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和奥迪,到底有什么不同?
大众和奥迪虽然都属于大众集团,但其实两个品牌从历史、定位、技术、质量等等方面都还是不太一样的。
就好比虽然是两兄弟,但是老大和老二学习成绩就不一样,还是要看自己本身的悟性。多花几万买个奥迪的朋友还是能值回票价的。
大众和奥迪的产品设计有什么不同?两个品牌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不一样的。
希特勒成立大众的时候就想做平民轿车,而霍希成立奥迪的时候就放话说,任何时候都只想做大排量、大型的这种豪华车。
大众和奥迪的车型都是各自平台的产物所以,两个品牌的产品设计也不太一样,大众的车型现在基本都是更适合小排量车型的横置平台MQB的产物,这个平台是大众自己花了6.5亿美元搞出来的。
奥迪的车型大多来自奥迪主持研发,更适合大排量的纵置平台MLB。
生产平台就好像车子的妈,连妈都不一样了,这孩子肯定不会太像的。
发动机不同还会影响变速箱等部件的质量所以有的车子虽然从发动机型号上来看是一样的,但是布置方式却完全不同。
这不光是发动机横着放还是竖着放的问题,还会影响变速箱、主减速器等等在内的传动系统关键部件,结构、布局和质量。
举个例子,横置平台用的双离合是DQ500、DQ380,纵置平台双离合用的就是DL501、DL382了。
大众的横置布局更适用于家用紧凑的小车横置的布局,发动机的汽缸在车头就像汉字的“一”一样横着放,会占用比较多的横向空间,但是有利于缩短发动机机舱,缩短车身长度,把空间留给我们乘员舱,坐的人舒服点。
适合这种气缸数少、空间吃紧的小排量紧凑车,一般都是4缸以下的这种车型用。
奥迪的纵置布局更适合动力更强的豪华车纵置布局就不是汉字的横着的那个一了,是阿拉伯数字竖起来的那个1了。
横置它受宽度限制会比较多,纵置就会受长度的限制比较多。
但是如果是豪华车子来用,车子本来就是长,问题不会太大,而且这样布置左右对称,有利于操控,车子左右两侧省下来的空间还可以给4个轮子用更复杂、更舒适的悬架系统。
就好比你房间面积小就只能放个板凳,你面积大,客厅豪华,放个沙发又舒服、又好看。
横置和纵置动力方向也不同纵置和横置在动力从发动机变速箱出来后的方向也不一样,横置是从车子的左侧或者右侧出来,可以直接驱动车轮。
纵置就和排气管一样,它是往后面出来的,不管驱动前轮还是后轮,都是要拐个90°才能往左右两侧的。所以一般会干脆采用操控性能更好的后驱或者是四驱。
就好像反正是不能直接拿手抓饭了,要选个工具,选筷子当然还是比选刀叉、勺子更好使一点。
奥迪有些前驱车它采用纵置布局是为了节省成本,兼顾了旗下不少装配四驱系统的车子,避免了重新设计一个底盘。
大众和奥迪的发动机有什么不同?由于动力系统设计的不一样,大众、奥迪发动机也不完全是一样的。
排量比较大的适合纵置布局的发动机,大多数是奥迪自己搞的,前面有说过。
应用最广发动机都是奥迪主持开发的比如说3.2L的V6FSI就和大众的3.2L的VR6是不一样的。后续改良的3.0T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机型也是奥迪自己去弄的。
近几年奥迪和保时捷还开始发动机研发合作,共同开发了2.9T和4.0T两款发动机。
除了排量比较大的这些机型,集团旗下应用最多、大小通吃、横置纵置都有的1.8T、2.0T的EA888发动机,也是奥迪主持设计研发的。
奥迪的发动机低速有力,高速响应快2015年奥迪Q5上面装配第三代EA888(EA888 Gen3)发动机时,大众帕萨特、途观、迈腾用的还是第二代的EA888(EA888 Gen2)。
就算之前第二代EA888全集团推广的时候,奥迪和大众也是不太一样,配有奥迪特有的可变气门升程AVS系统,可以让发动机低速有力,高速响应快。
拿跑步打比方,这个系统就好像可以让人同时掌握短跑冲刺和长跑耐久技术一样,还是比大众好一点。
奥迪的发动机适用场景更广现在第三代的EA888也在集团里面普及了,奥迪又开始捣鼓三代半的EA888(EA888 Gen3.B)。
这代发动机可以在低转速的时候,使用保证动力输出的奥拓循环,高转速的时候切换成注重省油的米勒循环,比全程只使用奥拓循环的上一代油耗要更低,也保证低速的动力输出。
这就好像一个高级的厨师做了一道菜,既满足北方人的口味,又能满足南方人的口味,西边的人点赞,东边的人还掏钱。
大众和奥迪的车身技术有什么不同?就算发动机一样,车身也是有很大区别那现在的奥迪很多小车,比如什么A1 A3 Q3已经开始用集团旗下更紧凑的MQB横置平台,用的是大众开发的EA211发动机。
单从动力系统来看没有什么区别,你就是换了个皮的奥迪嘛,你就是加了点钱的大众嘛,等等等等都开始说出来了。
不过就算这些车型和大众一样也是横置前驱平台,但车身还是不太一样的。
奥迪喜欢在车身上使用铝材奥迪喜欢在车身上面用很多的铝材,这也是奥迪保持和大众差异化最重要的“黑科技”之一。
早在1991年的时候,奥迪就出过全铝车身的概念车。1993年,经过11年的研发第一代A8全铝车身就搞出来了。
铝质材料的优点就是重量轻,铝的密度是2700千克每立方米,钢的话是7900千克每立方米,轻了将近三分之二,轻就意味着省油。
铝质材料造车身可以省油有人统计过,车子每省下大约20公斤,差不多就是一个行李箱的重量,油耗就能省1%。
举个夸张点的例子,福特F-150大卡车用铝片代替钢板,可以减重318公斤,算一下的话省油省15%。
这比研究发动机省油技术、可变压缩比、可变界面涡轮之类的简单得太多了,成本也更低。
就好像说要避免感冒,吃什么保健品加强免疫力,都不如多穿几件衣服,今天不着凉不就行了嘛。
但是铝材车身修起来更贵那当然铝合金价格也是更贵的,不仅买的贵,修起来也贵。
由于钢材技术近几年发展也是很快的,更加轻量化、高强度钢材的出现也让铝制车身的优势没有那么明显了,再加上这个铝这个材质也存在焊接难的这种局限性。
所以奥迪A8又放弃了全铝车身,但是铝材仍然占车身材料的60%左右。
大众由于成本所限,铝材使用较少大众就没有奥迪这么痴迷了,拿同平台、同级别的A3和高尔夫举例,A3的发动机舱盖、前副车架、前保险杠后部的吸能横梁以及后窗下面的台板都是铝的。
高尔夫显然是没有的,这也是成本所限。
根据欧洲铝业协会EAA做出来的统计,如果高尔夫这样大小的车子用全铝车身的话,成本比全钢车身多了大概1015欧元,也就是差不多人民币7000块钱的样子。
这好比就是50块钱和100块钱的蛋糕,乍眼看是差不太多的,但限于成本,鸡蛋有可能少了3颗,你还不一定吃得出来。
大众和奥迪的四驱系统有什么不同?除了这些,奥迪的四驱系统和大众系统也是不一样的,主要是由于刚才说的动力系统布局不一样造成的。
奥迪四驱系统以托森差速器作为核心奥迪的四驱系统算是它的一块招牌,就那个爬爬的壁虎。
凭借搭载四驱系统的Quattro系列赛车,奥迪称霸WRC世界拉力赛B组将近10年,一直到国际联赛取消B组赛事。
这套Quattro四驱系统是用托森差速器作为核心的,而大众的4motion四驱系统是以瀚德公司多片离合器式中央差速器为核心的。
你听名字那么长就知道人家想起来有点奇怪。
中央差速器算是四驱系统里面的核心技术了,就和我们人的心脏一样重要。
托森差速器响应速度非常快托森差速器是纯机械的自动结构,它优点就是响应速度快,在车子4个轮胎受到不同阻力的时候能做到瞬间响应,对动力又进行分配调整。
那就好像我们这个安全带一样也是纯机械结构,受到快速拉扯「啪」一下就有反应了,扯不出来了,你慢慢拉就拉的出来的。
它不需要通电,不需要智能控制,机械的,可靠、好用、响应迅速,这套系统还可以做到全时四驱,缺点就是结构比较复杂,重量会比较大,价格也比较贵。
大众依托的差速器反应速度慢且容易过热多片离合器式中央差速器反应速度不如托森差速器,而且不能长时间大负荷的工作,否则的话有可能会产生过热的问题。
离合器、过热这些词语听起来是不是和双离合很像,就是一样的毛病。
所以多片离合器式中央差速器为基础的4motion平时是偏向于前驱的,公路性能是没有Quattro系统好,但胜在结构简单,成本低,油耗也更低,对我们也是好处。
近年来奥迪的四驱系统也开始放水不过近几年奥迪也放水了,它旗下横置发动机的车型虽然写着Quattro,但实际上和4motion没什么区别。
甚至自己为了省油,还搞出来一个新四驱系统叫Quattro Ultra,也放弃了更可靠的托森差速器,这就有点像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味道了。
大众和奥迪的车灯有什么不同?除了这些,奥迪在车灯方面也是比大众疯狂的多了,被大家戏称为灯厂。先不说脸好不好看,眼睛一定要又大又亮又水灵,女生都认同,对吧。
奥迪车灯的设计和造型走在行业前列不过这也不是毫无依据的,你论灯的这些设计和造型,奥迪的确是别具一格,带火了日间行车灯的风潮。
技术方面什么矩阵式激光大灯、OLED大灯这些先进技术也是走在行业前列。
甚至这个日本版的A4还可以用带有OLED照明技术的车灯发文字表情包,“朋友让一下! 唉,不好意思我超个车。”挺有意思的。
大众和奥迪质量有什么不同?刚才说了那么多不同,有一件事情是回避不了,大家也关心的——质量不同。造车理念存在不同,成本品控上面也肯定会有差别。
奥迪的品控要求更高举例来说,这个车子的门槛一般都是用螺栓和胶带固定。奥迪在测试质量的时候,它就有个实验,要求把螺栓全部都卸了,专门用胶带做拉拔力的这个实验,看看牢不牢。
就好像吃包子,先尝一口包子皮,再把馅里的这个葱拿出来尝尝,最后再吃这个肉。
大众没有奥迪近乎苛刻的质量测试大众就是没这个事情的,本来两个东西就是共同起固定作用的,一起测还能省点成本,一个有用嘛,那另外一个不要了。
理念是不一样的,正因为这种听起来近乎苛刻、有点变态的品控要求,的确也是让奥迪在质量上是领先于大众的。
大众的质量是远远比不上奥迪的汽车之家和权威汽车市场咨询公司益普索(Ipsos Auto),他们发布了一个合资品牌的质量排行榜,奥迪排在前十,大众比行业总体水平还差一点。
总的来说,多花了钱买奥迪还是值回票价的,不是说套了一个壳东西都一样。
但是大众性价比更好当然了,大众是性价比更好的选择,核心技术也和奥迪差了不太多,刚才也说了奥迪的发动机技术研发出来之后迟早是全集团要通用的。
虽然“黑科技”少了点,成本是低一点,那钱也少了嘛对不对?那买个性价比更好的大众也许是我们大家的这种选择。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有什么不同?但是大众也有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可以选的,这两个都是大众,它到底哪里不一样呢?
有的朋友说,“哎呀,国内嘛,就买丰田好了。”修不好的大众开不坏的丰田,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那为了把这些搞清楚我也去翻资料,还发现大众和奥迪现在是同一个集团,但其实就是正宫娘娘和贵妃娘娘,这两个是有恩怨情仇,有戏的,还挺有意思的。
关键词:大众我都给你整理出来了,关注我的「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大众」就可以了。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有什么不一样?大众和丰田到底哪个更靠谱?性价比到底是谁强?大众和奥迪当初是怎么样走到一家的?你知不知道奥迪最早是被奔驰买走的。
关注「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大众」就可以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最美、最安全、最便宜、豪华后驱 20万级这些大众车型必看!
随着平台造车技术的日渐成熟,如今市场上车型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而这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大众。以大众旗下的SUV产品为例,上汽大众旗下的途岳、途铠、途昂X,一汽-大众的探歌、探影、探岳等,MQB平台下的燃油以及插混车型加上MEB平台下的纯电车型共有多达18款SUV产品。并且其设计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同质化。
同质化确实保证了产品之间质量水准的稳定,但较高的同质化也导致了车型之间的相似度太高,亮点也几乎无异。千篇一律的车型远不及一些有着明确亮点和个性的车型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但一些有着明显亮点和特色的车型,却并不是每一款都能够被消费者所接受,很多车型的短板却成为了绊倒潜在消费者的最后一道坎。
虽然大众家族是目前市场上同质化最严重的品牌,但也并不是没有一些个性化的产品,大众CC放眼整个大众家族都是最独特的存在。号称“最美大众”的大众CC,在设计上远比家族中其他车型看点更多,其颜值也觉得算得上是整个家族中的巅峰。
大众CC的每一次改款换代都是在刷新大众家族的颜值新高。现款大众CC不仅从上一代车型延续了溜背的设计和无边框车门的设计元素,这一代车型更是新加入的掀背尾门造型以及全新设计的LED日行灯,而在中期改款后还加入了猎装版的车型选择。
但可惜,最美大众并没有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以5月份的销量表现来看,单月仅售出了1215辆,而同期大众迈腾的销量为9698辆。两款车采用了相同的底盘结构,证明大众CC的质量等方面与迈腾是几乎一致,但售价上,大众CC无法给出足够的诚意成为了消费者不肯买账的主要原因。
全系标配2.0T的大众CC的门槛售价为24.99万,而迈腾2.0T的门槛售价仅为21.99万,虽然大众CC有着许多迈腾没有的设计看点,但3万元的售价差距确实会让许多人犹豫不决。而且大众CC目前的优惠幅度也很低,仅有2万元,优惠后的实际裸车价为22.99万;但品牌和用料更出色的奥迪A4L,入门版车型(指导价30.58万)优惠后的裸车价不过24.78万,比起考虑大众CC,更多人反倒会为奥迪的品牌形象和定位而买单。
放眼整个汽车市场,沃尔沃都算是一个极具特点的品牌,虽然在品牌效应和知名度上不及奔驰、宝马等品牌,但在车主认可度、品牌粘性方面,沃尔沃并不输一些主流的豪华品牌。而近年来随着沃尔沃的引进,其口碑在中国市场不断发酵,销量也逐渐水涨船高。
沃尔沃品牌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安全,这也是沃尔沃的品牌理念,这并不仅仅局限于安全技术领跑汽车领域,在每款车的安全配置上,沃尔沃也非常舍得下本。以沃尔沃S60为例,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主动刹车和疲劳驾驶提示均为全系标配,这样的安全配置起点放眼同级别基本完爆竞争对手。而且在碰撞测试中,无论美国的IIHS还是国内的中保研,沃尔沃旗下车型都获得了十分优异成绩;并且在日常用车中,沃尔沃S60搭载的安全系统曾多次帮助车主躲避危险。
并且沃尔沃在售价方面同样有着较高的诚意,沃尔沃S60的售价为28.69-38.49万,相较同级别奔驰C级等车型有着更低的购车门槛,同时车型的市场优惠幅度为6万元,算上购置税、保险等费用后,指导价33.98万的B4智远豪华版的实际落地价仅32.02万元。
但豪华品牌的购车从来都不是纯理性的,潜在消费者比起用料、安全性等方面,更多的还是注重品牌价值,一个好的品牌能够给自身带来更高的社会地位,在这方面沃尔沃显然不及BBA品牌。这也是为什么BBA在2020年362万辆豪华品牌上险车型中,仅BBA这三个品牌的车型上险数就高达228.3万辆,占到了总体的63%。
相较市场上大多数前置前驱车型,前置后驱的驱动方式一直被重视驾驶体验的消费者所喜爱。前置后驱相较前置前驱本就有着更高的成本,加上宝马一直宣传的“无后驱不豪华”口号,也令不少人觉得后驱就应该与豪华以及操控性挂钩。
确实,市场上不少后驱车型售价都称不上是亲民,但凯迪拉克CT4却算得上是个例外,23.97-25.97万元的指导价基本上是同级别后驱车型最低的售价,并且辅以3.5万的现金优惠加持,入门版车型实际裸车价仅20.47万元,算上购置税等一系列费用后,入门版车型售价也仅23.46万元。
无论是设计到硬件设施,都能看出CT4就是一款完全针对喜欢驾驶的年轻消费者所打造的车型。最大功率237Ps的2.0T发动机配合上8AT变速箱,已经为其提供了不错的动力输出和平顺性,并且车身50:50的前后配重比,哪怕在30万级别的车型中也是比较罕见的。而在设计方面小鸭尾式尾翼,以及车内由金属、皮革、镀铬等材质组成的中控台,都非常符合年轻消费者对车辆个性化的需求。
不过凯迪拉克CT4的短板也同样十分明显,那就是后排空间实在是过于局促了。车辆长宽高为4760/1815/1421mm,轴距为2775,由于车厢内较低的空间利用率,加上后驱车型传动轴设计大大侵占后排腿部空间,导致后排的乘坐体验确实不太理想,尤其是中间的位置。中国消费者对车辆空间本就有这过分的执着,宁可用不上,也不能没有,而CT4较差的空间表现确实劝退了许多想要购买人生中第一辆后驱车型的消费者。
车型销量不佳,不一定就是产品本身的硬件或工艺存在问题,更多很多情况下是不太符合市场大多数消费者的购车需求所导致的。亮点十分明显的同时,车辆的弱点也显而易见,或许是像大众CC太贵,或许是像沃尔沃S60的品牌力较低,或许是像凯迪拉克CT4的空间太差,这些都是劝退车型潜在顾客的关键因素。
都说后驱车操控性更好,但实际前驱驾驶更安全,更适合普通大众
无论多复杂的汽车知识,都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明白,这可能是我最大的特点。
养车好又省、修车不踩坑、选车自己懂
如果是两驱车,对于我们大众是选前驱还是后驱?没有最好,只有合适。不同性别、不同场景、不同地区、不同驾驶习惯,这个选择完全不同。
后驱
不知从何时起后驱成了豪华车的标志,B、B、A车系的顶级车都是后驱,凯迪拉克CT5和CT4上市时铺天盖地的广告语是“无后驱,不豪华”,后驱与豪华这两个词似乎被紧紧联系在一起。
不过仔细一想,五菱神车宏光,各种皮卡以及十来万的面包车不都是后驱吗?
今天想说的是,后驱不代表豪华,但豪华需要后驱。
如果只论驾驶安全性,那么很简单:四驱>前驱>后驱。
是技术的进步才实现了前驱汽车刚被发明出来的一段时间,一直都是后驱,没有前驱。后驱从发动机到变速箱,再到传动轴、差速器,最终动力传输到两个半轴,整个结构如同穿糖葫芦一般,如果是后置后驱那就更简单直接了。
如果前驱,前轮又要负责转向又要负责驱动,技术相对复杂,需要布置下前驱的空间,需要变速箱小型化,当时的汽车企业并没有解决这个技术难题的能力。
后来奥迪把此项技术应用在了量产车型上,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因为前驱可以降低成本,并且一般行驶情况稳定性更好,所以得到大规模的普及,绝大多数汽车品牌开始使用前驱技术。
在1950年首次出现在量产车的麦弗逊悬架,对实现前驱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简单、成本低、最重要的是空间占用小,特别适合把前驱的半轴结合在一起,实现发动机横置。
上为麦弗逊悬挂,转向、支撑、减震一体
前驱带来哪些好处还有什么不足成本降低。汽车所有技术应用成本增加或减少,都会体现在售价上,包括设计成本、生产成本,当然也包括我们的使用成本。
空间利用更好。前驱更多的采用横置、少了传动轴,的确是可以有效降低空间占有率,不仅能解决后排中央地台凸起问题,由于发动机横置省出的空间还增加了前排乘客的腿部空间。
燃油经济性更好。传动路径更短,降低了传统系统的机械损失。
行驶稳定性更好。前驱是拉着车跑,其行驶的方向稳定性凭生活常识也知道肯定更稳定,当然理论上也如此。所以,一般大众正常用车,包括120km/h行驶及普通正常速度过弯,安全性更高。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前驱存在天生的缺陷,就是“驱动力不平衡”,就是它驱动车轮的左右半轴长度不一样,会造成大马力输出时的左右轮获得的动力不同,但也有一些相应的技术来克服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前驱的驱动半轴左右不等长
前驱容易使车辆重心靠前,从而使操控性不够伶利。同时,无法将更大的动力输出。
为什么豪车及高性能车需要用后驱由于急加速时车辆重心后移,造成前轮附着力下降,如果动力充沛就会出现打滑现象。
所以你会发现,前驱车百公里加速7秒左右就是一个临界值,到这个成绩,受前轮附着力降低的限制,再大的马力也无法输出了。
所以,前驱车一般用在2.5(自然吸气)以下的发动机上。
豪车及性能车,一般都是大功率发动机,为了使动力全部能发挥出来,且提供更高级的驾驶乐趣,自然就只能选择后驱。
另外,由于后驱可以使整车的重心更偏向后面,使车辆变为过多转向,这使得操控性变得更灵活,更适合喜欢激烈驾驶且有一定操控经验的人。
后驱轿车底盘结构
前驱的操控性不如后驱却更适合大众驾驶我们常说汽车的操控性,在我大学课本里叫“操纵稳定性”,它涉及很多方面,但其中关于不足转向与过度转向是主要内容。
很多爱好者总是强调不足转向的车操控性不好,但如果你没经过训练,不足转向才是更适合更安全的。
不足转向与过度转向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指当你高速过弯时,汽车实际行驶的轨迹半径大于你转向车轮应该走的轨迹,这就是不足转向。反之,就是过度转向。
造成两者不同的核心,是车辆纵向重心的位置。重心靠前,就会造成不足转向。反之,则会产生过多转向。如果重心在中间位置,也就是你经常看到一些新能源宣传的前后轴50:50的轴荷分布,叫中性转向。对于民用车辆,当然是中性转向最好。
过多转向,对未经训练的驾驶员更难以控制
前驱车的发动机、变速箱、驱动半轴等都在前部,所以整车重心比较偏前,也就是属于不足转向。
后驱车变速箱位置在发动机后部,之后有传动轴、后桥主变速及差速机构。减轻了前面的重量,增加到了后面。整车重心自然就会后移,也可能是中心位置,有可能是偏后位置,这就看每台车的具体设计了。
后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及差速器
很多车评人讲的操控性是片面的很多车评人经常总是爱讲过多转向多好多好,但他忘了车主大部分是未经训练的普通人。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你没有开出过后轮侧滑“吱吱”叫着还能控制车辆的话,就别总强调过多转向更好,这种性能车不适合普通大众。
而对于民用来说,出现过度转向是危险的,一般人没经过培训的话很难驾驭。过度转向到一定程度是需要反打方向来控制车辆,否则容易发生“激转。激转就是车辆失控形成360度打转,整车方向朝着激转发生前那一刹那车辆的惯性方向。
而不足转向,大不了再多转些方向盘来弥补,而不会发生激转失控。实际上,我们日常驾驶快速行驶过弯时,不足转向一直在发生。只是我们凭感觉做出了方向补偿。
前驱和后驱哪种情况更适合你习惯比较正常驾驶的,前驱的不足转向更安全。喜欢运动风的,后驱更适合。
正常爬坡,重心会后移,后驱车动力更容易被利用。但在冰雪等低附着力路面的坡道上,这时后驱爬坡能力不如前驱。
北方冰雪天气多的,后驱容易甩尾更难控制,这样地域更适合前驱车。而山区后驱更适合。
女性驾驶员,如果不是玩车一族,还是开前驱的更好控制,原因大家都懂。
发生过多转向时,需要反向打方向盘来控制车辆
结束语现在我国高速都限速120km/h,所以一般家庭用车还是前驱更合适,价格更低更安全,正所谓“前驱代步、后驱竞速”。
同样动力情况下,急加速起步初段前驱会快于后驱
新能源电车的前后驱布置就简单多了,基本不涉及成本增加的问题。所以你看,主流纯电车(byd唐宋汉那些基于油电混的车型不算):byd海豹、极客001、特斯拉、五菱mini、长安深蓝、小鹏p7后驱、大众ID系列等都是采用后驱。
新能源车,大部分车厂都选择了后驱,原因有三点,一是电机低转速时扭矩更大,即便使用了中等功率的电机。二是便于于后期推出大功率系列车型。三是可以有更好的操控性,电机并不重,后置电机的结果,车辆的重心基本都是在中间,会是一台中型转向的车,这也是最理想的。
其实,无论是前驱还是后驱,都不如四驱。下期,就说说在非越野情况下四驱带来哪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