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的发展历史?
一汽大众CC变速箱结合大众集团最科技,DQ380变速箱带来的不仅是动力的提升,燃油经济性更是得到进一步提升。
5分钟补能300公里 大众集团诠释环保及充电最新布局
来源:中国经济网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已在全球显现,遵循集团的‘goTOzero’环境宣言,我们正采取行动,降低集团旗下产品及服务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零部件、物流与质保部负责人康诺一在日前举办的环保及充电布局话题媒体交流会上表示。
康诺一介绍,大众汽车集团的工作不仅局限于产品和服务,同时还重视并承担自身作为企业公民的责任。其‘goTOzero’环境宣言聚焦保护气候、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系统和确保环境合规四大领域。
多措并举践行环保理念
“大众汽车集团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践行对环保的承诺。”康诺一表示,“在中国,我们拥有39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我们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环境零影响工厂’。”
据了解,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区在生产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5年减少了41%;截至2022年底,大众汽车集团在华工厂光伏总装机量达208兆瓦,其发电量相当于十万多户家庭的年用电量,可覆盖中国区所有工厂近10%的电力需求;与2018年相比,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工厂淡水消耗量减少约600万吨,相当于西湖水量的40%。根据规划,至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计划所有在华工厂均采用可再生电力及清洁能源。
“本次进博会,我们依托‘goTOzero’环境宣言,重点聚焦于保护气候、资源节约和维护生态系统这三个模块,展示大众汽车集团近些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贡献与成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环境管理部门总监胡彩红介绍。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环境管理部门总监胡彩红
胡彩红表示,在保护气候方面,大众汽车集团致力于到2050年实现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至2030年,承诺所有在华工厂均使用100%碳中和电力;在节约资源方面,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区共实施了182项节能措施,节约能源67116 兆瓦时,相当于三万多个家庭的年用电量。至2030年,集团中国区将致力于通过各类节能措施,使能源消耗较2018年水平减少16%;在保护生态系统方面,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区不可回收废弃物处置量较2018年减少54%,并发布了生物多样性承诺。
创新补能解决充电焦虑
“为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充电和能源发展方面有四个最主要的支柱,其中包括家庭充电、公共充电、目的地充电以及绿色能源服务。这些服务面向集团的所有品牌、所有的合资厂商。我们也将公共充电网络开放给所有在中国的客户。”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充电与能源事业部负责人刘霄宇表示。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充电与能源事业部负责人刘霄宇
官方信息显示,大众汽车集团今年年底将推出首个超充站,最高充电功率可达480千瓦,采用液冷形式,在车辆条件允许的状态下,仅需5分钟即可补能300公里。“这款产品更快、体积更小,枪线也更轻,对客户来说体验更加友好。”刘霄宇说。
产品方面,根据规划,至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将提供超过30款纯电动车型。“此外,大众汽车集团还致力于提供更广泛的电动出行体验,让每次出行都轻松便捷。”康诺一表示,“我们正通过充电合资企业开迈斯投资建设高质量的充电和能源基础设施,从而为客户带来更加便捷无忧的电动出行。”
刘霄宇表示,目前,开迈斯公共充电网络覆盖了全国199个城市,50%以上的充电站位于商场附近。“客户在购物或喝咖啡期间就可以顺便充电,无需专门为充电而去充电站。”另外,开迈斯超过90%的车位都安装地锁。通过这样的布置实现充电预约,防止出现油车占位或车辆充满电后不走的情况。
康诺一介绍:“截至2023年10月,开迈斯公共充电网络已覆盖199座城市,建立了1341座充电站,上线11574个充电终端。此外,我们与合作伙伴拟共同对开迈斯增资8亿元人民币,加速布局充电网络。我们还携手国网车网公司,探索有序充电解决方案项目,推动充电的可持续性,同时降低客户充电成本。”
第三届”一汽-大众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终审答辩会成功举行
2023年12月23日—24日,由一汽-大众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共同发起,清华大学支持的第三届“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终审答辩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双碳目标背景下,项目通过环保公益资助行动发挥科研力量构建产学研融合的“生态圈”,为推动汽车行业全产业链低碳化和脱碳化进程中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贡献力量。来自国内汽车行业、研究机构和管理部门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结合国家政策和行业趋势对来自全国13所高校及汽车行业前沿机构的20个入围项目案例进行评审,为汽车环保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贡献专业前沿的智慧力量,科研课题快速孵化和高效转化,为产业绿色发展装上创新引擎。
环保创新 引领汽车行业持续发展
2023年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以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新进展及成果,并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在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我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未来也将持续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方式,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汽车产业是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在适应市场需要的同时加速推进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结合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态势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于行业的发展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自2020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手一汽-大众共同发起“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以来,项目旨在通过设立汽车环保科技领域核心前沿课题,选拔并资助汽车环保科技领域的潜力项目,影响社会各界对汽车环保科技的持续深入投入和研究,解决关键问题。
2023年,第三届“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31份科研课题申请,研究范围涵盖绿色能源、电驱动系统、动力电池与充电、整车能量管理、智能底盘、氢燃料电池、节能汽车等多个领域。经过多重筛选和评估,共有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和机构的20个申报课题脱颖而出并进入考察阶段,专家组实地深入高校和研究机构探访团队研发实力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答辩会上,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房志表示:“’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得到了全国生态环保系统权威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汽车行业专家的支持和参与,共为28个创新课题提供了900万元的资助,产生了众多具有行业前瞻性的课题方向,推动汽车行业绿色、低碳加速发展,今年申报的项目又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案例,相信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在促进我国的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产学研融合 构建绿色低碳新路径
在今年的项目评选过程中,“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从绿色能源、动力电池与充电、氢燃料电池、电驱动系统、智能底盘、整车能量管理、节能汽车七大领域,从科研价值、成果转化前景、商业模式创新、绿色发展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评审,并提出了积极而具有前瞻性的建议。
经过专家的多轮讨论和研究,最终有14个项目获得资助,资助金额共计450万元,终审专家组对评选出的申报课题给予了肯定,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新能源领域汽车发展背景下,行动发挥平台作用积极推动细分化和前瞻性研究,推动汽车工业和交通领域的“双碳”战略,调整整车企业碳排放核算办法,构建汽车圈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模型,从不同技术路径积极探索,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提升汽车及关联产业融合创新能力。
一汽-大众质量保证车辆分析中心余本雄部长表示,“使命驱动,众行致远,一汽-大众肩负着绿色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希望携手专业领域将汽车环保科技的基础研究落地转化为科技成果,带动产品、生产、上下游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三年来,部分研究成果正在对品牌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希望这些课题研究为全行业建立环境友好、公众健康的汽车社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中国是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国,节能减碳是整个汽车行业的使命,绿色低碳发展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议题,技术变革、制造升级和全产业链的协同减碳需要有‘领头羊’企业发挥引领作用,这是我们行业发展的一大机遇,我们支持这样的合作交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讲到。
一汽-大众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将持续通过公益的力量推动平台合作和交流,凝聚专业智慧,联合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创新力量,推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引导社会各界关注中国汽车环保科技的创新与绿色低碳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欧7”排放法规放宽,大众Polo停产时间延后,还能销售至少5年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汽车行业里,每一项政策的调整都可能成为影响市场格局的关键。近日,一则让无数车迷心头一暖的消息悄然传来——因“欧7”排放法规的意外放宽,大众旗下经典车型Polo的停产时间得以延期,预示着这款小型车传奇将至少再续写五年的辉煌篇章。
环保严规下的无奈抉择
故事的开头,是大众汽车在环保重压下的艰难决策。面对原计划中异常严格的“欧7”排放标准,每辆Polo若要达到这一门槛,其改造成本将骤增3000至5000英镑之巨。对于一款主打性价比的小型车而言,这样的升级无疑是沉重的负担,甚至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曾公开表示,这样的成本增加对于Polo这样的小型车市场是致命的,停产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法规松绑,Polo迎来转机
然而,剧情在去年底迎来了戏剧性转折。在汽车制造商们的强烈呼吁与不懈努力下,欧洲议会与欧盟终于达成共识,对“欧7”排放法规的部分严苛条款进行了“人性化”调整,例如维持RDE实际行驶污染物测试的“欧6”标准不变。这一系列的“降级处理”,虽然遭遇了部分环保组织的微词,却也为小型车如Polo的生存打开了一扇窗。施文韬欣慰地宣布,Polo的停产计划因此得以暂时搁置,未来五年的生产计划重新点亮了希望的火种。
环保与经济的微妙平衡
在这场关于环保与经济的博弈中,“欧7”法规的调整无疑成为了平衡点。它既是对环保高标准的坚持,也是对汽车工业现实状况的妥协。正如某些环保组织所言,或许这一版的“欧7”更应称为“欧6f”,但正是这样的“妥协”,为小型车市场保留了一线生机,也让消费者有机会继续拥抱那些经典而实惠的选择。
Polo的重生:不止于排放
当然,Polo的未来之路并非仅靠排放法规的放宽就能一帆风顺。通用安全法规第二阶段的实施,要求汽车配备包括内部摄像头在内的多项新装置,这同样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幸运的是,大众已未雨绸缪,施文韬确认,Polo已完成相应的安全升级,这意味着除了环保关卡外,Polo在安全性上也已整装待发,准备迎接市场的检验。
谈及Polo,不得不提它的外观设计。新款Polo以其精致的前脸造型吸引着众人目光,家族式的进气格栅与锐利的LED大灯组巧妙融合,展现出超越小型车级别的大气与动感。车身侧面线条流畅,简约而不失力量感,每一寸曲线都仿佛在诉说着Polo的运动基因。
车尾部分,设计师巧妙运用了横向线条,不仅拉宽了视觉效果,更赋予了Polo一种超越同级的稳重与时尚感。与市场上同级别的竞品相比,Polo在保持小巧灵活的同时,更在设计上凸显了个性与辨识度,让人一眼难忘。
结论:
综上所述,得益于“欧7”排放法规的适时放宽以及大众在安全技术上的提前布局,Polo不仅成功逃脱了停产的命运,还为自己争取到了至少五年的市场机会。这不仅仅是Polo的重生,更是对经典与实用主义的致敬。未来的五年,Polo将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继续以其实惠的价格、经典的设计以及不断提升的安全性能,讲述属于它的不老传说。让我们共同期待,Polo在未来岁月里,能够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