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众 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的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a 比较文学:是一门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学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独立学科,它是文学研究的一支。 b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线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陈惇 刘象愚 c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 平行研究:就是将那些相似、类似的、卓然可比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或几个民族的文学,两个或几个民族的作家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同异,并找出有益的结论。 3、 影响研究:主要研究民族与民族文学之间的直接影响和实是联系,既要研究实施以影响的民族的作家、作品,又要研究接受影响的民族作家、作品,还要研究产生影响的过程、途径、媒介的手段。 4、 渊源学:从接受者(终点)出发,溯源而上,去寻找影响源,确认放送点。注重资料证据的搜集、整理和考核,是一种以考据为主的实证研究。誉舆学:以研究放送效果为主的研究。流传学:以研究放送起点(放送者)和终点(接受者)的内在联系,以寻找终点为目的的研究。 5、 可比性:是指比较对象间具有某种可作比较的基础,即文学现象的同与异,只有那些同时具备相同或相异两重关系的文学现象才具有可比的价值,才可能探索出文学的共同规律和美学本质。 6、 平行研究回现论:(俄比较文学家维谢洛夫斯基提出),它认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他们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民族的文学会出现重合和类似现象,这种重合或类似自成系统,不必考虑年代、地域或环境、影响等。 7、 媒介::那些在文学发流过程中起着传递作用的人或物,把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家作品、文论、 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介绍传播到另一个民族,使文学的流传或影响得以实现。 8、 创造性叛逆:将外国名著的内容和形式改编得完全适合本国国情和读者的接受习惯。创造性叛逆经过两次变异即译者、读者及环境。 9、比较诗学:诗学:就是文艺理论,因为每个民族最早产生的文学形式一般都是诗,因而对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就是对诗歌的研究;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仅探讨诗歌理论,而且探讨叙事理论和戏剧理论。 比较诗学:就是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比较。 10、母题:母题是指最小的主题性的单位,是主题的基础,它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情节和故事线索。母题具有客观性。 11、主题学:主题学作为比较文学的分支领域,它力图打破时空界限,综合各民族文化,研究同一题材、主题、母题在国际文学间的流传演变及其成因。以及它们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从而深刻理解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和成就,不同民族文学的不同特点,以及民族文学之间的交往和联想。 12、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和五四时期。

13、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和不同的应和,以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14、横向开拓:横向开拓是一种文化外求,外求的方向大致有三:一是外求于他种文化;二是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三是外求于他种学科。

15、什么是比较文学的文类学?它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文类是指文学的分类或类型,文类学是对于文学类型的研究。探讨如何按照文学的特点对文学进行分类,以及各文类的特征、演变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也叫文体学、体裁学)比较文学的文类学就是在跨语言、跨文化的背景中研究文学的类型,研究各种文类超越国界、语言界线的流传、影响、变异等。

16、缺类现象:一种文类在某国某民族文学中有,而在他国或他民族文学中则没有。王国维认为中国没有史诗

17、体裁的移植: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学体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传播到了其他民族文学中,被接受、消化、改造,成为该民族文学的一种新文类。如:十四行诗、流浪汉小说、中国的话剧

18、母题:母题是1)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保存并在后世不断传承延续。2)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3)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

19、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在文学史上的不断重复和演变,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的接受和

处理的学问。

20、情境:情境是文学作品常见的一种典型格局。情境包括三个因素 : 第一,特定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时空;第二,特定的情况——事件;第三,特定的人物关系。、

21、影响研究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作为研究中心。

22、流传学:是以放送者为研究的起点,以接受者为研究的终点,探求一件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一种国别的文学在国外的成就、声誉、反响的学问。

23、媒介学: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联系的具体途径、方法、手段及其因果规律的学问。

24、渊源学,又称源流学。它是从接受者的角度,探求放送者即输出影响者、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在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方面曾经吸收和改造过的外来因素

25、笔述渊源:见之于文字的渊源。

26、印象渊源:指风景、艺术品、音乐等在视觉和听觉中的印象,勾起了作家创作的情感和思想。

27、直线式渊源:渊源研究的目的是从一部作品重新找到另一国文学作品的渊源,可以是题材,可以是情节和细节,也可以是思想。

28、集体渊源:指一个作家不是受一部外国作品或一国文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许多外国文学的影响。

29、平行研究: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经过推理分析,然后得出有益的、往往又是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是美国学派提倡的重要方法。

30、题材学:主要研究同一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不同形态及其文化历史。1、关于造人题材的神话; 2、关于“灰姑娘”的民间文学题材;3、其他相类似的题材。

31、文类学:研究文学的种类和类型,也就是研究文学的体裁,它可以研究无事实联系的同一体裁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发展过程及其共同的规律和特点;也可以研究某些文学类型产生于某种民族文学之中,又流传到其他民族文学的历史轨迹,以及变迁演化的过程。

32、比较诗学:诗是广义的文学,诗学是广义的文艺理论,简言之,比较诗学即不同体系的文学理论之间的比较研究。

33、 跨学科研究:又称跨类研究,或非本科研究,简言之,跨学科研究专门探索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研究文学本身。

34、阐发研究:阐发研究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和文学理论进行相互阐发,相互说明,以期达到对文学研究在新的层面上的理解,得出具有某种借鉴价值和审美欣赏意义的新结论。用不是本国的文艺理论,来解释本国文学。

35、比较文学: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36、法国学派:法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学科史上最早形成的一个学派,也是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维尔曼、戴克斯特、巴登斯贝尔、梵?第根、卡雷和基亚等。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研究是在进化论和实证主义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他们着重研究各国文学的联系,用确凿的事实证明各国文学之间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使比较文学的国别文学和民族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研究国际间文学交流、影响与融合的独立学科。但由于法国学派只注重事实的考据,崇尚实证,而且将文学比较的范围仅仅集中在以法国文学为中心的欧洲,而缺乏更为广泛的视野和对文学的美学规律的关注,受到了后来的美国学派为主的比较文学研究新学派的攻击与批评。

37、美国学派:美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史上第二个影响最大的学派,它的主要是针对法国学派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偏颇和不足而产生。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文学研究,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既包括“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文学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强调文学首先是一种美学活动,它的审美价值是第一位的,因而比较文学应该首先建立在不同国别文学的自身审美规律的比较基础之上,据此,美国学派向法国学派提出了挑战,提出了平行研究的研究方法。

38、中国学派:中国学派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一批中国学者为代表所形成的一支重要的比较文学队伍。他们提出了“阐发研究”等新的研究视野和角度,代表第三世界比较文学学者对于“欧洲中心主义”的挑战,倡导文化平等与文化对话,提出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文化多元主义,冲破了欧洲传统的比较文学观念。

39、影响研究: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之一,早期实践中的唯一类型,以一种强烈的历时意识通过广泛搜集材料,对事实和进行严密考据、分析、归纳,来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超越国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包含着对艺术创作活动本质的理解。

40、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指将“类似”的、可比的,但没有直接关系的属于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其异同,得出有益的结论。同时,平行研究还强调文学与其他领域(如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心理学、哲学、历史学等以及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比较研究。平行研究注重作品的内在因素和美学价值,要求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和“文学性”。

41、阐发研究:阐发研究是近代以来中国比较学者的创造,作为一种研究类型首先是在1976年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在《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一书的序言中提出的,他们将“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之研究”称为“阐发研究”。 因此,阐发研究就用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去解释另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作品,它可以是理论对作品的阐发,也可以是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相互阐发,甚至是其他学科与文学之间的相互阐发。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阐发,通过具体的、细微的研究来说明基本道理。

接受研究: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听众、观众)产生的作用,即一部文学作品被外民族读者大众接受的情况,是受到接受美学影响的、充分考虑读者的参与作用的研究类型。

42、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又称“交叉研究”、“科技整合”、“跨类研究”等。跨学科研究主要探讨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如美术、音乐、雕塑、影视、建筑等),文学与文人社会科学(如哲学、心理学、历史学、宗教、语言学等),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它是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其他艺术门类联系的良好途径。

文类学: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通过历时的和共识的方法,了解文类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认识作家的独创和文学的民族传统、民族特征。

43、主题学:主题学主要指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母题、情节、意象、人物典型等跨民族跨国界的流传和演变,研究不同的作家对它的不同处理,进而探讨这种流变的文学、文化和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44、﹡主题:一般来讲,比较文学中的主题不同于一般文学理论中的主题,在比较文学中往往把主题看成是抽象的,比尔兹利认为,主题是指“被一个抽象的名词或短语命名的东西”,诸如“战争的无益、欢乐的无常、英雄主义、丧失人性的野蛮”等等。

45、﹡母题:所谓母题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如生、离、死、别、喜、怒、哀、乐、时空、山岳、江湖、光明、黑暗等等。母题经过作品的有机组合,便能提升为一定的主题,一部作品可以分列成多个母题。

46、﹡题材:一般文学理论研究中的题材是指作家在观察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在掌握大量素材的基础上形成的,根据一定创作意图进行选择和虚构,从而进入文学作品的一定的人物、事件和生活现象。主题学中的题材概念与之不同,伊丽莎白?弗伦泽尔认为,题材就是“一个存在于这一作品之前轮廓清晰的故事脉络,一个‘情节’,它是一种内在或外在的经验,一个当代故事中的报导,一个历史的、神话的或者宗教的动作,一部由另外一作家加工了的作品,或者甚至是一件想象的产物,用文学方式进行了处理。”

47、情境:情境就是作品中人物在特定语境中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人生境遇,在这种境遇之中蕴含着一定的戏剧性冲突因素和审美规律。如三角恋爱关系、仇家子女相恋等就是典型的情境。

48、意象:意象是指不同民族文学中具有某种特殊文化意蕴和文学意味的物象。它常常是一些自然现象或物质客体,如日月星辰、山石云泉等;也可能是一些动植物,如梅兰竹菊、狐狸、狮子等等,还可能是想象性的神话传说中事物,如妖魔鬼怪,神灯宝石等等。

49、原型:原型是一种更为宏观的研究,一般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主题、意象等等。原型批评就是对这些重复的现象作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

50、媒介学:媒介学是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一个作家对另一民族、国家文学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这些媒介可以是翻译、评论,也可以是人员往来、国际会议等等。媒介的研究,分为对个人媒介、团体与环境媒介以及文字材料媒介的三大类研究。

51、形象学:脱胎于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门类,研究某国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关注作家在作品中如何理解、描述、阐释作为他者的异国异族,探索异国异族神话的创造过程和规律,分析其社会心理背景以及深层文化意蕴。

52、渊源学:也称源流学,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思想、人物、情节、语言、风格以及艺术技巧等因素的来源。

53、比较诗学:比较文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专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国际角度,以自觉的比较意识,超脱本民族文化体系的“模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对中国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中西比较诗学。)

54、教堂山会议: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会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管锥编》:钱锺书所著,1979年问世,标志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从具体作品和具体的文学现象出发,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规律,在中西文学和中西文论的阐发研究方面具有独到见解,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接受屏幕: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指由读者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欣赏水平以及个人经历等因素所构成的对文学内涵接受的范畴。当作品各作者相接触,首先遭遇的就是读者的“接受屏幕”。每一个读者都是生活在一个纵的文化历史发展与横的文化接触面构成的坐标之中,正是这一坐标构成了他独特的接受屏幕。这一屏幕决定了作品在他心目中哪些可以被接受而发生共鸣,哪些可以激发他的想象力而加以再创造,哪些被排除在外。

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在接受屏幕所构成的接受前提下,对作品向纵深发展的理解和期待。读者总是按照自己的期待视野,把作者提供的框架变成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期待视野不仅因作者所属文化系统的不同而异,同时也随时代精神和风尚的变化而变化。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理论。是近十几年来在文学的总体研究中形成的一种新的以读者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由西德文艺理论家尧斯提出。它与以往各种传统的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不同,从接受者亦即读者出发,考察一部作品在接受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同外貌,研究文学的消费问题。接受美学认为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不是由作家一开始就确定的,是通过与接受者的理解水平融为一体之后才形成的。而这种理解水平则取决于不同接受着的受教育程度、心理状态及社会因素等。

55、解释团体:美国学者斯坦利?费什的“读者反应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由拥有共同社会背景和审美习惯的“解释团体”所创造的这种团体决定一个读者的活动形态,也制造了这些活动所制造的文本。即读者群构成了文本的权威之源。费什的这种解释概念旨在取消文本和读者的对立,把二者放在一个地方——赋予其活力的团体或体制语境当中。读者群共有的审美习惯或解读方法被他称之为“解释策略”或“解释原则”,费什认为,这种“解释策略”不仅仅出现在阅读的过程中,更为重要,所有书写活动也是按照某种策略或原则去实现的。

结构主义:即把一个作品放在很多作品当中,撇开具体现象,找出其本质联系来寻找意义。结构主义的源头可以上溯到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1935年,布拉格学派提出“结构主义”一词。50年代在法国兴起,60年代广泛流行于欧美许多国家,在60年代,结构主义远远超过了文学理论的范围,渗透到社会科学各个领域。

56、互动认知:认为主体和客体并非截然两分,客体并无与主体认识完全无关的、自身的确定性。主体和客体都是在相互的认知的过程中,发生变化,重新建构自身,共同进入新的认知阶段。这种认知方式研究的空间是一个不断因主体的理智、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化的而变化的、开放的、动态的空间。

57、互识:比较文学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它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层面,使文学突破个别民族的局限和原有思维的束缚,接受新鲜事物,通过了解他者来更好的认识自己,这就是比较文学的重要功能:互识。

58、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和不同的应和,形成进一步的共识,从而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

59、互补:在了解他种文化的同时,从与他种文学的比照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不同程度的借鉴他者文化,谋求新的发展,即比较文学中的“互补”功能。

60、双向阐释:文学的互补可以表现为用一种文化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的文本,因而获得对该文本全新的诠释和理解,这就是所谓的双向阐释。

61、﹡“套话”:套话,又称惯用语,是不同民族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习惯性的称谓、表述等等。如西方文学中的“伊甸园”、“禁果”、“方舟”,中国文学中的“江郎才尽”、“穷而后工”等等。套语背后往往凝聚着特定的文化意蕴和深刻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根源,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是在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标志着对“他者”的凝固看法。它是形象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62、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和五四时期。

63、横向开拓:横向开拓是一种文化外求,外求的方向大致有三:一是外求于他种文化;二是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三是外求于他种学科。

社会总体想象物:指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因为想象主体式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其所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64、文学误读:文学误读本来是阅读学中的概念,指偏离阅读对象本身的意思和内容的阅读。过去常用来指称不正确的阅读,误差性阅读或阅读理解错。比较文学中指文学作品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发送者文化的损耗和接受者文化的渗透而形成的误差。

65、新批评派:20世纪20至50年代英美批评界影响较大的一支批评流派,新批评派成员众多,主要有艾略特,理查兹等。新批评派主张庞杂,他们的共同倾向主要是:1.他们从象征派的美学观点出发,把作品看成独立的、客观的象征物,是与外界绝缘的自给自足的有机体,称为“有机形式主义”;2.他们认为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批评的任务是对作品的文字进行分析,探究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隐秘的关系,称为“字义分析”。象征主义为他们提供了美学理论,字义分析是他们进行评论的具体方法。

66、意图谬误:在新批评派看来,关于作者的社会经历、创作意图的研究,不应影响对于文学作品文本的分析,如果用关于作家的社会学、心理学分析来替代对作品的文学分析,这是一种强加于作品的意图,被称为“意图谬误”。

67、效应谬误:读者从阅读作品中得到什么感受,是否从中更多地认识了世界或受到了教育,是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事情,与文学本身的分析无关。如果只从作品的社会效果来分析作品,这就是所谓的“效应谬误”。

68、视域融合:“视域”是指一个人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伽达默尔认为,每个人作为一个历史的存在者都处于某种传统和文化之中,并因此而居于某个视域之中。我们在视域中生活和理解,不存在与人的特殊视域无关的理解。一个文本的意义是在某个视域中被确定的。在解释文本时,这个文本的视域和解释者当前的视域之间存在一种张力,要获得对于历史的理解,理解者必须尽力得到一个历史的视域,并且通过历史存在者本身和过去传统的视域来进行解释,而不能只通过这个人的当代尺度和偏见来进行解释。同时也不可能完全清除理解者自己的标准和偏见。我们应该意识到双方视域的特殊性,并通过建立一个将其结合的关系而克服这些特殊性。这一过程称为视域融合,在跨文化研究范畴内与中国古代的和而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69、诠释循环:在解读作品时,要了解每一个字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必须先了解其语境,也就是全篇的含义。但是要了解全篇的意思,又必须先了解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这样一种诠释的矛盾,在理论上被称为诠释循环。

70、过度阐释:由于诠释的循环性,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是螺旋式不断前进发展的,但这个过程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对于作品的诠释存在一个公认的“度”,超过了这个“度”就是多度诠释。

他者原则/互动原则:强调以他者的视角进行观察和反思,从而从更深刻的层面阐释自我,了解自我。

71、整体性悖论:系统论强调任何事物必归于某个系统,但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任何物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但他们又都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正是这种部分与整体的对立统一决定着现实生活,这就是作为系统论根本原则的“整体性悖论”。

72、阐发法的涵义:台湾学者率先也是正式提出“阐发法”。译者往往需借“外书”即中国道家和儒家学说中哲理上的名词术语,来附和“内学”,即佛教教义中类似和等同的概念。这种被称之为“格义的方法。

73、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74、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文化转向”是翻译研究两大主将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共同提出的,即翻译研究所要关注的就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必须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展开自己的讨论。而作为比较文学分支的译介学则更自觉地践行着转向文化的理念。换句话说,译介学的前景正在于如何通过对文学翻译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思考异质文化之间交流的深层问题。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所提倡的“文化转向”特指转向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他们还明确提出“转向文化”的方法就是要去研究翻译过程中复杂的文本操控是如何发生的。文化研究的介入为译介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75、文学人类学,顾名思义就是文学和人类学两个不同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具体而言,它体现为自觉运用和借鉴人类学的视野和模式,对各时代、各地区、各族群的各类文学作品、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和总结人类文学普遍的内在模式、结构、规律,并在本体论层面上进一步追问和反思“文学”的含义。

76、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文学史”的一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77、教堂山会议(06年名词解释):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会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论,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78、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文学研究,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既包括“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文学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

79、比较文学: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80、开放性: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比较文学是一个巨大的、不断运动的开放体系,它的开放性有三层意思:

1 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只要它们之间存在可比性、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 比传统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是一个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四极相互运动的宏大模式。

3 在研究方法上以比较分析法为主兼容并包,并且具有迅速接纳(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新思想、新方法的敏锐和自觉,这一点在当代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

81、宏观性:从国际的角度俯视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宏观的比较剖析,具有宽阔的视野和宏大的胸怀。

82、国别文学:按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相区别的文学。

82、民族文学:按民族区分的文学。是比较文学的出发点。

84、世界文学:歌德最先提出的一种文学发展的美好远景。

85、总体文学:诗学或美学的总称,实际是文学理论的别称,没有规定一种比较的研究方法。

86、可比性(0X年名词解释):指跨越性文学现象中,由于实际存在的各种内在联系,而具有的比较研究的可能和比较研究的价值,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根基,是客观存在而又有待我们发掘的。

87、影响研究: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之一,早期实践中的唯一类型,以一种强烈的历时意识通过广泛搜集材料,对事实和进行严密考据、分析、归纳,来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超越国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包含着对艺术创作活动本质的理解。

88、平行研究:将“类似”的、可比的,但没有直接关系的属于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家、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异同,得出有益的结论,注重作品的内在因素和美学价值,要求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和“文学性”。

89、阐发研究:比较文学中的一种研究类型,最先由我国台湾学者提出,包括用外来的(本民族的)文学理论来阐发本民族的(外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相互阐发和别的学科及理论来对文学进行阐发、解释文学现象。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阐发,通过具体的、细微的研究来说明基本道理。

90、接受研究: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听众、观众)产生的作用,即一部文学作品被外民族读者大众接受的情况,是受到接受美学影响的、充分考虑读者的参与作用的研究类型。

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若干领域:神话和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文类学、主题学、媒介学、形象学、思潮流派比较研究、比较诗学等。

91、文类学(06年名词解释):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通过历时的和共识的方法,了解文类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认识作家的独创和文学的民族传统、民族特征。

92、主题学:通过对同一题材、主题、母题、情节、人物、意象在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的不同表现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流变的历时,研究不同作家对它们的不同处理,以及这种流变和处理的根源。

93、媒介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对文学交流过程中起传递作用并实现文学交流的人和事物——媒介的研究,分为对个人媒介、团体与环境媒介以及文字材料媒介的三大类研究。

94、形象学:脱胎于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门类,研究某国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关注作家在作品中如何理解、描述、阐释作为他者的异国异族,探索异国异族神话的创造过程和规律,分析其社会心理背景以及深层文化意蕴。

95、“套话”:在形象学中,套话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是在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标志着对“他者”的凝固看法。

96、比较诗学:比较文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专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国际角度,以自觉的比较意识,超脱本民族文化体系的“模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对中国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中

文学批评: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它要求对具体文学现象作出分析与评价。文学批评在一定的文学历史中来进行,它必然是某种文学流派、文艺思潮的反映,因此又必然和文学史相联系。

97、世界文学:是1872年歌德提出的概念;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也同样提出的概念。世界文学可解释为世界各民族最优秀的,具有世界意义和世界水平的文学宝藏的总和。

98、文化转型: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了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

总体文学:研究超越国家、民族、语言界限的那些文学运动、文学题材、文体和技巧,着重研究其在多种文学中的传播、发展和流变。是以文学位一个整体去追朔文学的发生和演进,并通过具体的语言和文化表现出来,因此总体文学必然和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有密切关系。

99、“互识”是指当文学被封闭在某一个别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时,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鲜事物。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100、 “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和,以达到进一步的共识。在互相参证中找到共同问题,证实其共同性,同时反证其不同性,以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

101、文化认同:表现为与主流文化一致的阐释,是在一定范围内向纵深的发展,是对已成模式的进一步开掘,同时表现为对异己力量的排斥和压抑,其作用在于巩固主流文化已经确立的种种界限和规范,使之得以发达和凝聚。

102、文化离异:表现为批判和扬弃,即在一定时期内,对主流文化怀疑,否定、打乱既成规范和界限,对被排斥和曾经被驱逐到边缘的加以兼容,把被压抑的能量释放出来,因而形成对主流文化的批判,乃至颠覆。

103、全球化是指所有事物都很快地以全球的规模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一体化是指完全一样,遵守同样的规则和同样的模式。

104、文化霸权主义是指某些人总是想把他们的价值标准,他们对人生和世界的观念强加于人,覆盖全球,形成单边统治。这种单边化相应地构筑了文化的一元化,破坏了文化生态,结果是使多种文化消亡。文化割据主义,是指有些人深恐受到外来影响,极力鼓吹“纯而又纯”的本土文化,拒绝交往,拒绝改变,甚至为此镇压内部改革求新的势力。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霸权主义。

105、题材所显示的信号和意义就是题旨,或称母题。题旨或母题是可以从题材中读出来的某种意义,它是一种可以在各种主题中多次出现的因素。

106、一般是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主题、意象等等。原型批评就是对这些反复出现的现象作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

107、每一个读者都生活在一个纵的文化历史发展与横的文化接触面构成的坐标之中。正是一个坐标构成了他独特的,由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欣赏趣味以及个人经历等所构成的“接受屏幕”,从而决定作品在他心中哪些可以被接受而发生共鸣。哪些可以激发他的想象而加以再创造,哪些被排斥在外以至视而不见。不同的接受屏幕,使期待视野也不同。期待视野是作者在接受屏幕所构成的接受前提下对作品向纵深发展的理解和期待。

108、所谓诠释循环,就是说读书的时候,你要理解一句话,必须把它放在整个文章的脉络中来了解,才有意义。孤立地解释一句话或一个字往往是不准确的。但是要了解整个篇章,又必须先了解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意思。这是一个悖论:要了解每一个字在一篇文章中的具体含义,必须先了解其语境,也就是全篇的意思;但是要了解全篇的意思,又必须现了解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换句话说,要了解局部,必须先了解整体;要了解整体,又必须先了解每个局部。

109、“母题”所谓“母题”指的是主题中的最小单位,,它好比是主题中的“基因”,能够从中生发出许多主题。

110、 “缺类研究”缺类研究是文类学研究中的一个方面,它研究在其他民族、国家中有的一种或某几种文学体裁为什么在有的民族、国家的文学中没有或缺乏,从而找出背后隐藏的原因。

111、世界文学所谓“世界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的文学打破了原来的各自封闭的状态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各民族的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能够共同享有。

112、、“信达雅”?“信达雅”最早是严复提出来的一个翻译标准。所谓“信”即是要求翻译外国的作品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意。“达”是指要尽可能地要用本民族的语言把外国原著的意思晓畅地表达出来。“雅”是指翻译的语言不仅要能把原意传达出来,而且要“美”。

113、.“亲缘关系”比较文学中的亲缘关系是指在两个民族或多个民族之间,它们的文学有过交往,并且对它们的文学产生了实际的影响。

114、. 阐释学阐释学是中西比较诗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指运用西方的文学理论来对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进行阐释。7. “套话”“套话”是形象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习用的称呼来指代外国或外国人。这种称呼往往表示了人们对外国的一般看法。

115、、“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就是指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先就已存在的一种“意向”,这种预先就存在的意向会决定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判断和取舍。

117、. 节译节译就是翻译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在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时加以删削。这种删削往往体现了译语国与原作国之间在审美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118、教堂山会议(06年名词解释):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会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119、誉舆学中的框范影响是指外国文学作品中一种整体的环境描写方法和整体的环境氛围对接受者的影响。在这方面,愈是奇异的环境对接受者的影响就愈大。

120、所谓“文体化”仿效,指的是渊源学中作家接受外来影响的这样一种情形:即作家仿效他喜爱的外国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情调来进行创作。他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他接受的外国作品的整体风貌和情调,但不能具体判断他模仿了谁。

121、:所谓比较文学的“跨越”特性是指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或范围必须是超越一个民族、国家的几个或多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之间的关系。另外,学科的跨越也包括在“跨越性”之内。所谓学科“跨越”指研究文学以外的学科对文学的渗透和影响。

你真的学会“新闻”了吗?断言式新闻、参与式新闻……

学新传的,出去千万别说自己“不懂”新闻,毕竟这是老本行。但是随着技术发展,依托于新技术又出现了很多新的新闻类型,之前的硬新闻、软新闻在新名词之前都弱爆了。

撇开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数据新闻、精确新闻等名词,区块链新闻、沉浸式新闻、断言式新闻等听上去总会让人一头雾水,我是太OUT了吗?

其实,对于这种新的名词解释,大家要重视平时的积累,有意识去总结整理一下,并且这类名词院校非常喜欢考,我们参考院校真题以及学术前沿,为大家整理了下面这份新闻类型名解大全,以下:

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又称数据驱动新闻,是大数据时代新闻业不断适应媒介环境变化而探索出的新闻生产的新方式。开放的数据、严谨的叙事逻辑、恰当的可视化呈现方式共同构成了数据新闻的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生产模式,数据新闻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模式和整个运作体系,引发新闻报道理念、思维与模式的变革,成为大数据时代新闻学发展的新领域。

精确新闻

精确新闻又称精确新闻报道,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是基于科学的量化研究的新闻报道。精确新闻能使报道内容更加公正、客观,避免新闻来源“二手”的人为主观因素,更能反映人民的呼声和意见,新闻报道更令人信服。

在采写时精确新闻需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采集数据。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采集数据,这是精确新闻学与传统新闻学的最大区别;②数据应用。数据应用的过程也就是新闻写作的过程,即告诉读者数据是怎么来的;③数据延伸。尽管精确新闻以数据信息作为自己的内容基础,但是,数据往往停留在对社会宏观概况的描述,无法深入到社会的深处和细处,显得表面化。

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在新闻领域是有所特指的,是新闻报道和媒体编辑的一种取向,指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

黄色新闻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利策和赫斯特的“新式新闻”时代,其特点如下:带有创新性质;更加大众化;充满了煽情性报道、大标题以及较多新闻图片。名称来源于普利策和赫斯特黄色大战中的漫画主角黄孩子。

融合新闻

“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主要指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不同的媒体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及手机等,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发挥各自的传播优势,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受众。融合新闻的理念最早是由芝加哥论坛公司和媒体综合集团两家媒体公司率先进行实践的,这两家媒体为融合新闻的发展探索出不同的发展模式。

反转新闻

反转新闻是指在互联网传播领域中,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出现一次或多次显著变化甚至出现反向变化的现象,主要特征是吸引舆论眼球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戏剧性反转以及公众态度的反转。

“反转新闻”大多体现出如下的传播特性:这些新闻事件本身极具话题性,大多反映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传播范围广、受众数量大、媒体热情高,舆论在演变过程中多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和极端变化性。可将新闻的反转途径归纳为:事件发生—媒体初始报道—初始舆论形成—事件拐点—舆论反转,有的新闻事件在此基础上可能会再次发生反转。

辫子新闻

美国学者谢尔?以色列在《微博力》一书中提出了“辫子新闻” (Brailed Journalism)的概念。“辫子新闻”是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的一个新理念。

之所以叫辫子新闻, 是因为它由三股新闻资源交织而成。

一是传统媒体, 特别指以发布专业新闻获取广告收入的纸质及广电媒体。二是自媒体新闻, 指非专业媒体人士传播的新闻及传播行为, 具有突发性、开放性、参与性等特点。三是社会性媒体, 这也是传统新闻与自媒体新闻交叉地域, 包括手机、社交网站等。

事实上, 辫子新闻已经成为一种兼具共享性和合作性的新闻采编发模式, 尤其在对像地震、火灾、空难等其他危机或敏感事件的报道中表现不俗。

建设性新闻

“建设性新闻”这一概念是由兼具记者和学者双重身份的海格拉普在2008 年发表的一篇新闻评论中正式提出的,它是一种新兴的新闻形式,在坚持新闻核心功能的同时(比如“看门狗”、告知公众潜在威胁等功能),将积极心理学和其他行为科学的技巧运用到新闻流程和产品,致力于创作卓有成效、引人入胜的报道。

建设性新闻理念力图打破传统的职业角色设定对记者的束缚,要求记者承担起行动者的角色并提供解困的思路。

建设性新闻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具有面向未来的视野,以及开掘可能的解决路径。它打破了突发新闻紧盯当下和调查新闻追溯过去的视野局限,通过吸纳解困新闻、公民新闻等相关理念,推动新闻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力量参与到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提倡新闻从业者秉持着“如何能够推动社会变好”而非“为什么情况这么坏”的思路展开报道,从而将新闻业的合法性从单纯的呈现和批判现实向着推动人类进步的维度转变。

个性化新闻

个性化新闻是根据用户的兴趣和习惯设置新闻内容的个性化平台。各个新闻客户端都在主打个性化新闻推荐,尤其是强调通过算法了解每个用户的喜好,从而“精确”地推荐给用户喜欢的新闻内容,让读者真正拥有“我的新闻”。国内主要以今日头条,天天快报和一点资讯等算法类资讯平台为代表,在美国以 News Republic 为代表。

算法新闻

算法新闻(algorithmic journalism)又称机器人新闻、数据新闻、自动化新闻、计算新闻,是指“建立在算法、人工智能程序平台以及自然语言衍生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新闻生产模式,其主要特征是新闻的文字及部分视觉内容可由算法直接自动生成”。

当前,算法新闻在欧美各大主流新闻机构均建立起一定程度的智能平台,BBC打造的Jucier,路透社的News Tracer等算法平台,都为其机构生产了一定数量的算法新闻。算法新闻作为人工智能这一新生技术在新闻传播行业的衍生,法律条文还未能及时作出规制,行业规范也很不健全,抛开现阶段技术本身的问题,单就伦理层面来讲,面临着隐私权侵犯、算法黑箱、价值偏向、缺乏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以及未来强人工智能阶段所涉及的机器伦理等一系列的问题。

迭代新闻

迭代新闻( Iterative Journalism)由美国学者保罗·布拉德肖(Paul Bradshaw)提出,迭代新闻的报道流程是以互联网为核心平台进行的新闻生产,专业人员与用户进行广泛深入的互动。在迭代过程中,在快速基础上,逐渐逼近事件真相,抵达受众对新闻深度的要求。这一模式反映了网络媒介环境的巨大变化:新闻从静态的“产品”变成了动态的“过程”。

保罗·布拉德肖认为这是21世纪新闻生产的一种新旧媒体相结合的比较理想的模式,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报道者几乎不做任何核实,就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核实先报道一个“似是而非的存在”,再“边施工边设计”完成一个“不完美的成果物”。

传感器新闻

所谓的传感器新闻是指利用传感器来生成或收集数据,然后分析、可视化、使用数据来支持新闻报道。

传感器进入新闻生产领域,让人类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加全面深入地审视自身所处的环境。不过传感器技术发展也存在不确定性,技术黑箱的存在、数据结构的复杂、媒体工作者的伦理道德失范、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国家的监管力度不够,可能使传感器新闻出现新闻准确性难以保证和公民隐私侵犯的问题。尽管传感器新闻可能引发这样或那样的风险,我 们也不能因噎废食、不再引入新技术,而是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规避风险。一方面,要不断发展传感器技术,通过完善技术方案降低技术风险;另一方面,要将传感器新闻可能带来的风险置于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的脉络之下,明确不同社会主体责任,建立风险规避的社会体系。

沉浸式新闻

沉浸式新闻以新闻事件作为内容依托,借助 VR、AR 等技术手段,用户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体验新闻事件发生的情景以及发展脉络,从而具有“沉浸”于事件的独特感官体验。

相较于传统媒体,沉浸式新闻所提供的独特的数字化传播环境,使得认知主体能得到认知对象“存在在那里”的主观感受。这种游走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体验”相互交织,打破了新闻受众原本认知的局限性,并对新闻的传播效果产生特定的影响。

策展新闻

策展新闻(cuartion news)是对互联网以及由此而来的信息环境和用户消费心理变化的呼应。有学者认为:“互联网信息环境的变化(从信息稀缺到信息超载)带来了用户信息疲劳,催生了他们对相对开放、优质和结构化的信息秩序的渴望。这推动了所谓‘Curation新闻’的出现及它与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结合。”策展新闻解构了传统新闻的生产实践。

最早关注策展新闻的,是美国的罗森鲍姆和澳大利亚的布伦斯。2011 年,罗斯鲍姆通过比较赫芬顿邮报和Google News,提出人工干预高于智能程序的观点,强调新闻策展人“把网络上的相关的优秀内容加以整合、编辑、加工,分享给受众,所做的工作包括寻找、辨别、选择、验证、组织、描述等”。

策展新闻强调优质内容的聚合及新闻用户共享关系的建立,新闻用户参与程度影响新闻策展的影响力。正如科瓦奇和罗森斯蒂尔的预测:“下一代新闻业必须欢迎并且为更具参与性的公民服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不再是讲授,它更多的是一种内容更加丰富的对话。”

全景式新闻

全景式新闻综合文字、全景图片、全景视频、 实时直播、H5 互动等多个媒体产品,将受众带入到新闻报道的场景之中,高度还原新闻事件,形成“超真实”的现场感。这种现场感让新闻报道变得鲜活起来,受众由被动走向主动,真正参与到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来。同时,全景式新闻将新闻的时效性发挥到了极致,采编不再是孤立的新闻生产流程,而是融为一体,同时进行,将最“热乎”的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

全景式新闻报道的特点有三:1、技术支撑,创造情境满足受众需求;2、融屏共振,传播方式立体化多样化;3、参与其中,受众互动成重要环节。

全景式传播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看待新闻报道,构建了丰富多彩的媒介生态格局,它将我们从二维平面的新闻中剥离出来,推开三维报道时代的大门。但作为新生的新闻报道模式,无论在技术还是内容层面,全景式报道都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如技术不成熟、内容全面但碎片化、媒介伦理失范问题日益凸显等等。

众筹新闻

众筹新闻亦称新闻众筹,是指个人或机构向公众募集资金,实现特定的新闻报道计划。是社会化网络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新闻策划、报道与消费形式,它由记者或新闻机构策划并公布某一新闻报道(主要是调查报道)计划,向有兴趣的公众筹集款项,当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后,再展开具体的报道。同时,在报道过程中向资助者提供更多的参与和互动机会,并给予相应的回报。众筹新闻重新定义了记者和公众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开创了一种新的新闻生产与消费模式。目前,众筹新闻的探索、实践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为更好地理解众筹新闻,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读这个概念:一是发起者,即记者、自由撰稿人、新闻及其他机构制定详细可行的报道计划,并向公众推销该报道项目;二是平台,众筹平台搭建起发起者和资助者的平台,为发起者提供筹资渠道,为资助者提供回馈服务;三是资助者,即公众通过众筹平台,以捐助的形式资助发起者的项目,并获得一定的回馈。由此可见,众筹新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新闻运作模式,重新定义了新闻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众包新闻

众包新闻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和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其实从“众包”的精髓来看,它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简单直白来讲,它就是“集思广益”,但是一旦和互联网结合之后,“众包”就变得无远弗届,将人类大众的力量聚合成旺盛发展、无限强大的自组织有机体。世界各地的人们集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任务,几乎分文不取,而这些任务曾经是由某个专业领域的雇员完成的。这种现象正在广泛地影响着从摄像到新闻以及科学等各个产业。

解困式新闻

所谓解困新闻,是指致力于解决问题而非只是发现问题的新闻报道,这是随着新闻实践深入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其兴起由于大众“审丑”疲劳以及媒介融合的大趋势。

解困式新闻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伯恩斯坦在2008年提出的。它属于严肃报道的一种,与“建设性新闻”类似,其主要致力于通过报道传递社会正能量,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实践。同时,“解困式新闻”更致力于解决问题,为负面事件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解困式新闻注重数据和案例的使用,内容主要围绕疾病、犯罪、社会公共安全威胁等问题,通过对社会问题进行揭露调查,针对现实情况作出分析,并提出实际方案从而打消公众疑虑和恐惧,传递社会正能量

公共新闻

公共新闻 (Public Joumalism ) 的概念源于20世纪90年代未美国新闻业的改革运动,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含这样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它实际上是媒体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进行的内在变革,它通过设置公共议题、展现各方面意见特别是普通公众意见等方式来加强与社会和公众的联系。有学者把公共新闻概括成四句话:“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

断言式新闻

比尔·科瓦奇和汤姆·罗森斯蒂尔在《真相一一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一书中详细列举了新闻模式的四种分类,断言式新闻就是其中的一种。这四种新闻模式分别是:

确证式新闻(Journalism of Verification):强调准确和语境的传统新闻模式;

断言式新闻(Journalism of Assertion):强调即时性和声音大小的新模式,一种趋向被动的信息渠道;

肯定式新闻(Journalism of Affirmation):通过肯定受众的信念而不是依靠准确、完整或确证来构筑忠诚度的新型政治媒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刻意拣选信息;

利益集团式新闻(Interest—group Journalism):包括针对特定目标受众的网站和新闻,经常从事调查报道。它们通常由专门的利益集团而非媒体机构资助,设计得像新闻。

尽管这些划分是当时根据美国新闻业的现状做出的,但是在中国也能依稀看到类似的新闻形态。比如以新浪网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具有断言式新闻的特征,而《环球时报》则具有肯定式新闻的某些特点,博客、社交媒体等网站上的新闻则是上述四种新闻的混合物。其中,又以断言式新闻最能适应媒介技术的发展及我国特有的媒体环境而逐渐取代传统的“把关人”式的新闻(即“确证式新闻”),成为当下“新闻反转”及向“后真相”社会过渡的主要诱因之一。

区块链新闻

区块链新闻的概念可表述为基于区块链技术呈现的更为客观的、透明的、不可篡改的数字化新闻。它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所有的新闻生产、制作、传播等皆发生在“区块链”技术场域中,所有的过程皆在区块链程序代码当中留下痕迹,具有透明可查且不可篡改等显著特征。

区块链新闻自2016年起开始出现,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媒介形态,到2018年已日渐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区块链新闻媒体大致可分为五个类别:区块链新闻网站、区块链社交网站、浏览器插件、区块链搜索引擎、其他类型媒体与区块链媒体合作生产区块链新闻。它们都以代币为基础,希望通过区块链上劳动所衍生的价值维系媒体的运作,同时代币还作为激活受众参与的手段和新闻产品等的评价标尺,从而使新闻实践摆脱第三方的影响,用新技术手段来实现一直以来传媒业所追寻的传统价值,即客观、公正、中立等。

参与式新闻

参与式新闻也可以称为公民新闻,指那些由公众参与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活动,它强调了普通公民作为主体去参与那些以前属于职业记者领域的活动。需要指出的是参与式新闻并不排斥职业记者,只是在参与式新闻中,职业记者是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参与的。

参与式新闻是一种自下而上浮现的现象,与主流媒体新闻不同,参与式新闻没有严格的传统和标准限制。在参与式新闻中,没有一个机构来控制信息的交换,也很少有编辑监督以及新闻工作流程的约束。对话机制使得新闻更具有流动性,参与式新闻正在创建一个动态的、平等的信息交换伦理。

参与式新闻的传播者是普通公民,无组织的个人不像传统媒体那样掌握着媒介资源,其参与的目的多是为了满足个人心理需要。因社会性新闻多涉及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广泛性且富有人情味,能够引起广泛的社会兴趣,故而参与式新闻传播的内容多以社会性新闻为主。

有偿新闻

有偿新闻是指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包括故意隐匿和扣押新闻的活动。其实质是某些新闻从业人员将国家和社会赋予的新闻机构传播新闻的权利; 作为个人和团体的私有商品非法出卖,进行权利和金钱的非法交易。

有偿新闻是“拜金主义“在新闻领域的反映,是新闻界的不正之风,它的存在和蔓延,是新闻行业的耻辱。有偿新闻是任何意识形态,任何社会制度的新闻从业人员都不齿的行为。无论东方西方 , 有偿新闻都是新闻职业道德所明令禁止的。

锁眼新闻

锁眼新闻是指揭露隐私的新闻。19 世纪上半叶至 20 世纪 30 年代 , 西方报界黄色新闻泛溥 , 许多记者为利益所驱使 , 纷纷窥视名流显贵甚至平民百姓的私生活 , 往往从锁眼里向他人家室里偷望而获得新闻素材 , 把搜集到的丑闻当乐趣报道 , 故称锁眼新闻。

洋葱新闻

洋葱新闻是指运用网络传播,以新闻方式炮制的笑料。内容多纯属捏造,让人读来觉得荒谬, 过后又感到辛辣无比,也可归人“网络恶搞“类中。“洋葱新闻“作为网络中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 颠覆了真实和虚构、边缘和中心、精英和亚文化、高雅和庸俗之间的界限。制作者和传播者通过网络来颠覆、嘲弄权威和主流文化,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达到制作者有意、观赏者会心的效果。平民大众朴素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借此得到了伸张 ,使之成为一种全新的文艺批评形式。

洋葱新闻最早起源于一家同名的媒体——The Onion。这是一个以提供“讽刺新闻”闻名的组织机构,拥有专业的编辑、记者、主播等工作人员,他们模仿专业的新闻机构,报道风格讽刺、幽默,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如今,洋葱新闻已经成为那些真假难辨、具有幽默感或讽刺性的资讯信息的代名词,很多创作者或信息传播机构生产和传播洋葱新闻,以达到批判或娱乐的目的。

蜂巢式新闻

蜂巢式新闻是指报道者众多、信息黑洞众多和碎片化新闻众多的事件报道样态。在新媒体语境中,尤其是重大的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瞬间产生众多的信息黑洞,如在2021年河南暴雨灾害中,河南各个地区的受灾情况,每个受灾人员,被困家庭的信息等,需要有人挖掘、填补,这种众多的信息黑洞类似蜂巢上众多空洞洞的蜂巢孔。

众多不确定的信息促发众多的专业记者和在场公民尽情搜罗、挖掘,这类似于蜜蜂采蜜的状况:当出现繁花一片,方圆很多里的蜜蜂都会飞来采蜜,。报道时间的紧迫和人们获知信息的急切,使得专业的和公民的记者只能对事件进行零散、碎片化的报道,如同一只蜜蜂采足了花粉就飞回来填充蜂巢。

串式新闻

串式新闻是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独有的新闻叙事方式。它是指在微博社交媒体中,为了使读者清楚整个新闻的来龙去脉,用户会在转发前一条微博新闻的基础上发布一条新的微博新闻,这样前后两条新闻便以“糖葫芦串”的形式得以呈现。

串式新闻也叫做糖葫芦串新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香曾在论文对其进行详细的论述。“糖葫芦串”式的微博新闻叙事样态,在内容上,有利于补充或修正新闻的叙事要素,使语义表达连贯,实现过程真实,并最终实现事件的整体真实;在形式上,突出了新闻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以最省力的方式将新闻事件的各个要素串联起来,对于时间跨度长或信息要素难以及时准确挖掘的突发性事件的表达有着天然的优势,克服了人们记忆的局限性。

微博的串式新闻,第一条新闻通常是事件叙述。其后串联的微博新闻有的是报道事件引发的后果,即“葫芦串”为“事件后果”。“事件后果”的串式新闻不仅实现了新闻叙事的完整性,而且让新闻消费省时省力,因为它既满足了互联网语境下人们的快餐式新闻消费习惯,又避免了由于新闻事件时间跨度太长人们遗忘先前发生的事件,同时还方便受众随时消费新闻。

视觉新闻:

视觉新闻也称特写式消息,是指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事物,能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的新闻。视觉新闻的立脚点应先具有消息的特征,其次应运用特写的表现手法。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感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克服枯燥感和概念化。

参考文献:

1、圣才名词解释专项训练

2、新媒体技术下的全景式新闻报道模式 丁溪原

3、以反传统的实践追求新闻业的传统价值 蔡雯

4、解困新闻学概念界定、发展背景及特点分析 张文慧

5、信息时代自媒体传播,个性化新闻的思考 桑华

6、个性化新闻推荐发展动力及趋势研究 谢新洲

7、反转新闻的叙事框架和传播影响 陆学莉

8、传感器新闻的发展与风险规避研究 谢耘耕

9、沉浸式新闻,场景表达与交互创新 徐曼馨

10、策展新闻,以对话为中心的新闻实践 吴果中

11、断言式新闻——媒介技术驱动下的新型新闻模式研究 | 6月社媒领域研究新进展陈想非

12、明明是假的,为什么洋葱新闻还这么受欢迎?全媒派

13、新媒体形态下的新闻样式(1):蜂巢式新闻和串式新闻 新闻与传播

集锦片小史

近两年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均夺得当年国庆档票房冠军,掀起了全民观影的集体欢庆热潮。这样一种集锦式创作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也为当下探索新主流电影的模式提供了一种借鉴范本。

拼贴模式的集锦片

集锦片是指由不同的导演独立执导的几个短片拼贴而成的一部影片。每一个短片或段落有完整的故事讲述,在叙事上各自独立,由整部影片的立意将几个独立短片连成一体。这种对电影叙事体裁的创新最早可以追溯到1916年,格里菲斯在影片《党同伐异》里讲述了《母与法》《基督受难》《大屠杀》《巴比伦陷落》四个段落,通过交叉剪辑将展现“爱”与“宽容”主题的四个段落串联起来。

在中外影史上,该片最早在一部影片中将故事进行分段叙事,但并不能将其归为集锦片,只能认为是叙事结构上的分段式影片。而2020年上映的电影《金刚川》虽由三位导演分别执导,组合成一部影片,因为前三段之间的剧情有着联系,从不同的视角讲述同一件事,在第四段汇聚成影片小结,并不是叙事上各自独立的集锦式影片,只是在叙事结构上的块状模式。

相较于传统影片,集锦片的优势在于投资较低,拍摄周期短,同样时长可以展示多故事、不同的风格,从不同的角度满足观影需求。传统电影在叙事上基本遵循起承转合的叙事模式,而集锦片因为由独立段落组成,情节上并无联系,使得叙事更加多元,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一部影片的容量。

基于商业考量的集锦电影诞生

真正意义上的集锦片诞生于中国,早期主要基于商业利益考量。早在1934年,“明星”影片公司经营惨淡,企图在制片上翻新“花样”来制造新的卖点,由张石川、郑正秋、程步高、沈西苓等九位导演及全体演职人员赶制《女儿经》,开创了集锦式电影先河。“明星”公司以此片在当时引入有奖竞猜,让市民参与猜测哪一部分由哪位导演,进行营业主义宣传。《女儿经》以电影皇后胡蝶为核心人物,在剧中带领众演员讲述女人们的生活与故事。虽取得一定的市场反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星”影片公司危机,但从当时的影评来看,大众对如此新鲜的制片模式还存在难以接受的情况。比如认为该片是将许多明星拼凑在一块讲述支离破碎的东西,观众难以从中找到主题。

几年后,同样汇集联华导演与演员的《联华交响曲》赶在1937年新年档上映,由费穆、蔡楚生等8位导演创作的8个独立的短片,从叙事主题来看,《联华交响曲》已经初见现代集锦电影雏形,其中有5个短片围绕抗战主题,3个也与当时社会现实相关。《联华交响曲》同样有着商业利益的考量,在叙事模式上已经是完全意义上的集锦片。

纵观电影史上的集锦之作,产生的原因最早因为商业利益的考量,到后来因为某一个共同的社会主题、纪念、培育新人导演、伴随电影运动或者拍摄公益性质的短片集锦式电影,以及跨国合作,发展到现在的“命题式”,如1995年纪念电影诞辰100周年的《卢米埃尔与40大导》,纪念卢米埃尔兄弟;2002年英国“十分钟分钟,年华老去”有限公司邀请世界电影大师拍摄的15部短片集《十分钟年华老去》,展示世界电影艺术水平等等,此类影片形式逐渐打开电影叙事的多元空间。

国庆献礼片新形态

发展到现在,集锦式创作以大银幕的形式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作为国庆献礼片,有共性的主题,多视点独立讲述故事,为大众喜闻乐见。从《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来看,虽然每一段独立的短片有着各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综观全篇,有着共同的母题贯穿始终。

从叙事策略来看,在影片整体立意下的几个独立短片拼贴,打破了传统叙事顺序,视角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满,而通过小短片所展示的小人物命运与宏大主题之间的“以小见大”的阐释方式,更加符合受众的审美期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

从审美角度来看,因时长限制,每一个段落情节简单,节奏明快,更加符合当下快节奏的社会心理,尤其是《我和我的家乡》融入了短视频的元素,考虑到了群众的审美趋势,更是实现了短视频与大银幕的对接,适应当下“短”而“微”的审美新变。从《我和我的祖国》开始以集锦的形式对主旋律电影的尝试,开辟了国庆献礼片的全新叙事模式,打开了新的思路,期待以此延续下电影生产的中国模式成熟壮大。

(作者:臧花,单位:武汉大学艺术学院)

来源: 光明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大众 名词解释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