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最近大众车怎么了

40年前,大众汽车为什么来中国(上)

在汽车业界,但凡谈到改革开放,谈到引进技术,谈到合资合作,谈到国产化……就不能不谈到德国大众。由此,记者也被一个“谜”一样的问题所困扰:早在40年前,当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对中国汽车工业说“NO”的时候,大众汽车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难道大众汽车是那个时代的白求恩吗?当然不可能,那又是为什么呢?

2018年,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时,记者对于这一谜题的破解也更加执着。12月中旬的一个午后,在北京老皇城根下的一个茶馆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有机会向大众汽车集团前董事长卡尔-H-哈恩做了求证。就在此前一天,这位92岁的老人在北京领取了一个纪念改革开放的“见证40年-经济人物”大奖。

2018年12月16日,采访结束后,哈恩博士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合影

40年前,整个汽车行业陷入第二次石油危机,在“破坏了所有的计划”(哈恩博士《我在大众汽车40年》)背景下,大众汽车依然与中方保持密切的接触和沟通,随后便有了在中国市场一直领先的上海大众(今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也奠定了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哥地位,并形成在全球市场与丰田汽车争霸格局。

记者的问题是:1982年-1992年,在哈恩博士担任大众汽车董事长期间,对于大众汽车进入中国市场,业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一个说法是迫于当时的国际形势,比如欧美国家对南非的制裁,以及集团内部的调整和其他考量,大众汽车不得不做出到亚洲投资的选择;并且由于在韩国的投资没有谈成,最后才把项目落在中国。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那个日本汽车开始风靡全球的年代,大众集团和哈恩博士就有欧美汽车企业一致的想法——抵制和对冲日本车企,为此就把战线前移到亚洲(最早是想在韩国投资),前移到中国。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

2018年12月16日,哈恩博士在其自传《我在大众汽车40年》上,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签名留念

哈恩博士听后笑着回答:两种说法都是错的,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说完他又大笑了一次。

他说,这两种说法都不对。讲到当年美国政府的政策,大众汽车集团与美国政府之间保持了适当的距离与合理的关系,与他们之间也没有任何问题,也不是我们考虑的因素。当时我们到中国来,是很幸运的,因为当时只有我们作为跨国汽车企业愿意到中国来。当时,绝大多数西方人都认为按中国社会当时的制度与状况,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中国如果要发展汽车工业,也缺乏所需要的知识、技术等。

哈恩说,我们与合资伙伴开始合作时,双方都没有退路,没有人给我们兜底,冒着巨大的风险。

他分析道,我们和日本情况不一样。当时这个市场,在没有其他人来的情况下,我们就先来了。第一年做下来,卖了五千辆车,就占到整个市场份额的27%。当时有一些人不认同我的做法,说这样的市场没有任何的发展前景与空间,但是我仍然决定坚持,而且在与中方的合作中,我们发现中国人的学习速度非常快。同时,在与他们的合作中,我们也学习到很多东西。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政府的领导人不是由空想家或者拘泥于过去,他们中的大部分有理工科背景,都是工程师出身,而且非常急切地去学习外部世界的先进经验与最佳实践。(注:对于上海大众成立初期的产销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汽车工业规划参考资料1996》等资料中查阅到:1985年至1987年,上海大众的产量分别为1733辆、8031辆和11000辆;同期,全国轿车产量分别为5207辆、12297辆和20865辆;上海大众三年占比分别为33.28%、65.31%和52.72%。尽管缺乏当时的销量数据,但上海大众第一年的产销量显然没有5000辆的规模;且产量在全国产量的“占比”数均远高于哈恩博士所说“市场份额的27%”)。

哈恩强调,我们在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也是小规模的起步,按部就班,缓慢地向前推进。但是,我们非常注重为后面的发展奠定一套坚实的基础设施,到我25年前退休时,(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产量仅仅达到10万辆,我们知道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爆发性的增长是在更晚的时候出现,但是我们早期奠定的这样一套基础设施,为后来爆发式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像今天,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三千万辆,我们也有420万辆的规模(注:哈恩博士退休的1992年,上海大众生产桑塔纳轿车65000辆,而1993年才达到100001辆,资料来源同上)。

哈恩博士还间接谈到,我的成功和大众汽车集团的成功也与德国的传统有关。德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欧洲中心,旁边有许多邻国,总是要和四面八方打交道。在过去这就是意味着要不停地打仗;而到了新时代,这就意味着要学会和邻国去沟通,彼此理解,在今天也就意味着要能够在平等基础之上,与外部世界去沟通,相互理解,所有这一切对于我的事业,对于大众汽车集团的事业都非常有帮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宇星)

大众T7 California发布,最棒的露营车来了

大众在 5 月上旬于德国柏林正式发表基于 T7 世代 Multivan,所打造的新世代 California 车系,从原厂信息来看,新世代 California 车系与现号相同,提供有 Beach、Coast、Ocean 等不同等级设定,采用了 Multivan 长轴版本为基础,意味着空间更加放大,同时针对便利性与变化灵活性的强化,来打造出更强大的 California 露营车款。

大众在 2023 下半年,先是以 California Concept 预告新世代品牌招牌之一的露营车款即将到来,同年年底则是以伪装车方式来预演新世代 Transporter 战力,透露与福特共享底盘的商用车款系列即将到来,而这些都展示了大众商旅麾下产品,即将全数跨入新世代。事实上,在 2023 年 8 月下旬完整亮相的概念车 California Concept,其实就已经相当具备量产规模,原厂近日所公布的则是量产版本。

采用 T7 Multivan 长轴版为基础所打造的 T7 California,同样是采用 MQB 平台,其车身尺码分别为车长 5,173mm、车宽 1,941mm、含车顶帐在内的车高来到 1,990mm,轴距则是 3,124mm,对比现行 T6.1 世代 California 的尺码 (4,904×1,904×1,990mm、轴距 3,000mm),车长、轴距以及车宽都放大不少,意味着车室空间内更加宽敞,车高则是维持与 T6.1 世代相同,控制在 2,000mm 以内。

除了车室空间变得更加宽敞,让这款露营车在生活起居空间更为舒适之外,在运用灵活性上也同样有所提升,T7 California 采用双边侧滑门设计,意味着能够两侧进出车室,一改原先单边侧滑门设计,也让两侧都能搭配车边帐来使用。

车厢内操作界面也换上了数位液晶版本来进行操作,另外也能够透过智能型手机来进行操作与设定;至于露营车所需要用到的冰箱、厨具、橱柜、储水箱、水槽流理台等,仍旧会因应不同车型等级进行配置,同时也会因应车型等级在配件等级上有所区隔。

除了尺码更加放大来获取更多空间舒适性外,T7 California 在动力配置上也同样是新世代重点特色,T7 California 提供有 4 缸柴油与 4 缸汽油动力单元,柴油的 TDI 车型拥有 150 匹 (ps) 最大马力,而汽油的 TSI 车型则具备 204 匹 (ps、150kW) 马力输出,无论柴油或汽油都是前轮驱动;首度在 California 系列产品上导入的 Plug-In Hybrid 动力架构,除了 245 匹 (ps) 最大马力之外,还采用四轮驱动设计。

“价格战”又来了?最高降6万,大众/速派/极氪001/零跑C11……

刚刚我刷到财联社的一条汽车新闻,标题看着就很吸睛,转手分享给你▼▼

3月份雪铁龙C6降到12万引爆的车市“价格战”,在8月要迎来“降价潮2.0”了?8月是一年中汽车销售相对的淡季,在“金九银十”之前需要蛰伏一段时间,不少车企这阶段的优惠幅度会加大一点,等九月再收紧,所以是你抄底的一个机会。近期多家车企都官方宣布降价,有全系的,有单车型的,最高优惠达到6万,甚至13万就能买德系中型车,还有一大批特斯拉等新能源车,真的是“总有一款适合你”,我们不说废话,看看都有哪些捡漏。

上汽大众:6万还能再谈

上汽大众官方宣布,8月期间旗下9款SUV车型降价,途昂/途昂X降价最大,最高综合优惠6万元。此外,途岳、途观L、ID.4 X、ID.6 X等车型均有不同程度的优惠。途观L优惠3万,仅需17万左右就能拿下;ID.4 X低配版仅需15万出头就能买到。轿车方面,朗逸星空版最高优惠3万,11.39万即可购入。但因为官方降价后销量见涨,电车的提车时间从2周延长到4周。

你可能会问,7月大众宣布ID.3系列官降3.7万,而且限定7千辆,现在8月了应该超时超额了吧。但其实这更多的是一种“饥饿营销”官方话术,我打电话到店端咨询,果不其然销售说“3.7万优惠还在,延时到8月底”。

之所以这么多车型大幅度降价,是因为上汽大众近期的销量不佳,数据显示,7月份上汽大众销量为99003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3.62%。不到10万辆,跌幅近24%是一个比较惨淡的数字,上汽大众只能下决心降价,争取销量回升。

降价后这些大众车还是非常值得入手的,首先是品牌层面,作为老牌合资的德系大厂,大品牌足够让人放心,车型产品优势也挺强,24万买到一台5米多的中大型7座SUV,是这个价位里能买到最大的SUV了比汉兰达还更值,而且全系标配全液晶仪表、12英寸中控屏,ACC等等,配置不差。

而途观L可能在科技配置不及国产车,但空间、底盘还有动力等方面都依然保留优势,是很多工薪家庭的首选,作为每月都销量过万的热门SUV,现在只要不到17万,不热销是不可能的。

至于ID.4 X、ID.6 X上市以来确实销量都不出彩,拼过不国产电动车,但对于喜欢正宗德系SUV的部分人来说,这两台车还是比较纯正的,优惠4-5万之后值得考虑一下。

速派:13万买“迈腾”

你可能听过,“懂车都买了大众,懂大众的都买了斯柯达”,这是有一点点道理的,因为斯柯达被大众收购了之后,用到的生产制造技术都是一样的,相当于换了一个标,但价格卖得更低。当然,也要考虑到斯柯达品牌不够大众响亮,保有量也不及大众,后期保值率是远不及大众的。

但是只要优惠足够大,啥问题都不成问题。原先售价为17.49万的速派TSI280 DSG尊享版直降4.3万元,优惠后只要13.19万元。这台车同样出自MQB平台,和迈腾同源,搭载的也是1.4T+7DCT动力组合,13万买一台正宗的德系中型车,体验完全不输迈腾。关键是它还支持3年8折保值回购,不用再担心保值率了,一下子没了后顾之忧。

特斯拉全系降价,狙击新势力

特斯拉总共才4款车型,但都进行了降价补贴,Model 3有现车8千元限时保险补贴,Model Y中3个版本有2个都降价1.4万,Model S/X全系现车降价5.4-7万,一下子落到100万以内,使得特斯拉不再是“百万豪车豪华品牌”。

特斯拉坚持成本定价,也可以说按照自身产量预估来定价。近期产能有余,而且新车型即将上市引发价格调整,还有“引荐奖励”、“服务权益”、3年/6年免费超充等,现在是比较适合入手的时机。当然,即使销量回落,但它们还是领先同级对手,一直被当做假想敌,每次对比都是它们,这就说明其起的标杆作用了。对于这个稍有争议的品牌,你需要自行思考是否购买。

极氪001:最高3.7万

虽然没有证据,但个人认为极氪001降价3.7万很有可能是受到腾势N7轿跑SUV上市的影响,腾势N7上市后势头很猛,宣发更是铺天盖地,极氪001不得不拿出一些诚意来迎战,至少也要刷点存在感,要不然就被“比亚迪”压一个头了,于是使出了降价的杀手锏。

此次降价3.1-3.7万,起售价进入到30万以内,26.90万即可买到一台国产高端中大型纯电动轿车还是挺值的,要知道欧版极氪001刚刚下线,在荷兰的售价是约合47万人民币,比国内贵了20万。极氪001自从交付以来,累计已经突破10万辆,这对于一台猎装纯电车型来说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在蔚来ET5T和腾势N7,以及它中,你更喜欢哪一台呢?

零跑C11:先小涨再降价

其实,零跑在2月份是经历一次涨价的,当时部分C11车型涨价6千元,而来到8月份官方又对部分车型进行降价,主要集中在1-2万区间,最高幅度有2万元,是C01是高配车型。

零跑C11首发于2020年,是零跑C平台的首款车型,定位纯电动中型SUV,现在又多了更适合普通人的增程版本,仅要15万起的零跑C11被认为是卷到极致的一款国产车,3年过去了,现在它还极具性价比,零跑C11也成为品牌的销量担当,2023年屡次创造新高,7月销量9283辆,刷新了记录。

而中大型轿车零跑C01也同样出自C平台,你甚至粗略可以把它认为是C11的轿车版,够大,够智能,也够豪华。近期零跑C01销量有所起色,月销将近3千辆,现在降价2万后,一定程度可以竞争比亚迪汉。

哪吒S:降4.9万直拼Model 3

Model 3是20-30万纯电轿车的标杆,巧合的是,哪吒S和Model 3同日降价,只是哪吒S诚意更大,降价区间2.6-4.9万,调价后入门版不到16万即可,还是挺划算的,只是要先看认不认可这个品牌,哪吒在近来销量还是不错的,排在新势力销量前十名。

总结

车企降价背后是市场竞争的加剧,以价换量虽然有点无奈,但对消费者来说,竞争更有利于买到更值的产品。3月的上一轮“价格战”还未消去硝烟,8月又一轮的“降价潮”又逐渐涌来,除了上面提到的,其实还有欧拉、名爵、长城炮、奇瑞新能源等不同程度和方式的让利,都加入到降价行列当中,现在这个汽车价格在你的预算范围内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最近大众车怎么了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