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轿车销量前20名,无1款自主品牌,10年后合资车成小众!
10年前的轿车市场是怎么样的?
轿车市场是乘用车三大市场中体量最大的一个,也是各大汽车生产厂商,争夺最为激烈的一个市场。
追忆10年前我国的轿车市场,基本还是都是合资品牌汽车的天下。我们找到2014年3月份,国内轿车市场的销售数据显示,排名行业前20位的轿车车型,没有一款车是来自自主品牌厂商,全部都是合资车型。
具体来说:排名前4位的全部是大众汽车,其中上汽大众的朗逸,月销为3.27万辆,排名行业第一,紧随其后的是一汽大众的捷达,而速腾和帕萨特则是分列3-4名。排名5-10位的车型依次是:日产轩逸、别克凯越、大众桑塔纳、雪佛兰科鲁兹、大众宝来和雪佛兰赛欧(三厢)。
排名11-20位的车型有,来自长安福特的福克斯两厢,北京现代的朗动,一汽大众的迈腾,长安福特的福克斯,还有别克的英朗,一汽大众的奥迪A6L,还有广汽丰田的凯美瑞,大众高尔夫,以及现代瑞纳和本田凌派。
10年后,自主品牌汽车成主流
由此可以看出,在10年前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的汽车消费市场,大部分的市场蛋糕都被合资品牌所占据,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广汽丰田、上汽通用、长安福特等合资品牌。都是这一时期的受益者,特别是南北大众公司,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不过,近些年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合资车企和旗下的车型,由于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已经在市场销售成绩上,开始大幅落后于国产的新能源汽车车型。
我们以2024年3月,国内轿车市场的销量排名前20位的车型来,与10年的前的榜单做一个横向的对比,其中的变化就非常清晰明白了。
其中,销量排名前10位的车型中,国产品牌占据5席。前5位车型中,秦plus月销量超过5万辆,稳居行业第一位。排名第二位的轩逸,只有不足3万辆。而比亚迪的海鸥、大众朗逸和奔驰C级,分居行业前3-5位。
在行业6-10位的车型中,有比亚迪的汉,上汽大众的帕萨特,比亚迪的驱逐舰05,一汽大众的奥迪A6L和速腾。而11-20位的车型,包括: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miniEV,一汽丰田的卡罗拉,广汽埃安 AION S,特斯拉Model 3,吉利汽车的星瑞,华晨宝马3系,比亚迪海豚,别克威朗,一汽大众的迈腾,还有长安汽车的糯玉米Lumin。
写在最后
总的来看,10年前后同样都是3月份的汽车销售数据:2014年,国内的轿车消费市场,前20位没有一款自主品牌汽车。10年的今天,自主品牌的轿车前20位占据了10席,销量占比超过50%,合资品牌反而成为了小众车型。
从汽车制造商来看,10年前大众、丰田、别克、福特、现代等全部都是行业前20位的活跃品牌。时至今日,现代、别克、福特基本已经很少看到,而比亚迪、吉利、长安、五菱等国产品牌轿车,开始走向舞台中间。特别是比亚迪汽车更是有4款车入围了行业前10位,市场号召力不输10年前的大众汽车。
我们可以预见,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如果这些合资车企再不重视这个领域,未来的前20位中的占比数量,还会进一步降低。
徐留平首秀 一汽-大众第1500万辆下线
[XCAR 行业新闻 原创]
2017年8月21日,历经25年合资历程的发展,一汽大众迎来了第1500万辆整车下线。对于一汽大众取得的成绩,刚刚任职中国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的徐留平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一汽-大众的成功离不开股东双方的大力支持,未来将把最先进的技术,最极致的体验以及最关怀的出行服务,奉献给中国消费者。”与此同时,大众汽车(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表示,大众将持续在中国市场投放全新的产品以及技术,助推一汽-大众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
从1993年2月17日,一汽-大众第10000辆捷达下线,到2004年第100万辆整车下线,到2014年12月2日,一汽-大众第1000万辆整车下线,再到今天的第1500万辆下线。一汽-大众完成第一个500万辆目标用了20年;第二个500万用时3年多;到实现第三个500万辆整车下线,用时仅2年零8个月。随着不断刷新的产量数据,也折射出一汽-大众的研发与制造水平不断先进,对国内市场的洞察不断深入,一汽-大众的销量基盘因此越做越大。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累计销售新车87.18万辆(含奥迪进口车),其中国产车型销售了85.16万辆。据了解,2017年是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为未来做准备的一年,2018年和2019年一汽-大众将推出20款产品,所以今年的新产品并不多,其中包括将在成都车展发布的中期改款高尔夫、新款宝来Sportline以及一款新能源产品。此外,今年一汽-大众大众品牌还将没有SUV车型销售,最快要等到2018年才能与消费者见面。
产能方面,一汽-大众目前已完整布局了东北、西南和华南三大生产基地,其中东北基地位于中国长春西南部,拥有轿车一厂、轿车二厂、冲压中心和发动机传动器厂、MQ200传动器车间,截止2013年已形成年产90万辆的生产能力;西南基地于2011年建成投产,到2016年累计完成生产200万辆整车,其中仅去年一年就完成年产70万辆;“绿色工厂”华南基地于2013年建成投产,目前具备30万辆的年产能。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一汽-大众将形成东北长春、西南成都、华南佛山、华东青岛和华北天津五大基地,具备年产300万辆的生产能力。
正在建设中的项目包括,位于长春基地的Q工厂从2015年开始进行了焊装、油漆两大车间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将生产奥迪品牌旗下的全新Q5车型;华南基地二期项目预计在今年10月份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整车30万辆的能力,进而整个华南基地将具备60万辆的总产能;华东基地于2015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在2017年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30万辆整车的能力;华北基地也在2016年5月正式开工,未来将对华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产能方面的布局,在经销商的布局方面,根据规划,一汽-大众大众品牌未来5年都会有新的经销商加入,预计每年增加50家左右的规模。同时,大众品牌在经销商布局上还将考虑相对薄弱的地区,考虑网络下沉和以更小、更灵活的方式进行组合,预计到2021年经销商数量将突破1000家,并且经销商数量的增长也将和销量“挂钩”。
编辑点评: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在没有SUV车型销售的情况下,依托旗下热销车型的表现,再次实现了销量的增长,可见其实力到底有多强。随着第1500万辆车的下线,一汽-大众已成为合资品牌中最具竞争力的车企之一,并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
添加“爱卡汽车”微信公众号,每天获取汽车圈儿一手最新资讯!
myxcar
↑↑↑(长按上方可复制至微信添加朋友并关注)我们每天都会推送最新车事、新车资讯,快来关注我们吧!
上汽大众数据迷局:销量忽高忽低 甚至违反市场规律
上汽大众销量乌龙:王冠下的风险加剧
在2017年汽车行业众多的大事件中,上汽大众似乎并没有贡献过多的新闻点,只有一如既往的在销量上占据榜首,继续引发外界关注度。但上汽大众今年的一些细微变化,让这家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公司成为今年值得研究的一个样本。如果我们要给这个事件一个名称,可能“数据造假”比较适合。
但严格来说,这个所谓的数据造假并没有坐实。在2017年,一惯在市场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上汽大众在销量上出现了意外的波动。2017年上半年,上汽大众的销售数据与去年同期几乎一模一样。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上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1-6月销量为818119辆,与2016年同期相比,一辆不多一辆不少。同样,斯柯达品牌2017年前6个月151903辆,仅仅比去年同期多了4辆。
而这种“巧合”的数字变化实在是让人惊讶。而从2015年上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产销数据看,上汽大众这三年的增长率分别是0.25%、2.88%和基本持平,2014年却实现了19.91%的增长。另外,在2017年上半年1-5月其累计销量795185辆,相比去年同期下降3.49%。其后,7月销量暴跌超过20%。从上半年来看,包括POLO、朗逸、朗行、凌渡等产品,从销量数据上看已经出现疲态。
在去年,有业内人士引用数据指出,上汽大众上半年销量与上牌量之间存在7万辆的差距,认为其有数据做假的嫌疑,虽然目前无法证实这一情况,但上汽大众极为反常的车型销量难免让人起疑。在全年的销售中,上汽大众的朗逸、凌渡、途安L在季度末都会出现数据异常偏高,销量经常“忽高忽低”,甚至违反市场规律。而作为对比,一汽-大众的销量数据则表现平稳。
这种数据的异常变化,背后是上汽大众在市场竞争力上的式微——尽管从全年销量上来看,上汽大众依然是全年的销量冠军,但这胜利看起来并不耀眼。在2017年,上汽大众VW品牌在入门家用轿车和SUV快速增长的带领下,仍然取得了同比增长,但其余产品都处于摇摇欲坠的阶段,其中帕萨特销量明显下滑,惨烈的败给了“同门兄弟”迈腾,而早已布局的途安L仍然不温不火,MPV品类风头也被GL6抢去。
而在斯柯达品牌上,好消息是明锐终于开始呈现复苏的趋势,柯迪亚克的销量仍然稳定,但柯迪亚克仍然没有达到当初月销上万的目标,其它车型生存情况已经不容乐观。在斯柯达的销量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其增长主要是新产品的拉动,而在“盘活存量”上,确实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
上汽大众在近年发展之中,遭遇了人才流失等现实问题。在产品策略上,由于得不到德国大众的及时接济,其产品竞争力有所下滑。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其经济型轿车开始出现销售疲态。而随着豪华品牌的下探,中级车市场的萎缩,其中端产品也风光不再。在SUV上,用途观一款车进行二次开发,老旧同堂销售,可谓是赚足了中国市场的红利。但随着对手产品投放期临近,途观在中国市场也面临很大压力。
从对手来看,一汽-大众今年安排了多款SUV产品,一直只有轿车的一汽-大众在去年依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可以想象其SUV上市之后,其销量将迎来一轮大幅上涨,超越上汽大众并不是难事。而上汽通用则依靠去年GL6等新产品开发了全新市场,雪佛兰和别克品牌都在进行积极革新,以更适应中国市场。
相反,上汽大众在这两年逐渐走入故步自封的阶段,不管是和媒体的沟通还是与消费者的互动,都弱于对手,而其在营销、品牌方面也鲜有特色和亮丽之处。在服务上,对手们服务的创新和更快速的响应,也让上汽大众失色不少。这也成为上汽大众这两年销量提升的巨大障碍之一。有消费者直接表示,一些上汽大众4S店态度恶劣,产品一旦畅销就会加价,宁可去选择那些服务态度更好的品牌。
上汽大众这两年销量的神秘波动,反应出其遭遇增长天花板的严峻现实。在企业规模进入年销200万辆之后,上汽大众一直在试图打破销量天花板和品牌天花板,作为代表性的是辉昂的推出。但辉昂定价失败,长时间内只有三位数销量,直到小改款升级了配置之后,销量有所回升,但仍不足以支撑大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对于上汽大众来说,其在2017年的心情显然是十分波折的。而上汽大众的销量变化,代表着中国乘用车市场前三强之间强弱关系改变的新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