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众怎么调音质最好

张亚东:“国潮音乐”不能只是猎奇,千篇一律的流行歌有时真烦人

国潮音乐竞演真人秀《中国潮音》开播至今,贡献出《新梅花三弄》《漫步人生路》《九儿+轿》等有新意的表演,更让唢呐、琵琶等民族乐器被热议出圈。在《中国潮音》中担任“乐府令”的张亚东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风国乐不只是象征性的存在,和当下连接起来,就具有了穿越时空的能力。而对国风创作者来说,“其实潮来潮去,音乐也就是那12个音符。不融合也就不会有发展,经典可以建立在对经典的毁坏中。”

在《中国潮音》中张亚东担任“乐府令”。节目组供图

热议歌曲

《新梅花三弄》被热议和回忆无关

张亚东坦言,想在《中国潮音》这个舞台上呈现出一个符合国潮音乐的好作品,没有预设的“标准答案”。“就我个人喜好来说,能够突破节奏限制,自由不落俗套的作品,实验性、艺术性强的作品,能带给我大的想象空间,我会喜欢。可对节目来说这样可能会没有观众,我们都是在费力找到平衡。”

《中国潮音》中率先出圈的舞台是由美籍女歌手唐伯虎Annie和裁缝铺乐团合作改编的《新梅花三弄》。这一版在保留了原版曲目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念白与戏腔,引发众多讨论。

唐伯虎Annie和裁缝铺乐团合作改编《新梅花三弄》。节目组供图

《新梅花三弄》也是张亚东几期节目录制下来,印象最深的一个舞台,“对于过去热爱这首歌的歌迷来说,可能怎么改人家都不会满意,因为大多数时候,过去就意味着理想、美好。于我来说,这就是一首新歌,之前肯定是听过,但并没有太深印象,好歌就是好歌,和回忆无关。”谈及评判音乐好坏的标准,张亚东表示,听过太多好的音乐之后,耳朵会变得刁钻、挑剔。“这其实是种病,没有人能时刻保持理性。有很多音乐人,他们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训练,但却能在音乐中展示高超的掌控能力,这非常不合理,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这种天赋确实存在。我想让我的判断尽量不要变得呆板刻薄,感性一些比较恰当。”

节目中,不少选手都选择了改编经典老歌,在张亚东看来,现在歌太多了,风格也更加多元化,音乐人几乎都能包揽从创作到发行整个流程,一天发行的歌曲量可能比过去半年都多,并不是现在没有好作品,只是太容易淹没。“这些年我最强的感受是资本对音乐的操控,它强势地影响、改变了整个行业,流量至上,制造短命金曲,霸屏。这会让想要虔心创作的音乐人有被孤立的困惑。”

乐器出圈

乐器改良是国乐发展的重要部分

《中国潮音》中《九儿》+《轿》舞台。节目组供图

在张亚东看来,《中国潮音》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正是在于,在“潮音”里能听到、结识到年轻的、优秀的中国器乐演奏者、国风音乐人,尤其是演奏家、编曲等幕后音乐人,节目把他们放到了台前。有网友将《中国潮音》解读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中心,用现代语境去重塑经典作品,以此演绎出新的国潮音乐”。

对于究竟“什么是中国潮音”?张亚东表示,网友解读得很好,而自己并没有确切答案,“说实话我对国乐的了解十分浅薄,这需要大家一起去找,一起努力。”张亚东表示,自己喜爱的古曲,很注重情绪,强调精神重于形式,志在高山,远离喧嚣,这和当下的金曲创作思路完全不同;而从古代留存下来的音乐论述也极少,想要领会古乐的精髓,是很难的事情,只能借助数量不多的故事、传说来感受,比如“高山流水”。“想让一种音乐伴随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要先去除奇珍异宝式的神秘,国风国乐不能只是象征性的存在,不能只是假如和猎奇。能和当下连接起来,也就具有了穿越时空的能力,我希望音乐中的未来也包含着某种回归。”

《满怀可爱的童年》舞台。节目组供图

节目中,尺八、琵琶等乐器大神在作品中表现极为突出,这也是张亚东喜欢《中国潮音》的地方,能够给乐器以及音乐一点透气的机会,“千篇一律的流行歌有时候真的烦人。”张亚东曾把石容山的表演视频发到了朋友圈里,他说,自己喜欢石容山是因为看到他用唢呐演奏(爵士乐)Donna Lee的视频,“当时我不知道他的唢呐是改良过的,类似加了一个改变音高的键,简直不可思议。”节目中让张亚东欣赏的音乐人有很多,比如乐玲珑对音乐的独特诠释和高超的器乐水平,她们的每个表演都赏心悦目,还有尺八神的音色、一丝丝叶的古筝、裁缝铺的编曲,几乎所有人都有戳动张亚东。前几天张亚东在朋友圈看到郭雅志研发出了古筝转调琴码的消息,他激动地马上转发点赞。在张亚东看来,传统乐器都有调的问题,换调就要换乐器,或是重新调弦,演奏传统曲目没问题,可当代的生存现实极为复杂,五声音阶的空灵、淡泊、高远,有时候不能准确表诉内心的焦虑不安。“所以乐器的改良也是国乐发展的重要部分。这些不断尝试在民乐器上发明创新、增加乐器色彩宽度和表现力的老师,令人敬佩。”

音乐创作

不能花太多精力迷失在制造碎片里

接连出现在《中国潮音》《乐队的夏天》等音乐综艺上,张亚东说虽然私底下自己是个特别搞笑的人,但只要面对镜头就紧张,心理负担重,怕说错话。这次跟大张伟、薛之谦等老朋友一起做节目,自己感觉很轻松,“我们认真或不认真的方式不同,表现也不一样。不加节制的幽默或严肃都不太好,有他们在我很轻松,就知道不会冷场,让大家在现场的氛围很轻松、欢乐。”

张亚东与大张伟商量节目。节目组供图

《中国潮音》是张亚东“每次录制都特别想要来的”节目,选手的多元碰撞和融合,让节目对“潮”和“新意”有了更包容的诠释。有网友觉得《中国潮音》中的歌曲很燃很国风,但是也有网友觉得改编的不如经典老歌好听,或者过于阳春白雪、不够大众。对此,张亚东坦言:“我不知道谁会喜欢,谁不喜欢,也不想解释什么,总之我尽力了。”张亚东认为,一首歌曲呈现出来,往往是大家各取所需。“感动有很多方式,比如这个歌曲本身很打动你,你被旋律感动,或者被歌词感动,有的时候我可能只是为了编曲的结构而感动,并不是歌曲表达的那个内容,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这种节目里,非常难有标准。”

当下传播方式的改变,让大家有更多快速了解音乐的渠道。对此,张亚东表示,精彩的短视频自己也喜欢看,也总拍着玩。“把短视频当作是生活点滴分享,挺好,但不能花太多时间精力迷失在制造碎片里,我总会留出足够长的时间沉浸在音乐里,专注是享受。”

张亚东录制《中国潮音》。节目组供图

新京报:参与了《中国潮音》,会影响到你今后的创作思路吗?

张亚东:会,有这么多优秀的音乐人,刺激,不分喜恶,有碰撞就会有火花。

新京报:有网友评价张尕怂、蒋亮的作品《凤阳花鼓》不是“国潮”是“土潮”,你怎么看?

张亚东:他们两个都有能力做不“土”的东西,也许他们觉得这样的状态在综艺节目中比较轻松,我感觉尕怂他们是背负着压力让大家轻松愉快的,我很理解他们,也很羡慕他们这种放松的表演态度。

新京报:在节目中,有乐队翻唱了福禄寿写给外婆的《玉珍》,送给某位选手的父亲,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情,你有过将思念或其他情感寄托于歌曲创作的经历吗?

张亚东:当然有,这种情感是创作中很重要的灵感来源,只不过这种强烈的私密情感我不太会直白表述。

新京报:你觉得作为一名新的音乐人,要做些什么才能让大家记住?

张亚东:多数情况下,能被大家记住的最直接的方式是外形,加上朗朗上口的作品。你可以是“美”的或是有特点的,都比较容易被记住。如果不具有这种显而易见的特质,就很吃亏,生靠作品太慢热,不太适合综艺的节奏。

新京报:在选手组队创作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不时会出现制作人和歌手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作为资深的音乐制作人会如何处理?

张亚东:资深只是表示工作经验多,经验式的知识其实对创造力没什么帮助。经验的累积也没能让我变得更加确定什么是正确的,我觉得我的包容度很宽。

新京报首席记者 刘玮

资深编辑 田偲妮 校对 危卓

电影《嘎达梅林》中的配乐技巧给人一种震撼之感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探史纪闻

编辑|探史纪闻

?——【·前言·】——?

音乐可以作为世界最为通用的语言这一观点,是有着广泛共识的。

截止到 2021 年,全球的 233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随着世界范围内各个民族的融合,区域性的音乐也对彼此之间产生了相互的影响。

以我国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音乐的流入,传统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相互融合,出现了很多新的音乐风格,逐渐被当代人所接受和喜欢。

电影《嘎达梅林》上映于 2002 年,由冯小宁导演,三宝作曲。

在这部以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作为背景的电影配乐中,除了使用管弦乐队以外,还加入了马头琴、竹笛、民族打击乐和民歌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从而完成了西方乐器与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相互融合。

本文在分析配器的中西方乐器结合的手法同时,也会从电影的故事结构、镜头等元素与音乐的结合方法作为着眼点,旨在研究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相互结合并且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电影本身。

?——【·创作背景·】——?

蒙古语中嘎达的意思为小儿子,梅林则是电影时代背景中的一种地方官员的称谓。

故事讲述了 20 世纪 30 年代,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以嘎达梅林领导的草原人民奋起反抗封建势力残余、地方军阀以及日本侵略者不断剥削压迫人民的故事。

影片中的达尔汗旗王爷勾结腐朽的民国政府,以“放垦”为名义出卖草原,使得百姓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苦不堪言。而故事的主人公嘎达梅林为了保护草原团结起多民族人民一直坚持与其斗争,最终为了草原人民的自由与解放而献身。

应导演冯小宁的邀请,作曲家三宝为这部电影配乐,也凭借此部电影在我国金鸡奖颁奖典礼上获得“最佳电影音乐奖”的提名。

?——【·乐队配置·】——?

音乐的风格可以由乐队编制和具体乐器的使用来决定,而编制的大小也可以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

电影《嘎达梅林》的配乐中,虽然管弦乐的部分还是占据了较大比例,但是音乐中最重要的主题却是为民族乐器马头琴而作,其他民族器乐更多出现在为了配合画面场景、人物剧情的需求而使用。

西方乐器的音色存在着与《嘎达梅林》的故事背景融合度不足的隐患,但是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却很好地弥补了这一不足。

?——【·音乐与画面运用·】——?

作曲家三宝曾将此电影中的配乐整合成一张16 首作品的“电影原声”专辑并发行。

在专辑中这 16 首作品按其在电影里出现顺序被编号和命名,例如:1“嘎达梅林主题”、2“童年”、3“沙暴”、11“起义”、14“女儿之死”等(在本文中将会借用此专辑的编号和名称)。

这里为音乐段落命名的主要依据是“当前”画面的情节,并不完全依托于音乐内容,所以整部影片中经常会出现完全相同或略作不同发展的两段音乐,却有着不一样的名称;

又或者两段不一样的音乐因为画面的需求而衔接到一起,并重新命名。

如果以鲜明的音乐情绪和形象来划分,整部影片的主题可分为三种,本文为了方便分类而将这三种主题命名为:

“抒情主题”、“激烈主题”和“反派主题”。

专辑中的 16 首作品中也是由这三个主题通过不同的变化方式(如:配器上的变化、旋律的发展变形、不同段落的结合等)一直发展,所

以整部电影的配乐所使用的主题统一性较高(电影中的配乐与专辑中的音乐在调性和乐句完整性上略有不同)。

(一)“抒情主题”的代表段落使用技巧分析

编号 1“嘎达梅林主题”是最早出现的“抒情主题”。随着影片开始,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管弦乐组合使用的配器风格在此处已经奠定了基调。弦乐组短暂地演奏了 3 小节后马头琴用 d 小调以独奏的形式进入,演奏极富蒙古族调式色彩的“嘎达梅林”主题。

电影的第一个画面也是在独奏中以特写镜头拍摄马头琴箱并向上移动到一位身着蒙古民族服饰的老者入镜(这里使用了典型的“画内音”手法),续而不断向后拉伸直到画面中呈现出一望无际的草原和蓝天。

以画面中独坐拉琴老人结合马头琴独奏的旋律,产生出了一丝旷阔但苍凉的情绪,也清晰地交代出以蒙古草原作为环境背景并预示着最终壮烈悲情的结局。

配合电影中画面的转换,在一群蒙古族孩子入镜后,音乐用相同的旋律向上移至 g 小调,配器上也第一次出现了中国民族乐器与弦乐组合奏的形式,马头琴在新调上演奏旋律,弦乐组开始以较弱的力度作为和声背景进入。

在段落连接处以竖琴作为过渡,调性再次向上换至 d 小调,马

头琴撤出,弦乐组和竹笛取而代之,并交替对主题旋律进行发展。

由于音乐不断向上方的换调、配器织体的薄厚转换、主旋律的音区和乐器更换,使音乐的情绪不断上扬,十分巧妙地配合了画面中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场景,进而让剧情推进下去。

编号 4“离别”就是电影配乐中 “同曲不同名”的典型例子。此处剧情所描写的是童年时期的男女主人公分别的场景。

牡丹随着家人迁徙到远方的草原,老嘎达跟随马车送行。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虽然名称有了改变,但是“离别”与“嘎达梅林主题”几乎是完全一样的音乐,也是先由马头琴在d 小调上演奏提高八度的“嘎达梅林”主题;

但在完整呈现了一遍主题旋律之后,因为画面内容未作任何转变,“送行”仍在继续,所以音乐并没有像之前一样移调到g 小调,而是仍然停留在 d 小调,由弦乐、竖琴等乐器做主题变奏持续发展。

编号 6“牡丹主题”比较之前几次“抒情主题”的变化就大了很多。

故事中老嘎达和巴特在沙漠中遇难,艰难前行时产生幻觉,仿佛

看到牡丹身骑白马向他们奔来。

这里的音乐作为“抒情主题”里变奏较大的段落,首先全部由管

弦乐组成,并未使用中国民族乐器;

其次在音高材料上有所精简,只使用了“嘎达梅林主题”的骨干音作为旋律(所用调内第 VI、III、V、VI 级音)。

调性上也巧妙地配合着画面,首先从g 小调开始,当画面表现出幻觉清醒后的失望时,音乐刚好在此处自然地向下转到f 小调,让情绪也随之向下沉,旋律在此处随着模进变化,在听觉上已经发展成了新的音高材料。

在编号 8“爱情主题”的音乐中,电影讲述的是老嘎达和牡丹坠入爱河并成家生子的故事。

此段音乐依然使用的是“嘎达梅林主题”,但从之前的d 小调至 g 小调的换调改为直接由 g 小调开始,马头琴和弦乐组完整的演奏了一遍“嘎达梅林主题”后,利用竖琴的上行刮奏,音乐自然地向上方 d 小调转调,使音乐情绪升格,并且由弦乐组做主题旋律变奏。

此段音乐的后半段,使用了另一种民族乐器与管弦乐的配合手法,竹

笛与小提琴交替演奏旋律声部,配器也随着主奏乐器的更换在薄厚之间频繁切换。

此处使用的两种乐器对相同旋律的诠释有着鲜明的对比,竹笛灵活的上下叠音、滑音和颤音等展现出浓厚的民族旋律色彩;

小提琴配合丰富的内声部的弦乐组则有着扎实与浑厚的整体性。

(二)“激烈主题”的代表段落使用技巧分析

编号 3“沙暴”是“激烈主题”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

此处由铜管组为主,旋律从D 音直接跳进到 b,A 音构成的减五度,表现出紧张的音响效果,随后小军鼓与弦乐组密集的节奏表现出了“激烈”的情绪。

“沙暴”这一段的音乐较短,可以作为这一主题的简单呈现,在之后的很多符合此处情绪的片段中,这一主题不断变化出现。

如影片 17 分 30 秒时的一段音乐(三宝并未在专辑中为其命名),牡丹骑白马登场在野马群奔腾中利用套马杆为老嘎达套回其跑散的坐骑,此处主题旋律音改为 b,A 跳进到 D 的增四度音程;

之后不断转调向上模进,旋律进行的逻辑可以理解为“沙暴”中使用减五度音程的转位。

配器方面大部分依然沿用了“沙暴”的方式,由铜管组演奏主旋律,小军鼓和使用顿弓的弦乐组一起演奏后十六的节奏型。

此段音乐对比于“沙暴”在听感上既有不同的音高变化,但整体音响又觉得似曾相识。

?——【·“自由与解放”主题·】——?

对于自由与解放的向往是电影《嘎达梅林》所要表达的核心主题。

电影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个核心矛盾,即是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和军阀势力在背后勾结的达尔罕王爷不停的压迫、侵蚀草原各族人民的生存空间和自由权利。

王爷为了自己的利益甘愿作为侵略者与腐朽势力的代表,对人民的压迫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加深,最终到了让草原人民没有活路的地步。

而主人公老嘎达也是随着这个变化而变化的,从最终的单纯无知,相信封建统治阶层是为人民着想而甘愿为其效命;

随着情况的恶化而幡然醒悟,坚决地站到人民一边并带领人民与剥削压迫誓死斗争,最终不惜牺牲生命,从而树立了英雄形象。

音乐作为电影信息的“解说员”之一,也应该在整体结构上有着更深层的设计。

所以,如果从主题发展和配器变化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整个电影中的配乐也隐藏着三个递进:

第一:为了配合影片开始时,草原人民臣服在达尔罕王爷的统治压迫的压抑生活状态,音乐的主题以小调开始,因为小调的色彩通过配器的变化可以产生压抑、悲伤的情绪;

但是也可以产生温暖、窝心的情绪,这让作曲家有了进退的空间,也为后面主题变奏需要做出的对比留下了可能。

除了调性的选择外,《嘎达梅林》主题中另一个塑造压抑氛围的主要手法是音色的选择,使用铜管乐器的低音区,如:圆号、长号和大号在中低音区进行持续长音的演奏很容易产生出紧张的气氛,让音乐产生压抑的氛围。

在初期用音乐“暗示”草原人民生活状态时,作曲家需要注意对于

这种情绪的把握,如果对于压抑氛围塑造不够,后面的反抗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

而如果压抑氛围塑造过于强烈,又不符合影片对于情绪递进的设计。

第二:随着影片中事态的发展,压迫的本质逐渐明朗,人民的生活已经被剥削至极限,主人公选择带领人民进入反抗的阶段。

这里的音乐也开始逐渐产生变化,“反派主题”的减五度旋律和小二度级进,在音响效果下突显出“恶”的一面,而“激烈主题”常用的纯五度旋律上行模进、军鼓的密集节奏则突显出极强烈的正面抗争情绪。

旋律音区的选择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

小号的高音区大量使用在这里为抗争情绪提供了较大的帮助,而民乐部分的竹笛在高音区演奏旋律,也在抗争段落里的抒情部分担任了很大的比重。

音乐整体上已经随着故事的发展而从压抑逐渐向反抗转变,随着矛盾的愈演愈烈,反抗的音乐情绪也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第三:结局也是整个电影配乐的尾声——编号 16“终曲”,这一部分借由全篇开始的“嘎达梅林主题”再次的响起,交代了英雄的最终归宿,画面的拍摄手法也让人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

音乐再次恢复到了最初的样子,但配器上的变化,如木管组的使用则由压迫感转入忧伤与惋惜的情绪,至此整部影片的音乐首尾呼应,在结构的整体性上安排巧妙。

除了以上三点作曲思路是从结构角度出发之外,在一些细节上也可以看出作曲家为了体现草原人民追求自由这一主题的音乐设计,如电影中的“牡丹主题”便是借由蒙古族少女牡丹的单纯善良和其驰骋于草原的形象,体现了人民对自由的向往;

又或是透过影片中草原人民传唱的蒙古族民歌《阿里山的孩子》,都可以恰当地表达出影片中对于自由与解放主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原生态蒙古族音乐与交响乐的完美融合——《嘎达梅林》交响诗.江红.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

[2] 论贝多芬音乐的时代精神. 谢伟.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

[3] 崇高缺失背景下的美学建构——论电影《嘎达梅林》的崇高美学. 刘静.大众文艺,201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大众怎么调音质最好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