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开新局|新能源产业“链条化”的昌邑路径
近年来,昌邑市致力于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坚持“向海图强”发展方向,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充分利用沿海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产业。
7月5日,昌邑市北部莱州湾畔,三峡新能源山东昌邑发电有限公司的陆上集控中心施工现场一派繁忙,集控中心几座主体建筑已基本完工。在离海岸10多公里的海域里,一台台海上风电机组正在吊装安装中,计划年底实现全容量30万千瓦并网发电,实现新能源产业由海岸转向“深蓝”, 抢占发展“制高点”。
“海上风电产生的电流将由海底电缆传输到陆上集控中心,再并入到国家电网。”三峡新能源山东昌邑发电有限公司主管古宸源指着陆上集控中心说,作为集海上风电、光伏、牧场于一体的新能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融合发展的新能源产业示范样板。
不远处,作为山东省内首批平价海上风电项目的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渤中I场址海上风电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计划在年底实现50万千瓦并网发电。这两个海上风电项目合计总投资近100亿元,合计装机规模8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5亿千瓦时。
光伏发电方面,昌邑市已建成陆上集中式光伏电站4处共11.5万千瓦。其中,作为山东省首批“渔光互补”项目——昌邑下营100MW渔光互补项目已运营6年,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1.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万吨,“上可发电、下可养殖”的“一地两用”模式运行良好。目前,该市正在重点推进集中式光伏电站5处,合计装机规模15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0亿千瓦时。
生物质发电方面,昌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作为潍坊首个政企合作建成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项目已并网发电,达到了利用生活垃圾转换成绿色电能的新能源发展目标。该项目年处理生活垃圾21.9万吨,年可外供电约0.78亿度,可有效替代标准煤约2.3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08万吨,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天然气发电方面,计划建设天然气发电项目2个,均已与天然气供应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保障长期稳定供应。下营亚星新材料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2亿千瓦时。龙池镇化工园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2.3亿千瓦时。
截至目前,昌邑市已建成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47.65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19.65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26.5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1.5万千瓦。新能源合计年均发电量约6.7亿千瓦时,占该市全社会用电量的10%以上。
不仅如此,昌邑市注重延长新能源产业链条,积极推动配套产业发展。比如,山东瑞其能电气有限公司研发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永磁直驱风电机组,起点高,竞争力强,与同类产品相比处于领先地位。目前,风电机组的生产能力可达年产500台(套),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亿元,2022年计划生产销售风机60台(套),合计20万千瓦,产值7.9亿元。山东亿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各类空气源热泵5万台,新风系统1万套,电采暖壁挂炉1万台。企业还与北京理工大学签订项目共同研发合作协议,共同研发空气源热泵-太阳能梯级相变储热技术,目前已完成初代原型机研发。
“我们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向海图强,中国华电、中国华能、三峡新能源、国华能源等一批‘国字号’‘央字头’企业抢滩登陆渤海湾。我们加快实施新能源产业‘链条化’,形成装备制造、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绿色应用的‘全业态’以及‘光伏+渔业’‘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新模式。预计到‘十四五’末,昌邑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可达140万千瓦,总发电量可达36亿千瓦时,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凝聚起澎湃动力。”昌邑市发改局局长孙兆兴信心满满。(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都镇强 报道)
变“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昌邑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
3月以来,昌邑市招商引资工作从未停歇。昌邑市投资合作促进中心积极推行“不见面”招商,坚决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
建立轮岗咨询机制。采用电话、微信、邮箱等方式,改“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沟通。昌邑市投促中心各科室工作人员实行轮岗制度,保证招商引资工作正常运转,凡是意向来昌投资的客商,只要是通过线上咨询,都将尽最大的努力给予回应、落实,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共商合作。近期,通过线上沟通,进一步加强了与路贸通集团、张江药谷、东方龙商务集团等20余家企业的合作交流。
全面实行线上推介。依托“智慧招商一张图”平台,加大对昌邑交通、文化、产业等优势资源的推介;加快昌邑市重点项目推介手册、投资昌邑宣传册、宣传片等宣传材料的更新制作,重点聚焦七大重点园区、“1521”先进制造业、潜力产业带动点、重点推介项目,通过发布公众号、邮寄、邮件、微信推送、媒体发稿等形式进行线上招商推介,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共瞄准、点对点联系上海电气集团、领湃新能源等30余家重点企业,让企业能够及时掌握昌邑招商动态,实现“客商不见面,招商不断线”。
近期,昌邑市投资合作促进中心线下陆续接待了10余家企业,双方就项目需求、营商环境、合作方式等展开座谈交流,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期,将做到线上拜访常态化,持续做好对接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力促项目早日落地。
持续谋划项目推进。该中心定期组织镇街区开展招商引资调度会议,深入研究上级产业政策、超前谋划、奋勇争先,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和目标任务落地落实、走在前列。同时,积极对接、服务企业,详细了解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状况、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规划,及时提供帮助支持,赢得企业一致好评。(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都镇强 通讯员 夏岷江 马文睿 报道)
昌邑:打造工业“强引擎” 跃动发展“新活力”
今年以来,昌邑市锚定“七个加力突破”部署要求,以数字经济筑基、以绿色发展赋能、以沿链聚合增效,精心谋划“强引擎”,跃动发展“新活力”,为工业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筑牢“云底座” 激发数字“云动能”
日前,山东省工信厅公示的2023年度山东省瞪羚企业和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显示,昌邑市新增6家瞪羚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昌邑共培育有效期内瞪羚企业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9家,潍坊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7家。
取道“专而精”、突出“特而新”,数字赋能成为昌邑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独门绝技”。该市通过政策扶持、搭建平台、市场引导等三个驱动措施,从项目起步阶段的企业上云政策,到推广阶段的两化融合政策,再到成型阶段的智能制造政策,建立起分类、分级体系化政策群,全流程“靶向”支持企业以数字化、自动化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推动企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智慧大脑”驱动,聚合数字经济“向新力”。“我们根据不同细分行业发展需求,扶持打造了一批‘小灯塔’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样本,带动引领广大中小企业‘看样学样’,破解制造业大面积、批量式推进数字化改造提升难题,推动全市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昌邑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范新章介绍道。
同时,为破解企业“不会改”的问题,昌邑市还建立了“1行业1总包N分包”的“1+1+N”推进模式,引入中国移动、金蝶软件等5家头部服务商作为总承包商,“打包式”为行业企业量身定制技改路线、软硬件开发、运营维护等数字化改造方案,海康威视、江苏巨细科技等分包商参与其中,以“总包+分包”集成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数字化改造方案,让企业摆脱技术困扰,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数”造新动能,“数字大军”持续壮大,2022年昌邑工业数字经济总量突破30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50%。该市现有省级以上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9家,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3处,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2处,省级企业上云标杆企业3家,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入库培育项目5处。
崛起“绿屏障” 激活产业“隆起带”
7月15日上午,渤海区域最大海上风电综合应急演习在昌邑市海洋牧场与三峡300MW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风电场附近海域举行,模拟台风“海宁”来临前昌邑三峡海上风电场人员撤离遇险救援场景。
“昌邑市海洋牧场与三峡300兆瓦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夺得国内首个‘风光渔同场’三位一体示范样板、山东省首个一次性全容量并网平价海上风电、潍坊市首度海上风电等多个首创,自去年12月并网以来,仅6个月时间就累计发电5亿度。”三峡新能源山东昌邑发电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曹锦超介绍道。
能源结构“向海图强”,绿色经济“扬帆远航”。昌邑市致力于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产业,激发能源行业发展活力。截至目前,该市新能源企业达300余家,已建成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近100万千瓦,预计到今年年底可发“绿电”20亿度,占社会用电量的30%左右。按照规划,“十四五”末昌邑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20万千瓦左右,年发“绿电”60亿度,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60万吨。
经济发展“向绿而行”,企业转型“向新而生”。昌邑积极培育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建设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目前,该市拥有国家绿色工厂1家,国家绿色设计产品1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特色产业集群1家,市级绿色工厂2家。
“我们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在核心技术突破上下大力气,以创新求发展。聚焦产业链条延伸,扎实开展工业技改提级行动,以技改带动研发、生产、制造、运输等配套产业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深入实施‘挖-备-纳’工作法和技术改造‘双百’跟踪服务体系,挖掘企业投资需求,滚动推进项目建设,服务保障项目早投资、快达产、增效益。”范新章说。
1-6月份,昌邑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8.1亿元,同比增长39.7%,7个项目列入上半年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6个项目被列入2023年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93个项目被列入2023年潍坊市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7个项目列入2023年上半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
延伸“产业链” 培强集群“集聚地”
昌邑市的山东凯泰超细纤维有限公司2013年至今绒面产品销售的市场份额稳居全国第一;金昌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PVC稳定剂最大供应商,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昌邑的汽车制动鼓、轮毂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5%以上……
昌邑工业经济底气十足,数据背后是昌邑市“链式思维”的谋篇布局。近年来,昌邑市不断深化“链长制”改革,印发《关于推行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实施意见》,制定《工业发展倍增计划(2023-2026)》和《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1000亿级高端化工、500亿级装备制造、500亿级预制菜、200亿级纺织印染“1552”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为引领,全力打造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企业竞争力强的制造业集群。
以园聚链,以链集群。昌邑坚定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着力放大下营、龙池两个省级化工产业园以及柳疃工业园、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城西生态制造产业园、高端机械装备产业园、产教融合示范区等7大骨干园区、2万亩发展空间优势,建设运营好精密制造、新能源装备、环保装备等“园中园”,推动产业业集群发展、整体向中高端迈进。
聚点成链,延链成群。昌邑市按照“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的招商思路,创新编制了高端化工、智能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纺织印染、现代海洋食品加工、铸造精加工、新能源装备、环保装备制造等九张产业链精准招商图谱,对照产业链“靶向”招引,为企业拓展上下游“朋友圈”,形成了“一产业一图谱一链条”的招商新格局。
1—5月份,昌邑市工业企业升规纳统9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299.7亿元、同比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总投资1015亿元的国华风电、凯盛高性能新材料等183个重大重点项目全面铺开,34个省市重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均超序时进度18个百分点以上。(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都镇强 通讯员 苏希煜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