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韩寒大众333车队

韩寒,认真搞钱!

  努力做事,认真搞钱。

  文丨华商韬略 令狐空

  两年前,《四海》票房与口碑双扑,观众对于韩寒导演水平的质疑达到了巅峰,今年春节档,韩寒导演不仅实现了票房与口碑逆袭,而且有了更多变化。

  【韩老板,赚大了】

  2023年的9月,韩寒再次担任导演的《飞驰人生2》正式开机。

  历时100天,韩寒率领团队搭建了国内最大空间的摄影棚,维修区总面积达到了1万平方米,从而让赛车在场景里不受限制地拍摄,创造出最炸裂的视听效果。

  “我们必须得把制作精力跟成本投入下去,更加的扎实,更加的燃一些,我觉得才能不辜负观众的眼睛。”

  这种投入和扎实,正在被观众积极的回馈。

  大年初一,《飞驰人生2》(下称《飞2》)上映,首日狂揽4.23亿票房,位列当日票房第一名。仅用2天9小时,票房便突破10亿大关。

  在此之前,韩寒票房最高的电影是17.28亿的《飞驰人生》。《飞2》仅仅上映5天便超越前者,票房达到17.35亿,最终的数据很可能翻倍刷新纪录。

  不仅是票房大捷,口碑也创下韩寒导演生涯的最佳。豆瓣开分8.2,现在掉到了7.8分,仍然好于93%的喜剧片。

  这部电影甚至有可能带火新疆旅游,一些网友评价今年要去巴音布鲁克飞驰自己的人生,还有的网友分享如何拍到电影同款九曲十八弯上的九个太阳。

  该片为什么如此火爆?

  跟前作比起来,两部电影同为喜剧,推崇极速的浪漫,追求亲临现场的观感。前者不服输,后者不想留遗憾。

  但《飞驰人生》的豆瓣类型只有一个:喜剧。《飞2》的豆瓣类型却有3个:剧情、喜剧、运动,并被评价实现了全面突破:搞笑更高级,叙事更利落,视效更宏大。

  此前的韩寒,非常热衷于用幽默的台词和段子制造笑点。这成为他的一大风格,但也使作品出现了严重的割裂感。

  比如《飞驰人生》中,尹正饰演的孙宇强即兴赋诗: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张驰(沈腾饰)与林臻东(黄景瑜饰)初次见面,竟然出现了一场幻想战斗。

  这些碎片化的内容虽然搞笑,却和剧情缺少衔接,打散了故事结构,降低了观影体验,因此被调侃为“段子式”电影。

  《飞2》则展现了难得的克制,虽然也有“黄博基尼”、“姜还是老的辣……眼睛”这些语言梗,但都与剧情水乳交融。

  韩寒将更多的喜剧元素,融入到肢体和角色,与剧情相互推动。一场老头乐赛车的戏笑翻全场,光是这个创意就让人忍俊不禁。

  在叙事方面,韩寒也展现得更加成熟。第一部的人物寥寥几个,却被各种段子搞得支离破碎,最后热血赛车的转折也非常生硬。

  第二部的人物翻倍式增长,沈腾饰演的张驰、尹正饰演的领航员孙宇强、张本煜饰演的维修手记星,范丞丞饰演的天才车手厉小海,孙艺洲饰演的驾校学员刘显德,贾冰饰演的老头乐厂厂长等。

  在主要人物翻番的情况下,叙事难度直线升级。韩寒再次克制了表达欲,紧紧围绕着主线推进剧情,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起承转合丝滑,各种细节拉满,情绪铺垫到位,让观众能够清晰地感知到主角张驰的内心情感。张驰翻车后的一场哭戏,被许多观众誉为沈腾演技的巅峰。

  作为一名赛车手,韩寒在大场面上也下足了功夫。《飞2》比第一部长了23分钟,多出来的时长绝大多数是赛车戏。

  秉承“真翻真撞真震撼”的拍摄理念,《飞2》对飞跳、翻车等场面进行了实拍,同时还采用最新的穿越机搭载高速摄影机技术,将两辆造价超百万的赛车,以120迈的速度猛烈对撞。

  慢镜头之下,飞溅的碎片溢满了冲击力。

  最精彩的一个场面,是张驰追上曾经的自己,在漫天的夕阳和晚霞中,新旧两辆车合二为一,不管是视效还是喻义都让人拍案叫绝。

  这组短短10秒的镜头,总共渲染了150多天,设计了70多个不同的版本,才呈现出如此极致的效果。

  相比于前作,《飞驰人生2》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不过,更大的变化还是韩寒本人: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像一个真正的老板。

  【做电影,办企业】

  韩寒不仅是《飞驰人生2》的导演和编剧,还是幕后的老板。

  这部电影的第一出品方,正是韩寒创立的亭东影业。

  企查查数据显示,韩寒持股比例高达51.56%,是亭东影业名副其实的大老板。

  这个春节档,贾玲的转型,包括其商业化都很受关注,但韩寒很可能才是最大的赢家。

  虽然贾玲的《热辣滚烫》目前在票房上略胜一筹,但该片排前四的出品方分别为:新丽传媒、中国电影、阿里影业、天津阅文影视,贾玲的大碗娱乐公司,只排在第五出品方,在权重方面相差甚远。

  韩寒很早就开始涉足商业,但以天才作家身份出道的他,相当长时间内,都与商业格格不入,更多是率性而为的个人理想主义。

  2009年,他在朋友的邀请下,创办了杂志《独唱团》,开出的稿费是一般杂志稿费标准的数十倍。第一期狂卖近200万册,但很快就因为得不到审批而被迫解散。

  那时的韩寒,激昂文字,批判世界,对待商业只是玩的态度。

  转机发生在2011年底,女儿韩小野出生。

  韩寒效力的大众333车队老板夏青曾说:“韩寒有了女儿之后,赚钱变得比玩更重要了,而在以前,玩比赚钱更重要。”

  从此之后,曾经张扬的韩少变成了“国民岳父”,开始认认真真地构筑商业版图。

  2012年,他推出了文艺阅读APP“ONE·一个”,通过出版的方式成功变现,陆续推出了多本畅销书。蔡崇达的《皮囊》和张皓宸的《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销量都突破了百万册。

  彼时的中国电影市场正值爆发期,《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接连爆火,韩寒也顺势拿起了导筒,并顺手开起了餐厅。

  2014年正月,韩寒与朋友开张了“很高兴遇见你”餐饮店,他并不参与管理,对装修和菜名提供了指导意见,文艺气息十足,吸引了许多小资青年。

  2014年7月,韩寒执导的首部电影《后会无期》上映,以黑马之姿斩获6.28亿元票房,豆瓣评分稳定在7.2分。

  这部电影由韩寒的两个老朋友投资。一位是创办劳雷影视文化,偏爱出品文艺电影的“地下电影教父”方励。另一位是创办果麦文化传媒,与韩寒深度绑定的出版人路金波。

  路金波同时又联系上博纳影业的创始人于冬,精明的于冬看准了“韩寒是80后代言人”的身份,果断入局,负责本片的宣传发行。

  根据后来博纳影业招股书的数据,《后会无期》的制片成本为1.3亿,票房分成高达2.25亿,投资回报十分可观。

  虽然韩寒在这部电影中只获小利,但这部电影却成为他个人的一大转折,让他找到一条新的创业与商业之路,创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亭东影业,并逐步将精力聚焦于此。

  在畅销书作家、赛车冠军、博客顶流多重身份叠加的晕轮效应下,韩寒执导的电影所向披靡,亭东影业也一路水涨船高。

  《乘风破浪》首次破10亿,《飞驰人生》票房达17亿,让韩寒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新生代导演之一。

  接连成功吸引了各方资本,2017年10月,合作多次的博纳影业向亭东影业投资2.5亿元,成为仅次于韩寒的第二大股东。

▲亭东影业股东信息,数据来源于企查查

  2019年初,阿里影业向亭东影业投资3亿元,亭东影业的股权也变成了:韩寒持股51.56%,阿里影业持股13.12%,博纳影业持股11.25%。

  由此推算,亭东影业的估值大约23亿人民币,曾经像是电影个体户的韩寒,彻底走进自己的影视公司时代。

  【韩寒,去韩寒】

  2022年春节档,韩寒执导的第四部电影《四海》上映,票房仅收获5.42亿,豆瓣评分仅为5.3,双双创下了最低纪录。

  当年4月7日,投资方之一的果麦文化发布公告:“公司投资影片《四海》预计产生的亏损约为人民币700万元至900万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以上。”

  数据显示,果麦文化投资1300万元,购买了《四海》5%的投资份额。以此推算,《四海》的总投资为2.6亿,预计亏损可能超过1.4亿(数据来源于和讯网)。

  这也是韩寒电影首次赔钱。

  小镇,赛车,兄弟,金句,一直都是韩寒电影的标配。当韩寒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圈,不自觉地放大了自身风格,但却个性过头,甚至被认为是矫揉造作。

  一位豆瓣网友不客气地评论,收获了上万条点赞:“镜头切得跟开玩笑一样,和喜剧更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韩寒忆往昔的自恋就像一个刚睡醒的男人对着你的脸猛哈一口气,然后问你香吗。”

  但《四海》的失利,并没有影响亭东影业商业上的成功,因为从2019年开始,亭东就开始走起了两条路线:一是韩寒继续导演风格强烈的影片,诸如《四海》;二是去韩寒化,孵化并储备优质IP,挖掘及扶持新导演,拍摄其他风格的影片。

  而且,在后者投入更大,包括韩寒自己也花很多精力到“去韩寒”之上。

  亭东影业最开始的投资,更像是友情性质地参与,诸如《万万没想到》《杀破狼·贪狼》《解忧杂货店》《地球最后的夜晚》。

  但从19年之后,他们开始大笔投资,接连打造了三个爆款。

  2021年的《扬名立万》,亭东影业位列第三出品方,票房高达9.26亿,导演是名不见经传的刘循子墨。

  尝到甜头之后,亭东影业加大力度,以第一出品方的身份投资了《人生路不熟》和《长空之王》。

  去年五一档上映后,这两部电影分别斩获11.84亿和8.5亿,加起来超过20亿,这让当时没有影片上映的韩寒,成为了同档期的最大赢家。

  《人生路不熟》走的是喜剧路线,导演是韩寒的老朋友易小星。

  《长空之王》则是动作片,已经具有工业片的气质,虚拟拍摄技术和后期特效,都彰显了亭东影业技术的进步。该片的导演,是默默无名的刘晓世。

  新导演和老朋友的助阵,使亭东影业成功摆脱对韩寒的依赖,不同的风格类型开拓了更多的增量市场,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在电影事业去韩寒的同时,韩寒本人也在去韩寒。

  曾经的韩寒,桀骜不驯,恃才傲物,与陆川、白烨、高晓松等人骂战,炮轰余秋雨、陈凯歌、陈逸飞,甚至还在博客首页公告栏里公开写道:

  “不参加各种研讨会,不举办签售,不给活着的人写序,不为他人写剧本,不参加剪彩,不参加颁奖典礼,不出演电视剧……”

  但如今,狂傲不羁的韩寒已渐渐消失不见,他对外与形形色色的人合作,对内努力做一个老板。

  谈到创作,商业,他强调的也是:“优秀的创作者,第一秒就应该为市场,为自己的投资人、股东,为自己的受众,去考虑商业回报的问题,这是非常现实、简单的。”

  现在的他,为了电影,为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公开站台,私下社交,而且几乎不再指点江山,臧否人物,激扬文字。

  包括自己的导演身份,乃至创作与审美,如今的韩寒也都在竭力克制自己,把市场与观众置于个人喜好之上,让韩寒电影不再是过去的那种浓烈的韩寒风,而是更加成熟,并有更多可能性。

  《飞驰人生2》就是一个标志。

  根据多个平台的数据对比,《飞驰人生2》最初的预测票房在20亿左右,但其上映一周就已经达到22.51亿,猫眼平台已将其预测票房调整到了35.98亿(2月16日预测数据)。

  除去正在上映的《飞驰人生2》,亭东影业还立项了现实主义文艺片《人生皮囊》,科幻片《驾驶一颗流星》,继续拓宽自身的类型。

  年少轻狂,桀骜不驯的那个韩寒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老板,一个创业者,是努力做事,认真搞钱。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韩寒执导的《四海》槽点有些多,作家蔡崇达要说公道话

春节档已到尾声,各大影片经过激烈角逐,也终于尘埃落定,等来成绩单。备受关注的《四海》,票房与口碑似均让观众失望,截至发稿日累计票房5亿,档期总排名第五,且目前日票房跌出前六名,豆瓣评分5.6,知乎推荐45%,成为了韩寒导演评分最低的作品。

“有刘浩存坚决不看!” “含腾量太少!” “春节看主角去世的电影,真晦气。” “这是韩寒最差的一部电影。” “故事不够让人信服,导演叙事能力太差。”

在一片抵制声与吐槽声中,韩寒并未选择站出来,为自己的作品辩解。为此,奥一新闻记者采访了国内知名作家蔡崇达先生,作为韩寒从少年时代相识的挚友,韩寒也总是期待他的观影评价。

图源:《四海》微博

最初,蔡崇达向记者坦言:不太想接受采访,怕谈得不够公允。但纠结再三,蔡崇达还是决定来探讨一下导演视角的《四海》。不过,采访过程中他也一再强调:“毋庸置疑,作家是永远不能要求读者的,电影也不能要求观众。导演做出的电影没有让观众get到,责任肯定不在于观众,所以我特别理解大众对该电影的错愕。”

作家蔡崇达 图源:《皮囊》宣传照

小标题

韩寒想表达人生无常,观众期待现实主义喜剧

蔡崇达告诉记者,韩寒其实是想通过《四海》来讲“人生无常”。

这一点,观众也有所体会,记者在观影结束后,采访了几位路人观众,主角倒霉、现实残酷,成为他们一致的感受,随后记者提问道:“韩寒导演想表达的是‘人生无常’,你会觉得倒霉和无常概念相近吗?”答案一致——“差不多吧”。

韩寒这部电影成绩不尽人意是单纯因为倒霉吗?肯定不是。但跳出电影内容品质,先从后期营销宣传以及舆论评价来看,不得不让人感慨一句“无常”。

左图:2月10日票房排行榜 右图:《四海》日票房变化 图源:猫眼电影

电影上映前,观众感受到的主旨宣传是错位的。

电影取名“四海”,场景却只在小岛与广州两地切换,并没有四海为家的宏大,而主旨“无常”,则没有拎出来进行清晰的表达。

蔡崇达也认为这是电影的可惜之处:“宣发结果是错位的,原因可能是没来得及和宣发团队更好沟通,让观众以为这不是一部较深刻的作品。因为直到上映前几天,他还在通宵达旦修改,太匆忙了,如果有商量的话,我也会建议他预告想表达的生命观和电影核心点。”

事实上,四海最初的宣传视频似乎是想迎合春节档,预告片里频频出境喜剧代名词——沈腾,再搭配韩寒风格的幽默台词,使得观众理所当然以为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喜剧片。记者采访观影群众时,他们也普遍如此认为。

“电影是大众产品,我可能觉得韩寒先顾着自我表达了,在介绍给观众时,表达不够准确,造成了某种衔接上的错位,而这种错位感又变成错愕,怎么故事不现实?怎么不是以往的先少年后老成?再加上一些负面因素,包括观众对女主角的评论等等,使得涌起了一些情绪上的批评。”

图源:《四海》微博

另外,电影对春节档的执着,对该故事本身呈现并不利。

记者此前采访多名电影行业资深人士,他们均表示目前电影市场普遍倾向于在热门档期上映来降低风险,再加上韩寒电影此前一贯在春节档与观众见面,由此,悲剧内核的《四海》最终选择春节档上映,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但悲剧的底色,使得《四海》在春节档电影中显得格格不入,这也是蔡崇达认为《四海》票房不理想的一个原因。蔡崇达表示:“为什么选择春节档,这个问题我没问他,但我理解,可能性的一种是,创作者其实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韩寒想试一下,在春节档挑战呈现不同于以往类型的影片,即使结果不好,也可以激发春节档电影类型的尝试。”

只是,叛逆往往有代价,“大众内心在变厚,更有质感了,完全可以接受沉重的表达,只不过在春节大趋势下,不一定做好心理准备,与新年大语境不符合,再加上韩寒与宣发团队的沟通不太良好,使得观众最终抱着轻松一下的心态去看,却被要求进行生命思考,这会让观众发懵,甚至有情绪,‘我不是要来看你这个东西的’。讲‘无常’应该要安静一点,甚至相对从容一点的档期,春节期间偏向大众的狂欢”。

图源:知乎

最后,则不得不提不确定因素为电影票房带来的困扰。

让《四海》上映前后处于风口浪尖,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便如网友所说:“含存量太高。”各大平台该电影宣传评论区,几乎都充斥着“可惜有刘浩存。”“有刘浩存就不看。”的声音。

“谋女郎”刘浩存到底做错了什么?让观众如此排斥?

刘浩存刚出道就出演张艺谋多部电影,也与易洋千玺搭戏饰演女主,可谓星途坦荡。然而没过多久,有媒体爆料,刘浩存父母作为公职人员,违法经营舞蹈培训机构,并因教学不当,导致一名女孩下肢瘫痪,终身残疾。且在法院判决赔偿后,刘浩存父母多次上诉拒绝赔偿该金额。该纠纷持续了6年,直到刘浩存被张艺谋确定为电影女主角,受害者才拿到赔偿款。刘浩存父母解释称,此前资金紧张。

该纠纷让刘浩存处于风口浪尖,值得一提的是,此事件被爆出时,电影《四海》距离杀青仅有一个月左右时间,更换女主也非易事。但如今《四海》因刘浩存这一部分原因,遭到了声势浩大的网络质疑,是否出乎资本意料?又是否会让投资方重新评估争议较大艺人对票房的影响?《四海》即使给不出严谨的数据答案,也成为了值得探讨的现象。

刘浩存参加晚会 图源:节目截图

小标题

《四海》是寓言式电影,然而此番突破算不上成功

对于这部电影,韩寒表示:想表达他这几年来对人生的很多看法。

一众批评声中,最主要的声音还是质疑韩寒对故事的把控,认为他擅长散文,而非叙事,导致整个故事不贴近生活,无法令人信服。“小镇青年居然不会使用房卡。” “韩寒还是没有上过班,不了解真实的社会”。

于是,似乎想要揭露现实社会残酷的《四海》,理所当然被定义为现实主义电影,但蔡崇达告诉记者,其实《四海》本意是一部寓言式电影,不是要表达某个故事,而是表达创作者的某种感受,对世界的理解模式,再去倒推构造世界。

图源:官方微博

韩寒希望用电影讲述国内较为稀缺的故事,在这一点上,追求客观冷静探讨的蔡崇达,选择直接为韩寒“说话”,反驳认为韩寒没诚意、对于该电影偷懒的评价。

“在我看来,韩寒前几部电影反而相对而言好拍,因为是基于自己的生活,包括《飞驰人生》,是致敬一个真实人物,基于原型改造,或者基于他生活周边的人物来进行设定。但本可以继续老路子的他,这部电影选择尝试突破,基于他对世界的某种隐喻,来倒过来构造故事,以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尝试突破是好事情。这部电影是他最有诚意的。”

不过,诚意十足不一定被观众感知,尝试突破必然有风险,蔡崇达也客观肯定了《四海》存在的瑕疵:“作品有遗憾,有瑕疵。我们找了很多外界原因,但肯定也有他自己的问题,寓言式的故事,韩寒选择了更现实的素材,使得观众更难以进入这种设定,产生混乱和理解偏差。另外,很多表达只是开了一个头,制作没有到位,骨架完整,但血肉没长好,让观众觉得散乱了。”

左图:《奇迹》右图:《水门桥》 图源:官方微博

其实不光是韩寒想要在春节档有所尝试,蔡崇达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其实,整个春节档上映影片在各个纬度都有突破。制片方面,《长津湖》制片人于冬最初垫钱投拍,挑战在疫情背景下,找三个导演拍一部大制作,如今逆风翻盘。演员方面,顶流明星易烊千玺,也尝试选择更具艺术挑战性的剧本,“不但品位很好,而且更担起了演员责任”。

“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中国电影一群人都在尝试探索和突破,都尝试脱离原来的惯性,这很有意义,也是《四海》的意义,对吧?蹲下才能跳得更高,错愕有时候也不是坏东西,比起一成不变要好。”

也许《四海》对于韩寒而言,就像男主人公最后想要挑战飞跃珠江,尽管到达了对岸,但也摔倒在地,很难算不上成功,之后还会继续飞跃并挑战成功吗?恐怕还要看他接下来交出的作品,让观众和市场去评价,毕竟电影一直是大众的艺术,不是作者个人的表达。

奥一新闻记者 刘婕

《飞驰人生》背后的力盛赛车、韩寒和大众333车队:中国赛车在路上

-Tips:下载【市值风云APP】,精彩内容抢先看--

作者 | 文行者

流程编辑 | 小白

前言

作为赛车类电影的经典之作,《速度与激情》系列受到了广大车迷的狂热追捧。无论是电影中那些刺激的飞车追逐镜头,电影主演们炫酷的车技,还是片中亮相的各类性能车和超级跑车,都让老司机们看得热血沸腾。

……风云君悄悄抹了一把哈喇子……

从2001年到现在,该系列电影已经推出至第八部,陪伴影迷们度过了十几年的青春岁月。今年年初上映的《飞驰人生》,则演绎了中国版的《速度与激情》,一个关于韩寒的赛车梦。

或许我们对韩寒的认识还停留在作家身份上,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韩寒的赛车成就早就超过了写作,他在国内CTCC和CRC两个领域曾多次获得冠军。

韩寒加盟的大众333车队,隶属于国内“赛车第一股”力盛赛车(002858.SZ)旗下车队。

今天,我们就主要从行业角度,看力盛赛车的发展。

一、争当赛车运动行业先锋

(一)切入赛车运动市场

力盛赛车是中国本土赛车运动运营商,成立于2002年,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

有人评价说,没有路金波,就没有作家韩寒;而没有夏青,就没有车手韩寒。夏青,就是力盛赛车的大股东、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夏青、余朝旭夫妇为实控人)。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赛车上市公司,力盛赛车主要对国际汽联旗下最高组别的房车赛事进行推广:

国际汽联房车世界杯中国站(WTCR,取代原来的WTCC);

中汽摩联主办的中国最高级别的赛车赛事中国房车锦标赛(CTCC);

中汽摩联主办的中国最高级别卡丁车赛事中国卡丁车锦标赛暨中国青少年卡丁车锦标赛(CKC);

华夏赛车大奖赛等进行推广。

(信息来源:招股说明书)

此外,公司还运营上海天马赛车场、广东国际赛车场在内的多个赛车场/馆,以及上汽大众333车队,拥有明星赛车手韩寒、王睿、杨帆、张臻东、崔岳、Rodolfo Avila、Rob Huff等国内一流签约赛车手。

(二)赛车运动基础薄弱

力盛赛车能够成功在深交所挂牌离不开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

世界赛车运动伴随汽车工业的发展已有逾百年历史,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受到热捧。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更是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一同被视为世界三大赛事。

但是,就整体发展水平而言,我国目前赛车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受众基础薄弱。

一是赛车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从1985年中汽摩联与香港汽车会共同成功举办了首届香港-北京汽车拉力赛到现在,赛车运动在我国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与欧美国家相去甚远;

二是赛车运动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大部分赛车运动运营商受到资金方面的限制,很难生存;

三是盈利模式单一,过于依赖厂商赞助,而投资商也不愿意拿出更多的钱投资在一个比较冷门的体育项目上;

四是国内没有很好的赛车氛围,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面向世界的赛车文化。

另外,还存在汽车工业相对落后、赛车手车队培养意识弱等问题。总体而言,中国赛车更多地是处于圈内人自娱自乐的阶段,离大众普遍积极参与还有不小的距离。

(三)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即使如此,风云君认为我国赛车运动文化会越来越受欢迎,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迎来新的发展风口。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赛车运动需要一定经济基础,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汽车工业和较高的居民收入,我国这些年汽车工业不断进步,经济水平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是全世界看得见的;

第二,汽车赛事运动在飞速发展。这几年我国汽车赛事运动无论从规模、级别还是参赛项目上都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提高为赛车运动发展提供了充沛土壤。

当然,还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技术发展、商业模式变化等原因。

1、汽车保有量提高为赛车创造条件

赛车运动始终是伴随着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赛车运动实质是汽车厂商间的技术竞赛,也是推销自己的天然平台。

在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汽车厂商和相关配件商通过参加知名赛事,有助于在争取我国数量庞大的汽车买方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同时,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赛车运动的爱好者不断增加,为普及赛车运动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的私家车保有量一直呈直线上升趋势,截至2018年末,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已经达到了2.06亿辆,位居世界前列。而汽车销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2、赛事运动的飞跃

在赛事举办方面,2018年中汽摩联全年共计完成114场赛事,其中全国性赛事103场,国际赛事11场;而2013年举办的汽车赛事为83场。

在这五年时间里,不仅赛事次数有了一定的增长,比赛规模、级别、影响力也在提升。(信息来源:中汽摩联年度工作报告)

在车队和车手方面,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进一步的提高。2018年在中汽摩联注册的拉力越野类车队54支,车手1,432人;汽车场地类车队81支,车手2,560人;摩托车及全地形类车队42支,车手1,070人。

而2013年中国汽联的注册拉力车队是47支,车手954名;注册越野车队100支,车手803名;汽车场地赛注册车队34支,车手1,580名。

3、政策支持

2018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所发出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首次提到要支持、鼓励汽车改装、赛事、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个通知给予汽车改装正面的肯定,且第一次表示要把汽车改装、汽车赛事作为产业来发展,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利好消息。

无论是赛事水平还是赛事规模,中国赛车运动都在不断向世界前列看齐。而在赛车运动的文化氛围方面,中西方存在显著差异。

如何激起普通民众的参与热情、获得赛车运动的社会认可、突破原有的商业瓶颈,可能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二、赛车那些事儿

(一)从电影中看赛事

看过《飞驰人生》的不少人,应该对电影中的赛车元素印象深刻。韩寒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就是向观众展示他热爱的赛车事业。

《飞驰人生》虽以喜剧形式展开,但是实实在在属于汽车硬核门派。电影中的“巴音布鲁克拉力赛”象征着中国拉力赛的最高赛事,地形复杂、又是4000米海拔,对于车手和赛车都是很大的挑战。

“巴音布鲁克拉力赛”的原型是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hina Rally Champion,简称“CRC”),是由中国汽联及地方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性汽车拉力赛事,难度系数不比电影里的低。

韩寒曾在CRC赛事上几度夺得冠军,CRC是拉力赛,除了特殊赛段,大部分时候都不封闭。舒马赫封王的赛事是F1赛车方程式,属于场地赛,赛道是封闭式沥青赛道。而我们熟悉的明星赛车手林志颖则是一名全能赛车手,从场地赛中的房车和超跑起步,后来转向方程式,也开过拉力赛。

按照赛事的主办方划分,我国汽车赛事可以分为中汽摩联主办的国内赛事和国际赛事、地方汽摩协会主办的地方赛事。比较出名的包括:

(二)赛车改装技术活

还应注意到,在《飞驰人生》中的主角战车是一辆改装后的大众polo。观众可能会比较奇怪,为何改装一辆polo赛车要花上百万?因为铁壳之下,早已面目全非。

赛车改装不同于民用改装,既要拥有变态的性能、可靠的强度和耐久度,还要符合主办方的各项安全要求。除了外壳和车架,全靠顶级装备堆砌,绝对是人民币的烧钱游戏。

影片中的这辆四轮驱动拉力赛车,拥有450匹马力,700牛·米的扭矩,百公里加速时间更需2.9秒,依照拉力赛最高规格打造,几乎不逊色于目前的很多顶级超跑,法拉利估计也跑不过它。

高规格的赛事对汽车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很多赛车及其零部件都依赖于进口。

由于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技术迭代创新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国内的产品普遍比较低端,就算投资赛事也无法取得可观经济效益,这也是车企们参与赛事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我们的明星车队

《飞驰人生》中的完美主角林臻东,原型是中国顶尖赛车手张臻东,是上汽大众333车队(原上海大众333车队)成员。

韩寒是2005年加入大众333车队的,这期间驾驶着POLO GTI赛车为自己和车队赢得了不少殊荣(中间有跳槽去别的车队)。

大众333车队是国内顶尖的车队,拥有庞大的赛车改装机构及国内外技术专家和技术人员,具备国内最先进的赛车改装技术与经验。

自车队组建以来总共获得过11座CTCC年度总冠军奖杯,连续5年获得CRC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总冠军,创造了中国赛车界的一个又一个神话,也为推动国内的赛车文化做出了不凡的贡献。

韩寒拍电影,力盛赛车提供了场地、技术、人员方面的强力支持。除提供拍摄地外,影片中的赛车手、车队技师也大多来自333车队。

在影片最后出现的“特别鸣谢与影片支持”中,力盛赛车董事长夏青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也算是一次品牌推广了。

三、整合赛车运动产业链

(一)产业链上下游

赛车运动不仅仅是体育竞技,还是工业产品的较量,是各方实力的比拼。

在赛车运动产业链上,车队仅仅只是其中一环,在上游有中汽摩联及各地汽摩协会、赛车配件供应商、广告制作商、电视台和网络媒体;下游主要是赞助商。

中汽摩联及各地汽摩协会是赛车运动的监管机构,赛事、赛车场、车队的运营需要获得其许可。另外,想要运营“中国”、“全国”冠名的全国性系列赛,不仅需要获得中汽摩联的许可,还要缴纳一定的商权费。

赛事运营商负责推广赛事并提供相关服务,除了力盛赛车,比较出名的赛事运营商还有上海久事赛事、铭泰赛车、方程式赛车、金港企业等。通过支付一部分费用取得某项汽车赛事的推广运营权,并从比赛收入(包括赞助收入、参赛服务收入、合作赛事收入及门票、转播收入、相关商品销售收入等)中获得收益。

赛车场为赛车比赛、汽车推广活动提供场地。力盛赛车不仅是运营赛事,还拥有多个标准国际赛车场、赛车体验中心和卡丁车场。

赛车场运营商的收入主要是赛道服务和赛道配套服务收费,当然,赛道修建、维护也是相当费钱。

而整个赛车运动的运营和相关机构的盈利都十分依赖赞助商,国内赛车运动的主要赞助商为汽车厂商、汽车零配件厂商,同时也有一些运动性消费品厂商。

无论如何,赛事都是产业链的核心。

(二)收购与产业链布局

鉴于职业赛车运动的烧钱属性,要想在普通群众中间推广难度系数可想而知。

而卡丁车就不一样了,入门条件不高,既安全又刺激,无论男女老幼都能玩。

受众广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它是赛车手的摇篮,与赛车原理基本相通。对于大部分赛车爱好者,或是有意进阶职业赛车运动的小朋友来说,卡丁车运动是最合适的选择。

2018年9月底,力盛赛车完成了对江西赛骑运动器械制造有限公司51%股权的收购,交易对价为人民币3,060万元。此次收购在卡丁车场馆(赛卡联盟)的战略布局上,借助江西赛骑在卡丁车运动器械的研发、制造、加工、销售等业务,进一步打通了卡丁车场馆的上游产业链。

此外,2019年上半年力盛赛车完成了对TOP SPEED (SHANG HAI) LIMITED和上海擎速赛事策划有限公司各51%股权的收购,交易对价分别为1.56亿港币、3,060万元。

这两次收购有助于拓展法拉利亚太挑战赛、兰博基尼超级挑战赛、奥迪运动R8 LMS 杯、国际汽联亚州三级方程式锦标赛等国际赛事,建立国际化的赛事运营网络。

从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力盛赛车在努力构建一个完整的赛车生态圈,从传统经营的赛事、赛车场、车队等方面向各领域进行扩张,意图打造一个庞大的赛车运动产业链。

四、业绩的喜与忧

(一)业务成长

力盛赛车这几年的收入处于稳步增长趋势,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20%。

分业务来看,力盛赛车2019年上半年的最大来源收入是赛事经营(冠名赞助、赛场广告位服务费、VIP门票、赛事转播费等),占总营收的51.54%;其次是赛车场经营(赛事租场、赛场广告、培训等)、汽车活动推广(新车发布、品牌推广等)和赛车队经营(厂商车队冠名费、外部车队服务费、赛车改装费等)。

力盛赛车体系内有多个国家级知名赛事和国际汽车赛事,如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 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暨中国青少年卡丁车锦标赛、华夏赛车大奖赛,还受权独家运营TCR China。

不仅如此,公司创立并运营了SEC超级耐力锦标赛、天马论驾、广东冠军车赛、力盛超级赛道节、上海市精英赛、风云房车挑战赛、 24小时卡丁车耐力赛等自主赛事。

众所周知,赛车是个烧钱的活儿,非人民币高级玩家不能参与。一辆普通的赛车,造价也要好几百万,更别提一个赛季跑下来还需要大量的配件。

这还只是车的费用,签约车手也是巨额投入。当然,可以请便宜一点的车手,不过,这样怎么对得起那么贵的车呀。

赛车一直都是土豪的游戏,特别依赖于广告和赞助,这也是我们看到赛车车身和车手工作服上布满大大小小广告的原因。

赞助可不仅仅是打几个LOGO那么简单,比如厂商赞助的引擎就十分考验研发能力。

(二)盈利质量下降

虽然力盛赛车的规模越做越大,但是从数据来看,盈利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

最新公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显示,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28%,销售净利率为9%,较前期有所下滑。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19.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1万元,同比增长48.99%。不过,公司的现金流这几年越发紧张了,2019前三季度的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5,415万元。

与之相对的,是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截至2019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余额为2.2亿元,占流动资产的一半;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38,处于较低水平。

赛车运动与车企的赞助、广告密不可分,力盛赛车的主要客户为汽车行业大中型企业。从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来看,近几年整体增速放缓、盈利能力下滑,力盛赛车盈利质量下降估计与此不无关系。

虽然力盛赛车有意拓展新业务,睿速体育、电通广告出现在新的大客户名单中,但是公司的回款情况并没有得到好转。

(三)4支车队停运

在现金流短缺和烧钱的节奏下,公司的赛车队也有些挺不住了。力盛赛车原本有5支车队,不过,现在只剩上汽大众333一支了。

早在2015年12月底,上海大众斯柯达红牛车队和宝俊车队就停止运营了。其中,上海大众斯柯达红牛车队系“上海大众斯柯达”、“红牛”联合冠名赞助,在2011-2014年间还得过不少奖;宝俊车队系广东赛力内设车队,参赛车辆为上海通用五菱宝俊 630。

与厂商车队不同的是,星车队、 星之路车队属于俱乐部车队,主要服务对象是有参赛需求的爱好者,主要收入来自车手的参赛服务费,由于没有比赛,分别在2017年、2018年淡出了赛车圈。

(四)To B 还是To C?

赛车运动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过于依赖厂商赞助的单一盈利模式很容易受到下游汽车制造业景气指数的限制。

力盛赛车这几年也在不断拓展其他业务,除了继续稳固已有业务板块,服务好B端客户之外,还通过赛卡联盟和民用车性能改装服务等途径,努力开拓C端客户市场。

之所以主打CTCC,也是因为参赛车队厂商是大多数消费者能够买得起的品牌。

公司的主营业务赛事运营、车队运营、赛车场经营和汽车活动推广,每一个部分都无法脱离向C端的营销。通过汽车赛事切入汽车临近市场,有助于挖掘C端变现潜力。

像公司直接面向C端的业务就包含了赛车培训、赛道开放日练习、赛事参与、赛车装备和用品的销售、卡丁车体验、新车型的试乘试驾等,不断走向低门槛、大众化。

目前这些业务产生的收入还比较有限,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赛车运动商业空间还有待拓展。如何构建赛事传播体系、打造赛事IP、提升大众关注度,是一个需要赛车运动运营商认真考虑的问题。

五、PK美国赛车运动上市公司

国内的赛车算很小众的运动,但在国际上赛车文化和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赛车属于最为炙手可热的体育赛事之一。

纳斯卡车赛(NASCAR)是一项在美国流行的汽车赛事,每年有超过1.5亿人次现场观众观看比赛,电视收视率更是远远超过棒球、篮球和橄榄球等体育运动,堪称是美国人的“F1”比赛。

在美国依赖于纳斯卡赛事的上市公司中,International Speedway Corporation(简称“ISC”)和Speedway Motorsports, Inc(简称“SMI”)两大巨头每年举办了绝对数量的纳斯卡比赛。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赚钱的吧。

(一)International Speedway Corporation

ISC成立于1953年,是美国赛车主题娱乐活动的重要推动者,拥有并运营着13个美国首屈一指的赛车场。

不仅如此,公司运营着美国最大的独立体育广播网络,还在赛车场旁边做点零售、餐饮、娱乐生意。

该公司2018年的收入高达6.75亿美元,其中赛车及相关活动收入5.09亿美元,占到了总营收的75%;门票净收入有1.1亿美元,占16%。

赛车及相关活动收入是ISC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电视和辅助媒体版权费、促销和赞助费、招待费、广告收入、商标许可使用费、停车费和露营收入等,其中赛事转播权的收入为3.51亿美元。

门票净收入是扣除税金后的所有赛车赛事、其他赛车活动和娱乐活动的门票销售收入。

(二)Speedway Motorsports, Inc

SMI 是美国赛车活动的主要推动者、营销商和赞助商,目前公司拥有8个一流的赛车场。除了运营赛车场之外,SMI还从事提供赛事配套服务、广播节目的制作和发行、赛车IP相关产品的销售、以及改装车和配件的产销等业务。

2018年年报显示,SMI的收入总额高达4.62亿美金,主要来源于4个部分,其中,47%是 NASCAR 赛事转播收入,30%是赛事相关收入,17%是门票,6%为其他运营收入。

从各业务收入的比重可以看到,NASCAR赛事转播收入是SMI的重要收入来源,金额高达2.17亿美元,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以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合作收取版权费。

赛事相关收入达到了1.4亿美元,主要包括赞助、豪华套房租、活动纪念品销售、食品和饮料销售、广告和其他促销收入、广播节目、招待收入、赛道租金、驾校和卡丁车收入、露营收入,NASCAR广播收入以外的广播权以及其他与赛事和赛道相关的收入。

(三)差在哪儿

对于力盛赛车而言,美国赛车巨头的发展经验很值得学习。当然,这中间也无法避免产业环境、发展阶段、赛车文化等的区别所造成的的影响。

一是产业规模和美国差距甚大。仅从这两家上市公司来看,2018年ISC的收入是6.75亿美元,SMI的收入是4.62亿美元,而号称中国“赛车第一股”的力盛赛车收入仅有3.75亿人民币,差距巨大。

二是收入结构性存在巨大差异。ISC和SMI一半左右的收入来自于赛事转播权,然后是门票及赛事相关收入;而力盛赛车在赛事转播权和门票方面的收入占少数。

三是运作方式截然不同。To B的业务一直是我国赛车产业的大头,靠赞助和广告的商业模式难以支持产业持久发展;美国赛车早已走向C端。

总体来看,我国赛车产业链整合程度较低,群众基础薄弱,缺乏对体育流媒体的深度耕耘。

种种原因,导致赛车产业发展程度不高,成长空间有待挖掘。

结论

我国赛车产业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随着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受众面的消费升级,再加上相关政策的扶持,赛车行业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力盛赛车是我国赛车业的领头羊,拥有一流的大众333车队,在顶级赛事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且拥有多个标准化的赛车场,布局赛车运动全产业链。

无奈,盈利模式较为单一,且资金方面压力不小。

《荀子·修身》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公司目前也在努力拓展新业务,向赛车业相关领域扩张。

一句话,赛车“在路上”。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邮箱:mvlegend@163.com / 微信:yangfeng562933

市值风云APP

买股之前搜一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韩寒大众333车队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