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众DTK和EA888DMJ有什么区别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维米尔所用材料与技法的高技术解析

她没有雀斑,没有痣,也没有疤痕,

她是真实存在的人吗?

约翰内斯·维米尔为什么描绘她?

约翰内斯·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约 1665 年)是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Mauritshuis)收藏品中最珍贵的一幅画作。是什么原因使得《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如此令人着迷?如今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来到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感受这幅画作,目睹少女,都会被她青春的面庞、凝视的双眸、微启的红唇、发光的珠珰所吸引。游客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她没有雀斑,没有痣,也没有疤痕,她是真实存在的人吗?维米尔为什么描绘她?虽然我们不能用科学方法完全回答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探究维米尔如何使少女活灵活现。

1994 年“照亮维米尔”修复项目开展期间,修复师和科学家利用当时可用的科学分析方法探索画作状况与材料组成,这些方法有:技术摄影(可见光、紫外荧光和红外光)、X 射线成像、立体显微镜、偏光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HPLC)、直接升温分辨质谱(DTMS)、热辅助甲基化—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TMAHGCMS)、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 X 射线分析(SEM-EDX)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

1994 年检测《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约尔根·瓦杜姆(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绘画修复师)和卡琳·M. 格伦(荷兰文化遗产署,科学保护部)

2018 年,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开展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再次技术检测的“聚光灯下的少女”项目,并将其在观众面前公开。项目由一支国际化修复师和科学家队伍组成。总目标是发现维米尔创作这幅杰作所使用的材料与技术,并记录自 1994 年修复处理后,这幅画作的当前状况。指导 2018 年技术检测项目的研究问题如下:维米尔作画的步骤?我们可以在表层之下的绘画层发现什么信息?维米尔使用的材料以及它们的来源?维米尔为了创造精妙的光影效果所使用的技法?这幅画作原貌如何,它是如何发生变化的?画作目前的化学物理状况如何?

在两个星期的检测过程中,《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检测团队使用十分先进的非侵入式成像技术对画作进行了“全身扫描”,包括:技术摄影、反射成像光谱与分子荧光成像光谱(RIS,FIS)、光纤反射光谱(FORS)、多光谱红外反射成像(MS-IRR)、宏观 X 射线荧光分析(MA-XRF)、宏观 X 射线粉末衍射(MA-XPRD)、多尺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MS-OCT)、三维扫描、三维数字显微镜和计算机辅助画布纤维经纬分布分析。

它们揭示了颜料层的化学组成;使下层颜料层、表面形貌及不透明度的差异可视;提供了整幅画作 4.4 μm/pixel视觉图像。研究团队通过微量样品分析调查画作的各种颜料:扫描电子显微镜 - 能量色散 X 射线分析(SEM-EDX),聚焦离子束 -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FIB-STEM),傅里叶变换红外 - 衰减全反射光谱(FTIR-ATR),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气相色谱质谱(GCMS),同步辐射 X 射线技术(μ-XRPD/μ-XANES),铅同位素分析。宏观成像和显微分析相得益彰,全面展现了维米尔创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所使用的材料与技法。

在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取下画作[马蒂恩·比曼(Martijn Beekman)摄]

技术摄影, 勒内·格瑞森艺术研究摄影馆

宏观 X 射线荧光分析(MA-XRF),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

2018 年的科学分析检测也有新的发现:①少女的眼睫毛。X 射线成像和显微镜检测观察发现,维米尔在少女眼睛周围画上了精细的睫毛,她的左眼睫毛在高倍显微镜下呈现为微小的黑色斜线,而右眼睫毛的 MA-XRF 铁元素图(Fe-K)显示,使用了含氧化铁和氧化锰的颜料。②消失的窗帘。现在所见,少女站在漆黑的画作背景中,仔细观察画面右上角还留有一道淡淡的对角线。通过使用多种成像技术,发现这其实是一部分织物褶皱的样子,即背景原本绘有深绿色窗帘。只是几个世纪过去,半透明的绿色颜料经过物理和化学变化,窗帘已近乎“消失”。③纠正了珍珠高超画法的错觉。

维米尔并没有精细地画出一颗珍珠的轮廓,也没有耳环的银钩,而是巧妙地用半透明与不透明白色颜料的几笔点缀,勾勒出了珍珠的实体感,制造出一种视觉上的立体“错觉”。④明晰了维米尔的签名。维米尔在画面左上角留下了自己的签名,肉眼可分辨出极淡的一个“M”。在不同成像技术之下,签名终于清晰地显现为“IVMeer”,其中,“IVM”连写,然后是字母“eer”,这是维米尔名字的缩写。⑤绘画的底色和构图调整。研究发现,画家当时有条不紊地创作,从背景到前景,在画完深绿色背景和少女面部后,又依次为她画上黄色外套、白色衣领、头巾和珍珠耳环。红外成像显示,维米尔先用不同色调的棕色和黑色组成了画面底色,底色层笔触宽大有力,而用细长的黑色线条勾画出了少女的轮廓。

通过不同的成像技术,发现维米尔在局部位置对构图有过一些调整,比如少女耳朵的位置,还有头巾边缘的位置等。⑥显现出维米尔此幅画作中的“调色板”。画作里的各种颜料来自世界许多地方,如珍珠色铅白颜料来自北英格兰高地(英国德比郡峰区)。外套的黄色颜料来自欧洲矿厂(可能为意大利、法国或英国,这是历史上含氧化铁和氧化锰颜料的重要来源)。嘴唇的红色染料由中南美洲仙人掌上的胭脂虫制取。青金石产自今天的阿富汗地区,在 17 世纪的欧洲这种蓝色颜料比黄金还要贵重,研究发现青金石颜料曾在高温下加热和研磨,以产生更为浓烈的蓝色色调。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多种颜料与染料,正是蔚为壮观的“大航海时代”全球贸易的产物……

多光谱红外反射成像(MS-IRR),美国国家艺术馆

光纤反射光谱(FORS),美国国家艺术馆

宏观 X 射线粉末衍射(MA-XRPD),安特卫普大学 AXES 研究小组

正如“聚光灯下的少女”项目的首席研究员、特邀编辑阿比·范迪维尔(Abbie Vandivere)所言,自 1994 年“照亮维米尔”修复项目始,二十多年过去,如今有了更多的新技术可以用来重新检测与分析当时的样本。“结合并比较不同的科学与技术,它们所提供的信息比单一的技术要多得多。《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一个比曾经想象中更具有个性的形象,此次检测记录了这幅画的现状,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优化监测。”尤其随着博物馆照明、温度控制技术的提高,油画的保存环境也更为稳定。当然,受热力学第二定律作用,一些随着年月积累产生的自然老化,比如背景中的颜料褪色,这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所必须接受的。

“聚光灯下的少女”项目团队研究成果形成了 9 篇研究论文,每篇文章聚焦于画作的一个特定区域,内容包括颜料层结构和检测技术,并独立刊发于《遗产科学》(Heritage Science),最终汇集形成特色鲜明的特刊系列。这些科研成果代表了目前文物保护科学、文物修复学、化学、物理学、矿物学、计算机科学、仪器制造科学、博物馆学、图像学、艺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研究模式和成果解析方式,提供了前所未知的新信息与新知识,是新科学和高技术聚焦重要文化遗产,认知与阐释画作目前保护状态和辨识其初始状态的创新性科学探索。

该项目所建立的方法论、研究模式、使用技术、数据解释、面貌还原等,对于绘画类文化遗产的价值发掘、认知和宣传具有重要的普遍意义和借鉴作用。因此,此系列文章的翻译出版,将为中国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价值发掘、科学保护、展示宣传等发挥积极作用。

浩视三维数字显微镜

多尺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MS-OCT),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高分辨率三维扫描,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2006 年笔者率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代表团访问法国卢浮宫实验室期间,获赠《蒙娜丽莎》(Mona Lisa)多学科分析检测一书,这是当时利用最先进的科学设备对一幅著名油画的全方位研究成果,2012年与研究生李志敏翻译了全文,其后多次努力却也未获得英文版翻译授权。

标准分辨率三维扫描,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为数据科学测量画作,阿姆斯特丹国家博馆/ 阿姆斯特丹大学

2019 年 9 月,“聚光灯下的少女”项目《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首篇研究成果在《遗产科学》上发布,至 2020 年 3 月底第 10 篇导读发表完毕。研读这些文章,使人精神一振。5 月初,联系《遗产科学》主编理查德·布雷顿(Richard Brereton)博士,《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的马修·斯米利(Matthew Smyllie)先生,“聚光灯下的少女”项目的首席研究员、特邀编辑阿比·范迪维尔,并通过范迪维尔问询了所有其他作者,在 5 月底获得了一致同意的翻译出版授权。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教授欣然同意支持出版,李清泉教授与陈雪香教授热情推荐申请资助,科学出版社考古分社副社长孙莉、编辑雷英积极筹划出版事宜。

在此,向所有原文作者:阿比·范迪维尔、安妮莉斯·范·隆 (Annelies van Loon)、约尔根·瓦杜姆(J?rgen Wadum)、凯思琳·A. 杜利(Kathryn A. Dooley)、艾丽莎·冈巴德拉(Alessa Gambardella)、维克多·冈萨雷斯(Victor Gonzalez)、罗伯特·G. 埃尔德曼(Robert G. Erdmann)、约翰·K. 德莱尼(John K. Delaney)、乔冶·迪克(Joris Dik)、 拉 尔 夫· 哈 斯 威 尔(Ralph Haswell)、 埃 米 莉 安· 莱昂哈特(Emilien Leonhardt)、汤姆·W. J. 卡勒瓦特(Tom W. J. Callewaert)、威廉·艾尔克惠曾(Willemijn Elkhuizen)、于松(Yu Song)、克拉斯·扬·范·登·贝尔格(Klaas Jan van den Berg)、阿特·尼斯·普罗阿尼奥·盖博(Art Ness Proa?o Gaibor)等,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荷兰保护·艺术·科学学会(NICAS)及其他合作机构,《遗产科学》杂志,以及所有支持此项翻译工作的领导和同道表示感谢。

“凡目所及,皆为过往。欲探本初,科技主场”。“聚光灯下的少女”项目《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再次技术检测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模式及其中文版的出版发行,将在更大的群体中实现信息、技术和艺术的共享。系统性的精细化科学研究成果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文化遗产的本初面貌、材料特征和来源,她们在岁月沧桑中所经受的种种变化,现今宏观表现状态与微观结构的关联,为阻止或延缓这些劣化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以及如何使大众了解和理解创造这些珍贵遗产的作者的本意和技法,等等。

多学科和高技术、科学家和工程师、艺术家和修复师的团队合作聚焦,将成为我们挖掘和阐释文化遗产价值、开展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一种普遍模式,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再次技术检测的成功实践,为此模式提供了典型范例,中译本《〈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维米尔所用材料与技法的高技术解析》无疑将对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自组建之日起,就在增强考古学、博物馆学等传统专业建设的同时,开拓了科技考古学和文物科技保护专业,一直将推介国际水平的理论方法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方面,并将其作为该类专业的重要参考资料和精读范本。

诚如项目负责人阿比·范迪维尔博士所言:“聚光灯下的少女”技术检测是一项针对性很强的研究,旨在揭示维米尔在 17 世纪 60 年代中期使《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生动化所使用的材料与技术。“照亮维米尔”(1994 年)与“聚光灯下的少女”(2018 年)项目之间相隔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两者都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先进的,但必然地,它们的结果取决于正在发展或已用于艺术品检测知识和技术的进展。

如果我们考虑技术检测项目的未来以及从此刻起 25 年后提供的信息,综合与记录新出现的不同分析技术数据,并相互补充,即可对完全了解艺术品提供充分信息。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获取信息和观察事物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受此次及先前检测新发现的启示,“聚光灯下的少女”团队希望每个人可以纯粹地享受和欣赏《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并感受维米尔在她与旁观者间创造的亲密关系。

目 录

中译本序

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再次)技术性检测 / 1

从“照亮维米尔”到“聚光灯下的少女”: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 少女》(再次)科学检测与方法论 / 11

应用宏观和显微成像技术揭示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表层之 下的绘画技法 / 38

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颜料分布图 / 66

图像分析中的三种三维扫描技术对比——以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 少女》应用为例 / 93

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表面劣化产物:应用宏观 X 射线粉末 衍射扫描成像 / 132

肌肤之美: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肌肤色调 / 152

蓝色之延伸: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 青金石的应用 / 187

褪色的背景:围绕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 深色空间 / 217

“聚光灯下的少女”: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所用材料和技术 / 250

附录 / 268

本文由 雷英 闫广宇 摘编自 〔荷兰〕Dr. Abbie Vandivere, Dr. Annelies van Loon等著,马清林、龙莎莎译《〈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维米尔所用材料与技法的高技术解析》。内容有删节、调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大众DTK和EA888DMJ有什么区别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