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众rear有个锁怎么解锁

新车|造型时尚年轻,驾驶感受仍值得优化,试驾上汽大众ID.3

文:汽车日报 陈志恒

图:汽车日报 王永超

[汽车日报 产品] 在刚刚过去的9月大众ID.家族的交付量总计超过一万台,而这台即将到来的大众ID.3不仅能够再次丰富产品线,也能吸引不少钟情于两厢掀背车型的消费者。同时ID.3的出现能够先于特斯拉抢占纯电动两厢掀背车市场,这也是它被寄予厚望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准确来说,大众ID.3实际官方定位为“都市跨界纯电轿车”。

ID.3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而来,NEDC工况纯电续航430公里。尚未公布价格,价格较大可能在16-20万元之间。

外观|造型圆润灵动,轴距表现优秀

外观设计方面,这台ID.3比起上汽大众的ID.4X偏向国内消费者审美风格的而言要简单许多,外观这种浑然一体的简洁设计看上去似乎更有未来感。也更能体现目前大众ID系列的扁平化视觉风格。

“圆润饱满”是看到ID.3的第一印象,整体造型很符合“都市跨界纯电轿车”定位。

ID.3采用封闭式前脸设计,LED日行灯勾勒出IQ Light矩阵式大灯的轮廓,同时贯穿了会发光的全新车标,相当有辨识度。

大灯外侧和保险杠都带有蜂窝状的图案装饰,显得“炯炯有神”。

同时机盖上方的黑色饰板也让它的正面造型更加饱满圆润。

试驾车为中高配车型,使用20寸低风阻轮毂,材质为全铝合金,并非像特斯拉部分车型一样使用塑料轮毂罩。

ID.3的侧面造型短小精悍,A柱三角窗设计也可以提升驾驶位的视野,减少A柱所造成的盲区面积,一定程度有益于提高安全性。平直的腰线从前翼子板铭牌处贯穿充电口盖延伸至尾灯组。

车身尺寸方面,上汽大众ID.3的长、宽、高分别为4261/1778/1568毫米。

虽然ID.3的车身长度并不长,但得益于短前后悬的设计,因此2765毫米的轴距表现对比速腾的2731毫米甚至还要略有优势。但是在实际空间利用方面其实并没有达到它的轴距水平应有的表现。

ID.3在C柱位置采用了蜂窝状装饰图案,实际为贴纸材质。

ID.3尾部带有黑色高位扰流板,能够增添几分运动气质。不过车辆后轮并未采用盘式刹车,而是使用鼓式刹车,这也是颇具争议的一点,毕竟对于一台整备质量达到1760公斤的车型而言对于制动力要求必然更高。

刹车鼓受热直径增大会造成刹车踏板行程加大而刹车不如预期,要尽量避免连续刹车造成刹车热衰退现象。

市面上采用后轮鼓式刹车的车型绝大部分整备质量都在1300公斤以内。而实际上ID3的刹车动态表现的确并不让人满意,这一点会在本文动态部分详细说明。

ID.3的车尾设计简洁,尾灯造型和高尔夫的设计语言类似,双色设计和扁平化的车标让车尾也颇具时尚感。

内饰|拼色风格突出时尚感,软性材质覆盖不多

在内饰设计方面采用了大众ID系列的家族风格,整体设计十分简约,同时使用撞色设计来增强时尚感,

大众ID.3将提供多种内饰配色方案供消费者选择,内饰整体给人简洁明快的感受,同时得益于较大的前风档面积和A柱三角窗设计使得整体视野表现和通透感都很好。

仪表盘使用一块小巧的5.3英寸液晶屏幕代替。

液晶仪表的显示面积不大但内容足够丰富,能够显示时速、剩余电量、车辆挡位、续航里程以及故障灯等信息。

ID.3继续使用ID系列特有的电子换挡机构,设置在前方液晶仪表的右侧。

悬浮式中控屏也搭载了全新一代车机系统。

车机操作流畅度、系统逻辑和画面界面设计都有着很大的进步,达到了目前主流水平。

在内饰材质用料上上汽大众ID.3并没有太多软质材质包裹,同样座椅也使用了类似织物的合成材料。

而这台ID.3另一个值得争议的设置就是车窗控制按键,驾驶位使用两个按键来控制全车四门车窗升降,默认状态下控制前排车窗,按下前方的REAR键后则切换为控制后门车窗,由于切换按键使用触摸控制,实际使用过程中反应并不算灵敏,增加了操作步骤和难度。

不知道这样的设置是否基于成本控制,确实让人感到有些迷惑。

在后排空间表现方面,将前排座椅调整到标准坐姿后,体验者身高180厘米,后排腿部空间 为一拳两指。

超过速腾的轴距表现并没有带来比速腾更大的后排腿部空间,整体空间利用率并不算高,但足够满足日常家用。

不可开启的全景天幕增加了整体通透感。

动态|底盘质感表现优秀,但众多细节调校仍值得优化

大众ID.3搭载容量57.3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纯电动续航里程为430公里。最短28分钟可以完成30%到80%充电。

在驾驶感受方面,这台ID.3并没有展现出和外观同样轻巧灵活的驾驶体验,即使在运动模式踩下加速踏板动力也不会迅速爆发,线性的加速感受更像是一台传统燃油车,同时打满接近三圈半的方向盘也会让车辆在低速掉头或停车时颇显费力。

方向盘阻尼感较强,即便在舒适模式下转向手感也偏重。

虽然这样的设定能够营造一定运动感,但整体随速度和随角度回正力度增益并不明显,因此并没有提供给驾驶者足够的回馈,只是单纯偏重。

刹车踏板的标定是目前ID.3动态部分的最大短板。

ID.3刹车踏板前半段几乎没有足够的制动力,而继续深踩后制动力的释放又会十分突兀,整体标定并不细腻,无法给驾驶者提供足够信心,这一点是动态驾驶中感受到最明显值得优化的地方。

不过在底盘调校上ID.3的综合表现让人满意,使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底盘整体感很强。

对于路面上大小颠簸的过滤都很到位,能够通过机械结构把路面对带来冲击化解得十分“绵密”,保持了大众车型一贯优势,这是ID.3在动态驾驶方面最大的优点,底盘质感在主观感受上甚至要比ID.4X要更加具有“高级感”。

编辑总结:

上汽大众ID.3是一台让我十分期待的车型,相信不少用户和我一样期待着它能带来传统德系“小钢炮”的运动味道,但实际上就试驾体验而言,它只是一台造型时尚精致的纯电动跨界车。虽然使用后轮驱动,但无论是后轮的鼓式刹车还是不够细腻的加速、刹车踏板标定都让它的运动属性大打折扣,反而是底盘带来的舒适感受让人印象深刻。

因此它能否吸引追求操控乐趣的年轻人和传统两厢掀背车爱好者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明确的是,它将会和不少20万元内,同样主打舒适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甚至和部分新能源SUV车型展开直接竞争。

试驾|一汽大众ID.4 CROZZ:没有硬伤,但有妥协

澎湃新闻记者 栾锴韬

以特斯拉为首的新造车势力如此受关注,大众等传统汽车品牌也终于不再观望迟疑。

但急于抢占市场的“油改电”车型明显竞争力不足。因此,传统车企们纷纷拿出了新的电动汽车专用平台,丰田有了e-TNGA,通用有了BEV3,现代有了E-GMP。

这其中,大众推出的MEB平台,无论是平台还是新车的上线速度,在各家传统车企中均名列前茅。

新平台、新车型,ID.系列挑起了大众电动车的大梁,不过在中国市场,大众并没有用欧洲人更喜欢的ID.3做开路先锋,反倒是选择了ID.4这台更加符合大多数国人用车需求的电动SUV。

而在品味过这台电动SUV之后,让人不得不感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令人意外的动态表现

如果要问MEB平台给大众带来什么改变,相信动态感受的变化会是很多人的答案。

作为大众旗下第一台打造自纯电专属平台的电动SUV,ID.4 CROZZ的驾驶感受不但区别于同品牌燃油车型,甚至与大众旗下“油改电”车型也有明显区别。

作为一家在造车领域有着深厚积淀的老牌车企,ID.4 CROZZ在底盘调校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前麦弗逊+五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依旧是大众常见的配置,不过MEB纯电平台却给它带来很多不同的动态特性,比如前后配重比能够做到燃油车不易实现的50:50,从而带来更好的操控性能。

电动平台带来的另一大好处就是动力布置的变化,ID.4 CROZZ提供后驱和四驱两种驱动形式。由于前轴不需要安装发动机、变速箱等装置,因此前轴被极大地前移,前悬架也能腾出更多的空间来实现更大的转向角度,在实现2765mm轴距的同时,让其转向半径仅有10米左右。

此外,由于车重较大(2吨以上),ID.4 CROZZ有着相比燃油车更高的弹簧刚度,因此形成了更加硬朗的底盘风格,路面信息反馈比较多,但当经过减速带时,韧性十足的悬架又不会有多余的摆动。另外在弯道和变现实,车尾的随动性也让人安心,这种硬朗中不失舒适的感受的确颇为“大众”。

同样相当“大众”的,还有ID.4 CROZZ的动力表现,线性的输出让其更像是一台燃油车。除了后驱和四驱两种驱动形式外,ID.4 CROZZ还提供了三种动力/续航里程,分别是搭载了125kW/310N·m后驱单电机、400km NEDC续航里程的标准续航版,搭载了150kW/310N·m后驱单电机、550km NEDC续航里程的长续航版和搭载了225kW/460N·m前后双电机、500km NEDC续航里程的高性能版。除了标准续航版搭载了55kWh的电池包外,其余车型均搭载了84.8kWh的大容量电池包,电池类型均为三元锂电池。

虽然提供了经济、舒适、运动和个性化等多种驾驶模式,但在这几种模式下提速的感受差别并不大,轻快的加速感受、平稳而持续的动力输出、并不强劲的推背感,平顺温和的它正如一台大众燃油车常见的样子。只有在运动模式下,较强的动力回收力度才会提醒你电动车的属性。

整体来说,ID.4 CROZZ是一台开起来有大众燃油车味道、动态反应却更加轻快的电动SUV,它不会让那些刚从燃油车换到电动车的车主很有陌生感,但也保留了不少电动车本身吸引人的属性。此外,很“实在”的表显续航也值得夸奖一番,以记者试驾的长续航PRO两驱版为例,在路况复杂、全程开空调的情况下,还能做到超过450km的实际续航里程,在目前一众纯电动车中称得上出色。

“熟悉又陌生”的全新设计

作为ID.家族中的一员,ID.4 CROZZ自然是继承了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新颖、特别、富有科技未来感的设计,让它与以往的大众车区别明显,但流畅的车身曲线、不过分张扬的设计风格,又让你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一台“大众”。

扁平化的、可发光的品牌logo,代替了以往的镀铬饰条,成为了大众电气化时代的一个新的标识,前脸的白色LED灯带搭配上IQ.Light矩阵式LED头灯,塑造出浓重的未来感。而当你拿着钥匙靠近或按键解锁时,贯穿式的LED灯带和发光的LOGO会依次逐渐亮起,最引人注目的是大灯内部动态“眼球”的转动,仿佛在跟车主打招呼,仪式感就是这么来的,也有了此前很难大众车身上发现的乐趣。

车尾的造型由于D柱的线条而变得不再传统,整车设计你会觉得相当完整,不会有虎头蛇尾的感觉。车尾白色的字体显得清新脱俗,发光的LOGO和贯穿式的尾灯在晚间也是格外耀眼。唯一可惜的是,大众传统的logo翻盖式尾门开关因此被取消。

变化的还不只是外观,ID.家族在内饰方面也做了很多不一样的尝试。5.3英寸液晶仪表屏+12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幕的搭配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这块5.3英寸液晶仪表屏,虽然尺寸不大但清晰度极佳,而且由于固定在转向柱上,因此不管方向盘如何调整,仪表盘都不会被挡住,设计相当巧妙。

另外,档把也被集成在仪表屏旁边,小巧的手柄让人想起了宝马i3。同时,档把移位后中控区域的空间利用率也得到了提升。

12英寸的中控屏幕用上了大众集团最新的MOS 4.0系统,在系统流畅度和易用度上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操作逻辑比起传统的车机更像手机和平板,尤其是左侧那颗硕大的“Home”键,让人隐约有种使用iPad的错觉。支持无线Carplay和CarLife、智能家居连接等功能,让ID.4 CROZZ在车机方面明显与自主品牌拉近了差距。起码比起大众燃油车上的车机系统,ID.4 CROZZ的这块12英寸触控屏再也不是个“摆设”了。

但对于更喜欢电动车智能化表现的车主来说,这样的配置感觉还是太普通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R HUD抬头显示,这套需要5000元选装的配置相比普通的抬头显示,多了AR实景导航提示功能。在启动导航的时候,如果前方路口需要左转或右转,在你的视野内,AR会在路口投射出转向动态指示,最科幻的是,这个指示标就好像“钉”在路口那样,车辆接近的时候它也会逐渐变大,营造出裸眼3D的效果。不过目前这个AR投影只有在路口才会出现,虽然不容易打扰到驾驶员、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但高级感还是略差了一点。

MEB纯电动平台带来的另一大好处,就是更加宽裕的车内空间。前后排都比较容易找到舒服的驾乘位置,头部和腿部空间表现都相当出色,后排中间地板能够做到全平,这在大众车上还是头一次实现。

限于设计的无奈妥协

ID.4 CROZZ没什么硬伤,但还是有一些受限于设计的妥协。

首先要吐槽的,就是奇怪的刹车脚感。虽然ID.4 CROZZ的制动力是出色的,但制动踏板的过渡却让人有些不适应,前段虚位有些长、制动力较弱,而过了虚位后的制动力又有些过强,对于刚上手的车主来说需要时间来适应。

其次,后轮的鼓刹也是让人比较在意的一点。虽然大众表示MEB平台的后驱车型都会采用前盘后鼓式刹车系统,且前刹车用上了18英寸的超大刹车盘、以承担绝大部分制动力,后刹车采用的是大陆集团转为电动车研发的鼓刹系统、能够同时承担制动和动能回收的任务、实现与盘式刹车一致的性能,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价位的车型中,鼓刹依旧是会让部分车主介意的一项配置。

然后,转向手感的变化同样让人略感不适。相比同品牌燃油车型,ID.4 CROZZ的方向盘明显要更沉,而总圈数却超过了3圈。或许在正常行驶时这并不会造成困扰,但低速挪车、倒车入库时明显感觉有些费劲,尤其是对很多女车主并不友好。

另外,尽管全面转向触控化的按键力反馈出色,但部分按键操作逻辑还不够统一,比如在驾驶员车窗控制区,大多数按键都采用了触摸设计,但左右后视镜依旧采用旋钮,且旋钮缺乏标识。同时,也许是由于门把手造型设计原因,驾驶座车窗控制按键仅有两个,控制后窗需要按下“REAR”按键,而长按“REAR”按键至闪烁则能一键升降所有车窗,尽管功能没有减少,但操作却更加繁琐了。

此外,纯电平台的高地板也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后排坐姿较高,加上较短的坐垫和无法调节角度的座椅后备,长途乘坐容易疲劳。车底被电池占据后,备胎只能取消、后排座椅放倒后也无法做到与后备厢纯平,有一个较高的门槛,对部分物品的装载有一定影响。

至于后排配置仅有空调出风口和两个USB Type-C充电口,则显然是受限于成本的取舍。

稳扎稳打的优等生

比起那些起步更早的造车新势力,大众在电动车领域失去了一些先发机会,整车设计也不如那些新造车势力的车型那么炫酷。但扎实的造车工艺、贴合普通人习惯的驾驶感受、全面无短板的用车体验,ID.4 CROZZ依旧是班级中那个成绩稳定、表现出色的“优等生”。

尤其是结合19.99万—27.99万元的售价,不难看出大众大规模进军新能源市场的决心。

懂造车、懂中国消费者的大众,已经交出了ID.4 CROZZ这第一份答卷,正式与造车新势力“短兵相接”了。

责任编辑:陈华

试完ID.4,我看到了大众的未来

今年最重磅的电动车之一,上汽大众ID.4 X,它来了。

从大众ID.品牌国内发布,到ID.品牌在华首款车型亮相,我都有幸在现场见证,作为传统汽车品牌首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纯电动车型,上汽大众ID.4 X和一汽大众ID.4 CROZZ确实让我充满了期待,直到两者的正式售价发布之后,大众ID.4家族更是让我对它的期待感再次提升。

今天,我终于试驾了上汽大众ID.4 X,它用实际表现告诉了我,我的期待是值得的。

对于ID.4 X这款车型,此前我也进行过比较详细的设计解析,所以在此不做重复概述。本文针对大家最关心的部分讲解。

但需要针对外观和内饰补充几点。第一,ID.4 X的配色方案支持个性化选择,共有潮流坐标、典雅格调、都市激情三种风格,每种风格包含了不同的车身颜色和车顶颜色,同时车内座椅颜色和饰板颜色也会随外观风格、颜色改变而改变,可以做到内外色彩统一。

第二,ID.4 X全系标配矩阵式LED大灯,近光灯有11颗灯珠、远光灯为7颗。大灯带有恶劣天气模式,与奥迪大灯功能看齐。尾灯则带有动态照明效果,这是IQ.LIGHT包含的功能。

第三,按车型配置由低到高,ID.4 X提供19、20以及21英寸轮毂可选,我们试驾ID.4 X 1st Edition ID.初见版配备的就是21英寸轮毂,轮胎为固特异御乘系列轮胎,既可以确保静音和节能,也可以提供相对不错的抓地力,并且这套轮胎还支持自修补功能,如被5mm以下的异物扎破,轮胎内部材料也能将异物包裹,以确保不会快速漏气,可以提供足够宽裕的时候将车开到补胎点。

接下来具体说说内部功能。ID.4 X的中控台主要由一大一小两块屏幕组成,显示效果都非常细腻,中控屏幕为12英寸,几乎集成了全车所有功能设置的操作,支持智能语音助手、高德地图、酷我音乐等便捷功能。

并且,ID.4 X所搭载的高德地图可以让驾驶员彻底抛弃手机导航。首先是使用方便,可以通过智能语音助手来设置目的地,其次是导航路线可以投射到全液晶仪表和增强现实抬头显示上。这个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功能,距离需要转弯的路口不到200m时,就会出现一个提示转弯的箭头标识,随着路口距离越近,箭头会不断变大,可以用非常直观的方式为驾驶员导航。此外,位于前挡风玻璃下沿的ID.LIGHT灯带也会随导航一同工作,距离转弯路口不到200m时,灯带会朝转弯方向发出蓝色流水灯信号,总共提醒两次。这样一来,增强型HUD和ID.LIGHT灯带的共同提醒下,驾驶员想走错路都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有了如此直观的车载导航体验,确实没有必要再使用手机进行导航,虽然ID.4 X支持CarPlay功能,但如果使用使用CarPlay进行导航,导航体验将会大打折扣。

增强现实抬头显示除了可投射导航功能之外,还可投射主动安全信息,比如当车辆未打转向灯偏离当前车道时,抬头显示也会出现黄色路线提醒,此时方向盘也会出现震动和进行修正,主动安全功能可谓是非常全面。

但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和L2+自动驾驶并未出现在这台ID.4 X 1st Edition ID.初见版车型上,可提供选装,价格为2000元,也算相当划算。

ID.4 X的空调系统非常有意思,带有智能模式,包含脚步加热/降温、手部加热、新风等功能,当然,也可以选择我们常见的空调模式。ID.4 X的空调保留了双区温度调整按键,方便快捷操作。

前排座椅带有按摩功能,挡位不可调,但聊胜于无,在这个价位合资车型上能拥有座椅按摩功能也算非常罕见了。

需要吐槽一下ID.4 X的车窗控制按键,主驾驶总控区域仅有两个车窗按键,需要通过REAR按键来切换前后窗控制,颠覆了用户几十年来的使用习惯,并且不便于行驶过程中的快捷操作。

对于ID.4 X的后排,可以给出一个相对较高的分数,由于基于MEB纯电平台打造,它不像油改电车型那样出现高地台的情况,地台高度与传统燃油车并无二致,坐垫长度也完全足够,可以提供较好的支撑。

后备箱空间也是如此,并且由于取消了备胎,后备箱可以进一步下沉,有着更大的载物空间。

迫不及待坐上主驾驶,习以为常踩下刹车,还未等我按下转向柱上的一键启动,车辆已经通电启动,按下P挡、开启车门,车辆启动熄灭,原来一键启动开关只是为了给用户提供另一种使用方式。旋转雨刷拨杆上方的换挡旋钮,向前是D挡,向后是R挡,非常容易上手。

踩下油门,第一感觉是动力输出的感觉与传统燃油车非常接近,即便深踩油门,也不会出现新势力造车那种特意营造出的加速冲击感,这种循序渐进的加速体验反而更能让大家接受,也更加可控。

ID.4 X 1st Edition ID.初见版搭载的电机最大功率204Ps,峰值扭矩310N·m,即便是试驾当天搭载4名乘客的情况下,动力也是相当轻快,很快就达到了60km/h的限速区间,即便是120km/h的高速上限,ID.4 X也是毫不费力。整体来说就是踩多少有多少,电机会在身后推着你前进。没错,这是一台后置后驱的大众。

面对电动车无法避而不谈的续航话题,ID.4 X是完全可以正面回答的。试驾当天出发前电量为96%,或许是前70km的驾驶风格相对激进或者速度较快,所以车辆计算得出的剩余续航为449km。

但在我驾驶的110km路程中,其中85km为限速120km/h的高速,正常速度驾驶,达到目的地之后剩余电量为75%。也就是说,每100km左右消耗20%左右的电量,并且大部分为高速路段,这种续航表现我认为是相当满意的,换算下来确实也完全可以达到官方所说的555km NEDC续航里程。

据官方所述,ID.4 X所使用的二氧化碳热泵空调,相比起新款特斯拉Model 3所使用的热泵空调,冬季电量消耗明显更低,对冬季续航影响更小。但由于受季节限制无法体验,希望之后有机会能在零下气温环境下体验ID.4 X的冬季续航。

ID.4 X 1st Edition ID.初见版的整车质量达到2.1吨以上,即便是电池组更小的纯净版也有着1.96吨的重量,如此沉重的车身对底盘支撑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所以上汽大众将ID.4 X的底盘设为了较为具有支撑性的风格,行驶烂路时,底盘保留了一定的路感,车厢内部有轻微感知,但未达到影响乘坐舒适性的层次。

而在正常铺装路面下行驶,ID.4 X的底盘还是有着非常熟悉的“德味”,遇到井盖和路面接缝,悬架动作干脆利落,几乎没有多余动作出现,即便面对高速公路的突然起伏,车身动作也足够优雅,并不会出现明显弹跳,车内乘坐感受是足够安稳的。总的来说,ID.4 X的底盘表现在同价位纯电动车之中是属于上流水准。

ID.4 X的隔音表现比较让我意外,在没有发动机运转声音的环境下,高速行驶时所传递至车厢内的声音就会被进一步放大,但就算在这种情况下,ID.4 X的车厢也是足够安静,高速行驶时除了风声之后,底盘噪音和胎噪都微乎其微,这种隔音表现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作为传统车企旗下的首款智能电动车,ID.4 X并不像新势力造车的首款车型那般仍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它整体的表现就像是一台非常完善且成熟的电动车,也无需用户花费任何适应成本,除了能源补给方式不同,ID.4 X几乎哪哪都跟燃油车相似,这更能使消费者所接受。

对于这台电动车的评价,我认为是“减少续航焦虑”,因为电量和表显续航都足够实际,不存在虚标,所以用户也能够预判到充电周期。开着它,几乎不用对续航产生疑虑,我只需要跟驾驶燃油车一样,根据剩余里程规划补给能源的计划,并且ID.4 X还具备查找充电桩功能。

2021年,将会是上汽大众电动车增长之年,ID.4 X揭开大众在华电动车序幕之后,ID.3、ID.6也将陆续登场。后置后驱的大众,你们准备好迎接了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大众rear有个锁怎么解锁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