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众油电混合2023款报价

同样是花30万 为啥大众ID.6 X比Model Y更值得买?

【太平洋汽车网 导购频道】大众,是人民之车,是家用车的先驱和定义者。即便在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大众也依然能做到积极革新。都说大象难掉头,但即使是庞大的大众集团,也已经全面迈开了电动化的脚步。以上汽大众为例,其在新能源的布局速度上再一次领跑了一众合资品牌,像ID.4 X和ID.6 X也顺势成为了合资阵营里最早上市的一批基于电动化平台打造的全新电动车型。

而特斯拉,人们更习惯于将它称之为新汽车和新模式的缔造者,其在“玩法”创新上的确有着独特的一套。就好比“降价”本是一个极为寻常的市场现象,在特斯拉这里就被玩转成了粗暴争夺市场的营销手段。客观来看,无论是曾经的Model 3或是现今的Model Y,表面价格降低的现象尚不能被视为“降价”,因为降价的本质是商品(或质量,或成本)不变但价格降低,而像Model 3和Model Y价格下探的原因在于配置差异、成本降低或电池类型调整。

但无论如何,Model Y标准续航版的补贴后售价已经来到了27.6万,与ID.6 X初见版(次顶配车型)27.8888万的售价极度接近,这意味着ID.6 X和Model Y之间的较量已经不可避免。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同样是花30万左右的钱,买次顶配的大众ID.6 X或者入门的特斯拉Model Y,到底谁更香?

ID.6 X初见版续航更持久

Model Y标准续航版性能更强

根据工信部统一公布的续航数据来看,ID.6 X初见版车型的满电续航里程为588km,Model Y标准续航版的满电续航里程为525km。

两车电池容量/续航对比

车型

电池类型

电池容量(kWh)

工信部纯电续航里程(km)

充电时间

ID.6 X初见版

三元锂

83.4

588

快充:0.67小时,慢充:12.5小时

Model Y标准续航版

磷酸铁锂

60

525

快充:1小时,慢充:10小时

注:数据来源

制表: 太平洋汽车网

从数据来看,ID.6 X的续航表现小有优势。首先这离不开两台车动力电池的差异,作为电动车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部件,电池的性能、容量等参数无时无刻不密切关系着车辆的续航。

从容量上来看,ID.6 X使用的是83.4kWh的电池组,而Model Y标准续航版则使用的60kWh的电池组,电池容量的差异可见一斑;而除了电池容量本身的差异,电池类别两车也有不同。ID.6 X的电池一律为三元锂电池,反观Model Y全系也仅有标准续航版车型用上了磷酸铁锂电池。

客观来看,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更大,搭载该类型电池的车辆在冬季低温工况下的续航打折要相对小于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因此,理论上来讲在冬季环境同等工况下,ID.6 X的里程要比Model Y稍有领先,这一点对于北方的朋友来说感受会尤为深刻。

实际上,这不仅是电池特性差异所导致,电池管理系统同样重要。据了解,ID.6 X的电池采用了高导热系数导热胶覆盖工艺,配合BMS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在低温条件下尽可能地保障电池性能,同时最大幅度地保证续航。

另外,两车的能耗表现也存在异同。虽然都使用的永磁同步电机和单电机后置的布局,但在电机功率和扭矩表现上,Model Y要显得更加激进,5.6秒即可破百的加速性能对于ID.6 X来说是个较大的优势。不过强大的甚至冗余的动力往往也是把双刃剑,强大的动力输出一定会带来更高的电耗,所以ID.6 X虽然动力表现不够抢眼,但能耗表现喜人,这点来看两车五五开。

两车动力性能对比

车型

电机类型

最大功率(kW)

最大扭矩(N·m)

官方0-100km/h加速(s)

ID.6 X初见版

永磁同步

150

310

Model Y标准续航版

永磁同步

220

440

5.6

注:数据来源

制表: 太平洋汽车网

外观:ID.6 X更符合国人审美,Model Y简洁到极致

无论是ID.6 X还是Model Y在外观设计上都能俘获一大批的死忠,因为论颜值,两台车都是在线的。但在细节处,ID.6 X总要比Model Y更接地气,或者说ID.6 X要比Model Y更加懂中国人。毕竟大众深耕国内市场多年,对国人需求、喜好的把控早已炉火纯青。

上汽大众ID.6 X

像ID.6 X的进气格栅采用了“星空点缀”的设计,引擎盖也采用了“波光”双曲面,既能让人一眼认出这是一台电动车,又能最大程度让用户接受和习惯这套设计,没有用力过猛,而是从容不迫,我想这才是大众的深厚功力的所在。

特斯拉 Model Y

Model Y在外观设计上糅合了Model 3和Model X的精髓,将简洁发挥到极致,大概只有从尾标能快速分辨出车型,除此之外其它角度都极易“混淆视线”。

值得一提的是,ID.6 X初见版的全LED矩阵式大灯与Model Y标准续航版的普通全LED大灯相比,前者带AFS随动转向及MDFS动态灯光辅助系统,确切说ID.6 X的照射面积、照射距离比一般的LED灯更出色,还能根据前方的路况来实时分布灯光的铺设面积。简而言之,ID.6 X不光灯组配置照射效果更好,智能程度也有了质的飞跃。

整体而言上汽大众ID.6 X的外形,在年轻化中透露着精致,在传统中透露着前瞻,不会过于夸张,也不会显得中庸,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很容易去接受。而特斯拉Model Y则是追求极致简洁、科幻,对于追求年轻、个性化的朋友来说,同样很有吸引力。

内饰:ID.6 X像是科技与实用的化身,Model Y将简洁进行到底

与外观设计的风格、初衷相似,ID.6 X也倾向于在内饰设计上尽可能在体现新潮的同时又能保留经典,例如12英寸悬浮式中控大屏,5.3英寸悬浮式样的全液晶仪表盘,以及仪表右上方的换挡旋钮等配置,都在竭力体现新能源车的身份,显得别出心裁。

此外,纹理精致的金属饰板以及大面积的软性材质,也极力表明传统豪门在用料和工艺上的打磨一直都是慷慨的,富有诚意的。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大众忠于用户,忠于实用性,忠于豪华内饰的设计理念,才造就了“大众更有高级感”的佳话,同时也让用户粘性更强,让老用户也能很快适应,毕竟这就是浓浓的“大众味”和“德味”。

相比之下,Model Y车厢里自始至终只体现了两个字,便是“极简”。

除了一块15英寸中控屏幕和带有两个滑轮的方向盘以外,连空调出风口都没有一个实体样式。这样的好处就是视觉整体感有所提升,对于习惯了传统汽车的用户来说会带来较大的新鲜感。

而关于用料,特斯拉Model Y虽然没有ID.6 X那么多花样,但也采用了不少软材质的包裹,手感方面也不会让人觉得过于廉价,加上无边框车门设计的应用,整体看点也不少。

空间:ID.6 X更宽敞,7座布局实用性强

先说两车的尺寸数据,ID.6 X的车长为4876mm,轴距为2965mm;Model Y的车长为4750mm,轴距为2890mm。前者无论在尺寸参数方面,还是在视觉效果层面都要比后者大出一圈。

另外,从车身定位来看,ID.6 X定位中大型SUV,Model Y则定位中型,鉴于ID.4 X紧凑型SUV的定位,严格来说Model Y的定位介于ID.6 X和ID.4 X之间。

两车尺寸数据对比

车型

长(mm)

宽(mm)

高(mm)

轴距(mm)

座椅布局

ID.6 X初见版

4876

1848

1680

2965

7座

Model Y标准续航版

4750

1921

1624

2890

5座

注:数据来源

制表: 太平洋汽车网

座椅布局上,虽然特斯拉声称Model Y在国产车型也将提供7座版车型,但目前我国用户还只能买到5座车型。而上汽大众ID.6 X已经提供6/7座版本,空间灵活性上更胜一筹。

因此,从预期出发,ID.6 X的空间表现理应都要压制Model Y。结合先前对两车有过的实际试驾试乘,可以显著感知出ID.6 X的二排腿部空间和头部空间对Model Y都有优势。毕竟ID.6 X的车高为1680mm,足足比Model Y高出了56mm。因此,确切地说ID.6 X的头部乘坐空间无论前排还是二排都要占优,而二排的头部空间优势相比前排会更加明显。原因在于Model Y为了营造夸张的溜背造型,二排的头部空间必定会受到压缩,尚不及同车的前排头部空间。

上汽大众ID.6 X乘坐空间展示:

身高180cm的体验者,将前排座椅调整到最低的位置,头部剩余空间两拳有余。

在前排座椅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体验者坐进去第二排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头部和腿部空间均剩余两拳有余。

保持第二排不变,体验者坐进去第三排,此时头部空间剩余一拳,腿部空间剩余两指,虽谈不上宽敞,但满足短途出行场景完全没问题。

特斯拉Model Y乘坐空间展示:

身高190cm的体验者,将前排座椅调整到最低的位置,头部剩余空间两拳,前方视野比Model 3宽敞很多,并且Model Y为了增加坐高,在座椅下面“动了手脚”。

在前排座椅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体验者在后排腿部空间剩余两指拳,头部空间剩余一拳。即使是剔除身高差距因素后,ID.6 X的车内空间仍然稍比Model Y占优。

值得一提的是,Model Y本就是基于Model 3所打造,借用广大车主的“自嘲”,“Model Y的后排座椅就像是在Model 3基础上做了‘垫高’处理,在座椅的前后位置来看腿部空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如此看来,想要奢求与“号称中型、实际紧凑”定位的Model 3同平台的Model Y拥有比肩中大型SUV的腿部空间着实有些脱离现实。

同价位的ID.6 X科技配置比Model Y更有诚意

作为上汽大众全面迈向电动化和智能化的产物,ID.6 X在科技智能配置上无疑被厂家和大众粉丝寄予了厚望。

从两车的核心配置对比来看,ID.6 X基本做到了“后来居上”。以初见版车型为例,ID.6 X在配有液晶仪表的前提下依然装配了AR-HUD,另外像ID.家族独有的ID.Drive智慧驾驶辅助系统ID.6 X也做到了全系标配,其中像道路标志识别系统也被ID.6 X视为了默认配置。除此之外,ID.6 X还搭载了智慧车联系统4.0,像智能语音、智选充电等功能在该系统中均有配备。

特斯拉之前一直走在科技前沿,然而这一次Model Y不知是否因为受限于价位。Model Y标准续航版并没有HUD抬头显示,甚至连好用的智能语音也不具备。好在它还有颇为优秀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只不过想要得到它的完全体,几万元的选装费是少不了的。

两车科技配置对比

车型

ID.6 X(初见版)

Model Y(标准续航版)

抬头显示

增强现实HUD

智能驾驶辅助

ID.Drive智慧驾驶辅助系统

道路标志识别系统

疲劳监测

智能语音

智慧车联系统4.0

注:数据来源

制表: 太平洋汽车网

至于舒适性配置方面,大众ID.6 X拥有后备箱感应开启、30色氛围灯、座椅按摩等豪华黑科技,Model Y的优势在于拥有多层隔音玻璃、方向盘电动调节等,但整体而言,同价位对比下,我仍然会觉得上汽大众更有诚意。

两车舒适性配置对比

车型

ID.6 X(初见版)

Model Y(标准续航版)

后备箱感应开启

方向盘电动调节/记忆

腰部支撑调节

前排

驾驶席

座椅按摩

前排

车内氛围灯

30色

单色

多层隔音玻璃

前风挡/前车窗

后排独立空调

注:数据来源

制表: 太平洋汽车网

总结

作为大众集团和上汽大众加速电动化转型的先驱和力作,ID.6 X的容错率极低,从任何角度看,ID.6 X都必需一炮打响,一鸣惊人。事实证明,ID.6 X已基本完成使命,从续航表现到车内空间表现,从车内外设计到配置设定,ID.6 X都已全副武装;而随着传统车企在“新汽车”战略上的“及时掉头”和“火力全开”,特斯拉曾经的优势逐渐减弱,Model Y的竞争力“下降”实际上就是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彼此间关系微妙转变的有力体现。另一方面,ID.家族6月销量环比劲增165%也是ID.家族乃至上汽大众在新能源领域受认可度快速上升的表现,笔者认为这只是新趋势的开始,未来上汽大众对特斯拉等一众新势力的攻势将会更加强力,ID.6 X的用户也将更多。(图/文:太平洋汽车网 黄增鉴)

脱胎换骨的“德原朗” 全新大众朗逸上市|Y车评

在换装新平台之前,朗逸已经用相对均衡的产品力收获了不少市场销量。尽管被不少人笑称“德原朗”,却也无碍它在销量榜上领先众多轿车产品一骑绝尘。

日前,上汽大众全新一代朗逸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了6款车型,市场指导价为:11.59-16.29万元。新车终于放下了用了20年的PQ34平台,改用最新的MQB平台打造,轴距的增加将让它拥有更大的车内空间,同时使其定位略高于老款朗逸。而将与上一代车型进行“同堂”销售的方式则很容易看出,大众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空间的同时,早已打好了销量创收的“小算盘”。

在外观上采用了与新大众CC相似的设计语言,整体造型相比现款车型更显圆润,溜背式的风格也为整车增添了几分动感。内饰部分则依旧延续了大众的平直设计,在配置方面则全系标配了电子手刹与AUTOHOLD功能,同时增加了方向盘四向调节。此外,中控屏幕尺寸相比上代车型有所增加。

车将提供1.5L自吸与1.4T涡轮增压两款发动机,传动部分将根据车型不同匹配5挡手动、6挡手自一体以及7挡双离合三款变速箱。此外,虽然这代朗逸基于新MQB平台打造,但后悬架部分依旧保持了现款的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结构,消费者们会因此买账吗?

顶配不到14万,这款合资中型SUV“德味”十足,试驾捷达VS7

捷达品牌自从去年推出之后,旗下车型凭借着大众品牌的技术支持、情怀牌的出击以及亲民的售价迅速在市场站稳脚跟。今年3月份,捷达中型SUV车型VS7正式上市,新车售价区间为10.68万-13.68万元。在今年上半年车市不景气的背景下,捷达VS7仍取得了月均接近5000台的销量成绩。这次试驾,笔者就来体验一番捷达VS7这台10万级德系中型SUV,看看其实际表现如何。

谈及大众的经典动力组合,大家或许会想到EA211 1.4T发动机+7DCT变速箱。而捷达VS7上搭载的却是EA211 1.4T发动机+爱信6AT变速箱。其中,1.4T发动机的动力参数和很多大众车型一致,均为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250N·m。

上手体验,捷达VS7初段的动力输出很柔和,油门踏板比较线性。刹车给人的脚感很贴实,不过走走停停的城市拥堵工况,我个人感觉它的刹车踏板设定有些偏高,踩踏有些不舒适。

上了高速之后,深踩油门后发动机会经过一定的涡轮迟滞之后才会作出反应,如果加油超车则需要0.5-1秒反应时间。与之配备的爱信6AT变速箱加减速过程中换挡平顺,该变速箱还是能很好的理解驾驶员的意图。

本次试驾我们途径了峨眉山盘山公路,在连续的弯道、起伏的山路行驶,笔者认为D挡位驾驶多少有些乏力,不过切换到S挡后驾驶会变得自如不少。底盘方面,捷达VS7采用了前后双独立悬挂的设定。它的悬挂调校软硬适中,在经过连续细碎颠簸路段时,滤震性还算不错;经过较大颠簸时,车身起伏比较明显,高速过弯时侧向支撑也稍显不足。

捷达VS7搭载一套规格为225/50 R18的玲珑GREEN-Max HP200轮胎,这是一款为轿车和城市SUV设计的舒适型轮胎。NVH方面,怠速状态下,车辆可以隔绝大部分车外噪音;行驶过程中,胎噪及风噪稍大一些,发动机的声音会随着转速的提高,相对应的传递到车内。

值得一提的是,捷达VS7的燃油经济性表现可圈可点,高速巡航状态下,这台中型SUV百公里平均油耗仅为7.1L;盘山公路驾驶,全程开启发动机自动启停并将自动空调设置在23℃的状况下,其百公里平均油耗在8L左右。

造型方面,捷达VS7采用捷达家族化的设计。前脸六边形进气格栅为点阵式的设计,看起来相当精致。前大灯组和格栅相互融合,捷达VS7配备了远近光一体式LED大灯与LED日行灯。

捷达VS7的车尾层次感丰富,“Y”字型尾灯点亮后视觉效果突出,排气采用了隐藏式的布局,后保险杠上方还设置了一条贯穿式的反光条,提升行车的安全性,下方的银色护板和前脸相呼应。

来到车内,捷达VS7的中控台采用了向驾驶员一侧倾斜的设计,便于驾驶员操作。各功能区域的划分也很清晰。材质方面,中控台上方、门板等处采用了大量的硬质材料,不过菱形纹理的应用可一定程度弥补档次感的不足。

捷达VS7的方向盘握感还算不错,左侧是多功能按键控制巡航系统,右侧是多媒体系统控制按键,机械式仪表依旧是熟悉的大众风格。

多媒体配置上,捷达VS7的高配车型配备了10英寸中控屏,内置了J-CONNECT车载互联系统,支持自然语义声控、车载蓝牙、第三方APP应用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其他功能配置方面,这台顶配版的VS7表现也十分亮眼。它搭载了自适应巡航、一键启动、Autohold、电子手刹、360°全景影像、无线充电、CarPlay和 CarLife手机互联、前排手机无线充电等功能配置。

空调区域支持全触摸操作,面板触摸灵敏度很高,触感不错。捷达VS7的顶配车型还配有座椅加热,这个配置对北方用户来说在冬季相当实用。

捷达VS7的座椅皮质座椅填充柔软,舒适度不错,主驾驶位支持电动调节,副驾驶座椅为手动调节。全系车型标配了可开启全景天窗,尺寸很可观,可一直延伸到后排乘客头部,提升了车内通透性。

捷达VS7的后排配备了一个USB接口和12V电源保证了后排乘客的便利性。后排地板的隆起较高,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中间的乘坐舒适度。

捷达VS7后备厢容积达到了548L,常规深度为910mm,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后排放倒后,最大深度可达到1910mm。不过后排座椅放倒后不能和后备箱地板齐平,这多少会影响实用性。

在这20多年间,捷达轿车凭借着出色的品质赢得了大批消费者们的追捧。如今,“捷达”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品牌,其定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捷达品牌已经推出3款车型,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捷达VS7作为捷达品牌的首款中型SUV,就试驾体验来看,它很好的传承了大众的“基因”,这种“德味”的品质感并不因品牌让人陌生。此外,再结合其配置方面的厚道表现,笔者看好捷达VS7这款高性价比合资中型SUV的市场前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大众油电混合2023款报价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