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起购的银行理财产品来了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一元起购的银行理财产品来了
已有两家理财子公司上线,投资收益或将有惊喜
本报记者 梅丹
“没想到真的有1块钱理财,我买了一块钱当做体验。”昨天,市民张女士在工行手机银行购买了一款工银理财产品,起投金额仅为1元。“我觉得很新鲜,以前都是5万起步,最低的也要1万起步。1块钱起步的理财产品我还没遇到过。”近日,在首家获得银保监会批准开业后,工行全资子公司——工银理财在北京发布了六款新规产品,正式宣告一元理财的时代已经来临。
工行一元理财产品已上线
收益表述有大变化
从去年开始,有关理财子公司的话题就热度不减。截至目前,六大国有银行都已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其中建行、工行、交行已经获批开业。而工行已在手机银行推出了产品,据工银理财在产品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工银理财共推出了六款产品,涉及固收、权益、跨境、量化等多市场复合投资领域。投资门槛低、体现长期投资理念、股权投资聚集科创企业三大特色受到了市场的关注。
昨天,记者打开工行手机银行,搜索发现手机银行端共有5款在售产品,起购金额均为1元。这5个产品的风险等级均为PR3,工银理财对此等级的解释为“风险适中,产品不保障本金,风险因素可能对本金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有三个产品的投资期限均为无固定期限,两个分别为736天和1+4年。而在产品收益上,这几个产品的标注方法均为业绩比较基准,有一款产品标明业绩比较基准为5%,两款为4.5%,还有两款表述较为复杂。其中一款的业绩比较基准表述如下:根据过去17年的历史数据回测,该策略五年平均累计分红为12%。另一款的相关表述则为:本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40%*工银量化股债轮动策略指数净价版收益率+60%*央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年化)。
风险测评仍需前往柜台办理
未来或可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
银行理财子公司之所以受到大众关注,还因为它将以互联网的方式大大简化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的方式。其中,在面签要求上,首次购买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的客户在进行测评时,既可选择在网点进行,也可通过电子渠道完成。但目前来看,这一功能似乎还不完善。
杭州一位投资者在看到工银理财上线一元购产品后,想在工行手机银行上购买体验。但是,当他选中一款产品,并点击购买后,手机银行出现的温馨提示:为了保障您的权益,根据监管政策要求,您必须到我行网点进行风险评估后才能继续进行该协议申请交易。记者据此咨询了工行省分行个金部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目前首次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确实仍需要到柜台办理,“这个是监管要求的,未来可能会实现。我们也非常期待这个线上操作的功能,这样可以大大方便投资者。”
更多理财子公司正在路上
业绩比较基准将有新气象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已有8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成立。除了已开业的工行、建行和交行三个银行理财子公司外,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的银行还包括农行、中行、邮储银行、广大银行和招商银行。
据悉,业界将2019年称为理财子公司“元年”,未来将有更多银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开业。更多一元理财产品已在路上,投资者未来的投资门槛将更低。同时,由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投资渠道更加丰富,产品的收益也将跟着出现变化。目前工行所推出的产品,其较高的业绩比较基准已初见端倪。
“过去客户到银行买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比方说3%、4%或5%,到期的时候基本上会按照这个来兑付,将来净值化之后,它的净值每天每月是波动的,今天赎回可能是一个价格,明天赎回可能又是另外一个价格。”中国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表示。
爸爸给我一块钱.我该怎么用.?
2018年举办了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而这一年在中国营销圈也被称为体育大年。各食品行业铆足了劲儿地进行营销,以啤酒举例,世界杯期间,各大啤酒厂商纷纷推出世界杯纪念罐,啤酒销量同比上一年大幅度增长。这对于啤酒商来说,这确实是好事,但7、8月份的世界杯营销热退去之后,啤酒市场出现了大规模的冷淡现象,甚至不少啤酒经销商转行去做别的产品。
其实对于中国啤酒行业来说,行业冬天早已从2014便开始了,从2014年7月开始,啤酒行业开始了长达25个月的销量连续下滑,各个啤酒厂商纷纷开始寻找出路,最先找到出路的是某威啤酒,正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某威啤酒推出了高端品牌“xx金樽”,以现代时尚的包装设计和高价格打开了高端啤酒的市场,以高利润弥补了销量下滑的不足。其实,这就是营销界所说的产品升级。
所谓的产品升级与消费升级,在正常情况下应当是消费升级促进产品升级,即消费者手里有了更多的钱,消费观念更高,因此想享受更高端的产品,以此促使了生产者对产品进行升级,满足消费者。但中国现有的经济环境却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止步不前,而生产者为了赚取更高的利润,只能进行产品升级,强制性地刺激消费升级。对于啤酒行业,这样做很简单,由于中国的啤酒消费大多集中于餐饮行业,即餐厅聚餐的啤酒消费,因此,啤酒商只需要将高端产品布局于餐饮行业,消费者在餐饮店无法购得低端产品,只能购买高端产品,这就是产品升级刺激了消费升级。
但说实在的,啤酒的高端与低端谁来定义?还不是啤酒商们。在啤酒厂商对高端、低端的定义基本上是以原麦汁浓度为标准的,原麦汁指的是啤酒发酵工序前的麦芽汁,麦芽汁是麦芽经过糖化、糊化等工序后提取的啤酒发酵原料。在之后的发酵过程中,酵母将麦汁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最终成为啤酒。而原麦汁浓度越高,所消耗的成本越高,这就是将原麦汁浓度作为啤酒高端、低端的根本原因,即成本决定层次。
如果按照啤酒厂商的标准划分一下啤酒层次,低端啤酒的原麦汁浓度为6°-9°,价格在每罐(500ml)3-5元。终端啤酒原麦汁浓度为10°-13°,价格在每罐(500ml)6-10元。高端啤酒原麦汁浓度为14°-20°,价格都在单支10元以上。
目前,国内的啤酒厂商所进行的经营策略是在保留保持低端啤酒的同时加大中高端啤酒的生产与销售。因为啤酒的利润很低,尤其是低端啤酒的利润很低,中高端啤酒的利润相对较高,可以弥补销量下滑带来的损失。这一策略确实获得了成效,在近3年中,国内前几名的啤酒巨头虽然在销量上增长微弱,但营收和利润却大幅上涨。
不过,国内啤酒厂商也忽略了一个重点,未来国内啤酒消费的主要人群是年轻人。实际上,年轻人对于啤酒的口感分辨上是不高的,中端啤酒和低端啤酒的味道大多数年轻人无法分辨,而高端啤酒因为制作时加入大量啤酒花和麦芽,造成苦味值成倍增长,也让很多年轻人欣赏不来,再加上价格奇高,年轻人对高端啤酒的消费能力更是很弱。因此,啤酒厂商持续地以高价格弥补销量不足是无法长久的策略。在这一点上,其实可以借鉴很多外国啤酒厂商的做法。很多外国啤酒厂商为了打开年轻人市场,推出了两种啤酒,一个是低醇度、低酒精度啤酒,一个是果香型口味啤酒。低醇度、低酒精度啤酒是以健康和多喝不醉为买点的,很多啤酒厂商抓住了年轻人想喝却又怕醉,怕伤身体的心理,从而推出这样的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