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对大众媒体的看法

南方人对北方人的大众澡堂及搓澡有哪些看法?

看法与大众不同是正常的。因为大众不是你,你也不是大众……

所以很多相对看法应该是为了博眼球,也不一定是为了博人眼球……

或者说都带有目的性的言论吧,博人眼球只是一种手法,而不是目的……

人毕竟是群居动物。他们需要互相沟通,他们不能和别人不同,做人是现实与圆滑的结合。当它是左的时候能够是真的,当它是右的时候能够是光滑的……

理性分析,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反省意见和想法,坚持与别人的意见是不相容。为什么?

坚持正确方向了吗?还是太固执了?

人们应该学会灵活,接受好的,纠正坏的,做自己,但前提是要对的,不要愚蠢和固执,要真诚地对待别人,从他们的角度来看。

会发现,不是谁想和谁争论或让谁难堪,有时是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个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果想法与同龄人不同,可能找不到自己的同类。记住,虽然我们总是坚持认为是世界上唯一的个体,但总会有人和我们不谋而合。

所以不要抱怨,不要逃避,如果你不能接受,就要感激。一切都是多方面的。

千万不要走极端,这会让你离生活的群体越来越远。

虽然孤独现在很流行,但孤独并不容易。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

你对英国等国家提出的大众免疫有什么看法?

相当支持悬湖风帆的解释。

再补充一点

我觉得应该用中庸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

要么这个人有些与生俱来的偏执性格,喜欢与大众观点相左。

大众也不永远是对的,要不然也不会有《乌合之众》这本书的诞生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普通人眼中的AI:大众对AI的认知调研报告(上篇)

文|猎豹用户研究中心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自从1956年提出,期间几经波折,终于在2012年后迎来爆发。AI也从高深莫测的理论和技术逐渐落地,AI+已经代替互联网+成为新的趋势。

虽然AI+领域,如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教育、医疗等动辄千亿市场,但真正渗透了多少用户呢?用户的感知和接受度又是怎样的?

猎豹移动研究中心对此进行AI系列调查,想了解大众对人工智能概念及产品的认知、智能感受、AI产品购买决策等问题。

本文章是AI系列调查中的第一篇,了解大众对AI的认知现状、AI产品渗透和评价、AI发展态度的看法。

Part.1 调研样本介绍

我们通过猎豹移动调研平台,回收有效问卷3625份。样本概况:男性较多,占比56%;年轻用户多,25岁以下占比45%;低学历用户多,高中以下学历占比70%;下沉用户占比高,四线及以下城市占比40%。

Part.2 大众对AI的认知现状:一知半解

“一知半解”为大多数大众对AI的认知状态,只有20%的大众自评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AI,甚至1/5网民的没有听说过AI。

即便知道AI的大众,有一半平时也不怎么关注。只有近三成大众日常对AI相关资讯或产品保持关注,8%是AI智能硬件或App的发烧友,时刻关注AI新品的发布。

将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合并为了解较深,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

男性对AI更了解,这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男性占主导地位有关。

18-30岁的青年对AI了解更多,30岁以上用户对AI的了解较浅,青少年和大众整体认知一致。

学历越高,对AI越了解,AI理论和技术难度决定了高学历人群在这一领域的优势。

各地区人群对AI认知差异不大,互联网使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无差异。

对于各职业人群,企业管理者和专业人士(医生/律师/记者/老师等)两个人群对AI的了解更深入;学生群体中,大学生对AI更了解,中学生和整体差异不大;蓝领用户对AI的了解最浅。

Part.3 大众对AI产品的认知现状:感受到生活更便利

AI+时代,应用AI技术或打着AI噱头的大量软硬件产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们以渗透性(用户是否体验或购买过)和便利性(是否给生活带来便利性)来评估AI产品对生活的影响。

AI软件产品

渗透率较高的软件是智能语音助手和个性化内容推荐,且用户非常认可这类软件对生活带来便利。这表明智能语音助手作为一个虚拟形象出现在一款软件或硬件中,已经被大众接受并认可。软件会推荐给我喜欢看的内容已经进入用户认知。

AI修复老照片,如港台明星18岁照片,和AI换脸,如回家的诱惑bgm响起,这些现象都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极大程度向大众普及了AI,给用户带来娱乐体验。而AI换脸app ZAO 却因为隐私条款争议颇大,对于这种娱乐性大于功能性的app,用户对隐私的容忍度更低。

相对而言,选择智能客服给生活带来不便的用户较多,这可能是因为有时智能客服无法及时解决问题,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AI硬件产品

智能监控、智能音箱、智能控制等智能家居产品渗透率较高,而且80%以上的大众认为认可智能硬件对生活的积极影响。

相对而言,机器人系列在大众的生活中渗透较低,尤其是家庭陪伴类机器人。目前市场上,家庭陪伴类机器人主要以儿童机器人为主,兼顾教育属性,但儿童语音交互问题仍需解决。

AI了解情况影响AI产品渗透

大众对AI了解的越深入,体验或购买过的AI软硬件产品越多。用户在体验和购买前,更愿意先了解AI和产品的相关信息。

Part.4 大众对AI发展的看法:期待和顾虑并存

基于对AI认知和现有AI产品的体验,大众对AI的未来发展是否有信心呢?我们以情绪感受和顾虑来了解大众态度。

情绪感受

大众对AI发展感受积极情绪较多,主要是期待(61%)、好奇(56%),消极情绪较少,主要是担忧(9%)。在爱德曼2019年AI调查中,当谈到技术的现状和人工智能的进展时,美国用户大多是好奇的(46%),只有30%的普通人对AI感到兴奋和乐观。这个结果表明相比于美国民众,中国民众对AI发展的态度更加积极。

AI发展顾虑

虽然大众对AI发展的情绪较积极,但是新闻媒体在不停传播机器人可能代替人类的焦虑,数据泄漏等负性新闻事件频发,这些都在不停地挑拨着大众神经。

用户最担心的就是个人数据、隐私暴露。诺顿发布《2018年诺顿LifeLock网络安全调查报告》,85%的中国消费者比以往更加警惕隐私安全,这一数字在接受调查的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前列。

其次用户担心的人际关系冷漠,而且相对而言,女性会更担心。

43%的大众担心工作岗位减少,相对而言,普通白领、普通工人、自由职业者、专业人员更担心工作岗位减少。除专业人员外,其他三类岗位相对不稳定,用户对岗位的安全感不足。而专业人员,如记者、律师等,互联网资讯的多样性对他们的挑战很大。

Part.5 小豹观点

1、从用户角度出发,传递AI价值

用户对AI的了解程度会影响到对AI产品的体验或购买,对AI越了解的用户,体验或购买的AI产品越多。打破认知圈层,降低AI认知的难度有利于提高用户对产品的购买欲。

如何打破认知圈层呢?在AI产品营销时,应更多从用户角度出发,不需要介绍AI背后的复杂算法和机制,将重心放在传递AI带来的帮助或好处,使普通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2、女性需要社会提供更多机会,进入AI领域

女性对AI的了解比男性少,而且《2018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专业人士中78%是男性,只有22%是女性。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使计算机领域女性角色较少。

李飞飞教授在采访时表示,曾帮助创建一个旨在激发女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的夏令营。她们收到了多达200份的申请,尽管报名名额只有24个。这表明女性不是不喜欢AI,只是需要更多的渠道可以进入。

3、隐私问题爆发在即

中国人比以往更关注隐私问题,这是好消息,但同时也说明隐私问题愈发严重。目前智能家居产品,如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等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在持续收集用户数据。大众为了享受服务,一不小心就会在“监控下”。

数据、隐私监管机制尚不完善。但同时也有另外一种声音,大数据是AI机器学习的养料,过度的机器监管将损害技术创新。这两者如何寻求一种平衡是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需要共同去考虑的。

【钛媒体作者介绍:猎豹用户研究中心,目前可触达100万+用户,精准投放40个维度,100多种标签,对外承接问卷调查、用户招募等定制化用研方案。】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人民大众对批评作家莫言的看法

#人民日报评莫言全文#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2O12年10月11日,确切地说这是获奖的消息,此消息传到中国,那肯定是文学界和各媒体的大好消息,毕竟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哪能不欢欣鼓舞?

此时仅仅是诺奖评委决定2O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中国作家莫言。至于获奖理由即《颁奖词》一概不知,莫言的《获奖感言》到底讲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然而就在莫言获诺奖消息的第二天,即2012年10月12日中国的各大媒体对莫言获诺奖纷纷发表贺信贺词,祝贺中国作协,祝贺莫言,名人作家也撰文对莫言作家大加赞扬并肯定其创作道路等等,中国作家第一次获诺文奖,可以理解。

然而人民群对莫言获得诺奖平静如水,几乎没有任何反映。究其原因不过是对作家莫言了解不多,其作品反映了什么内容也几乎一概不知,只知道莫言是个作家,知道电影《红高粱》就是莫言的作品,而且印象也不深,印象深的是电影中的《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的歌曲,歌曲比电影印象更深。对莫言获诺奖反映平平同样可以理解。

此时,不少读者抱着莫言为什么能获世界大奖的心理购买莫言作品阅读,以便从中解答获奖疑问。这就推高了莫言作品的市场销售高潮。而莫言本人也瞬间地位大增,名声远扬。获大奖的消息使莫言国内国外演讲传经忙得不亦乐乎,各种实的虚的桂冠都往莫言头上戴,这也使莫言一时顾不了许多,讲话失去了原则,该讲不该讲的话讲了,前后矛盾的话也说了。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是2012年12日11日,瑞典时间是10日17时。《颁奖词》在典礼上初次公开,(获奖理由看《颁奖词》)。莫言的《获奖感言》同时向全世界公开。全文在国内公开具体时间不知道,可大量在网上看到是2021年的事。

让人们想不到的是《颁奖词》中莫言获诺奖的理由完全与国内各大媒体对莫言的贺词贺电和对莫言的各种赞赏完全是两回事。莫言的《获奖感言》一般来说应该是感谢诺奖评委把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重奖授予他才对,出呼预料的是当着众多外国人的面讲的是中国五六十年代的穷困故事,而且讲一个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思想,一连讲了几个故事,这就使人民群众不可思议了。

最让国人接受不了的是《颁奖词》中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所下的结论:“他给我们展示的世界没有真相,没有常识,更没有怜悯,那里的人们都鲁莽、无助和荒谬。”莫言是怎么展示的呢?“莫言用讥讽和嘲弄的手法向历史及其谎言,向政治虚伪和被剥夺后的贫穷发起攻击。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生活的最黑暗方面,在不经意间找到了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形象。”

一石激起千重浪,再加之莫言在国内国外演讲的公开,莫言人生经历的被揭露以及对莫言作品的了解,人民大众掀起对莫言的批评有根有据,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也是事隔十年后掀起批莫高潮的原因所在,不盲目崇拜诺奖情理之中。

反倒是只凭一则莫言获得诺奖的消息就对莫言大加赞扬的媒体和个人,现在骑虎难下了,好话已经说在了前面,现在收回难了。只有以没有任何根据的“没有文化”、“文化水平纸”、“没有资格”、“不懂文学”、“读不懂莫言的书”、“没有读过莫言的书”、“喷子”。再不就是“左棍”、“溜虛拍马”、“权力的付庸”、“应声虫”等等,这样的回击有说服力吗?然后是一意孤行的“莫言是伟大的文学家”、“文学巨匠”、“文学的里程碑”、“路标”等等。莫言的创作道路与社会主义文艺路线方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全是两码事,背道而驰,与铪莫言戴的高帽完全是两回事。

摆在这些人面前的难题是:一、到底承认《颁奖词》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所下的结论正确还是错误难表态;二、《延安文艺讲话》过没过时,该不该突破难以表态;三、作家到底有没有阶级立场,难以表态,因为莫言就否认作家的阶级立场。四、文艺该不该为社会主义唱赞歌难以表态,因为莫言就说文学艺术不是唱赞歌的工具,不会粉饰社会现实,而党的十九大就明确提出,文艺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五、莫言的文学创作是不是新路标,因为莫言作品就是突破《讲话》局限的产品。六.莫言的创作手法是“魔幻现实主义”,这不是莫言文学的创造,而是西方早已存在的,他吸起马尔克斯的讽刺批判手法,吸取了福克纳的撒谎编造手法,这能代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七、中国是与西方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该不该有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是否社会主义的中国非得在文学艺术上走西方文学艺术道路,与西方接轨?八、社会主义中国需不需要有自已的核心价值观?是不是非得用西方的抽象人性论和普世价值观替代?

以上问题都得过早祝贺莫言获得诺奖、大加赞扬的人作出回答的问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对大众媒体的看法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