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和白烨的事是怎么回事?
斗胆评论一下曾经很喜欢的时代偶像。曝光度并不能直观的反应一个人现状的好坏,韩寒不等同于一般的明星或者作家,他是在历史大潮流背景下的产物,人们思想激烈碰撞和反抗的时代前夜,第一个从墙里跳出来的知识分子。在那个还没有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大多新媒体的时候,他似乎成了很多人宣泄叛逆和个性的代表,一个宣扬自由思想窗口载体。但韩寒并非只是一个小聪明的先驱,他站在了用现在说法是下一个时代的风口,是整个八零后甚至九零后群体最初的发声代表——他们要开始颠覆,颠覆父辈制定好的规则。而韩寒也真的用自己的努力兑现了自己的天赋,写好一篇文章很容易,写好一个人一生的轨迹很难。韩寒是那种在很自我的人,这种状态利弊皆有:好的一面是他可以做到不受外界干扰,潜心做自己想做的事,逆着潮流敢于发声,而且不在乎你是好评亦或是当头棒喝,所以这样的人最不容易得抑郁,比很多明星心理承受能力想太多;再说说不好的一面,自我的状态很难接受大多主流文化,无法平静的看待主流思想,个人精致的小聪明很难演变成幅员辽阔的大智慧,这也是他需要进步和扭转的地方。退学写作,写舆评,赛车,办公司,当导演,韩寒完成了年轻时给自己设定的几个目标,从结果来看,他在高中做的决定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回报。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自媒体的崛起,时代的发声者渐渐可以被很平凡的大众取代,而且有了更多更好的社会化学反应。自此,韩寒的时代作用被削弱,连他自己也在慢慢融入社会,从神殿走向人间。如果他能一辈子不食人间烟火,他会是一辈子的韩寒,但他有自己的梦想,为了梦想不免要用烟火换馒头。说到底,我觉得韩寒并没有彻底被人们遗忘,他依然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被时代追捧,除非八零九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零零后开始接管的那一节。我的建议是,即便功成名就也要替社会发声,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底层人士,为某个群体谋幸福谋未来,慈善的心是每个具有超级影响力的人最不能缺少的。韩寒的出现,蓬勃的自由思想新青年言论由此撕开了一个口子,也是提前预演了当前这个年代——一个被微博、微信、今日头条们引领的新媒体时代。我可以理解,韩寒并不是不火了,只是他要沉淀下来,感受下一个风口,为初心找个出路。好好努力。
38岁的韩寒,终于活成了所有80后羡慕的样子
知乎上有人这样评价韩寒:
韩寒在二十岁之前,跻身畅销书作家行列,顶极的;
韩寒在三十岁之前,成为职业赛车手,顶极的;
韩寒在四十岁之前,理论上可以成为票房数十亿的导演。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韩寒做到了,并且总会在别人觉得他NB时,换了方向,变得更加NB。
有人感慨,韩寒怎么有那么多想法,怎么敢做那么多事,怎么就敢退学,怎么就会在写作有起色时,又去搞赛车,又去拍电影。
这就像培根说的:“世界上有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
韩寒正是因为敢做,才完成了,从作家到赛车手到导演的华丽转变,每次转变都让人生更加精彩。
韩寒是上海人,出生在亭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家内部小报的编辑,母亲是医生。
“韩寒”本是父亲最得意的笔名,在他初来乍到时,父亲把这个名字,做为第一份礼物送给他。
刚出生的韩寒,和帅完全不沾边,脑袋上小下大,像个尖,额头布满黑黑的绒毛,塌塌的鼻梁,他爸一度觉得抱错了孩子。
“丑小鸭”却很聪明,十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分辨父亲手中的字卡,还不会说话,却能指出哪张是正确的。
爱好文学的父亲,觉得孩子聪明,便开启对韩寒的文学启蒙教育,在他读小学时,家里那本钱钟书的《围城》已经被韩寒翻烂了。
等到韩寒初二时,竟然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写了十几篇文章,发表在《少年文艺》等刊物上,“丑小鸭”变身白天鹅。
韩寒有文学潜质,可是功课却不行,只有作文好,其他科目都不及格,初中升高中,他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进入上海松江二中。
高一开学不到一周,韩寒就被请了家长,原因是第一堂语文课,他和语文老师吵起来,老师让记笔记,他却说:“我上课从来不记,我的语文是全班最好的。”
老师气得找家长,韩寒还不服气地说:“说我的语文是全班最好的,那是谦虚,准确的说是全市最好的。”
韩寒敢吹牛,也真有本事,父亲给他报名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他用《求医》和《书店》通过初赛,却没有接到复赛通知书。
他遗憾地错过复赛,还好举办方比较人性化,了解情况后,给韩寒补了一次机会,单独的考场,现场临时发挥的命题。
只见主考官,将一张纸揉成一团,塞进一个有水的杯子后,对着韩寒说了一句话:“就这个题目,你写吧。”
一个小时后,这张纸沉到杯底,他的作文浮出水面,韩寒将纸比作人生,写出人本无瑕,投入水中,便被社会这杯水所染,失去本色,融入其中。
他的才思敏捷,他的才华横溢,他的语言犀利,成功博得评委的认可,以《杯中窥人》夺了作文比赛的冠。
没过多久,他期末考试七门不及格,惨遭留级,经过慎重思考,叛逆的他不想读书了,他说:“学文学,没必要上大学。”
韩寒和父母谈判:“没有办法,路就两条,一条是继续学习,考试依然不及格,被学校勒令退学;另一条,主动提出休学,这样还有面子。”
父母无奈,被迫同意,在办理休学手续时,老师们问他:“你以后靠什么来过日子?”
他回答:“我就靠稿费啊!”老师们都笑了。
接下来的日子,不知道那些老师,得知韩寒版税一百多万时,还会这样笑吗?
韩寒比同龄的孩子更成熟,他敢置身冒险之中,是他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
韩寒的敢做,让自己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韩寒的小说《三重门》一出版,就引来轰动,每周都能接到出版社同样的电话:“今天加印三万册。”
《三重门》成了畅销书,销量达到200万册,接下来韩寒一年一本,《零下一度》《像少年啊飞驰》都获得当年的销售冠军。
韩寒一举成名,“韩寒现象”也随之而生,他成了“叛逆80后”的代表人物,他是同龄人的偶像,却是老师家长眼中的问题少年。
18岁的韩寒在参加《对话》节目时,面对群儒对他言语上的批判和质疑,他的应答,显示出和同龄人不同的沉稳。
十多年后,韩寒写博文回忆当年,说:“这期《对话》节目,差点做成‘《对骂》’。”
当时,有一位女观众说韩寒的生活积淀不如王朔深厚,韩寒反问她,怎么会知道不如他深厚,她说韩寒没有王朔年龄大。
韩寒反问观众多大,得知是三十岁后,韩寒笑着说:“从你的话里听出来,你的生活积淀似乎还没我的厚。”一席话引得台上台下大笑。
对这些质疑,韩寒敢于去反驳,他认为:“一个人的力量不来自于外部,而来于他自己。”
经历了这场对战,韩寒的名气更大了,韩迷们支持他,崇拜他,很多人觉得认识韩寒再早一点,自己的人生会和现在完全不同。
韩寒并没有张狂,沉稳做自己,他不断提高自身的能量,在博客出现时,他成了最早一批玩自媒体的人。
那时的他觉得,想让世界变得更好,要靠杂文,要靠勇气,要靠争论。
他在博客上以戏谑又凝重的语言,对公共事务进行着四两拨千斤的无畏发言,说真话,是“公民韩寒”敢于去做的。
好友徐静蕾说韩寒是诚实,韩寒说自己:“我只是不说谎。”
这却引来文学评论家白烨的文章《80后的现状与未来》,针对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80后作家的抨击,说他们不能被当作真正的作家来看。
此文一出,韩寒写了一篇短文回应,接下来,你来我往,两人持着各自的观点,互相攻击的文章越写越多。
韩寒和白烨围绕“80后”文学的文化进行论战,韩寒坚持文化和主流文学在谁手里,同时抨击白烨的个人素质,而对方则坚持死磕,批评“80后”的自由和粗口。
一场“韩白之争”越战越猛,韩寒一人参战,而白烨一方,又加入了助战队友:陆天明、陆川、高晓松等。
高晓松得知好朋友陆川遭到韩寒攻击,迂回加入,起诉韩寒在《三重门》中大段引用他的歌词,要求把书中歌词拿下,把书下架。
韩寒不屑,调皮的说“高处不胜寒”,并要支付稿费给高晓松,千字千元,共计200块,希望高晓松告诉地址,方便把稿费邮给他。
这场战争,经过4年的折腾,最后的论战结果,以白烨关闭博客,高晓松撤诉,韩寒取得胜利结束。
韩寒再战成名,他面对这些大咖们,没有畏惧,敢于说真话,终于让人们看到,正义虽然会迟到,但确实不会缺席。
韩寒曾说:“没有人能确保每个明天都能更好,但这丝毫不妨碍我们在今天的勇气与努力。”
《飞驰人生》中,韩寒写道:“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个孩子,当拉力赛车从我身边呼啸而过,我明白这将是我一生的热爱。”
当鲁豫问他得了第一笔版税,最想买的是什么?韩寒说先买车,成为赛车手。
当时,有三个品牌的汽车进入韩寒的视线,因为上海的出租车是桑塔纳,这让他放弃这个牌子,而选择富康。
他兴奋地开着新买的车,去北京进行改装,到北京后,他傻眼了,北京满大街跑的都是富康,终究还是没绕开出租车。
汽车改装好,再往回开,比来时的速度慢多了,他给车子装了太多华而不实的零件,让车子变得很重。
敢于追逐梦想,让他一次次地去尝试更加完美的改装汽车,也距离实现想当赛车手的梦想越来越近。
在大众眼中,韩寒的书销量这么好,应该乘胜追击,努力出书,而不是搞什么赛车。
如果真的那样做,他就不是韩寒了。在经历了一番折腾后,他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国内顶尖的车队:上海大众333车队。
2012年,30岁的韩寒开着他的6号场地赛车和111号拉力赛车,分别获得中国职业场地锦标赛和拉力赛的双料年度总冠军。
这个双料总冠军是中国唯一一个,是韩寒用真金白银的实力得到的,他的获奖记录不仅如此。
这些年,他获得过七次年度车手冠军,五次年度车手亚军,甚至代表中国迎战德国舒马赫。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韩寒对自由飞驰的向往,勇敢穿过那些被质疑的幽暗岁月,心中的世界更加清澈高远。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答案......”
朴树的《平凡之路》响起时,会让一些听到的人,看到自己人生中曾经勇敢无畏的年华。
那一天,韩寒为处女作电影《后会无期》选主题曲,亲自登门拜访他的偶像朴树,正巧朴树在为新专辑写歌。
第一首歌放的就是《平凡之路》,接下来,两个性格都很内向害羞的人,默默听了十几首歌曲,韩寒还是决定选择第一首。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照在韩寒身上,回头看看正在目送他的朴树,两人心照不宣的看着彼此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内心感受到属于艺术家的孤独。
韩寒满意地带走这首歌,离开了朴树的视线,走入了大街,融入了人群之中。
韩寒和朴树性格很像,年少的叛逆,坚持真我,唯一不同,是朴树现在很坦然地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而韩寒却敢于融入这个,他曾经觉得会把人侵蚀的世界。
正如韩寒在电影发布会上的发言一样:“我站在台上说钱的事情,其实跟我的形象显得很违和,在大家心目中,我一直是一个翩翩少年,提着一把大宝剑,要去改变这个世界,但是大宝剑难道不要钱吗?......”
理想和现实总会有矛盾,有时无法调和,有时可以和解,这要看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
看韩寒的电影,他的随意、念旧和不长大的人物,有人喜欢,有人讨厌,这取决于观影人的心态,停留在人生的哪个阶段。
心态决定一切,就像韩寒一样,他一直勇敢像位战士,他敢于直言不讳,他敢于追逐梦想,他也敢于走出舒适区,体验各种人生。
有人说:这个世界总是很有意义,你以为字比他写的好,可是他写文章更好。你以为写文章比他好,他开车更好,你以为开车比他好,他拍电影更好,正当你以为拍电影比他好,他身材比你好。
这就是韩寒,一直向前走,不问结果,随着内心,想到了,就勇敢去做,永远敢于走向不曾到过的领域,让人生宽些,再宽些,他不刻意去做引领潮流的那个人,只是潮流总被他吸引。
罗曼罗兰说:“从容不迫地谈理论是一件事,把思想付诸实行,尤其在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又是一件事。”
韩寒都做到了。
. END .
【文| 九越初一】
【编辑|毛毛雨 】
【排版 | 毛毛雨】
韩寒执导的《四海》槽点有些多,作家蔡崇达要说公道话
春节档已到尾声,各大影片经过激烈角逐,也终于尘埃落定,等来成绩单。备受关注的《四海》,票房与口碑似均让观众失望,截至发稿日累计票房5亿,档期总排名第五,且目前日票房跌出前六名,豆瓣评分5.6,知乎推荐45%,成为了韩寒导演评分最低的作品。
“有刘浩存坚决不看!” “含腾量太少!” “春节看主角去世的电影,真晦气。” “这是韩寒最差的一部电影。” “故事不够让人信服,导演叙事能力太差。”
在一片抵制声与吐槽声中,韩寒并未选择站出来,为自己的作品辩解。为此,奥一新闻记者采访了国内知名作家蔡崇达先生,作为韩寒从少年时代相识的挚友,韩寒也总是期待他的观影评价。
图源:《四海》微博
最初,蔡崇达向记者坦言:不太想接受采访,怕谈得不够公允。但纠结再三,蔡崇达还是决定来探讨一下导演视角的《四海》。不过,采访过程中他也一再强调:“毋庸置疑,作家是永远不能要求读者的,电影也不能要求观众。导演做出的电影没有让观众get到,责任肯定不在于观众,所以我特别理解大众对该电影的错愕。”
作家蔡崇达 图源:《皮囊》宣传照
小标题
韩寒想表达人生无常,观众期待现实主义喜剧
蔡崇达告诉记者,韩寒其实是想通过《四海》来讲“人生无常”。
这一点,观众也有所体会,记者在观影结束后,采访了几位路人观众,主角倒霉、现实残酷,成为他们一致的感受,随后记者提问道:“韩寒导演想表达的是‘人生无常’,你会觉得倒霉和无常概念相近吗?”答案一致——“差不多吧”。
韩寒这部电影成绩不尽人意是单纯因为倒霉吗?肯定不是。但跳出电影内容品质,先从后期营销宣传以及舆论评价来看,不得不让人感慨一句“无常”。
左图:2月10日票房排行榜 右图:《四海》日票房变化 图源:猫眼电影
电影上映前,观众感受到的主旨宣传是错位的。
电影取名“四海”,场景却只在小岛与广州两地切换,并没有四海为家的宏大,而主旨“无常”,则没有拎出来进行清晰的表达。
蔡崇达也认为这是电影的可惜之处:“宣发结果是错位的,原因可能是没来得及和宣发团队更好沟通,让观众以为这不是一部较深刻的作品。因为直到上映前几天,他还在通宵达旦修改,太匆忙了,如果有商量的话,我也会建议他预告想表达的生命观和电影核心点。”
事实上,四海最初的宣传视频似乎是想迎合春节档,预告片里频频出境喜剧代名词——沈腾,再搭配韩寒风格的幽默台词,使得观众理所当然以为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喜剧片。记者采访观影群众时,他们也普遍如此认为。
“电影是大众产品,我可能觉得韩寒先顾着自我表达了,在介绍给观众时,表达不够准确,造成了某种衔接上的错位,而这种错位感又变成错愕,怎么故事不现实?怎么不是以往的先少年后老成?再加上一些负面因素,包括观众对女主角的评论等等,使得涌起了一些情绪上的批评。”
图源:《四海》微博
另外,电影对春节档的执着,对该故事本身呈现并不利。
记者此前采访多名电影行业资深人士,他们均表示目前电影市场普遍倾向于在热门档期上映来降低风险,再加上韩寒电影此前一贯在春节档与观众见面,由此,悲剧内核的《四海》最终选择春节档上映,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但悲剧的底色,使得《四海》在春节档电影中显得格格不入,这也是蔡崇达认为《四海》票房不理想的一个原因。蔡崇达表示:“为什么选择春节档,这个问题我没问他,但我理解,可能性的一种是,创作者其实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韩寒想试一下,在春节档挑战呈现不同于以往类型的影片,即使结果不好,也可以激发春节档电影类型的尝试。”
只是,叛逆往往有代价,“大众内心在变厚,更有质感了,完全可以接受沉重的表达,只不过在春节大趋势下,不一定做好心理准备,与新年大语境不符合,再加上韩寒与宣发团队的沟通不太良好,使得观众最终抱着轻松一下的心态去看,却被要求进行生命思考,这会让观众发懵,甚至有情绪,‘我不是要来看你这个东西的’。讲‘无常’应该要安静一点,甚至相对从容一点的档期,春节期间偏向大众的狂欢”。
图源:知乎
最后,则不得不提不确定因素为电影票房带来的困扰。
让《四海》上映前后处于风口浪尖,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便如网友所说:“含存量太高。”各大平台该电影宣传评论区,几乎都充斥着“可惜有刘浩存。”“有刘浩存就不看。”的声音。
“谋女郎”刘浩存到底做错了什么?让观众如此排斥?
刘浩存刚出道就出演张艺谋多部电影,也与易洋千玺搭戏饰演女主,可谓星途坦荡。然而没过多久,有媒体爆料,刘浩存父母作为公职人员,违法经营舞蹈培训机构,并因教学不当,导致一名女孩下肢瘫痪,终身残疾。且在法院判决赔偿后,刘浩存父母多次上诉拒绝赔偿该金额。该纠纷持续了6年,直到刘浩存被张艺谋确定为电影女主角,受害者才拿到赔偿款。刘浩存父母解释称,此前资金紧张。
该纠纷让刘浩存处于风口浪尖,值得一提的是,此事件被爆出时,电影《四海》距离杀青仅有一个月左右时间,更换女主也非易事。但如今《四海》因刘浩存这一部分原因,遭到了声势浩大的网络质疑,是否出乎资本意料?又是否会让投资方重新评估争议较大艺人对票房的影响?《四海》即使给不出严谨的数据答案,也成为了值得探讨的现象。
刘浩存参加晚会 图源:节目截图
小标题
《四海》是寓言式电影,然而此番突破算不上成功
对于这部电影,韩寒表示:想表达他这几年来对人生的很多看法。
一众批评声中,最主要的声音还是质疑韩寒对故事的把控,认为他擅长散文,而非叙事,导致整个故事不贴近生活,无法令人信服。“小镇青年居然不会使用房卡。” “韩寒还是没有上过班,不了解真实的社会”。
于是,似乎想要揭露现实社会残酷的《四海》,理所当然被定义为现实主义电影,但蔡崇达告诉记者,其实《四海》本意是一部寓言式电影,不是要表达某个故事,而是表达创作者的某种感受,对世界的理解模式,再去倒推构造世界。
图源:官方微博
韩寒希望用电影讲述国内较为稀缺的故事,在这一点上,追求客观冷静探讨的蔡崇达,选择直接为韩寒“说话”,反驳认为韩寒没诚意、对于该电影偷懒的评价。
“在我看来,韩寒前几部电影反而相对而言好拍,因为是基于自己的生活,包括《飞驰人生》,是致敬一个真实人物,基于原型改造,或者基于他生活周边的人物来进行设定。但本可以继续老路子的他,这部电影选择尝试突破,基于他对世界的某种隐喻,来倒过来构造故事,以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尝试突破是好事情。这部电影是他最有诚意的。”
不过,诚意十足不一定被观众感知,尝试突破必然有风险,蔡崇达也客观肯定了《四海》存在的瑕疵:“作品有遗憾,有瑕疵。我们找了很多外界原因,但肯定也有他自己的问题,寓言式的故事,韩寒选择了更现实的素材,使得观众更难以进入这种设定,产生混乱和理解偏差。另外,很多表达只是开了一个头,制作没有到位,骨架完整,但血肉没长好,让观众觉得散乱了。”
左图:《奇迹》右图:《水门桥》 图源:官方微博
其实不光是韩寒想要在春节档有所尝试,蔡崇达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其实,整个春节档上映影片在各个纬度都有突破。制片方面,《长津湖》制片人于冬最初垫钱投拍,挑战在疫情背景下,找三个导演拍一部大制作,如今逆风翻盘。演员方面,顶流明星易烊千玺,也尝试选择更具艺术挑战性的剧本,“不但品位很好,而且更担起了演员责任”。
“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中国电影一群人都在尝试探索和突破,都尝试脱离原来的惯性,这很有意义,也是《四海》的意义,对吧?蹲下才能跳得更高,错愕有时候也不是坏东西,比起一成不变要好。”
也许《四海》对于韩寒而言,就像男主人公最后想要挑战飞跃珠江,尽管到达了对岸,但也摔倒在地,很难算不上成功,之后还会继续飞跃并挑战成功吗?恐怕还要看他接下来交出的作品,让观众和市场去评价,毕竟电影一直是大众的艺术,不是作者个人的表达。
奥一新闻记者 刘婕
郭敬明VS韩寒,两大才子暗中较劲多年,终于在2024年分出了高下
韩寒是斗士。
郭敬明是商人。
两人同作为80后作家转型导演的典型,这10年间,似乎一直在暗暗较劲。
随着《飞驰人生2》狂揽30亿票房,韩寒成功跻身80后最卖座的导演第二(第一是郭帆),这场较量,似乎已经以韩寒的全面胜利告终。
在《飞驰人生2》占据各大媒体头条卖力宣传,引爆话题度的时候。
舆论的犄角旮旯里,似乎还有郭敬明的影子,虽然只有一小部分,但又让大众将目光聚焦在了两人的这场人生拉力赛上。
近日,郭敬明导演的新剧《大梦归离》发布海报官宣,展开了一场与《飞驰人生2》的审美较量。
这部剧是郭敬明闯荡大银幕失败后的得意之作,开机的时候他自豪地发布了一条官宣动态,只有八个字:颜值狂潮,颜狗盛宴。
打开一看,果然还是熟悉的郭敬明式的审美。
嘈杂的颜色,流光的质感,白皙的皮肤和撩人神经的姿势,让人不得不将它跟《小时代》联系在一起。
甚至有吃瓜群众说笑话:这不就是《小时代5封建时代》么?
也有网友跪求郭敬明开班授课,因为他的镜头下,所有人物都变得“有氛围感”。
但番茄君对“氛围感”这三个字极其不理解,因为往往只有内容空洞,乏善可陈的图画,才会用“氛围感”这种言之无物的词去形容。
对比《飞驰人生2》的糙汉气质,韩寒VS郭敬明,高下立判。
从文坛到影坛,风格迥异的韩寒郭敬明,斗了十年。
他们虽然纬度不同,高度不一,但在大多数人眼里,2024年两人确实已经分出了高下。
这倒不是说,韩寒在电影票房上的数字,全面碾压了郭敬明。
而是在这十年,在他们最为火爆的这段人生经历中,韩寒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和实现的人生成就,要比郭敬明,更接近普世价值中关于“成功”的定义。
那么,韩寒为什么会成功?郭敬明是“失败”了吗?
让我们细数,40岁郭敬明跟41岁韩寒,纠葛的这十年。
采访中,被问起如何看待自己和郭敬明时,韩寒的回答颇有攻击性:
彼时的韩寒还很年轻,也不屑文字中透着青春伤痛气息的郭敬明;而郭敬明一心搞钱,也未跟韩寒有过什么直接的交集。
可作为“宿命对手”,两人不可避免地被比较,直到2012年,郭敬明以作家转型导演的姿态,跑步进入了电影圈,当起了导演。
2012年11月,郭敬明官宣自己将成为处女作《小时代》的编剧与导演,片中不乏明星大牌,杨幂、郭采洁、郭碧婷、谢依霖等,票房号召力十足。
2013年暑期档,《小时代》上映,首日便收获了73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仅仅两天,票房破亿。
这个成绩,仅仅排在《西游·降魔篇》与《画皮2》之后,这也让郭敬明打响了作为导演的头一炮。
最终收获4.84亿票房,从数字上看,郭敬明不可谓不成功。
《小时代》的高票房,一方面是因为片中明星的号召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郭敬明文学作品攒下的粉丝和拥趸。
一部电影,将郭敬明的审美特点尽数展现。
他电影中的镜头,喜欢用高光和油画调色,雍容华丽,极尽奢侈,亮晶晶的东西很多,着重展现一个不与普通人接轨的影楼感。
在演员挑选上,郭敬明也有自己明晰的个人风格,尤其在对男演员的要求上,更为严格。
郭敬明有着自己的美男审美,注重颜值、身材和长相的协调比例,偏爱有棱有角的轮廓,喜欢高鼻梁、浓眉、脸型修长、有着尖下巴的男演员。
尤其,喜欢让他们动不动就展露迷人且白皙的男性身材美感。
他不惜将这种美男消费,剪辑到自己的预告片中,并且是所有男演员一齐出现。
讲道理,番茄君当年看《小时代》预告的时候,差点惊掉了下巴,这种尺度的预告片,咱也是头一回见。
所以,自《小时代》上映后,一种专有名词应运而生:郭敬明式花美男。
在之后的作品中,郭敬明无不秉承着自己的这种审美风格,并一以贯之。
从《小时代》上映到《大梦归离》发布海报,过去了11年,但你看里面男演员的样貌身形状态,丝毫没有改变。
2012年,韩寒还没有涉足导演圈,他正陷入一场抄袭风波。
只不过跟郭敬明被质疑“抄袭”时闭口不谈的消极回避不同,
韩寒对抄袭的回应很刚,且有男人味。
他晒出了自己全部作品的手稿,并且悬赏2000万寻找代笔人。
这是韩寒和郭敬明性格最大的不同。
郭敬明不管他多固执,多有钱,总带着一种怯懦的自卑;但韩寒却不是,他头铁,硬刚。
而这种性格的不同,也最终让韩寒在导演经历上,走上了和郭敬明完全相反的道路。
2014年7月,韩寒终于涉足电影导演圈,其执导的处女作《后会无期》上映。
那个暑期档,是以导演身份出现的郭敬明与韩寒,第一次的正面交锋,虽然这时候,韩寒是个菜鸟,郭敬明已经是手握三部《小时代》的老导演了。
《后会无期》有独特且清晰的韩寒风格,就跟他的文字一样,直给率真,不绕弯子,透着一股小镇青年特有的文艺气息。
韩寒的审美,也与郭敬明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韩寒是真正的“直男审美”,犀利粗糙,镜头语言放荡不羁。
他爱拍西北的沙漠,爱拍扬尘的公路,爱拍荒无人烟的落日,也爱拍不修边幅的糙汉。
韩寒电影主要以男性角色主导,而且这些角色,大都打扮粗糙,穿搭土气,胡子拉碴,发型凌乱。
但即便如此,他电影里的男性角色,依旧保留着所有男性共通的优点,比如直率正义,勇敢坚韧。
《后会无期》收获的评论,是两极分化的。
就像韩寒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电影到底是什么定位,公路片算不得,喜剧片靠不上。但韩寒说,自己讨厌被贴标签,这部电影就是韩寒电影。
有网友说,《后会无期》里只有情怀。
也有网友说,《后会无期》里的小城情怀,出乎意料地好看。
电影中充斥着韩寒式犀利的段子和带点色彩的梗,但这些梗,韩寒的书粉却十分受用。
对比同期的《小时代》,网友们大多数的态度是这样:
宁愿吃一个没有馅的馍,也不想吃一坨很精美的翔。
在男版“大丽花”和文艺版王珞丹中,大多数观众选择了后者。
郭敬明式的花美男审美,第一次败给了韩寒的直男审美,也败给了那两首风靡2014年的歌曲《后会无期》和《平凡之路》。
《小时代3:刺金时代》,收获了5.2亿票房的同时。
《后会无期》,狂揽6.28亿。
这1个亿的差距,是新人韩寒,对老人郭敬明交出的答卷,也注定了在电影上,韩寒可能更有才华。
其实,更有才华,要看在哪个方面。
在经营和商业层面,韩寒的才华,显然不如郭敬明。
郭敬明是个十分精明的人,尤其在商业运作上,第一部《小时代》刚拍的时候,郭敬明就有了电影商人的思维。
鲜有人知,《小时代》第一部和第二部,其实是套拍的,也就是说,一次性拍完,剪辑成两部电影上映。
这样一来,既可以用一部电影的成本覆盖两部成片,第二部还可以择机上映。
如果《小时代》反响好,那么《小时代2》立马跟上。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2013年6月27日《小时代》上映,8月8日《小时代·青木时代》就立马上映了。
两部电影总票房7.7亿,郭敬明在一年时间,就赚得盆满钵满。
但韩寒,却没有这种悟性。
《后会无期》的票房给了韩寒极大的底气。
他快马加鞭,开始拍摄自己的第二部作品。
2016年,《小时代4:灵魂尽头》上映,再斩获4.84亿票房。
2017年,韩寒掏出了自己的《乘风破浪》。
如果说第一部是段子式的情怀,那《乘风破浪》里的韩寒,已经开始有了导演最基本的讲故事能力。
相比于第一部,《乘风破浪》成熟了很多。
虽然韩寒的直男审美依旧没变:糙汉,赛车,不修边幅,邋里邋遢,小镇青年。
但《乘风破浪》的故事节奏,起承转合,更像一部成熟的商业作品,电影中杂糅的梗和段子,也心颖、自洽了很多。
从前跟郭敬明一样固执的韩寒,在《乘风破浪》里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
这个世界,是会变的。
最终,《乘风破浪》拿下10.46亿票房,韩寒正式进入10亿导演俱乐部。
四部《小时代》和两部韩寒式电影,也让这两位“写而优则导”的导演,正式确立了他们的个人风格。
郭敬明,特别注重画面雕琢,讲究各种镜头和景框下的无死角美感,对视觉效果和服化道注重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
郭敬明的故事经常在讲人间梦幻,是悬浮、虚无缥缈的,并不注重故事的实际性和合理性,他电影中的角色普遍一身名牌,吃穿不愁,有钱有闲,无所事事。
他的主要能力和精力,与他的文字一样,都在怎样调动观众情绪,煽动观众泪点,撩拨观众泪腺上。
但那些过分放大的个人情绪和毫无内容的空洞剧情,除了像一个唯美的梦,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但韩寒则不同。
韩寒的作品虽然直男粗糙,有的地方手法稚嫩,段子堆砌,情怀为大,但他代表的是80后小镇青年这个群体。
他的电影中,总有一种时代的落寞和群体的感悟,剧情上总能接上普通人的地气。
尤其在故事的设定,光影的调整和趣味性的表达上,韩寒已经达到了一个成熟导演的所有要求,在慢慢向更为优秀的境界迈进。
这么说吧,2018年之前,郭敬明和韩寒都在走上坡路。
但郭敬明的创作,有点程式和固化的意味;可韩寒,似乎才刚刚打开了任督二脉。
2019年,是两人事业的分水岭,也是韩寒实现大逆转的一年。
这一年,韩寒的《飞驰人生》上映。
这时的韩寒,结了婚有了孩子,对人生,对赛车,对事业,都有了清晰的认知。
虽然依旧是固定的风格,但《飞驰人生》的故事,明显关乎一个落魄撩到的中年男人,再次追梦的热血。
所以,除了那些常规的段子集锦和韩寒式的笑话,我们看到了不少中年人的无奈。
直到赛车冲出赛道的那一刻,韩寒的个人表达,也迎来了从业以来的巅峰。
而这一年,郭敬明没有作品,却靠着《演员请就位第一季》火了一把。
2020年,郭敬明祭出了自己的大招《晴雅集》。
这部电影,郭敬明将自己的创作才华,再次挥洒到了古代。
虽然在题材和立意上,没什么明显的改变,片中的角色,依旧操着不知所云的台词,依旧是熟悉的审美和光膀子打架,依旧是精致的服化道。
但这部电影上映之后,郭敬明却突然“开了窍”。
2020年最后一天,郭敬明终于向庄羽公开道歉,承认了自己抄袭。
这封迟来的道歉信,标志着郭敬明的成长,但也似乎意味着,郭敬明大银幕生涯的终结。
因为这封信的影响,《晴雅集》上映10天匆匆下映,随后改为在美国网播,
即便如此,靠着点映和上映,它依旧收获了4.51亿票房,可相比于网传的3亿成本,《晴雅集》还是亏了不少。
不过,《晴雅集》依旧分上下两部,第二部名叫《泷夜曲》。
而这两部,郭敬明依旧用的是自己擅长的“套拍”手段,也就是说,这部《泷夜曲》早就杀青制作完毕了。
郭敬明当然知道,《晴雅集》为什么下架,种下什么样的因,就收获什么样的果。
所以,他的《爵迹2》改为网播,他也因此慢慢淡出了导演圈,至今未有作品上映。
但此间,韩寒却悄咪咪拍成了《四海》,并入住2022春节档。
《四海》里的韩寒公式不灵,影片收获了票房口碑的双滑铁卢,只拿下5.4亿票房。
但痛定思痛之后,韩寒在今年掏出了《飞驰人生2》。
相比于之前的韩寒,《飞驰人生2》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商业电影了。
虽然从主题表达到故事情节,基本和《飞驰人生》相似,但在电影故事的讲述,节奏的起承转合,笑点的融入尤其赛车场景的拍摄上,韩寒早就没有了之前的生涩。
这是一部教科书般的商业电影。
而这部电影也正式宣告,韩寒已经成为一名成熟的电影导演,并且可以独当一面,甚至比中国大多数电影导演的能力要更强。
在兼顾商业平衡和个人表达上,韩寒做的要比郭敬明好。
当郭敬明还深陷自己的审美和叙事方式的时候,韩寒已经在融合其他导演的优点,听取观众的建议,实现弯道超车了。
现如今,郭敬明只能转型网剧;韩寒却靠《飞驰人生2》狂收30亿,市场和观众更认可谁,高下立判。
单从票房成绩来讲,郭敬明导演电影共收获26.2亿票房。
而韩寒,则却已经高达69.43亿,距离吴京,仅有7亿元的差距。
而论及社会影响力,相较而言,韩寒在社会影响力方面,要正面很多。
他写书,填词,赛车,拍电影,是典型的“斜杠青年”,甚至是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
特别是年近中年的韩寒,越来越有魅力,也不再那么尖锐犀利,身上的棱角被磨平,是成熟的表现。
就连对郭敬明的评价,也在日益变得温和。
《飞驰人生》上映后,他说:“优秀的创作者,从诞生的第一秒就应该是商人”。
后来一次采访,又有记者问他:“你觉得《小时代》拍得怎么样?”
韩寒回答:“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差。”
从郭敬明道歉,到韩寒三缄其口,两人都迎来了性格的改变。
也或许,我们所定义的成功,定义不了他们。
斗士韩寒,也会变成商人。
商人郭敬明,也会追逐情怀。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