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款大众朗逸A,B柱漏水
2015年的大众朗逸,这两次下雨,在驾驶室的A,B柱处有水印,且地毯上有水,初步检查不是门胶边和玻璃没关造成,因以往从事汽车行业,有相关技术经验,则考虑是天窗及其排水系统造成,以此进行了检查,把A,B柱的顶棚拆开,下拉后,发现天窗排水管松动,取出后发现损坏,如下图。
以上A,B柱故障完全相同,后找来一节洗衣机上的管子,正好可以很严实的套在天窗和损坏的管子上,修复好的管子如下图。
重新安装管子及进行漏水测试(用水直接倒在天窗的排水槽里,这时就可以看到在A,B柱的外围,门缝处有水露出,已经修复完好),按照拆下的方式,相反装好所有配件,清洁后,再次测试完好,最后确认问题解决。
汇总:因天窗有经常开启,则会出现灰尘等堵塞排水管或者排水管老化的情况,以至于造成天窗的排水功能失效,直接顺着A,B柱流下,这种情况还是有一定隐患,如进水太多,则会把驾驶室内集满,或者对电气元件进行损坏,所以如有发现,需要及时检查,维修。
帕萨特A柱断裂照样热卖,无视碰撞测试成绩,大众这么有底气?
2019年12月24号,中保研完成了帕萨特全部碰撞测试,公布了个成绩,成绩比较差,排名所有测试当中倒数第一。
预计影响小,主观上不在乎上汽大众不回应的原因也很简单,首先帕萨特的碰撞成绩差,在厂家的预料之中。
另外,大众错误了估计这次事件的影响力。
早就知道成绩差大众第一时间就知道,帕萨特偏置碰撞成绩很差,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危机公关的工作。
时间你注意一下,2019年10月18号,中保研公布大众帕萨特完成25%偏置碰撞测试的消息,而且还放上了一张A柱弯折的照片。
测试时间是10月16号,当时大众的技术人员跟踪、并且观看了测试准备情况和碰撞试验。
中保研老师在那边改期末卷子,大众同学就在边上看得清楚,看着他在改的,一个勾,一个叉在那边弄的。
在测试现场的大众技术人员,他肯定不是去参观、旅游的,是有义务把帕萨特A柱弯折的情况上报公司的。不然他去干嘛?
同时,如果对测试结果是存在异议的,也有充分的时间来提出质疑。
到中保研公布测试成绩之前,大众都没有做出行动。
销量没有受影响这个就可以说明2点。
第1个,对于中保研的碰撞测试规范性和公正性,大众公司是认可的。不然你干嘛派人去?对吧?
第2,有东本思域“B柱断裂”的前车之鉴,大众认为中保研碰撞测试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小。
人家都撞断了就这样,我不就撞歪吗?对不对?
大众认为:中保研碰撞测试应该也不会影响帕萨特的销量,或者是怎么样。
事实上,A柱弯折的照片,在当时,也真的没有影响到帕萨特的销量。
搜狐汽车是有数据的,帕萨特11月的销量,26024台,比10月还多卖了5308台。
不需要回应中保研公布了测试视频之后,中保研百度搜索指数飙升了,25号超过帕萨特了,在26号和大众的搜索指数持平了。
今日头条、微博、知乎、哔哩哔哩等等各种平台,“帕萨特碰撞测试成绩”这个话题都登上热搜榜了。
虽然理亏,但法不亏这个是因为帕萨特的测试视频太过于触目惊心了。
A柱弯折的车,大家也不是说没见过,但是弯得这么厉害,安全气囊还避开假人的头,测试了这么多车,它算是头一个。
大众没做出回应,从法律角度来说,确实是可以不回应的。
虽然中保研的测试结果是有公正性和先进性的。
但中保研的性质是非盈利的第三方测试机构,它只是一个民间机构,对车企只能起到督促改进的作用。
打个比方,大众是个饭馆,中保研就好比是严格专业的“什么点评”,或者“什么团”。
它下面有很多评论,可以讲你菜量少、难吃,可能不太新鲜,排名还靠后。
大众可以理,也可以不理,毕竟不是卫生局过来说,或者工商局过来说:你明天不能营业!
它的确可以不理的,对不对?
目前《GB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上面只规定了正面碰撞的强制要求。
国家对偏置碰撞测试,是没有明文要求的,别说是A柱撞弯了,假人头撞掉了。
就算是车散架了、假人撞得粉碎,最多也只能说是车子质量差。
说到底,依然还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还是可以卖的。
简单地讲,就是说:理有可能是亏了,但法上面还真的是不亏的。就是可以不回。
没有到非回不可的地步,不会回应汽车圈的企业在面对质疑的时候,尤其是质量质疑的时候,态度一般都出奇地一致。
“死亡气囊”——高田的气囊安全缺陷,也是在被曝光之前至少存在了10年了,直到09年美国发生了气囊命案,才开始全面调查。
大众处理这类事情也是有经验的,当年干式双离合质量问题,315都上的,然后才进行召回的。
这个心态,土话有点像什么呢,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知道怎么回应虽然法律上没有要求大众做出回应,但是这段时间中保研的热度居高不下。
很多朋友都关心这件事情,想问:大众你是不是给个说法会比较好?对不对?
对于大众来说,这个事件已经算是对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了,某种角度来说,甚至难以挽回了。
没有甩锅的空间曾经的干式双离合质量问题,还可以甩锅给双离合技术不够成熟,没有充分考虑国内拥堵路况等等。对吧?
但偏置碰撞A柱弯折,只有3种原因:车子结构设计不合理、关键结构件强度不足、结构设计和结构件都不行。
这锅怎么甩呢?对吧?
重庆大学有论文《车身复杂结构件用超高强度钢双热成形关键技术》上面讲。
汽车A柱加强件是白车身零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驾驶员和乘车人员的安全,要保证该零部件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耐撞性能。
这个就好比你之前犯错像是“阅读理解”考得不好,找个理由说:「啊」,这题目实在是太难了,大家都做不会,怎么样。
碰撞测试就算是最基础的“单词拼写”了,你拼都拼不出来,字都不会写,就是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了。
可以说这个折的不光是A柱了,有可能大众车主的心也被小小地折了一下,有可能。
这安全气囊愣是没接住假人的头,也没能接住所谓的我们大众粉丝的心。
等待热度消失虽然大众没有公开回应,但是从它沉默的情况来看的话,也能感觉到,有一种想要“要么就算了吧,咱们也别提这个事”的那种感觉。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个论文《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传播的生命周期研究》,上面对158个网络热点事件传播周期进行了一个量化分析。
它有个结论: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生命周期一般是不超过7天。
热衷狂欢、善于遗忘成为了网民网络围观和表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不过7天。
等到新的网络事件一出来,热点事件又过去了,照样卖车,舞照样跳,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不回应,是因为没有满意的回应所以总结一下,大众不回应帕萨特的碰撞测试成绩,是真的没有办法去做出一个让各方都满意的回应的,在我个人的角度来看。
也只能等这个热度过去,「诶」,扛住,然后默默地把东西改好、弄好,下次不会出类似的问题。
人家说「唉」这撞得不行,一看「诶」现在OK了,大概就只能这么扛了,等舆论大众来放过大众。
我觉得真正比较关键的,有可能还是已经买了新帕萨特的车主,这心里估计永远都是有一个疙瘩。
听关门声音能判断车子质量好坏吗车子的质量问题,真的要引起消费者的重视。
都2020年了,有人说听关门声音,你好好听听,车子质量好坏,别等到人家去中保研撞了,再来看这个事情。
这门开开关关,是「砰砰」还是「嘣嘣」,还是「kangkang」,能决定车子的质量吗?
车子出了一些问题,厂家不是在召回,「哇」这个车召回了,我们不能买,那没召回的能买吗?召回的一定不能买吗?
哪些可以买,哪些不能买呢?
车子的质量真的出了问题,我去哪里投诉?
我去4S店不是石沉大海,去厂家,他们不都是一家的吗?我到底该怎么维权?
论文、资料、投诉电话号码、网站,都给你准备好了。
关键词:质量关注「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质量」就可以看到了。
每天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都有,你可以挑自己喜欢的。「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
大众PQ34确实老了,但这些锅却不该背
有时真读不懂德国人,你说他们古板吧,可是他们最早在中国玩加长,新科技运用上也比日本人激进。可是他们又会有些莫名其妙的坚持,尤其是德国品牌中,较为亲民的大众。朗逸是为中国量身定做,中间还经历过换代,但上面依然保留很多极不受中国用户欢迎的设计,直到最近的朗逸Plus才消失。国内媒体甚至一度怀疑,这些怪设计跟朗逸用PQ34平台有关。诚然PQ34确实老了,例如Can-bus总线输出速度较慢,难以适配ACC、自动泊车等复杂功能,但很多锅却不该由它来背。
黑锅一:座椅旋钮调节
朗逸当年一大黑点,就是手动座椅靠背是用旋钮来调节。旋钮调节放在座椅左侧,阻尼做得相当重,以非惯用的左手操作,本来就很吃力。左手还要伸进座椅和B柱之间的夹缝,带着手表的话,操作难度更上一层楼。这个痛苦过程还相当长,因为旋钮调节速度很慢,不像扳手调节那样一步到位。
很多人把旋钮调节,归咎为PQ34的特点。其实不然,哪怕去到MQB平台的高尔夫7,依旧保留了这种旋钮调节。个人觉得这个纯属大众的自我坚持,德国人就觉得旋钮调节比拉手调节科学。旋钮调节确实有自己一些优点,只是这些优点对于我们来说,受用度不大罢了。
扳手调节在驾驶时操作,可能一个不小心就调得太过,会影响驾驶安全。旋钮调节一级级调整,不仅可以做更精细的微调,也不会出现调得太过的情况。有人问,要安全的话,倒不如驾驶时谢绝操作座椅就行了。或许德国人就是考虑到部分人会“作死”在驾驶时弄座椅,于是就弄了这一套机构出来堤防……
黑锅二:人机工学不佳
原来的朗逸方向盘只有两向调节,但这个也是跟平台无关,纯属厂商在节约成本。包括后排出风口也是,这种东西跟技术无关。还有背锅背得更重,就是朗逸的后排坐垫短,也是PQ34的错。短坐垫其实是汽车厂商的一个博弈,这个把戏不仅大众有玩,在宝马X1上同样能看到。
短坐垫能节省材料,我觉得只是其次。更关键是短坐垫可以骗眼睛,让后排纵向空间看起来更大。买家对后座最先入为主的评判,就是后坐垫前部,到前座椅靠背的长度。当赢得买家第一印象后,往后一切都变得好办。毕竟很多人是第一次买家,在试乘时不一定发现段坐垫支撑不足的问题。
黑锅三;只能用液压助力,于是转向沉
早期款朗逸用液压助力,方向盘在低速扭动起来相当沉重。当时又有媒体说,PQ34平台所限,朗逸无法匹配电子助力。这个又是把问题层次抬升得太高,后面朗逸就把转向改为电子助力,算是终结了这种流言。
黑锅四:PQ34安全性不好?
我很认同老车安全性差这点,哪怕是不争气的C-NCAP,安全标准逐年在上升。十年前五星的车,如今能碰个两星已经不错。朗逸用的是老平台,但老平台不完全等于是台老车。每代朗逸基本是重新设计过,工程师可以针对新的C-NCAP法规,去调整前纵梁高度等参数。更简单直接,通过添加“加分项配置”,就能获得不少分数。
真正要注意,其实是某些卖了十多年,但没有真正换过代的车型。具体就不点名了,就是某款销量仍很高的自主SUV。这款SUV在C-NCAP里,根本查不到成绩。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C-NCAP的公正性,一台如此高的车型,你竟然可以忽略掉不去测,背后原因烦请各位自行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