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上汽大众收购了哪些汽车品牌

未来几年,这5个汽车品牌很有可能退出中国市场,买车时要慎重

1983年,北京汽车跟一家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成立了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jeep就是旗下的一个汽车品牌。1984年的十月,上海大众也成立,随后标致,菲亚特也陆续跟进,随后就是通用,福特,丰田,本田,日产……,算下来合资汽车已经在华夏大地走过了整整40年的历程。

在这40年里,咱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普通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小汽车也走进了千家万户。中国取代美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外国汽车公司以合资和进口的途径进入中国抢占这块最大的蛋糕。

这期间咱们国家的自主品牌也迅速崛起,从最初的只能抢占低端汽车市场,逐渐向高端,豪华市场进军,现在咱们国家的自主品牌,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车领域,都已经能跟合资品牌分庭抗衡了。汽车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当年在老百姓中高大上的外资品牌也有些扛不住了。

一些合资汽车企业走向了倒闭,一部分外资汽车品牌也逐渐退出了中国市场,也有一些品牌虽然现在还没有退出中国市场,但销量那也是用惨淡来形容,我就整理了几个销量下滑严重,未来几年极有可能退出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

一,斯柯达

斯柯达可是一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汽车品牌了,咱们国家还是在清朝末年,这家汽车公司就已经成立了。1991年,这家捷克汽车品牌被德国大众收购,成为了大众旗下的一个子品牌,在我国由上汽大众生产。2016~2022年是斯柯达的高光时刻,年平均销量突破了30万辆,进入2023年以来,斯柯达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据统计,2023年斯柯达在中国的销量刚刚超过20万了,比起前几年直接就来了个腰斩,2023年12月的销量仅有1593辆,比起前些年每月一两万的销量,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2024年也没有起色,2024年3月份的销量只有1308辆,看来是回天乏术了。

销量急剧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是电车的冲击,实际上整个燃油车市场都受到了电车的冲击。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应该就是被大众自己给卷了,都知道斯柯达和大众的发动机,变速箱都是一样的,大众收购斯柯达后,除了要了一个标和外壳,内饰之外,其他的都是大众化了,说他是换壳的大众一点都不为过。

前些年,斯柯达凭借着与大众同级别车型定价更低,优惠力度更大的优势,可以说是抢占了大众兄弟车型的一部分市场。道理也很简单,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客户认可度,斯柯达都远不如大众,斯柯达前些年凭借的价格优势确实能吸引一部分原本打算买大众车的客户。近年来随着大众车的优惠力度越来越大,这两个品牌的车型售价已经相差无几,斯柯达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压缩。

我觉得斯柯达的处境比较尴尬,它属于大众车旗下的品牌,但跟大众主流车型又形成了竞争关系,中端车型有大众挤压,低端车型又有捷达蚕食。可以预见,如果斯柯达的销量持续性下滑,大众公司基于运营成本方面的考量,有可能把斯柯达退出中国。

二,jeep

自从自由侠,自由光,指南者,指挥官,大指挥官等车型停产以后,我就知道这个品牌已经是日落西山了。现在jeep在售的车型只有牧马人两款车型,大切诺基混动版,外加一款皮卡,其余全部被砍掉。目前各大车企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采取的都是“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各种车型,版本是越加越多。

这个jeep却反其道而行,只保留了一两款拳头产品,其20万左右的车型一律砍掉,怎么看都有一种“壮士断腕”的味道,要知道连奔驰,宝马,奥迪这种传统的豪华车品牌,都已经开发出了20万左右级別的入门车型,jeep的这一波操作无疑是自毁前程。

jeep作为一家主打硬派越野车的车企,当年凭借着自由人和指南者打入中国市场,其硬朗的外表,强劲的动力,一度拿下中国市场最强SUV的宝座。连续数年拿下销售冠军,2017年更是创造了年销量22.2万辆的历史新高。

但大家都认为这个品牌在我国能够大展拳脚的时候,却迅速遭遇了滑铁卢,近几年来销量只跌不升,近一两年来,广汽菲克jeep的月销量有此前的四位数,逐渐萎缩至三位数,两位数……,2022年三月份,更是仅卖出了1辆,这已经不能用销量惨淡来形容了。

一二十万左右的车型无疑是当今中国汽车市场上的主流车型,毕竟太贵的车,普通老百姓也买不起。而jeep保留的那两款车型,价位都达到了50~70万,主打的也是硬派越野,市场受众面比较小,加之价格比较高昂,销量是很难上去。

即便是主打硬派越野,近年来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认可靠性,jeep不如霸道,陆巡;论豪华性,也不如宝马X5;论性价比,坦克300,坦克400,坦克500当仁不让。现在的新款霸道售价也来到了四五十万,还有福特烈马,可以说即便是硬派越野这一个小众市场,现在也是僧多粥少了,jeep的没落那也是可以预见的,估计退出中国市场也是迟早的事。

三,英菲尼迪

日系车有“三剑客”,每一个在华的销量都还不错,三剑客也都有自己的豪华品牌,丰田是雷克萨斯,本田是讴歌,日产则是英菲尼迪。三个日系豪华品牌的境遇却大不相同,讴歌已经基本退出了中国市场,英菲尼迪也徘徊在退出中国市场的边缘,只有雷克萨斯独树一只,常年稳居二线豪华品牌冠亚军的位置。

此前就有坊间传闻英菲尼迪会成为下一个退出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尽管英菲尼迪官方一再声称“不会退出中国市场”。但不争的事实是:大量的英菲尼迪经销商关门退网,目前英菲尼迪全国的门店只剩下58家了,顶峰时有131家,这门店越来越少,终归不是好兆头。

我们就来看看销量,从2018年起,英菲尼迪在华销售便开始年年下跌。2020年一整年只卖了2.57万辆,到了2021年,终端销量只有1万辆左右,到了2023年,有消息透露,英菲尼迪在华销售仅4700辆,这销量跟jeep有的一拼,都是跌起来刹都刹不住。

英菲尼迪销量惨淡,也不是没有道理,我查了一下,所有在售车型加起来只有区区4款,而且全是纯燃油版,现在几乎所有的豪华车品牌都搞了混动或纯电动版,而且英菲尼迪近几年没有推出新款车型,难免让人有审美疲劳,只能说英菲尼迪不懂得与时俱进,就只能被淘汰了。

英菲尼迪相比起雷克萨斯,有价格上的优势,那造型也只能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英菲尼迪最大的硬伤可能就是没有吸引客户购买的亮点,一副中规中矩的样,在二线豪华品牌中都属于垫底靠后的存在,属于那种有钱人看不上,没钱人又买不起的层次。

英菲尼迪属于日产旗下高端品牌,这几年日产的日子也不太好过,销量看上去也算不错,但靠的是以价换量。日产的所有车型中也只有轩逸能扛得起大旗,中级车天籁的销量跟凯美瑞和雅阁都不是一个层次。近些年来日产多款车型爆出一些质量问题,也包括高端品牌英菲尼迪,这无疑让英菲尼迪的处境雪上加霜,英菲尼迪会不会不本田讴歌的后尘呢?咱们拭目以待。

四,DS;五,斯巴鲁

这二个品牌就合在一起讲了,我发现这二个品牌有很多的共性,首先这二个品牌都属于小众品牌,冷门品牌,如果不是对汽车有所了解的人,估计这二个品牌听都没听说过。国人买车喜欢跟风,买的越多,后面就越有人买。国人也讲究面子,小众品牌知名度不高,开出去没面子。买小众品牌的人,除了情怀之外,就是喜欢标新立志的。

其次,这二个品牌都可以说是中高端品牌,DS是法国标致雪铁龙公司旗下的一款高端品牌,斯巴鲁是属于富士重工旗下一个制造汽车的分公司,后成为丰田的控股子公司。斯巴鲁在日系车中属于比较另类的存在,Ds属于法系车的高端品牌,却也名不见经传。

DS定位为高端品牌,实际售价也就二三十万,据说这还是法国政要们的座驾,在法国国内的地位相当于咱们中国的红旗。可这车的知名度实在是太低了,国人买车除了讲究实用,也讲究面子,我估计没多少人愿意花30来万买一辆名不见经传的车,目前在售的车型仅有两款,也让消费者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斯巴鲁要好一些,在售的车型有好几款,售价也是二三十万的区间。这两个品牌的定位都比较尴尬了,属于高不成低不就,消费者花30万买DS和斯巴鲁,这个价格完全可以买到汉兰达,皇冠路放,本田URV,福特探险者,别克昂科旗,论品牌力和知名度,这几款车型哪个不香?

另外,这二款车自从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从来就不曾有过高光时刻,销量一直都是不温不火,随着汽车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连不温不火都成为了一种奢望。Ds进入中国后年销量最高也不到3万辆。2016年为1.6万辆,2017和2018年已经下降到不足1万辆,到了2022年,据说只卖出了982辆,一个月平均下来只有几十辆,这是要让经销商喝西北风的节奏。

斯巴鲁的表现也差不多,2019年是2.5万辆,到了2020年就是2.2万辆,2021年是1.7万辆,2022年是1.1万辆,一路都是跌,跌,跌,现在每个月的销量也就是三位数,估计2024年销量会跌破1万辆。

斯巴鲁还是少数几个坚持不合资的汽车企业,不过有意思的是,斯巴鲁2020年在全球的销量达到了107万辆,其中仅北美地区就卖出了61万辆,而在咱们中国却仅卖了2万出头。实际上斯巴鲁这款车还是相当不错的,车身强度高,安全系数好,斯巴鲁的全时四驱和水平对置发动机是其的一大亮点。

如此优秀的一辆车,可咱国人就是不买账,我认为定价过高是主要原因,如果斯巴鲁的价格下探至20万以内,不敢说这个品牌的车会大火,至少要远强于现在的销量。估计斯巴鲁大幅降价是不太可能,成本在那里摆着,再加上又是原装进口,各种税费一加,降价空间有限。

结束语:目前咱们国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随着咱们国内自主品牌的崛起,再加上电车的异军突起,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早已经从蓝海进入了红海。一些外资汽车品牌如果不懂得与时俱进,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那就只能是淘汰了。

市场是残酷的,优胜劣汰就是竞争的本质,2018年,铃木就退出了中国市场,同年菲亚特也退出了中国;2020年雷诺退出中国;2024年,三菱也退出了中国。可以预见,接下来还会有外资汽车品牌退出中国。外资汽车品牌一旦退出国内市场,那么售后服务,维修保养这一块肯定会受到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二手车的残值,大伙买车时可要慎重哦。

美媒:大众汽车将在华投资 27 亿美元,增加电动车型

福布斯2024 年 4 月 12 日罗素-弗兰纳里的报道。

大众汽车公司周四表示,该公司计划投资 27 亿美元(约合 25 亿欧元),以促进其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销售,并提高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更快应对本地竞争漩涡的能力。

大众汽车旗下品牌还包括奥迪、保时捷、斯柯达、宾利和兰博基尼,该公司将在中国东部城市合肥扩建一个生产和创新中心,重点生产中国销量最高的电动汽车。

大众汽车中国董事会成员拉尔夫-布兰德施泰特表示:"我们在合肥新建的生产和研发中心未来将把技术推向市场的速度提高约30%。"大众汽车中国董事会成员拉尔夫-布兰德施泰特表示:"对合肥研发中心的追加投资彰显了我们迅速扩大本地创新实力的雄心”。该公司表示,到 2030 年,大众品牌将在中国推出 30 多款纯电动车型。

该公司没有提供新投资的时间框架。在德国总理奥拉夫-肖尔茨预计于本周晚些时候访华的前几天,大众汽车宣布了这一消息。这也正值中国与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因中国政府采取的工业政策而发生贸易摩擦之际。

本周早些时候,中国公布 2024 年第一季度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10.6%,达到 672 万辆。产量同比增长6.4%,达到66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NEV)产量增长最快,同比增长28%,达到210万辆。在此期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了近 32%,达到 209 万辆。

在本周公布的 2024 年福布斯亿万富豪榜上,全球汽车行业最富有的 10 位亿万富豪中有一半来自中国,这凸显了中国目前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这五位富豪包括 CATL 的李彦宏、吉利控股的李书福和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比亚迪有两位创始人进入前五名: 王传福和吕向阳。

底特律一家专注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咨询公司《中国汽车内幕》的创始人 Tu Le 说,大众汽车今年在中国成立 40 周年对该公司来说 "非常重要","这表明他们的汽车在市场上长盛不衰"。"他补充说,"但在中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中,电动汽车似乎正处于最脆弱的时期。电动汽车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领先的比亚迪和特斯拉”。

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长期合资伙伴包括上汽集团和一汽集团。去年,大众斥资 7 亿美元收购了新鹏汽车的股份,并正在与这家位于广州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合作开发两款新车型。大众表示,在中国的其他合作伙伴还包括地平线机器人公司(自动驾驶功能)、Thunder Soft(信息娱乐)和ARK(用户体验)。大众汽车公司在公告中指出,该公司拥有 90,000 名员工,是中国最大的欧洲雇主。

全球汽车行业的许多高管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因为今年将在北京举行一年一度的重要车展--中国国际汽车展览会。车展将于 4 月 25 日开幕。

大众砸7亿美刀,小鹏股份被收购!

大众汽车以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股份,此举引起广泛关注。这笔交易旨在利用小鹏的技术实力打造新的电动汽车平台,提高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分析大众汽车此次收购的背景、动机以及未来计划,我们可以看到这对于大众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战略举措。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一收购背后的动机。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大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投入。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重要市场,电动汽车的需求持续增长,成为了各大汽车品牌争相布局的焦点。在这一大背景下,大众汽车显然不愿被边缘化,因此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力度,希望能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而小鹏汽车作为中国新兴的电动汽车品牌,凭借着其先进的技术实力和不俗的市场表现吸引了大众汽车的注意。通过收购小鹏汽车的股份,大众汽车可以迅速获取先进的电动汽车技术,尤其是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方面,这对于大众汽车未来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技术方面的考量,这笔交易还彰显了大众汽车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巨头,大众汽车一直将中国视为其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通过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大众汽车可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加速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电动汽车产品,从而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此外,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的合作还可能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作为中国本土的电动汽车品牌,小鹏汽车在中国市场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经验,通过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大众汽车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市场的特点,提升自身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小鹏汽车也可以通过与大众汽车的合作,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市场资源,实现更快速的发展。

综上所述,大众汽车以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股份,既是对小鹏汽车技术实力的认可,也是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布局的重要举措。通过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大众汽车可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加速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电动汽车产品,从而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实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长远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上汽大众收购了哪些汽车品牌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