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共享汽车怎么租车怎么收费

很多朋友对于共享汽车怎么租车怎么收费和共享汽车怎么租车怎么收费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共享汽车哪去了?胎死腹中的万亿市场,究竟谁给了最终一击?

提起共享经济,大家一定最先想到满大街的小黄车,随处可见的充电宝,以及下空荡荡的雨伞架。其实共享汽车才是资本投入最大的那个,但是来的快去的也快,短短几年时间,共享汽车忽然集体死去,究竟发生了什么?

共享汽车就在身边

如果说共享汽车曾经出现在我们身边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如果说它们计划出现在我们身边,就完全合情合理,可能很多共享汽车已经停在仓库里,但是它们再也无法投入市场。

这个看似雄心壮志的想法并不是小编信口雌黄,在2017年的共享汽车市场预测中,2025年市面上行驶的共享汽车将达到60万辆,每天人们利用共享汽车出行次数达到3700万人次,

对你没看错,专家预测共享汽车形成的拼车浪潮甚至超过了普通私家车出行的拼车体量。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5-2017这短短两年时间里,全国共出现340家以上的共享汽车公司,其中100多家正式投入运营。在北上广深杭等经济发达城市,路边随处可见各种品牌的共享汽车。

资本市场也疯狂涌入,权威电子商务平台统计,截止2017年,共有760亿元人民币被注入到这个新行业中。可以这么说,当时的资本公司,如果没投共享汽车,那么一定是落后了。

那么时隔6年,如今的共享汽车市场如何了呢?可能会让大家有些难以想象,这个数字变成了“0”!

成批的共享汽车公司死在襁褓之中,甚至没有一个幸存者!这和其他共享经济垂直行业完全不同,比如共享单车,小黄车和小红车退场后,多少还是有些幸存者滚了下去,为啥到了汽车这里“全军覆没”了?

共享汽车的死局

我们抛开眼花缭乱的商业分析和数据支撑,把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印证在共享汽车上,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首先我们来看共享经济这件事,在中国一直都是包着华丽外壳的短租业务。最先提出共享经济的天才是这样定义的:每个人都有数百个物件,其中不长使用的占绝大多数,当把这些物件给其他人使用,并获得一定报酬,那么就成了共享经济。

注意到了吗,其中关键点是“已有物件”和“不常用”,如果脱离这两个点呢?那么就是花大价钱购买,再付费给别人使用,和专职租赁有什么区别?

那么第一个矛盾点出现了,购买共享汽车的钱谁来承担。众所周知汽车在中国的价格一直是不高不低的水平,家用代步车价格通常在10-20万左右,共享汽车无论如何也脱离不了这个标准。

任何极速扩张的企业都脱离不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短时间内无法盈利。共享汽车既然是重资产,那么何时收回成本呢?资本等不了,那么死局难免。

接着我们再看第二个矛盾点,汽车是人们生活的空间之一,注意这个空间是“密闭”的。共享汽车也不例外,只不过是许多用户共同使用的空间。

这就存在一个素质问题,如果上一个用户比较没素质,下一个用户该怎么承担这份“大礼”?小编这里也不卖关子,由于共享汽车随用随停,部分用户在车内脱鞋、洒水,甚至大小便。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根据某社交媒体的“大便”、“小便”和共享汽车结合的关键词出现频次,可以推断出许多用户都遇到过。

为何会出现此类不雅事情?问题就出在“私密”上,用时这个空间是我的,离开后不关我的事!这关乎素质,也关乎人性,比如美国私家车调查,在自己车中小便过的人不占少数!

这个矛盾点也逃脱不了钱的问题,按照运营成本试算,一辆共享汽车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成本在150元左右。但是实际情况远远超出预期,某平台的实际成本高达每天50-150元!

既然矛盾点这么明显,为何还有人投入到这件疯狂的事业中?难道有什么油水?

谁在笑谁在哭

在共享汽车疯狂发展的那两年,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那就是某些车型定价过高,很明显超出了原本的定位!

我们拿某威推出的车型为例,大小还不如老款桑塔纳,性能方面也不突出,但是各方面都非常适合共享汽车。定价一共布,基础版23万!

相信大家都明白21万在私家车市场意味着什么,完全可以买一款国产入门级以上标准的车型。那么为何还要买这种“老爷车”呢?

别急,人家敢出就不愁卖,某共享汽车品牌大批量购入,价格方面当然享受各种补贴,最终成交价是16万。当然这家共享汽车公司和某威汽车制造商有很深的联系,很明显的“左手卖右手”行为。

这种例子很多,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大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汽车制造商做出的“垃圾”车型,都被大量用于共享汽车。对了,这些车型还有共同点,它们几乎都是新能源汽车。

那么利益从何产生呢?当然是补贴啊!至于补贴是如何洗出去的,大家可以自行脑补。

于是车企赚了补贴,先入局的投资人趁着高点套现,企业老板跟着喝汤,剩下后续投资人欲哭无泪,以及拖欠被拖欠押金的用户有苦难言。

迅速消失的骗局

由于口碑崩坏,运营不利,成本飙升等诸多原因,共享汽车终于在2018年退场,许多都没有活到疫情开始。

最先挺不住的是主打奔驰、宝马豪华共享汽车的某品牌,在2018年宣布支撑不住成本,宣布停止运营。大量用户表示押金无法退回。

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大量共享汽车公司离场,仿佛一夜之间,到处都是低价处理汽车的广告。而众多追讨押金的用户,只能慢慢等待。

如今还有少数打着共享汽车招牌的公司存在,但是其APP或者小程序上已经没了“扫码”等核心功能,只保留了表单填写,业务类型也变成了传统短租服务。

共享经济生存现状

互联网时代经历了许多阶段,其中共享经济绝对是其中的重点,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4年的共享单车大战,摩拜和ofo在一线城市激斗数年,临退场还卷走巨额押金,留下一地鸡毛。

之后的共享充电宝如今退守加盟市场,用承包方式苟延残喘,而定价权归于加盟商,让其市场规模越来越小。谁会花高价充满手机?无非是那些苦于手机没电的“韭菜”罢了

最为搞笑的是共享雨伞,因为这是真正的轻资产,运营方干脆变相卖雨伞,毕竟这是一件实用必需品,租不如买,许多人干脆支付押金购买。

共享经济在中国有些变味,对老百姓的便利性也时有时无,消失后大家才发现,原来没有也没什么影响。至于赚钱的那批人,我们只能呼吁,请把押金还给我们吧!

作者:旧时梦话 校稿:川川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头条创作挑战赛##我在头条做科普#

共享汽车全军覆没?为什么中国人宁愿买车也不愿租车

在各大视频网站的汽车区中,有一支神秘力量,叫做“联动云”。你可以看见这些身上贴着联动云标识的车,各种花式疯玩,有的在好汉坡上全油门狂冲,磕了前杠、托了底也完全不在乎;有的在泥坑里面打滚,被石子打得满身都是伤痕也不在乎;有的在路上疯狂甩尾漂移,一点也不考虑轮胎和悬挂部件的磨损……

为什么联动云这么猛呢?就像我们平时常说的,开自己的车,不快,开别人的车才是最快的,毕竟不心疼。联动云正是一家共享汽车公司的名字,驾驶它的人都是租客。

大家对于共享汽车这个词汇可能并不陌生,共享汽车就是以网络平台APP为核心,以分钟或小时等为计价单位,为用户提供自助式车辆取用、归还、收费。它和传统的日租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取车点和还车点数量多,相关手续也简单,使用更加方便,非常接近我们熟悉的共享单车,其诞生目的主要是为了取代出租车、网约车,提供自由度和私密度更高的短途出行方式。

2010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家大型共享汽车平台,此后各路资本纷纷跟进,什么微公交、EVCARD;什么GoFun出行、友友用车、盼达用车;还有我们熟悉的联动云。短短几年,就出现了一大堆共享汽车公司,它们的汽车在街头随处可见,共享汽车app的用户数量一度达到了952万之多,一年融资金额则高达千亿。很多行业分析者乐观地认为,到2025年时,投入运营共享汽车数量可以达到60万台,此后还会不断扩张,攻占出租车和网约车的市场,有巨大的潜力。

结果是什么?如今已经是2023年了,离预言中的年份仅剩2年,而中国的共享汽车数量已经无限趋近于0。从2019年开始,就不断有共享汽车企业暴雷,有的大规模裁员减薪,有的直接拖欠用户押金无法归还,有的干脆就直接宣布破产。还在苟延残喘的企业,也不再坚持共享模式,而是转为传统的日租车模式。

在很多城市的郊区,你可以看到共享汽车最后的波纹,它们整齐地停放在荒地上,数量成千上万,一眼都看不到头,无人使用也无人打理,任凭风吹雨打日晒,身上全是污渍和锈蚀,成为了老鼠窝和杂草堆。甚至有的新能源共享汽车已经起火自燃了,都没有人抢救一下,直接就烧成一堆废铁摆在原位。

如果说共享单车只是经历了大浪淘沙、优胜劣汰,那共享汽车真就是全行业完蛋,是什么让这个风口如此快地走向了灭亡呢?简单来说,共享汽车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些刚需而产生的,它的本质其实是,为了赚国家的钱,而去强行培养用户习惯。

如果你深挖共享汽车APP背后的资本,就会发现,它们大多背靠某家车企,比如说盼达用车背后是力帆,联动云背后则是观致,其余就不一一列举了,你只需要看这个平台装备的都是什么牌的车,它背后的靠山车企就是谁。然后大家再想想,2019年前后发生了什么?正是车市发展逐渐变缓,竞争加剧的时候,一些竞争力比较差的车企,手里积压了很多车卖不出去,但是生产线又不能停,这时候只要控制一家共享汽车平台,把库存都甩到它那,就可以通过左手倒右手的方式把车卖掉。

如果左手倒右手卖的是新能源车,那就更好了。因为我国的新能源补贴和双积分政策,每卖出一台新能源车,车企就可以获得数万元的补助,再加上可以收获新能源积分,供自己的燃油车去使用,又变相降低了油车的生产成本,这些积分还能高价卖给其它的油车车企,再赚一波。然后呢,这些虚空产生的销量和积分,又会让车企的业绩变好看,给投资人信心,然后股价蹭蹭往上涨,又赚一波。

有些车企为了吃到这波红利,甚至造出了究极怪胎车,以某某E50新能源车为例,就是一个老头乐的尺寸,啥配置都没有,小电池仅能提供170km的纸面标称续航,放在今天,3万都没人买,但是在当初其售价竟然高达23万元,就差把“骗补”直接写在脸上了,就这样的玩意,共享汽车平台一买就是几千台。其余的平台也差不多,装备的大多是价格虚高、性能差劲、平时根本卖不出去的车。

车企是吃到红利了,那共享汽车平台怎么办呢?这些平台需要不断吸纳新用户,以用户数为底气来讲故事,这样才能继续大规模融资,从外面融了资才可以继续玩左手倒右手。所以各大平台都推出了优惠政策,什么免押金啦、大额优惠券啦、免费体验啦、小刮擦免赔啦,把能掏出来的福利全都掏了,只为快速揽客。

这种行为带来的恶果就是,大幅度降低用户门槛和搞破坏的成本。很多人并不需要用车,也开着这些共享汽车去玩,比如说新司机直接拿共享汽车练手,还有开头说的联动云越野漂移。反正有优惠政策摆在这,用车费用很低,出现啥损坏也没有押金可以扣,几乎不用付出代价,使劲造就行,甚至有人直接偷共享汽车里面值钱的配件拿去卖。你想想,本来这些平台买的就是,车企卖不出去的价格虚高、性能差劲的垃圾货色,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完好率肯定感人。

对于那些真正想要用车的优质用户而言,这就是场灾难了,可能你连换几台共享汽车,都是破破烂烂的,根本没法开,几番这样的经历之后就会彻底失望。而且共享汽车的使用,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方便,各大平台基本都是规定还车要还到路边的免费停车位,城市道路资源紧张,找车位就已经很难,还要免费停车位?那真的是痴人说梦了。车又烂,还车又麻烦,用户难免会觉得,真不如多花钱直接打个滴滴,至少不用自己操心。

所以,在经历了烧钱带来的短暂辉煌后,各个共享汽车APP的用户增长很快就放缓,活跃度也开始下降,至于盈利,更是遥遥无期。所以资本逐渐对这个风口失去了信心,开始撤离。与此同时,国家的新能源补贴也在一步步退坡,车企无法再靠骗补吃到多少红利,也开始慢慢放弃,两个支柱倒塌后,共享汽车自然就走到了穷途末路。

现如今,只剩下成千上万的废弃共享汽车,静静地躺在坟场里承受风吹雨打,它们在无声地诉说:“共享虽好,但也不是啥都能拿来共享的。”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共享汽车怎么租车怎么收费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