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4使用10天后的真实体验
用了10天了,总结一下小米14的体验。
1、拍照
拍照牛叉,是真的牛通,但看这个相机个人觉得完全值3500。
2、性能 流畅度
从性能来说,骁龙8Gen3无论CPU 还是GPU 较8Gen2 提升都不少,并且功耗没有翻车。
但还是会有发热情况,不玩游戏就正常使用,时间一过长都会有发热现象,只是发热程度不高而已,玩游戏还没有高频玩。
过渡动画比较顺畅,基本没有生硬感,还有,应用图标依旧是采用扁平设计,但感觉没那么年轻化了。
3、续航
关于续航,小米14是真的顶。90W有线充电+50W无线充电,充电半个小时左右能充满。
下午1点满电出门,晚上9点半回酒店,一路拍照+导航,使用时长8小时34分,剩余电量50%,这个成绩对一台小屏手机来说相当强了
4 其他
澎湃OS的天气软件动画非常细腻,而且基本上所有的天气状况都做了适配,这点好评 小问题不少,连了单位无线网之后应用商店直接断网,api连接错误,只能自己流量下载更新应用支付宝种树、海洋、芭芭果园和小鸡各种切换会有卡顿现象,很多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也有轻微卡顿,从这些细节上来看,还是和华为有差距。一汽大众Q小部件不支持,雪球还有几家小银行如邮政等很多不算常用的app都不适配最新的清拜OS,很多爬墙加速器不能用,是因为32位的吗?这一点感觉不是很方便了。小米14的马达性能明显强了一些,振感比较细腻,打字很带劲,很佩服小米能在小尺寸手机做到拥有如此不错的马达,可以说马达不再是特别明显的短板。手机最上侧不支持返回手势,这对于我这种用惯大屏手机的人来说,属实有点难受。总的来说,小米14算是一台很合格的水桶旗舰了,喜欢小屏手机的小伙伴,小米14挺值得推荐的
以更好环境吸引更优投资
经济日报
去年以来,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东北地区。比如,总投资130亿元的一汽大众奥迪Q工厂一期在长春建成投产,总投资55亿元的齐齐哈尔龙江阜丰20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55亿美元的大连英特尔二期建成投产,总投资约300亿元的华晨宝马沈阳新工厂已开工建设,总投资超100亿美元的华锦阿美石油化工项目在盘锦揭牌……
一个个投资大项目正迈过山海关,在东北黑土地上落地生根。仅以辽宁为例,近两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已达1.4万亿元,并且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聚焦发展新动能的鲜明特点,稳投资的底气越来越足。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工作,特别是实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各项政策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新一轮东北振兴取得积极进展。辽宁的实践,正是这一喜人景象的生动缩影。
工人在沈阳鼓风机公司产品车间从事生产。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孙潜彤摄
从记者的调研看,辽宁投资热潮涌动的原因在于,“政策东风与内生动力拧成了一股绳”,具体来说,主要体现营商环境、创新驱动、坚守实业三个方面。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拓宽投资兴业之门。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其优劣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好的营商环境才能聚人聚财。曾经,一句“投资不过山海关”,阻遏了多少投资者的脚步。痛定思痛,东北地区唯有迎难而上加倍努力,才能让投资者重新投出“信任票”。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明确要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近年来,东北地区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并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比如,辽宁省建立了项目管家制度,有力推动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吉林省企业开办时间由11天压缩至3天,全力打造“办事不求人”吉林名片;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实施“承诺即开工”改革,创新开展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落户企业9天即可拿到施工许可,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春江水暖鸭先知。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大忽悠”“大磨叽”没了市场,政府服务更给力,高效投资自然闻风而来。
坚守实业深耕创新,为未来发展厚植成长优势。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供给。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以制造业立省的辽宁保持住了定力,坚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不惟体量看质量”,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围绕产业结构优化的投资脉络十分清晰,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和绿色化加快推进,实现了重有重的担当,新有新的起色。
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下行压力较大,东北地区比其他地区面临更加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要着力依靠改革开放更大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不断开创东北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奋力追赶春天的脚步——战疫中的吉林经济发展观察
新华社长春3月19日电 题:奋力追赶春天的脚步——战疫中的吉林经济发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陈俊、褚晓亮、段续
黑土地上,冰雪渐渐消融,春天如约而至。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面临较大经济下行压力的吉林省,带来更为复杂的发展局面。防控疫情不放松,经济发展奋力追。吉林省以追赶者的姿态,与时间赛跑,与压力抗争,取得了脱贫攻坚持续推进、规上企业复工率达99%等战果。追赶着春天的脚步,吉林正在破冰前行。
全力以赴,脱贫攻坚“松不得”
与“网红”互动、向网友直播、请网友点赞……这几天,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吉林省靖宇县副县长周林一直忙着在视频平台上“刷人气”。
“我们的松子营养丰富,吃起来满口香。”对着手机镜头,周林卖力“吆喝”当地扶贫农产品。3月8日一天,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3万多件。
受疫情影响,吉林很多农产品出现滞销。全省迅速行动起来,各级扶贫干部成了“推销员”,利用互联网平台大力“吆喝”。
镇赉县西报马台村有大米700箱、东丰县兴盛村有蒲公英1万斤……一张吉林农产品滞销榜单,在社交媒体上广为转发。
“通过干部‘带货’,很多滞销产品都卖完了,榜单现在越来越短。”吉林省委组织部组织三处处长辛峰说。
党员干部“带货”背后,是吉林全力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各地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在蛟河市,松江镇永兴村第一书记姜晓萍积极与木雕企业协调,10余名贫困户实现了居家就业;在永吉县,歪头村第一书记陆佳与黑木耳采摘基地联系,为贫困户创造22个岗位。
当前,吉林省正在全力抓好剩余贫困人口、存在返贫风险人口、边缘人口“三个一万人”工作,安排专人包保每一户剩余贫困人口,进一步加大财政倾斜力度,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抵御压力,经济发展“等不得”
2019年,吉林GDP增速在全国居于后列。2020年,经济发展形势非常严峻。
停工、停产、停业……突如其来的疫情,更加剧了发展压力。如何迎难而上?吉林瞄准重点产业、项目投资等方向,努力实现全年目标。
汽车产业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之一,重点企业多,拉动作用明显。协调防疫用品、缩短审批流程、给予政策支持……各地党员干部靠前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春节后员工返岗过程中,一汽集团有1800多名员工入驻大学生公寓集中隔离,长春汽开区与企业建立起24小时对接机制,助企业落实各项防控举措,帮企业解燃眉之急。一汽集团所属各大工厂快速实现复工复产。
龙头企业带动下,上下游产业链快速“苏醒”。目前,全省3034户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99%。
前不久,一场特别的签约仪式拉开帷幕。会议室内,通过视频连线,吉林、陕西两地企业签订了钼矿石加工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收入14.5亿元。
这样的视频签约活动,正在全省各地陆续开展。在吉林市,当地政府与中化工程集团环保有限公司成功签订环保产业园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在松原市,市委主要领导视频连线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推动光伏发电、秸秆环保利用等项目。
面对新形势,吉林省正在逐步建立与低风险防控形势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全省成立了70多个项目服务组,全力助推达产达效,拉动发展。”吉林省发改委主任安桂武说。
提升质量,转型升级“慢不得”
传统产业“一柱擎天”,发展结构不优,一度制约着老工业基地发展。在疫情面前,吉林抓住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全力研发新产品、上新项目,带动转型升级。
“我们化危为机,及时推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吉林省迈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泽义说。这家传统医药设备企业,在长春新区的帮助下,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了医用防护服生产资质,高品质的防护服源源不断送往前线。
坐落在“人参之乡”抚松县的国药肽谷有限公司,车间里一袋袋包装好的高端人参肽保健品码放整齐,正等待被运往北京。
“我们与高校合作研发人参深加工技术。这段时间消费者需求大幅增长,到3月已经接到50万盒订单。”公司负责人丁金刚说。
不仅仅是医药产业,吉林立足老工业基地、全国商品粮基地等优势,跳出传统思维,谋划了一批强链、补链类产业项目,加快转型升级,追求高质量发展。一汽大众Q工厂、“吉林一号”小卫星……一批吉林“智造”在全国叫响。
大数据在吉林得到更加广泛应用。在全省推广普及的“吉祥码”,不仅能方便群众出行和复工复产,还将成为居民享受数字政府服务的电子凭证。
“我们正在全力推进数字吉林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吉林省政府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局长宋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