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未雨绸缪,将子公司卖给中国国企,遭朔尔茨政府深入调查
中国和德国都是全球经济大国,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深入的合作,但是在朔尔茨上任之后,中德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
朔尔茨本人在担任汉堡市长期间,与中国的关系是非常不错的,但当上总理之后,由于无法完全掌控政府,在绿党政客的操弄下,导致中德关系波折不断,已经影响了两国民间的合作。
之前在中资入股汉堡港的时候,就遇到了不少问题,最终朔尔茨扛住了压力,力排众议完成了交易。
现在又一笔重磅收购案出现,德国政府又开始深入调查。
(曼恩生产的产品)
中国国企收购大众子公司
根据之前的报道,中船重工龙江广瀚燃气轮有限公司与德国曼恩签署了收购协议,收购其燃气轮机业务。
龙江广瀚是专门从事中小型燃气轮机产业的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703所。
曼恩则隶属于德国大众集团,是全球著名的发动机及涡轮机械供应商。
该收购案包括曼恩燃气轮机业务的完整价值链。
这笔收购对双方都有好处,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去碳化能源装备解决方案,为全球降碳减排做出进一步贡献。
不仅符合两家企业的利益,也符合中德两国的利益。
目前双方已经签署了一揽子协议,等待中德两国政府监管部门批准。
(德国总理朔尔茨)
德国正在深入调查
根据法国媒体的报道,曼恩方面的一名发言人表示,德国经济部正在仔细研究这笔收购案。
发言人无奈地表示,遭到深入调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近年来,中资收购欧洲企业总是会被一些欧洲国家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待,在审查的时候,往往会十分仔细且深入。
所以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这就是西方魔怔的地方,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连眼中只有自身利益的西方资本家都认为被收购是好事,政客却要从鸡蛋里挑骨头,不管有没有问题,总要找出一些问题,实在不行就编排出一些问题,为收购制造障碍。
由于西方国家政府层面的不确定性,势必会影响双方的合作,最终不会有赢家,德国企业会因为耽误了时间而受到不必要的损失,德国政府的做法也会让其他国家的企业在与德国企业合作时惴惴不安。
(德国国旗和中国国旗)
大众未雨绸缪
大众支持这笔收购案,显然是从长远考虑的。
大众在与中国合作的立场方面非常坚定,不管德国政府采取什么措施,大众坚决在中国扩大投资,推动各种合作,试图以自己的影响力倒逼政府改变政策。
这是很多德国大企业在做的事情,无视政府,一直追加在中国的投资。
大众将子公司卖给中国国企,也是在加固与中国的合作。
现在果不其然,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限制措施,连对华强硬的德国副总理哈贝克也直言,担心中国会采取报复措施。
而未雨绸缪、加深对华合作的大众,能够尽可能地通过与中国的各种合作以及深厚的关系,将自己的风险甚至是损失降到最低。
不得不说,德国的这些企业比德国政府明白得多,他们明白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合作才能共赢。
传闻大众公司在德国是国企,到底是真是假?
大众汽车集团,成立于1938年,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公司,在全球建有68家全资和参股企业,业务领域包括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服务、汽车零部件、汽车租赁、金融服务、汽车保险、银行、IT服务等。集团目前拥有10大著名汽车品牌:大众汽车(德国)、奥迪(德国)、兰博基尼(意大利)、宾利(英国)、布加迪(法国)、西雅特(西班牙)、斯柯达(捷克)、大众汽车商用车(德国)、保时捷(德国)。
网络有不少报道说大众集团其实是德国的国企,这信息到底是真是假?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大众集团的历史:
从大众集团的历史看,它曾经是一战结束后德国快速工业化的标志,一度被希特勒政府树立为典型的政府型企业。“甲壳虫”就是当时希特勒亲自参与并推广的一个成功车型,然而当时的大众还没来得及生产民用轿车就已经被希特勒征用,开始生产各种军用车辆。这个时间段它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国有军工企业!
二战结束后,大众恢复了民用汽车的生产,并明确了大众公司的所有权归属于联邦政府与下萨克森州政府,并明确联邦与州政府各自拥有大众公司50%的股份!
但1960年开始,大众公司由有限责任公司转为股份有限公司,1960年,由于当时企业自身发展以及社会政治方面的原因,联邦与州政府各自卖出其中30%的股份给私人,而到了1986年,联邦政府又一次卖出剩余的20%的股份,此时,大众公司仅有州政府持有20%的大众公司股份!
不过根据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章程》规定,除州政府外,每个股东不得拥有超过5%的股份,同时下萨克森拥有对重大事项决议的一票否决权!
自进行股份制改革以来,大众的市场竞争能力起了巨大变化,1960前,大众仅有6.4万人,年创利润720万马克,现如今,已成为2016年销售收入2173亿欧元税后利润54亿欧元的巨无霸!
综合上诉,在州政府一直持有大众集团20%股份不变的前提下,大众仍然是属于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