330km、420km以及550km,对应的电池容量分别为45kWh、58kWh以及77kWh,先期开启预订的ID.3 1 ST特别版续航里程为420km。在使用部分,通过ID. Charger Wallbox壁挂充电盒时,仅需30分钟即可充入支持行驶290km所需的电量。该车预计在大众德国的茨维考(Zwickau)工厂生产,工厂先期规划为年产能10万台。
身在中国 心在本土?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规模正在逐渐扩大,大众汽车正在向新能源行业开始转型,两者之间看似一拍即合,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在ID.3首发版的交付对象中,并没有中国市场用户的身影。大众汽车方面表示,ID.3将首先面向欧洲市场,但其所在的ID.家族则将随即进入中国市场。在法兰克福的正式场合,大众汽车方面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表,可以作为参考的信息只有2017年法兰克福车展中的那条信息,"首款ID.家族车型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将在2020年",而在中国市场的首款ID.产品大概率是一款SUV。
按照大众汽车的计划,时间节点会是,2020年试制,2021年推向市场,2023年左右,ID.家族在中国将至少有10款车型。
在全球范围内,未来将有8座工厂负责研发和生产大众汽车品牌的纯电动车型,其中包括新建的工厂和经过改造的工厂。在8座工厂中,有两座位于中国,其中包括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和上汽大众安亭工厂。
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缓慢,或许迫于无奈。因为,这个时代的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有从A点到B点代步工具的身份,更成为了新的智能终端,新的智能生活里高于智能家电、智能手机里重要组成部分。
而智能部分、网联部分,恰恰是大众汽车的短板,它的优势还是在于传统的制造业。
智能部分里,特斯拉以及少数几家头部汽车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自研车载芯片,因为汽车的使用环境与智能手机、PC有极大的不同,跨类别的芯片没有办法很好的经过适应性改造完美移植到汽车身上。
车载系统的缺失,这也同样是大众汽车面临的短板。苹果手机之所以拥有一个强使用黏度的用户群体,体现在浅层的电量管理、操作感受,但深层次里,是硬件和软件的深度匹配。特斯拉的好用也在于此,华为手机的受捧也在于此,蔚来汽车的强黏度也在于此,吉利GKUI的受捧也在于此。但对于大众汽车而言,它才刚刚开始。
2019年6月,大众汽车才刚刚宣布,其从2025年前所有新车型都将使用vw.OS汽车操作系统,并搭载大众与微软合作的汽车云服务。目前大众已经专门成立了Car.Software部门,预计将招聘5000人针对系统进行相关研发。人员尚未齐备,这是现状。
以及,深度的智能互联网中国化、世界化。此前我们进行过相关的深度调查,宝马已经与中国的BAT三大互联网巨头拥有了深度关系,大数据、计算中心、智能AI、智能驾驶等,它均有布局。而梅赛德斯奔驰与百度、阿里拥有深度合作,与腾讯尚无进展。大众集团旗下的奥迪,仅与阿里有一定的关联。
这只是一个案例,但印证出的,是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中还没有深度本地化,也就意味着,当同类产品在同一市场中销售时,它的产品亮点和技术亮点都是最少的。
写在最后:所以,当神秘的大众ID.3摆在你我眼前时,先不要过于兴奋和欢呼。首先,ID.系列距离中国市场还有不少的时间,按照此前计划推测,2021年才能和中国消费市场正式交手,而那时候,也已经是中国第一批新创企业们,拥有了第二代新能源技术的时候;
至于ID.3的产品优势,实际上也不足以服众。3万欧元起步,最高550公里的纯电动续航,确实和特斯拉相仿,但你也知道,中国市场中已经出现了很多成本在50%,续航已然在500-600公里之间的车型。
还有,智能化和网联化的短板,要如何弥补。当然,2019法兰克福车展的大众ID.系列发布,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大众汽车想要变化,开始转变的趋势。只是,以如今中国汽车的快速发展来看,大众汽车在新能源层面的优势亮点在变少,中国本土车企则开始拿到更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