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行|“以绿生金”看宜兴
正是江南好风景,茶禅四月到宜兴。宜兴特有的杜鹃红、竹海绿、紫砂金,恰好是当地“四千四万”精神、生态环境优势、良好营商环境的最好写照。
4月8日,由江苏省发改委指导、新华日报社联合相关部门举办、大众日报等19家省级党报参与的与江共生 “绿”满新征程——长江经济带及黄河流域省级党报全媒体行活动走进江苏省宜兴市,看“陶都”宜兴如何走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双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低碳村的“环境管家”
4月8日恰逢周末,宜兴市新街街道潼渚村的村庄集市热闹非凡,盛其龙卖力地吆喝着卖豆腐脑。
潼渚村发挥属地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环保产业优势,将环保技术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把曾经污水横流的潼渚村变成了生态优美、远近闻名的“公园”。芳桥镇扶风村的盛其龙从中发现了商机,利用周末时间在潼渚村摆摊卖起了豆腐脑,一天卖一桶,收入800元至900元。
潼渚村是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示范性打造的全国首个低碳村。潼渚村党总支书记蒋振介绍,村里利用工业园的技术、装备,以环保、低碳为理念对村庄进行改造,打造了智慧“环境管家”模式。通过物联网、GPS等技术的植入,“环境管家”可实现对水生态、垃圾回收等在线监控,发现异常后形成工单派发给线下环境管家。在水治理方面,将全村的污水集中处理后排入专属河道,通过河道“水下森林”再度进行水质净化,农田退水也经过农田截流沟净化以后排入河道。在垃圾处理方面,农户实行垃圾两分类,厨余垃圾制成肥料用于绿化,干垃圾部分回收利用,部分送至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了便于村民理解和执行,蒋振将干湿垃圾形象地概括为“猪能吃的是湿垃圾,猪不能吃的是干垃圾”,村民一听就明白了。
蒋振说,潼渚是个纯农业村,她的发展一定是以生态为基底,把原来的小农业改造为现代化的循环农业,把农业与旅游发展相结合。记者采访期间,遇到一拨又一拨来自城区或附近村庄的居民到潼渚村,或拍照打卡,或露营休闲,或在露天舞台上纵情放歌,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效果已经显现。
宜兴水网密布,境内有9条主要河流流人太湖。十年来,当地全面开展水体生态修复,“一河一策”,实施湖滨生态带修复、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系列工程,打造河道生态长廊。同时,在农村推行垃圾、污水集中处理,打造“河畅、水清、岸绿”的美丽乡村。党的十八大以来,宜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从2012年的26408元增长到2021年的55852元。2022年,宜兴地区生产总值达2236.72亿元,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七。
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站“C位”
宜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一条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双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宜兴先后关停了上千家小化工、小作坊,转而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产业布局趋向绿色。
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是全国唯一以环保为主题的高新区,不仅拥有全国规模最大、创新活力最高的环保产业集群,更立足于争当绿色产业发展领跑者,在全国开发区中首家实施生态系统生态总值核算机制,建成全省首个零碳楼宇,打造了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零碳厕所、田园牧歌零碳生态综合体等一批引领性的绿色生态产品,获批国家首批低碳示范园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绿色现代化已然成为园区最鲜明的标识。园区推出个性化、小切口政策措施,更精准支撑扶持环保产业发展,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站“C位”唱“主角”。
其中,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依托德国工业4.0领袖——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核心技术体系,提升环保装备制造水平,通过采用“一基地多平台”同步建设的方式市场化运营,打造国际领先的环保产业“技术转化平台、产业孵化平台、智能制造平台”。
以创为擎,链接未来环保策源地。2021年,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成功入选科技部火炬中心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并以此为契机,建设完成“宜兴企业创新积分系统”,实现跨部门数据实时互通共享、动态评估企业创新能力。
用处理过的污水泡咖啡
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可以泡茶泡咖啡。这里就是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
以曲久辉院士为首的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专家委员会提出,以“水质永续、能量自给、资源循环、环境友好”四个追求为指引,建设面向未来、引领行业发展的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旨在将城市污水处理厂从实现污染物削减的基本功能转变为城市的能源工厂、水源工厂、肥料工厂,并发展为与社会全方位融合、互利共生的城市基础设施。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应运而生。作为其中代表,“永续水”成为这里的特产,展示着未来污水绿色可持续利用的多重可能。
以绿为底,绘现代产业发展高地。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围绕生命健康、新能源和高端智能制造三大新兴产业,以成为长三角生命健康和新能源产业新高地、建成世界一流的环保产业创新和制造基地为目标,争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经验。
宜兴,绿色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