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一汽大众部门介绍

一汽大众应答员为什么总招聘?

在说市场专员的未来前,先说一下4S店市场部的地位,如果资方或店总不重视市场营销,那么市场部说好点就是个做物料的部门和外面的广告制作行无太多差异;如果店内还没钱的话,那市场部就是一个骗厂家费用的部门,你学不到任何东西。

如果店内重视市场部,那么市场部可以是个强势部门,市场部的定位应该是一个情报和参谋部门,为店总,销售和售后,提供市场分析与研判及对策,为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的部门。

一汽大众的市场培训总体讲是不错的。如果是新建店的话,厂家有一个专门培训计划其中就包含市场的工作内容职责以及与其他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剩下的培训就是什么市场/数字化营销 或者新车型、新系统的培训。

如果你能看到或者是你部门经理愿意给你讲讲大众的运营手册内容,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过这个可能性很小)

但是,通常一汽大众每个季度都会有市场活动的指导手册下发市场部,一个季度根据市场研判制定的营销方案(包括数据)都会一一呈现,是专员们学习的好教材。(自打厂家营销部从长春进京后,活动更接地气了)

至于说市场专员的未来,那要看你自己的定位了,如果就是找个工作,那就安稳地按部就班的上班就OK,如果有自己登上人生巅峰的规划,那就把这个当做带薪学习的好机会,基本也就是干个2-3年,你就可以是算专业的4S店市场从业者了,然后换店或换品牌做,基本会有职阶的相应提升。

不管在哪干,干什么,都是给自己干!

至于你的未来,只有你自己才会关心,一汽大众的市场部专员,就是个工位而已,谈未来,奢侈了!

一汽大众组织架构&经管会高管变动

一汽-大众经营管理委员会是公司日常经营决策的最高组织机构。经管会由 5 位成员组成,均由股东双方任命,5 位经管会成员各自分管不同系统,经管会采取集体决策制度,涵盖可持续发展工作。同时,经管会负责监控公司核心指标,每年定期向股东汇报完成情况。

2022年12月,现任一汽-大众商务副总郭永锋将赴一汽富华担任董事长,接任者为现一汽红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聂强。

潘占福毕业于同济大学的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自动化专业,曾在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中国一汽任过职,后来就加入了一汽-大众。潘占福2011年加入的一汽-大众,他先后担任了一汽-大众的轿车二厂厂长、规划部部长、采购总监。而2017年开始,潘占福被调任为中国一汽合资合作事业管理部部长。

总经理直管:总经理办公室、管理服务部、采购部、质量保证部、车联网部、法务风险合规部、数字化转型办公室

(技术)副总经理 分管:技术开发部、产品管理部、规划部、生产管理部、长春生产、佛山分公司、青岛分公司、天津分公司、动力总成事业部、预批量中心

数据来源:官网

“笃行”之年赢未来——一汽-大众人力资源部走访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人”战略驱动下,一汽-大众从“关注人力资源职能”向“关注人与业务”转型,从“线性管理”向“全面管理”转型。目前,人力资源体系改革的“飞轮效应”已经初步显现,随着“飞轮”加速运转,相信足以支撑一汽-大众在未来若干年的高效增长。

变革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当每位员工都积极响应,企业自然是活力迸发。作为一汽-大众的人才引擎,人力资源部无疑承担着企业转型变革的重要任务。近日,中国经济网记者跟随“2023年笃定前行”,走进一汽-大众人力资源部和成都数字化研发中心,探访这个百万体系的变革驱动器。

“赢在当下并不等于赢在未来”,一汽-大众人力资源部总监李松梅开门见山地说,“近年来,汽车行业转型加速、竞争加剧,新能源、智能化是企业未来竞争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汽-大众主动逃离舒适区,力求通过变革驱动自身在持续做强传统业务的同时,实现新业务转型破局”。

企业供图

变革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当每位员工都积极投入,企业自然是活力迸发。作为一汽-大众的人才引擎,人力资源部无疑承担着企业转型变革的重要任务。近日,中国经济网记者跟随“笃行”之年赢未来——一汽-大众人力资源部走访记,走进一汽-大众人力资源部和成都数字化研发中心,探访这个百万体系的变革驱动器。

“飞轮效应”初显

人力资源部的前身是人事关系部,伴随着一汽-大众成立而组建。当时,“人事关系部只是做一些基本的人事支持和服务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招聘和培训,一边协调一汽集团和兄弟单位给予人才支持,一边不断地在全国各地招聘员工;与此同时,还会组织员工进行生产工艺、质量管理、设备以及外语等方面培训”,李松梅直言。

一汽-大众人力资源部总监李松梅 企业供图

随着产销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及轿车二厂的开工建设,一汽-大众对人才的需求量急速上涨,尤其急需储备更多高素质管理人才。人事关系部也由此意识到自身的工作重点需转移到人力资源开发上,正式更名人力资源部,并着手酝酿人力资源体系改革方案。

经过3年的筹备,人力资源部于2006年在一汽-大众启动了3P管理模式的变革,即从岗位、绩效、能力三个方面落实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行业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助力一汽-大众步入高速发展通道,也支撑起五大生产基地迅速扩张。

近年来,一汽-大众的产销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体量已达200万辆;与此同时,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重塑原有的市场格局。在此背景下,“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经不足以支撑一汽-大众赢在未来”,李松梅透露,“从2019年开始,我们重新梳理了人力资源部的定位、使命和架构,并在2020年推动人力资源体系变革重塑,力求通过塑造卓越的人才队伍,来支撑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汽-大众人力资源业务伙伴部部长赵艳辉 企业供图

“从目前的成果来看,改革已经全面调动起广大干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赵艳辉表示,“管理者由‘伸手要编’变成‘提升业绩来挣钱’和‘精益用人’;员工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公司通过市场化原则将合适的人匹配到合适的位置,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

“改革的‘飞轮效应’已经初步显现,公司上下现在全都本着价值管理循环的底层逻辑开展工作,而随着‘飞轮’加速运转,相信足以支撑一汽-大众在未来若干年的高效增长”,李松梅欣慰地说。

“向前看十年”

人力资源体系的改革不仅在一汽-大众内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同时还在外界收获了诸多赞誉。今年3月,一汽-大众人力资源改革项目从全国4000多家的优秀案例脱颖而出,荣获“国企改革创新成果一等奖”,为同类型企业转型发展树立起标杆典范。

尽管变革的“飞轮”已经滚动起来,“但一汽-大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挑战。其中,传统领域技能人才的冗余和新业务领域人才储备的不足,需要我们持续优化劳动力结构;跨行业的人才抢夺和地域的吸引力差距,给引进和留住人才带来巨大压力;90后、00后对个人体验的要求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路”,一汽-大众核心人才管理部部长年永利坦言。

一汽-大众核心人才管理部部长年永利 企业供图

一汽-大众德方管理人员的话则从另一个方面印证着这种挑战:“以德国大众的经验,做类似的人力资源改革,大概需要花费5000万元请一家专业的咨询公司。它大概会用3-5年的时间来完成整个改革”。

在年永利看来,外部环境变化让一汽-大众意识到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从未如此重要,也让人力资源部将“‘人’战略”作为自身转型的核心思路。所谓“人”战略,其核心就是从过去的以职能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转变成以人为中心、以数据驱动进行转型。

在“人”战略驱动下,一汽-大众将从“关注人力资源职能”向“关注人与业务”转型,通过设计方法及工具来助力员工成长和团队管理;同时还将从“线性管理”向“全面管理” 转型,基于全量全要素的数据打通,打破“千篇一律”的管理模式,实现“千人千面”“一部一策”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针对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行业体系不匹配的问题,一汽-大众就单独搭建了一套数字化人才管理体系,创建专门岗位匹配数字化业务,包含企业数字化、产品数字化两大方向,共16个岗位。

在薪酬设计上,一汽-大众对数字化人才实行更加个性化、更灵活的定薪方式。其中,高手人才依据市场标准,实行一人一薪政策;成手人才实行谈薪制度,在弹性范围内约定薪酬;新手则根据能力水平划分薪酬等级,进行差异化定薪。

在通过外部手段吸引IT人才的同时,一汽-大众还推动内部员工进行数字化转型。

“公司不惜成本,与车联网头部企业联合,开展端到端的脱产培训转型,希望向全员传递公司转型的决心,让这些转型员工成为‘火种’,点燃公司全员转型的‘燎原之势’”,一汽-大众车联网部张乔说。

更为关键的是,“一汽-大众一直将员工视为兄弟姐妹,愿意给那些有意愿从事数字化工作的员工提供不同的转型路径,帮助他们在公司的平台下重塑技能,与公司共同转型、成长”,李松梅强调,“我们在人力资源规划上会向前看五年到十年的趋势,在人才结构的调整和人员的使用上都会做提前规划”。

企业供图

“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今年年初,一汽-大众将年度主题词定为“笃行”,提出继续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和全体系数智化转型升级,加速实现高效益转型增长。一汽-大众人力资源部在不断优化自身的同时,激发公司全员活力形成命运共同体,以求通过“飞轮效应”助力一汽-大众行稳致远。(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跃跃 黄春棉)

从“做大”到“做到最强”一汽-大众规划部走访

来源:中国经济网 王跃跃

“从1991年到现在,规划部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一汽-大众的产能和产品线都做大了”。简单的一句“把一汽-大众做大”的背后,涉及的业务贯穿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当下“处在一个转型的时代,需要规划的力量把一汽-大众的生产制造能力做到最强,为其打造出不可替代的制造的技术能力”。

近日,中国经济网记者跟随“2022年众志同行”,走进一汽-大众规划部、预批量中心和人才赋能与发展中心。在走访过程中,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和一线员工不约而同地对记者谈起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尽管责任的范畴不同,但每个一汽-大众人所展现出的强烈责任感,让一汽-大众敢于接收任何挑战;而事实也证明,一汽-大众确实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从1991年到现在,规划部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一汽-大众的产能和产品线都做大了”,一汽-大众规划部总监余文超告诉记者,“为了以更好的姿态迎接内、外部的环境变化,我们制定了一个面向未来的职能战略:用行业领先的制造技术,打造精益化、柔性化、数字化、协同一致的工厂,持续提升全领域的生产效率,引领行业绿色发展”。

一汽-大众总经理潘占福

正如一汽-大众总经理潘占福所说,“当前的一汽-大众,处在一个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期。让公司能够行稳致远,在转型时代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是我们这一代一汽-大众人的使命和责任!”

“2022年众志同行”走进一汽-大众规划部 企业供图

近日,中国经济网记者跟随“2022年众志同行”,走进一汽-大众规划部、预批量中心和人才赋能与发展中心。在走访过程中,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和一线员工不约而同地对记者谈起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尽管责任的范畴不同,但每个一汽-大众人都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这让一汽-大众敢于接收任何挑战;而事实也证明,一汽-大众确实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疫情也没有让我们按下暂停键

从去年7月至今,受局部疫情突发、供应链不稳定、新能源以及智能化转型等多种内外部影响,一汽-大众在经营上经历了一道道难关。尤其是今年上半年,长春、上海、北京等地出现疫情,对一汽-大众的生产、供应商、物流、经销商等相关领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公司的长春总部还曾一度按下了暂停键。

“我们要顶住压力把稳‘逆风舵’,勇当‘压舱石’,无论面对何种压力,一汽-大众领跑者的地位不能变、追求不能改”,潘占福强调,“我们这支队伍有这个担当,有这个能力,更要立这个志向!”

面对诸多压力与挑战,一汽-大众发动全员以体系力和行动力创造奇迹,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累计终端销售新车886147辆(含奥迪进口车),稳居中国乘用车企业销量第一,与去年同期销量基本持平;其6月销量高达214255辆,环比增长39.8%,同比增长更是达到45.5%,单月时间完成过去正常产销情况的一个半月任务。

出色的销量是一汽-大众人在严峻的时间进度中用拼搏奋斗换来的。全体员工争分夺秒力保产能,最终将疫情带来的损失和逝去的时间快速拼抢了回来。

一汽-大众规划部总监余文超 企业供图

为了确保生产相关方在复工后能够第一时间进入“向前冲”的状态,“我们在长春工厂的生产停顿期间,新车型导入的准备工作一天也没有停”,余文超总监自信地说,“对于规划部而言,疫情也没有让我们按下暂停键。尽管疫情让长春工厂在40多天内没有产量,但我们有信心在下半年把之前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支撑公司完成2022年目标”。

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之所以敢定下这样的生产目标,源于“在过去的31年里把一汽-大众做大了”,余文超介绍称,“为了满足公司的产销需求,我们把产能从15万辆扩大到270万,完成了五大基地的布局;同时,产品线也扩大到捷达、大众、奥迪三大品牌数十款车型”。

“2022年众志同行”走进一汽-大众规划部 企业供图

简单的一句“把一汽-大众做大”的背后,涉及的业务贯穿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涵盖了工厂的选址和建设、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制造工艺的详细规划、生产工人的编制和工时等等诸多领域。在推进每个项目的过程中,规划部还得协调公司的其他部门以及外部的相关单位,进行全流程的组织、协调、跟踪和控制,从而保证目标的达成。

即便工厂顺利投产、产品顺利投放,规划部的任务也没有随之终结。“我们还要牵头对生产效率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提升”,余文超表示,“一方面,我们会进行精益的培训;另一方面,我们还会开发各种提升效率的工具,比如说通过推广低成本自动化,来实现提高效率减少工时”。

“在过去6年中,一汽-大众的生产效率提升了36%,走在了大众康采恩生产体系的前列”,余文超透露,“在大众康采恩生产体系的生产效率榜单中,一汽大众有8款A级轿车和8款A级SUV分别进入前十榜单,还有4款B级轿车进入前五榜单”。

除了增效外,规划部还通过技术能力的提升来实现成本的优化。在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从燃油车到纯电动车生产的转型过程中,“规划部以逆向思维,创新性地将MQB传统燃油车生产线反过来并到MEB电动车生产线,不仅快速地实现产能的转换,而且还比新建工厂节省了约7亿元”,一汽-大众规划部孙治国说。

打造不可替代的制造技术能力

尽管一汽-大众在生产制造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我们处在一个转型的时代,需要规划的力量把一汽-大众的生产制造能力做到最强,打造出不可替代的制造技术能力”,余文超言直言不讳地指出,“什么叫不可替代的制造技术能力?同样一款车,我们能以最快的爬坡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好的质量,让它从我们的工厂中生产出来。这个能力别的工厂做不到,别的品牌也达不到”。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一汽-大众规划部制定了制造技术的发展战略和路线图,通过解决目前生产中急、难的痛点问题,保持制造技术持续领先。其中,在传统四大工艺上,规划部在加快成熟技术导入的同时,利用自己的实验室推动尚未成熟技术的认可和验证,以确保率先在一汽-大众导入。

“2022年众志同行”走进一汽-大众规划部 企业供图

此外,规划部还将从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和新工艺等“四新”实现突破,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打破行业垄断。2022年,规划部将推出24个“四新”应用项目,预期收益达0.4亿元。

在升级制造技术的同时,一汽-大众还将全面提升工厂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对全员进行数字化赋能,实现向智慧工厂的转型升级。基于智慧工厂的发展路线,一汽-大众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批准实施了143个先导车间项目,总投资2.09亿元,预计年收益1.24亿元。

为了响应国家“双碳”(“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政策,“我们新建了碳中和管理组,它和环保与能源管理科共同牵头,通过夯实碳减排机制,挖掘创新技术新路径,实现全生命周期减排管理”,余文超说。

“不畏浮云遮望眼,越是艰险越向前。”30多年来,规划部通过扩大产能和新产品的并入,夯实了一汽-大众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也让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实现逆势翻盘。面向未来,规划部本着对中、德股东负责的态度,立志为双方打造出不可替代的制造技术能力。(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跃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一汽大众部门介绍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